选择最近@的朋友帐号,或直接输入
13059476 位注册用户,目前在线 38063 人 |
1
转至第715楼第 715 楼 超大统一易 2012/3/2 0:42:27 的原帖: “以太”只是高维空间的一个观察的表象,它总是以“无”的方式呈现出真空之空间。狄拉克把真空称为正负电子出没的“海洋”,实际上,所有的“反粒子”都躲在真空的后面,是要有“正粒子”的能量激发,“海洋”就是出现正反粒子构成的波动,造就出真空场中的传播。就好比一面反射物体影像的镜子,物体是实粒子,而镜像中的是虚粒子。所不同的是,实粒子的能量与运动,会把镜像中的是虚粒子诱导变成一个反物质的实粒子,当二者碰撞就湮灭为能量而回复真空。就好像正负电子碰撞湮灭为光子,变化为真空中传递的电磁波。
如果再作进一步的想象,物理上的真空就好比一个无形的界面,在它两边存在着几乎等量齐观的正、反粒子。虽然两者势均力敌,但总是存在着非常微小的差别。也就是存在着“非对称”现象,当正反粒子因相互吸引力而聚集在真空界面时,就会相互碰撞“湮灭”为真空场的能量场波动。由于“非对称”现象所产生了一个非常微弱的“力偶”,在真空界面上就会形成一个真空“能量涡旋”。这个“能量涡旋”的震荡,将使得所在的空间能量梯度“量子化”。与此同时,这个“能量涡旋”也在真空这堵看是虚无空洞,实则坚硬无比的“时空墙”上,打出无数极端细微的小孔。如果我们把它对应到“卡拉比—邱”空间模型,那么它就是通往真空背后高维空间的通道。也可以将之视为微型的“时空桥”。
如果我们用这个物理上的“真空理论”,来考察一下宗教上的“有灵论”,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解释。按照“有灵论”的观点,人或动物是有“灵魂”的,并且“灵魂”是由一种非常细微粒子组成的生命体。在人命终时,人会进入到一个未知的空间,而物理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之间,阻隔着一个类似的“时空墙”。而进入另一个空间必须穿过这个真空墙。因为“灵魂体”的构成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粒子,当遇到一个同样具有非常细微孔洞一样的“能量涡旋”真空墙时,就好比是一堆沙子穿过一个筛子,只是这一堆沙子是以整体的方式同时穿过筛子。由于这个筛子的孔洞几近无限稠密,在此时,具有知觉的“灵魂体”在穿过筛子时,就感觉是穿过一个整体的孔洞。并且在“灵学”研究的案例中,发生穿过或穿进“时空墙孔洞”的人生还的叙述,说人好像进入了一个“涡旋的隧道”,这个描述与物理上呈涡旋状的真空能量孔洞是相符的。转至第715楼第 715 楼 超大统一易 2012/3/2 0:42:27 的原帖:
回顾一下我们物理的时空观,在经典力学的鼻祖牛顿那儿,空间与时间概念是相互剥离的两部分。牛顿的空间观建立在一个三维的笛卡尔坐标系上,而组成坐标系的元素是没有大小、在体积上为零的“数学点”(也就是全体实数的集合)。牛顿的时间量度也仅仅是一个计时的刻度,没有任何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定义。它的基本内涵来自感觉“约订俗成”的经验,也就是“均匀流逝,并且不可逆转”。虽然我们可以由此做出一个时空的坐标,在其间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但因其时空量没有准确、真实的物理内涵,所以只能从中看到一个物体“运动的表象”,而不能由之得到对物质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进一步理解。现代物理发展至今,都没超越牛顿所建立的时空坐标框架,虽然由基本的笛卡尔坐标演变出其它如:极坐标,球坐标,圆柱坐标以致仿射坐标及其以各种数学代数为空间的黎曼,希尔伯特,芬斯勒,索伯列夫,豪斯道夫。。。等等不一而足的空间。但从本质上,都只是其坐标中的基本“点元素”置换了一组运算法则而已。没有从根本上,对笛卡尔点坐标的真实与合理性提出质疑。
我们及所有我们能感知,探测的事物不是存在于空间中,而是存在于以太这个媒介上的。.还存在于以太的震荡过程中----及我们所说的时间。
------但是,我们的心智将超越这种“存在”
所以,我们坚信;
人类灵魂终将自由!
---------------在下窃以为,我的帖子
“从根本上,对笛卡尔点坐标的真实与合理性提出质疑”嘎?
并给出了新的“坐标”,和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望。哈哈
如果再作进一步的想象,物理上的真空就好比一个无形的界面,在它两边存在着几乎等量齐观的正、反粒子。虽然两者势均力敌,但总是存在着非常微小的差别。也就是存在着“非对称”现象,当正反粒子因相互吸引力而聚集在真空界面时,就会相互碰撞“湮灭”为真空场的能量场波动。由于“非对称”现象所产生了一个非常微弱的“力偶”,在真空界面上就会形成一个真空“能量涡旋”。这个“能量涡旋”的震荡,将使得所在的空间能量梯度“量子化”。与此同时,这个“能量涡旋”也在真空这堵看是虚无空洞,实则坚硬无比的“时空墙”上,打出无数极端细微的小孔。如果我们把它对应到“卡拉比—邱”空间模型,那么它就是通往真空背后高维空间的通道。也可以将之视为微型的“时空桥”。
如果我们用这个物理上的“真空理论”,来考察一下宗教上的“有灵论”,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解释。按照“有灵论”的观点,人或动物是有“灵魂”的,并且“灵魂”是由一种非常细微粒子组成的生命体。在人命终时,人会进入到一个未知的空间,而物理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之间,阻隔着一个类似的“时空墙”。而进入另一个空间必须穿过这个真空墙。因为“灵魂体”的构成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粒子,当遇到一个同样具有非常细微孔洞一样的“能量涡旋”真空墙时,就好比是一堆沙子穿过一个筛子,只是这一堆沙子是以整体的方式同时穿过筛子。由于这个筛子的孔洞几近无限稠密,在此时,具有知觉的“灵魂体”在穿过筛子时,就感觉是穿过一个整体的孔洞。并且在“灵学”研究的案例中,发生穿过或穿进“时空墙孔洞”的人生还的叙述,说人好像进入了一个“涡旋的隧道”,这个描述与物理上呈涡旋状的真空能量孔洞是相符的。转至第715楼第 715 楼 超大统一易 2012/3/2 0:42:27 的原帖:
回顾一下我们物理的时空观,在经典力学的鼻祖牛顿那儿,空间与时间概念是相互剥离的两部分。牛顿的空间观建立在一个三维的笛卡尔坐标系上,而组成坐标系的元素是没有大小、在体积上为零的“数学点”(也就是全体实数的集合)。牛顿的时间量度也仅仅是一个计时的刻度,没有任何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定义。它的基本内涵来自感觉“约订俗成”的经验,也就是“均匀流逝,并且不可逆转”。虽然我们可以由此做出一个时空的坐标,在其间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但因其时空量没有准确、真实的物理内涵,所以只能从中看到一个物体“运动的表象”,而不能由之得到对物质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进一步理解。现代物理发展至今,都没超越牛顿所建立的时空坐标框架,虽然由基本的笛卡尔坐标演变出其它如:极坐标,球坐标,圆柱坐标以致仿射坐标及其以各种数学代数为空间的黎曼,希尔伯特,芬斯勒,索伯列夫,豪斯道夫。。。等等不一而足的空间。但从本质上,都只是其坐标中的基本“点元素”置换了一组运算法则而已。没有从根本上,对笛卡尔点坐标的真实与合理性提出质疑。
我们及所有我们能感知,探测的事物不是存在于空间中,而是存在于以太这个媒介上的。.还存在于以太的震荡过程中----及我们所说的时间。
------但是,我们的心智将超越这种“存在”
所以,我们坚信;
人类灵魂终将自由!
---------------在下窃以为,我的帖子
“从根本上,对笛卡尔点坐标的真实与合理性提出质疑”嘎?
并给出了新的“坐标”,和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望。哈哈
刚刚手机收到一个反邪教的宣传,??????
我是实名注册的啊,猫眼有我的手机号啊,
是不是,因为发此贴(帖中有造物主字眼),
老木把我的手机号卖给组织了?-----老实交代。
我是实名注册的啊,猫眼有我的手机号啊,
是不是,因为发此贴(帖中有造物主字眼),
老木把我的手机号卖给组织了?-----老实交代。
自己重新看了一下主贴,太多需要修改了,
过几天,该重新发个修改稿了。
-----谢谢网友助我思考。
过几天,该重新发个修改稿了。
-----谢谢网友助我思考。
关于数的科学(回复修改稿)
所谓的数学,是人头脑中对概念的理想化,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不存在无穷的实体,不管它是无穷大或是无穷小。由于它在实际运算上看似方便有用,所以人们就要玩弄这个虚假的概念游戏,并用一种称为“辩证法”的逻辑,达到理想的臆测境界。正是由于实数不是一个完备的概念集合,所以必须在其间引入“无穷性”的不确定概念。所谓的实空间,就是忽略了类似“无穷小”概念之点空间的一个非完备集合,所以实数的集合就变成了一个筛子,对实数集合的空间占用率就是一个概率的测度。实数集合的“疏密性”问题,就是在任意两个实数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介于之间的实数,这是它的稠密性,但由于这是个无限的过程,所以它是不可穷尽的,这就是它的稀疏性。在疏密的矛盾下,说明实数集合不能完全地覆盖整个理想空间,所以在其间必定存在另一个数的集合,占有这些稀疏的空间。由这个集合之数占有空间的全体“无穷小”间隔,称为实数的一个“补集”,也称为实数的一个“邻域”。如上所述,忽略“无穷小”集合之“补集”,对实数集合运算之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这个“无穷小”之“补集集合”根本不属于实数集合。
数学是纯抽象的概念体系,虽然它自身在体系上是逻辑自洽的,但在其运用中,不能不顾及所面对的物理实在,不然由此构造的理论就会出现谬误和悖论,比如现有的“无穷大”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康托也因为自己的理论而被批评者整得发疯。实际上,所有的无穷都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存在,无论是实无穷或是潜无穷。因为数量的大与小总是一个比较的存在,所以大与小是一个相对的存在,当两个数量不能进行确定性的大小比较时,无穷的概念就产生了,由此出现了一个绝对化的存在,也就出现了关于无穷的不可确定性。这种不可确定性在于抽象思维本身的假定性,而这个假设的假定,在现实的世界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原因在于物质本身并不是理想化的无限可分,而是大到极致就是小,小到极致就是大。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有所描述,“其大无外”就是所谓的“无穷大”,“其小无内”就是所谓的“无穷小”。
如果回顾一下数这个概念的起源,就会知道数这个概念是源于人们对劳动成果的分配,也就是对物品的计数(自然数),随后就出现对同一物品的分割分配(分数),接着就出现分割的非整数(无理数),这就是人们头脑中“实数”的来源。几何学的出现带来了点、线和面及体积的观念。这时抽象的元素就出现了,数学的对象由自然界分离的物品变化为连续的物质。事实上,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物质的连续性是一个感官的假象。在此假象下,数学家用带有实数刻度的坐标系统来描述这种连续性,然而事实上,在微观世界却不存在这种连续性。这样,作为对客观自然物质世界的抽象描述工具的数学,走向了形而上学,与客观自然发生了脱节。也就是说,在宏观世界有效无误的数学理念在微观世界是行不通的。这种现象体现在对几何线段的无穷分割上,不但数学悖论迭出,也由此带来了数学危机,也即确定性的丧失!所以,现在是该到了产生数学革命的时代了。
关于微积分的“无穷小”分析,之所以在宏观世界的计算与结论是成立的,是由于“无穷小”的概念来自于“实数”对线段“理想化”的“无限分割”,因为对于人们所存在的宏观三维空间而言,它貌似是绝对“连续的”。这是微积分理论的一个最基本与重要的假定:空间量与时间量在数学上是一定“连续性”的。从宏观世界的物理经验来判断,它是“正确的”,但这个所谓的“正确性”,却不能经受深入思考和其他对象的检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微观世界的量子空间,因为此时,人们的思考对象已经进入了无法切身体验、感知的微观物理世界。由于微观世界不具有宏观世界那样的“感官连续性”,数学分析就失去了现实的物理模型,其抽象分析所依据的基础就出现了问题,成为一种空洞的臆想。由此可见,以“实数”对线段无穷分割产生的“无穷小”概念,是没有一个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基础的虚假“伪概念”,对于基于这样一个并非真实概念分析的结果,势必就会产生出理论上自相矛盾的悖论及疑难。根据数学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性抽象的科学原则,我们的数学理论不仅仅应该是一种逻辑的抽象,而应该建立在客观物质对象上的“拟真理论”。我们所说的对象就是物理学的时空,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正确理论,肇源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关于对物质微观构造的探索,发展出了量子力学。在经典理论的范畴内连续与离散性质上,二者的概念是不相容的。究其原因,其根本困难就出在笛卡尔空间坐标的实数连续性质之上。这也是数学分析的“连续性”在“无穷小”性质问题上的矛盾显现。而从终极的观点看,物质世界的本质是“非连续”的,而宏观世界的所谓“连续性”只是一个由经验所得的“感官性假象”。对于讨论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而言,其数学分析方法就是关于“无穷小”的李代数(核物理)。由此可见,只有扬弃数学上对于“连续性”的“无限分割”观点,才可以得到关于“无穷小”的正确概念。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何实数的集合是一个“感官的假象”,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学校的老师在上数学课,讲什么是坐标的线段?首先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然后再画上坐标的刻度,分别是坐标0,刻度1,2,3。。。(最后的刻度可标记为N)。然后再坐标刻度1到2之间细分10份,分别是1.1,1.2,1.3,1.4直到1.9,由于所画线段长度有限,就不好在细分出1.01,1.02等等。这时这个老师会说:如果我们按此方法细分下去,永远没有穷尽。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小的两个实数间隔之间,我们总可以继续细分下去,所以说,在任意长度上,实数的个数是无穷多的。而事实上,这是一个“感官的假象”。无论是什么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当我们把例子中黑板上的粉笔线条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观察时,就可发现,组成黑板的物质是由在空间上不连续的原子构成。也就是说,在宏观上连续的黑板平面及上面的粉笔直线,在微观下发生了“断裂”,此时断裂处是没有物质的空间。而我们在理想化的最大限度细分线段的刻度处,并没有物质存在。如果说在该线段上有的刻度对应到一些物质粒子,那么必定存在另一些刻度没有对应到物质粒子的情形。既然如此,我们定义的实数连续性意义何在呢?
如前所述,在对线段理想的无限分割情形下,我们可以看到,全体实数对应到两类物质之上,一类是连续运动于空间中的粒子性物质,另一类是处于离散化空间的量子化波动性物质(在真空空间里充满着量子化的能量场)。如此我们可以作一个假定:我们的物质对象在其空间的分布是“全局均匀”的,而其间的能量场是按量子规律来分布。我们把作连续性运动的粒子对应到实数空间,称为“实粒子数”,把作离散性运动的波动场对应到虚数空间,称为“虚波动数”,这样一来,就把原来全体实数能够对应(稠密性)与非对应(稀疏性)的部分划分成两大类,虽然后者实际不属于实数集合。由于物质粒子在空间的均匀分布,并且实数的坐标刻度是一个“无标度量”(即无具体量度单位),所以它是可以“无极缩放”的。所以也就可把实数恰好对应到粒子性物质之上,而对于实数所不能对应的稀疏空间部分,就对应到粒子性物质之外离散行波动场之上。这个波动场所在的刻度,正好处于物质的“不连续”断裂处。
根据前述的观点,现在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关于实数的广义坐标模型,首先,从物质与真空空间的关系看,实物是哲学意义上的“有”(标记为S),而对于真空空间,对应哲学上的“无”(标记为T),从存在物质三维空间与真空场的关系看,两者在空间关系上相差90°,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这个关系表达为:S+iT(其中i为单位虚数,i=e^π/2),这正好是一个二元化的复数。也就是说,数学经典意义上的实数由于其“感官的假象”产生得到的是一个虚构的集合。根据前述的“数-物对应模型”,间夹于自然数之间的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实际上是一个二元复数的“虚部”。而其真正的实数只包含“自然数”,它是二元复数的“实部”。这也是在对整个物理空间进行理想全覆盖定义下,把实数称为“非完备集合”的理由。在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对整个物理空间进行理想全覆盖的数之集合,不是一个单纯的实数,而是一个复数。当然,这只是一个新物理理论的构架雏形,虽然关于复数空间的理论早已完成,但对于它的理解与运用上,却存在似是而非的重大误区,这是造成至今物理学理论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所谓的数学,是人头脑中对概念的理想化,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不存在无穷的实体,不管它是无穷大或是无穷小。由于它在实际运算上看似方便有用,所以人们就要玩弄这个虚假的概念游戏,并用一种称为“辩证法”的逻辑,达到理想的臆测境界。正是由于实数不是一个完备的概念集合,所以必须在其间引入“无穷性”的不确定概念。所谓的实空间,就是忽略了类似“无穷小”概念之点空间的一个非完备集合,所以实数的集合就变成了一个筛子,对实数集合的空间占用率就是一个概率的测度。实数集合的“疏密性”问题,就是在任意两个实数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介于之间的实数,这是它的稠密性,但由于这是个无限的过程,所以它是不可穷尽的,这就是它的稀疏性。在疏密的矛盾下,说明实数集合不能完全地覆盖整个理想空间,所以在其间必定存在另一个数的集合,占有这些稀疏的空间。由这个集合之数占有空间的全体“无穷小”间隔,称为实数的一个“补集”,也称为实数的一个“邻域”。如上所述,忽略“无穷小”集合之“补集”,对实数集合运算之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这个“无穷小”之“补集集合”根本不属于实数集合。
数学是纯抽象的概念体系,虽然它自身在体系上是逻辑自洽的,但在其运用中,不能不顾及所面对的物理实在,不然由此构造的理论就会出现谬误和悖论,比如现有的“无穷大”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康托也因为自己的理论而被批评者整得发疯。实际上,所有的无穷都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存在,无论是实无穷或是潜无穷。因为数量的大与小总是一个比较的存在,所以大与小是一个相对的存在,当两个数量不能进行确定性的大小比较时,无穷的概念就产生了,由此出现了一个绝对化的存在,也就出现了关于无穷的不可确定性。这种不可确定性在于抽象思维本身的假定性,而这个假设的假定,在现实的世界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原因在于物质本身并不是理想化的无限可分,而是大到极致就是小,小到极致就是大。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有所描述,“其大无外”就是所谓的“无穷大”,“其小无内”就是所谓的“无穷小”。
如果回顾一下数这个概念的起源,就会知道数这个概念是源于人们对劳动成果的分配,也就是对物品的计数(自然数),随后就出现对同一物品的分割分配(分数),接着就出现分割的非整数(无理数),这就是人们头脑中“实数”的来源。几何学的出现带来了点、线和面及体积的观念。这时抽象的元素就出现了,数学的对象由自然界分离的物品变化为连续的物质。事实上,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物质的连续性是一个感官的假象。在此假象下,数学家用带有实数刻度的坐标系统来描述这种连续性,然而事实上,在微观世界却不存在这种连续性。这样,作为对客观自然物质世界的抽象描述工具的数学,走向了形而上学,与客观自然发生了脱节。也就是说,在宏观世界有效无误的数学理念在微观世界是行不通的。这种现象体现在对几何线段的无穷分割上,不但数学悖论迭出,也由此带来了数学危机,也即确定性的丧失!所以,现在是该到了产生数学革命的时代了。
关于微积分的“无穷小”分析,之所以在宏观世界的计算与结论是成立的,是由于“无穷小”的概念来自于“实数”对线段“理想化”的“无限分割”,因为对于人们所存在的宏观三维空间而言,它貌似是绝对“连续的”。这是微积分理论的一个最基本与重要的假定:空间量与时间量在数学上是一定“连续性”的。从宏观世界的物理经验来判断,它是“正确的”,但这个所谓的“正确性”,却不能经受深入思考和其他对象的检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微观世界的量子空间,因为此时,人们的思考对象已经进入了无法切身体验、感知的微观物理世界。由于微观世界不具有宏观世界那样的“感官连续性”,数学分析就失去了现实的物理模型,其抽象分析所依据的基础就出现了问题,成为一种空洞的臆想。由此可见,以“实数”对线段无穷分割产生的“无穷小”概念,是没有一个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基础的虚假“伪概念”,对于基于这样一个并非真实概念分析的结果,势必就会产生出理论上自相矛盾的悖论及疑难。根据数学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性抽象的科学原则,我们的数学理论不仅仅应该是一种逻辑的抽象,而应该建立在客观物质对象上的“拟真理论”。我们所说的对象就是物理学的时空,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正确理论,肇源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关于对物质微观构造的探索,发展出了量子力学。在经典理论的范畴内连续与离散性质上,二者的概念是不相容的。究其原因,其根本困难就出在笛卡尔空间坐标的实数连续性质之上。这也是数学分析的“连续性”在“无穷小”性质问题上的矛盾显现。而从终极的观点看,物质世界的本质是“非连续”的,而宏观世界的所谓“连续性”只是一个由经验所得的“感官性假象”。对于讨论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而言,其数学分析方法就是关于“无穷小”的李代数(核物理)。由此可见,只有扬弃数学上对于“连续性”的“无限分割”观点,才可以得到关于“无穷小”的正确概念。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何实数的集合是一个“感官的假象”,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学校的老师在上数学课,讲什么是坐标的线段?首先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然后再画上坐标的刻度,分别是坐标0,刻度1,2,3。。。(最后的刻度可标记为N)。然后再坐标刻度1到2之间细分10份,分别是1.1,1.2,1.3,1.4直到1.9,由于所画线段长度有限,就不好在细分出1.01,1.02等等。这时这个老师会说:如果我们按此方法细分下去,永远没有穷尽。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小的两个实数间隔之间,我们总可以继续细分下去,所以说,在任意长度上,实数的个数是无穷多的。而事实上,这是一个“感官的假象”。无论是什么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当我们把例子中黑板上的粉笔线条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观察时,就可发现,组成黑板的物质是由在空间上不连续的原子构成。也就是说,在宏观上连续的黑板平面及上面的粉笔直线,在微观下发生了“断裂”,此时断裂处是没有物质的空间。而我们在理想化的最大限度细分线段的刻度处,并没有物质存在。如果说在该线段上有的刻度对应到一些物质粒子,那么必定存在另一些刻度没有对应到物质粒子的情形。既然如此,我们定义的实数连续性意义何在呢?
如前所述,在对线段理想的无限分割情形下,我们可以看到,全体实数对应到两类物质之上,一类是连续运动于空间中的粒子性物质,另一类是处于离散化空间的量子化波动性物质(在真空空间里充满着量子化的能量场)。如此我们可以作一个假定:我们的物质对象在其空间的分布是“全局均匀”的,而其间的能量场是按量子规律来分布。我们把作连续性运动的粒子对应到实数空间,称为“实粒子数”,把作离散性运动的波动场对应到虚数空间,称为“虚波动数”,这样一来,就把原来全体实数能够对应(稠密性)与非对应(稀疏性)的部分划分成两大类,虽然后者实际不属于实数集合。由于物质粒子在空间的均匀分布,并且实数的坐标刻度是一个“无标度量”(即无具体量度单位),所以它是可以“无极缩放”的。所以也就可把实数恰好对应到粒子性物质之上,而对于实数所不能对应的稀疏空间部分,就对应到粒子性物质之外离散行波动场之上。这个波动场所在的刻度,正好处于物质的“不连续”断裂处。
根据前述的观点,现在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关于实数的广义坐标模型,首先,从物质与真空空间的关系看,实物是哲学意义上的“有”(标记为S),而对于真空空间,对应哲学上的“无”(标记为T),从存在物质三维空间与真空场的关系看,两者在空间关系上相差90°,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这个关系表达为:S+iT(其中i为单位虚数,i=e^π/2),这正好是一个二元化的复数。也就是说,数学经典意义上的实数由于其“感官的假象”产生得到的是一个虚构的集合。根据前述的“数-物对应模型”,间夹于自然数之间的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实际上是一个二元复数的“虚部”。而其真正的实数只包含“自然数”,它是二元复数的“实部”。这也是在对整个物理空间进行理想全覆盖定义下,把实数称为“非完备集合”的理由。在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对整个物理空间进行理想全覆盖的数之集合,不是一个单纯的实数,而是一个复数。当然,这只是一个新物理理论的构架雏形,虽然关于复数空间的理论早已完成,但对于它的理解与运用上,却存在似是而非的重大误区,这是造成至今物理学理论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回帖人:超大统一易 影响力指数:3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2/3/3 1:32:58 引用回复: 第 728 楼.
转至第727楼第 727 楼 还是好人 2012/3/3 0:53:32 的原帖:
超大兄对实数的完备性的质疑很不主流啊,哈哈
整着玩滴,对不对得经受检验滴,嘿嘿
======================
思考本身就有快感的啊,握手。
转至第727楼第 727 楼 还是好人 2012/3/3 0:53:32 的原帖:
超大兄对实数的完备性的质疑很不主流啊,哈哈
整着玩滴,对不对得经受检验滴,嘿嘿
======================
思考本身就有快感的啊,握手。
关于数的科学(回复修改稿2)
所谓的数学,是人头脑中对概念的理想化,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不存在无穷的实体,不管它是无穷大或是无穷小。由于它在实际运算上看似方便有用,所以人们就要玩弄这个虚假的概念游戏,并用一种称为“辩证法”的逻辑,达到理想的臆测境界。正是由于实数不是一个完备的概念集合,所以必须在其间引入“无穷性”的不确定概念。所谓的实空间,就是忽略了类似“无穷小”概念之点空间的一个非完备集合,所以实数的集合就变成了一个筛子,对实数集合的空间占用率就是一个概率的测度。实数集合的“疏密性”问题,就是在任意两个实数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介于之间的实数,这是它的稠密性,但由于这是个无限的过程,所以它是不可穷尽的,这就是它的稀疏性。在疏密的矛盾下,说明实数集合不能完全地覆盖整个理想空间,所以在其间必定存在另一个数的集合,占有这些稀疏的空间。由这个集合之数占有空间的全体“无穷小”间隔,称为实数的一个“补集”,也称为实数的一个“邻域”。如上所述,忽略“无穷小”集合之“补集”,对实数集合运算之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这个“无穷小”之“补集集合”根本不属于实数集合。
数学是纯抽象的概念体系,虽然它自身在体系上是逻辑自洽的,但在其运用中,不能不顾及所面对的物理实在,不然由此构造的理论就会出现谬误和悖论,比如现有的“无穷大”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康托也因为自己的理论而被批评者整得发疯。实际上,所有的无穷都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存在,无论是实无穷或是潜无穷。因为数量的大与小总是一个比较的存在,所以大与小是一个相对的存在,当两个数量不能进行确定性的大小比较时,无穷的概念就产生了,由此出现了一个绝对化的存在,也就出现了关于无穷的不可确定性。这种不可确定性在于抽象思维本身的假定性,而这个假设的假定,在现实的世界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原因在于物质本身并不是理想化的无限可分,而是大到极致就是小,小到极致就是大。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有所描述,“其大无外”就是所谓的“无穷大”,“其小无内”就是所谓的“无穷小”。
如果回顾一下数这个概念的起源,就会知道数这个概念是源于人们对劳动成果的分配,也就是对物品的计数(自然数),随后就出现对同一物品的分割分配(分数),接着就出现分割的非整数(无理数),这就是人们头脑中“实数”的来源。几何学的出现带来了点、线和面及体积的观念。这时抽象的元素就出现了,数学的对象由自然界分离的物品变化为连续的物质。事实上,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物质的连续性是一个感官的假象。在此假象下,数学家用带有实数刻度的坐标系统来描述这种连续性,然而事实上,在微观世界却不存在这种连续性。这样,作为对客观自然物质世界的抽象描述工具的数学,走向了形而上学,与客观自然发生了脱节。也就是说,在宏观世界有效无误的数学理念在微观世界是行不通的。这种现象体现在对几何线段的无穷分割上,不但数学悖论迭出,也由此带来了数学危机,也即确定性的丧失!所以,现在是该到了产生数学革命的时代了。
关于微积分的“无穷小”分析,之所以在宏观世界的计算与结论是成立的,是由于“无穷小”的概念来自于“实数”对线段“理想化”的“无限分割”,因为对于人们所存在的宏观三维空间而言,它貌似是绝对“连续的”。这是微积分理论的一个最基本与重要的假定:空间量与时间量在数学上是一定“连续性”的。从宏观世界的物理经验来判断,它是“正确的”,但这个所谓的“正确性”,却不能经受深入思考和其他对象的检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微观世界的量子空间,因为此时,人们的思考对象已经进入了无法切身体验、感知的微观物理世界。由于微观世界不具有宏观世界那样的“感官连续性”,数学分析就失去了现实的物理模型,其抽象分析所依据的基础就出现了问题,成为一种空洞的臆想。由此可见,以“实数”对线段无穷分割产生的“无穷小”概念,是没有一个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基础的虚假“伪概念”,对于基于这样一个并非真实概念分析的结果,势必就会产生出理论上自相矛盾的悖论及疑难。根据数学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性抽象的科学原则,我们的数学理论不仅仅应该是一种逻辑的抽象,而应该建立在客观物质对象上的“拟真理论”。我们所说的对象就是物理学的时空,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正确理论,肇源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关于对物质微观构造的探索,发展出了量子力学。在经典理论的范畴内连续与离散性质上,二者的概念是不相容的。究其原因,其根本困难就出在笛卡尔空间坐标的实数连续性质之上。这也是数学分析的“连续性”在“无穷小”性质问题上的矛盾显现。而从终极的观点看,物质世界的本质是“非连续”的,而宏观世界的所谓“连续性”只是一个由经验所得的“感官性假象”。对于讨论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而言,其数学分析方法就是关于“无穷小”的李代数(核物理)。由此可见,只有扬弃数学上对于“连续性”的“无限分割”观点,才可以得到关于“无穷小”的正确概念。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何实数的集合是一个“感官的假象”,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学校的老师在上数学课,讲什么是坐标的线段?首先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然后再画上坐标的刻度,分别是坐标0,刻度1,2,3。。。(最后的刻度可标记为N)。然后再坐标刻度1到2之间细分10份,分别是1.1,1.2,1.3,1.4直到1.9,由于所画线段长度有限,就不好在细分出1.01,1.02等等。这时这个老师会说:如果我们按此方法细分下去,永远没有穷尽。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小的两个实数间隔之间,我们总可以继续细分下去,所以说,在任意长度上,实数的个数是无穷多的。而事实上,这是一个“感官的假象”。无论是什么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当我们把例子中黑板上的粉笔线条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观察时,就可发现,组成黑板的物质是由在空间上不连续的原子构成。也就是说,在宏观上连续的黑板平面及上面的粉笔直线,在微观下发生了“断裂”,此时断裂处是没有物质的空间。而我们在理想化的最大限度细分线段的刻度处,并没有物质存在。如果说在该线段上有的刻度对应到一些物质粒子,那么必定存在另一些刻度没有对应到物质粒子的情形。既然如此,我们定义的实数连续性意义何在呢?
如前所述,在对线段理想的无限分割情形下,我们可以看到,全体实数对应到两类物质之上,一类是连续运动于空间中的粒子性物质,另一类是处于离散化空间的量子化波动性物质(在真空空间里充满着量子化的能量场)。如此我们可以作一个假定:我们的物质对象在其空间的分布是“全局均匀”的,而其间的能量场是按量子规律来分布。我们把作连续性运动的粒子对应到实数空间,称为“实粒子数”,把作离散性运动的波动场对应到虚数空间,称为“虚波动数”,这样一来,就把原来全体实数能够对应(稠密性)与非对应(稀疏性)的部分划分成两大类,虽然后者实际不属于实数集合。由于物质粒子在空间的均匀分布,并且实数的坐标刻度是一个“无标度量”(即无具体量度单位),所以它是可以“无极缩放”的。所以也就可把实数恰好对应到粒子性物质之上,而对于实数所不能对应的稀疏空间部分,就对应到粒子性物质之外离散行波动场之上。这个波动场所在的刻度,正好处于物质的“不连续”断裂处。
根据前述的观点,现在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关于实数的广义坐标模型,首先,从物质与真空空间的关系看,实物是哲学意义上的“有”(标记为S),而对于真空空间,对应哲学上的“无”(标记为T),从存在物质三维空间与真空场的关系看,两者在空间关系上相差90°,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这个关系表达为:S+iT(其中i为单位虚数,i=e^π/2),这正好是一个二元化的复数。也就是说,数学经典意义上的实数由于其“感官的假象”产生得到的是一个虚构的集合。根据前述的“数-物对应模型”,间夹于自然数之间的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实际上是一个二元复数的“虚部”。而其真正的实数只包含“自然数”,它是二元复数的“实部”。这也是在对整个物理空间进行理想全覆盖定义下,把实数称为“非完备集合”的理由。在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对整个物理空间进行理想全覆盖的数之集合,不是一个单纯的实数,而是一个复数。当然,这只是一个新物理理论的构架雏形,虽然关于复数空间的理论早已完成,但对于它的理解与运用上,却存在似是而非的重大误区,这是造成至今物理学理论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回顾一下我们物理的时空观,在经典力学的鼻祖牛顿那儿,空间与时间概念是相互剥离的两部分。牛顿的空间观建立在一个三维的笛卡尔坐标系上,而组成坐标系的元素是没有大小、在体积上为零的“数学点”(也就是全体实数的集合)。牛顿的时间量度也仅仅是一个计时的刻度,没有任何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定义。它的基本内涵来自感觉“约订俗成”的经验,也就是“均匀流逝,并且不可逆转”。虽然我们可以由此做出一个时空的坐标,在其间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但因其时空量没有准确、真实的物理内涵,所以只能从中看到一个物体“运动的表象”,而不能由之得到对物质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进一步理解。现代物理发展至今,都没超越牛顿所建立的时空坐标框架,虽然由基本的笛卡尔坐标演变出其它如:极坐标,球坐标,圆柱坐标以致仿射坐标及其以各种数学代数为空间的黎曼,希尔伯特,芬斯勒,索伯列夫,豪斯道夫。。。等等不一而足的空间。但从本质上,都只是其坐标中的基本“点元素”置换了一组运算法则而已。没有从根本上,对笛卡尔点坐标的真实与合理性提出质疑。
在牛顿的绝对时空中,所有力(当时只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没有场的概念))的传播速度都是瞬间完成的,也就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需要时间,这时力的传播速度是无穷大!而承载这个力的介质就是“以太”——一种普遍虚空,无所不在,至刚至柔,视之不见,虚无缥缈的假想物质。随着物理学的近现代发展,虽然发现了包含引力在内的四种基本力场,但对于真空中力场的基本载体,一直处于一种未知状态,甚至连“真空物理学”,这个专门研究领域中也没有一个像样且被公认的理论模型。原因在于这个被命名为“以太”的神秘介质至今无法发现,但按照基本原理它又是必须存在的,对于除引力之外的其它三种力场(即电磁力,弱力,强力),物理学假定它们是通过交换“中介子”来完成相互作用(其中电磁力的光子,弱力的介子,强力夸克的胶子),但对于万有引力而言,虽然理论中界定了“引力子”,但无论怎么探测也无法发现。这样一来,不仅引力理论无法交代,就连关于其它三种力的真空场理论,也处于似是而非的含混不清状态。由此,使得物理学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自迈克逊——莫雷光速实验否定了“以太”存在可能之后,物理学家都绝口不提这个关乎物理学重要基础的“以太”概念。在其理论研究中,都已“力场交换“中介子”来完成相互作用”作为回避“以太”概念的遁词。其原因是在关于“以太”存在的物理实验无法观察到它,以致《真空物理学》研究毫无实质性进展。而按照新理论的观点,“以太”只是高维空间的一个观察的表象,它总是以“无”的方式呈现出真空之空间,它从原则上是无法观察的。在狄拉克的电子理论中,把真空称为正负电子出没的“海洋”,实际上,所有的“反粒子”都躲在真空的后面,是要有“正粒子”的能量激发,“海洋”就是出现正反粒子构成的波动,造就出真空场中的传播。就好比一面反射物体影像的镜子,物体是实粒子,而镜像中的是虚粒子。所不同的是,实粒子的能量与运动,会把镜像中的是虚粒子诱导变成一个反物质的实粒子,当二者碰撞就湮灭为能量而回复真空。就好像正负电子碰撞湮灭为光子,变化为真空中传递的电磁波。
如果再作进一步的想象,物理上的真空就好比一个无形的界面,在它两边存在着几乎等量齐观的正、反粒子。虽然两者势均力敌,但总是存在着非常微小的差别。也就是存在着“非对称”现象,当正反粒子因相互吸引力而聚集在真空界面时,就会相互碰撞“湮灭”为真空场的能量场波动。由于“非对称”现象所产生了一个非常微弱的“力偶”,在真空界面上就会形成一个真空“能量涡旋”。这个“能量涡旋”的震荡,将使得所在的空间能量梯度“量子化”。与此同时,这个“能量涡旋”也在真空这堵看是虚无空洞,实则坚硬无比的“时空墙”上,打出无数极端细微的小孔。如果我们把它对应到“卡拉比—邱”空间模型,那么它就是通往真空背后高维空间的通道。也可以将之视为微型的“时空桥”。
如果我们用这个物理上的“真空理论”,来考察一下宗教上的“有灵论”,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解释。按照“有灵论”的观点,人或动物是有“灵魂”的,并且“灵魂”是由一种非常细微粒子组成的生命体。在人命终时,人会进入到一个未知的空间,而物理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之间,阻隔着一个类似的“时空墙”。而进入另一个空间必须穿过这个真空墙。因为“灵魂体”的构成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粒子,当遇到一个同样具有非常细微孔洞一样的“能量涡旋”真空墙时,就好比是一堆沙子穿过一个筛子,只是这一堆沙子是以整体的方式同时穿过筛子。由于这个筛子的孔洞几近无限稠密,在此时,具有知觉的“灵魂体”在穿过筛子时,就感觉是穿过一个整体的孔洞。并且在“灵学”研究的案例中,发生穿过或穿进“时空墙孔洞”的人生还的叙述,说人好像进入了一个“涡旋的隧道”,这个描述与物理上呈涡旋状的真空能量孔洞是相符的。
所谓的数学,是人头脑中对概念的理想化,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不存在无穷的实体,不管它是无穷大或是无穷小。由于它在实际运算上看似方便有用,所以人们就要玩弄这个虚假的概念游戏,并用一种称为“辩证法”的逻辑,达到理想的臆测境界。正是由于实数不是一个完备的概念集合,所以必须在其间引入“无穷性”的不确定概念。所谓的实空间,就是忽略了类似“无穷小”概念之点空间的一个非完备集合,所以实数的集合就变成了一个筛子,对实数集合的空间占用率就是一个概率的测度。实数集合的“疏密性”问题,就是在任意两个实数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介于之间的实数,这是它的稠密性,但由于这是个无限的过程,所以它是不可穷尽的,这就是它的稀疏性。在疏密的矛盾下,说明实数集合不能完全地覆盖整个理想空间,所以在其间必定存在另一个数的集合,占有这些稀疏的空间。由这个集合之数占有空间的全体“无穷小”间隔,称为实数的一个“补集”,也称为实数的一个“邻域”。如上所述,忽略“无穷小”集合之“补集”,对实数集合运算之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这个“无穷小”之“补集集合”根本不属于实数集合。
数学是纯抽象的概念体系,虽然它自身在体系上是逻辑自洽的,但在其运用中,不能不顾及所面对的物理实在,不然由此构造的理论就会出现谬误和悖论,比如现有的“无穷大”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康托也因为自己的理论而被批评者整得发疯。实际上,所有的无穷都只是一种概念上的存在,无论是实无穷或是潜无穷。因为数量的大与小总是一个比较的存在,所以大与小是一个相对的存在,当两个数量不能进行确定性的大小比较时,无穷的概念就产生了,由此出现了一个绝对化的存在,也就出现了关于无穷的不可确定性。这种不可确定性在于抽象思维本身的假定性,而这个假设的假定,在现实的世界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原因在于物质本身并不是理想化的无限可分,而是大到极致就是小,小到极致就是大。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有所描述,“其大无外”就是所谓的“无穷大”,“其小无内”就是所谓的“无穷小”。
如果回顾一下数这个概念的起源,就会知道数这个概念是源于人们对劳动成果的分配,也就是对物品的计数(自然数),随后就出现对同一物品的分割分配(分数),接着就出现分割的非整数(无理数),这就是人们头脑中“实数”的来源。几何学的出现带来了点、线和面及体积的观念。这时抽象的元素就出现了,数学的对象由自然界分离的物品变化为连续的物质。事实上,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物质的连续性是一个感官的假象。在此假象下,数学家用带有实数刻度的坐标系统来描述这种连续性,然而事实上,在微观世界却不存在这种连续性。这样,作为对客观自然物质世界的抽象描述工具的数学,走向了形而上学,与客观自然发生了脱节。也就是说,在宏观世界有效无误的数学理念在微观世界是行不通的。这种现象体现在对几何线段的无穷分割上,不但数学悖论迭出,也由此带来了数学危机,也即确定性的丧失!所以,现在是该到了产生数学革命的时代了。
关于微积分的“无穷小”分析,之所以在宏观世界的计算与结论是成立的,是由于“无穷小”的概念来自于“实数”对线段“理想化”的“无限分割”,因为对于人们所存在的宏观三维空间而言,它貌似是绝对“连续的”。这是微积分理论的一个最基本与重要的假定:空间量与时间量在数学上是一定“连续性”的。从宏观世界的物理经验来判断,它是“正确的”,但这个所谓的“正确性”,却不能经受深入思考和其他对象的检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微观世界的量子空间,因为此时,人们的思考对象已经进入了无法切身体验、感知的微观物理世界。由于微观世界不具有宏观世界那样的“感官连续性”,数学分析就失去了现实的物理模型,其抽象分析所依据的基础就出现了问题,成为一种空洞的臆想。由此可见,以“实数”对线段无穷分割产生的“无穷小”概念,是没有一个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基础的虚假“伪概念”,对于基于这样一个并非真实概念分析的结果,势必就会产生出理论上自相矛盾的悖论及疑难。根据数学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性抽象的科学原则,我们的数学理论不仅仅应该是一种逻辑的抽象,而应该建立在客观物质对象上的“拟真理论”。我们所说的对象就是物理学的时空,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正确理论,肇源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关于对物质微观构造的探索,发展出了量子力学。在经典理论的范畴内连续与离散性质上,二者的概念是不相容的。究其原因,其根本困难就出在笛卡尔空间坐标的实数连续性质之上。这也是数学分析的“连续性”在“无穷小”性质问题上的矛盾显现。而从终极的观点看,物质世界的本质是“非连续”的,而宏观世界的所谓“连续性”只是一个由经验所得的“感官性假象”。对于讨论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而言,其数学分析方法就是关于“无穷小”的李代数(核物理)。由此可见,只有扬弃数学上对于“连续性”的“无限分割”观点,才可以得到关于“无穷小”的正确概念。
现在我们来看看为何实数的集合是一个“感官的假象”,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学校的老师在上数学课,讲什么是坐标的线段?首先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然后再画上坐标的刻度,分别是坐标0,刻度1,2,3。。。(最后的刻度可标记为N)。然后再坐标刻度1到2之间细分10份,分别是1.1,1.2,1.3,1.4直到1.9,由于所画线段长度有限,就不好在细分出1.01,1.02等等。这时这个老师会说:如果我们按此方法细分下去,永远没有穷尽。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小的两个实数间隔之间,我们总可以继续细分下去,所以说,在任意长度上,实数的个数是无穷多的。而事实上,这是一个“感官的假象”。无论是什么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当我们把例子中黑板上的粉笔线条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观察时,就可发现,组成黑板的物质是由在空间上不连续的原子构成。也就是说,在宏观上连续的黑板平面及上面的粉笔直线,在微观下发生了“断裂”,此时断裂处是没有物质的空间。而我们在理想化的最大限度细分线段的刻度处,并没有物质存在。如果说在该线段上有的刻度对应到一些物质粒子,那么必定存在另一些刻度没有对应到物质粒子的情形。既然如此,我们定义的实数连续性意义何在呢?
如前所述,在对线段理想的无限分割情形下,我们可以看到,全体实数对应到两类物质之上,一类是连续运动于空间中的粒子性物质,另一类是处于离散化空间的量子化波动性物质(在真空空间里充满着量子化的能量场)。如此我们可以作一个假定:我们的物质对象在其空间的分布是“全局均匀”的,而其间的能量场是按量子规律来分布。我们把作连续性运动的粒子对应到实数空间,称为“实粒子数”,把作离散性运动的波动场对应到虚数空间,称为“虚波动数”,这样一来,就把原来全体实数能够对应(稠密性)与非对应(稀疏性)的部分划分成两大类,虽然后者实际不属于实数集合。由于物质粒子在空间的均匀分布,并且实数的坐标刻度是一个“无标度量”(即无具体量度单位),所以它是可以“无极缩放”的。所以也就可把实数恰好对应到粒子性物质之上,而对于实数所不能对应的稀疏空间部分,就对应到粒子性物质之外离散行波动场之上。这个波动场所在的刻度,正好处于物质的“不连续”断裂处。
根据前述的观点,现在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关于实数的广义坐标模型,首先,从物质与真空空间的关系看,实物是哲学意义上的“有”(标记为S),而对于真空空间,对应哲学上的“无”(标记为T),从存在物质三维空间与真空场的关系看,两者在空间关系上相差90°,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这个关系表达为:S+iT(其中i为单位虚数,i=e^π/2),这正好是一个二元化的复数。也就是说,数学经典意义上的实数由于其“感官的假象”产生得到的是一个虚构的集合。根据前述的“数-物对应模型”,间夹于自然数之间的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实际上是一个二元复数的“虚部”。而其真正的实数只包含“自然数”,它是二元复数的“实部”。这也是在对整个物理空间进行理想全覆盖定义下,把实数称为“非完备集合”的理由。在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对整个物理空间进行理想全覆盖的数之集合,不是一个单纯的实数,而是一个复数。当然,这只是一个新物理理论的构架雏形,虽然关于复数空间的理论早已完成,但对于它的理解与运用上,却存在似是而非的重大误区,这是造成至今物理学理论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回顾一下我们物理的时空观,在经典力学的鼻祖牛顿那儿,空间与时间概念是相互剥离的两部分。牛顿的空间观建立在一个三维的笛卡尔坐标系上,而组成坐标系的元素是没有大小、在体积上为零的“数学点”(也就是全体实数的集合)。牛顿的时间量度也仅仅是一个计时的刻度,没有任何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定义。它的基本内涵来自感觉“约订俗成”的经验,也就是“均匀流逝,并且不可逆转”。虽然我们可以由此做出一个时空的坐标,在其间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但因其时空量没有准确、真实的物理内涵,所以只能从中看到一个物体“运动的表象”,而不能由之得到对物质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进一步理解。现代物理发展至今,都没超越牛顿所建立的时空坐标框架,虽然由基本的笛卡尔坐标演变出其它如:极坐标,球坐标,圆柱坐标以致仿射坐标及其以各种数学代数为空间的黎曼,希尔伯特,芬斯勒,索伯列夫,豪斯道夫。。。等等不一而足的空间。但从本质上,都只是其坐标中的基本“点元素”置换了一组运算法则而已。没有从根本上,对笛卡尔点坐标的真实与合理性提出质疑。
在牛顿的绝对时空中,所有力(当时只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没有场的概念))的传播速度都是瞬间完成的,也就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需要时间,这时力的传播速度是无穷大!而承载这个力的介质就是“以太”——一种普遍虚空,无所不在,至刚至柔,视之不见,虚无缥缈的假想物质。随着物理学的近现代发展,虽然发现了包含引力在内的四种基本力场,但对于真空中力场的基本载体,一直处于一种未知状态,甚至连“真空物理学”,这个专门研究领域中也没有一个像样且被公认的理论模型。原因在于这个被命名为“以太”的神秘介质至今无法发现,但按照基本原理它又是必须存在的,对于除引力之外的其它三种力场(即电磁力,弱力,强力),物理学假定它们是通过交换“中介子”来完成相互作用(其中电磁力的光子,弱力的介子,强力夸克的胶子),但对于万有引力而言,虽然理论中界定了“引力子”,但无论怎么探测也无法发现。这样一来,不仅引力理论无法交代,就连关于其它三种力的真空场理论,也处于似是而非的含混不清状态。由此,使得物理学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自迈克逊——莫雷光速实验否定了“以太”存在可能之后,物理学家都绝口不提这个关乎物理学重要基础的“以太”概念。在其理论研究中,都已“力场交换“中介子”来完成相互作用”作为回避“以太”概念的遁词。其原因是在关于“以太”存在的物理实验无法观察到它,以致《真空物理学》研究毫无实质性进展。而按照新理论的观点,“以太”只是高维空间的一个观察的表象,它总是以“无”的方式呈现出真空之空间,它从原则上是无法观察的。在狄拉克的电子理论中,把真空称为正负电子出没的“海洋”,实际上,所有的“反粒子”都躲在真空的后面,是要有“正粒子”的能量激发,“海洋”就是出现正反粒子构成的波动,造就出真空场中的传播。就好比一面反射物体影像的镜子,物体是实粒子,而镜像中的是虚粒子。所不同的是,实粒子的能量与运动,会把镜像中的是虚粒子诱导变成一个反物质的实粒子,当二者碰撞就湮灭为能量而回复真空。就好像正负电子碰撞湮灭为光子,变化为真空中传递的电磁波。
如果再作进一步的想象,物理上的真空就好比一个无形的界面,在它两边存在着几乎等量齐观的正、反粒子。虽然两者势均力敌,但总是存在着非常微小的差别。也就是存在着“非对称”现象,当正反粒子因相互吸引力而聚集在真空界面时,就会相互碰撞“湮灭”为真空场的能量场波动。由于“非对称”现象所产生了一个非常微弱的“力偶”,在真空界面上就会形成一个真空“能量涡旋”。这个“能量涡旋”的震荡,将使得所在的空间能量梯度“量子化”。与此同时,这个“能量涡旋”也在真空这堵看是虚无空洞,实则坚硬无比的“时空墙”上,打出无数极端细微的小孔。如果我们把它对应到“卡拉比—邱”空间模型,那么它就是通往真空背后高维空间的通道。也可以将之视为微型的“时空桥”。
如果我们用这个物理上的“真空理论”,来考察一下宗教上的“有灵论”,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解释。按照“有灵论”的观点,人或动物是有“灵魂”的,并且“灵魂”是由一种非常细微粒子组成的生命体。在人命终时,人会进入到一个未知的空间,而物理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之间,阻隔着一个类似的“时空墙”。而进入另一个空间必须穿过这个真空墙。因为“灵魂体”的构成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粒子,当遇到一个同样具有非常细微孔洞一样的“能量涡旋”真空墙时,就好比是一堆沙子穿过一个筛子,只是这一堆沙子是以整体的方式同时穿过筛子。由于这个筛子的孔洞几近无限稠密,在此时,具有知觉的“灵魂体”在穿过筛子时,就感觉是穿过一个整体的孔洞。并且在“灵学”研究的案例中,发生穿过或穿进“时空墙孔洞”的人生还的叙述,说人好像进入了一个“涡旋的隧道”,这个描述与物理上呈涡旋状的真空能量孔洞是相符的。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新阐释 (第2次修改)
----------事物的存在及其本质
----------事物的存在及其本质
王勇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写下这个标题,令我深感惶恐,-以我卑微如斯的生命怎么能一窥存在及其本质呢?
但是,一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最不能理解的是我们居然能够理解这个世界”,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之所以能够理解这个世界,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源自这个世界并和这个世界在一定的层次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我们的思维和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同构的。据此,我们甚至可以相信:承蒙造的恩赐,我们的思维和造物主的思维也是同构的。
不止如此,还因为我们坚信:我们世界的那些最为深刻的思想,往往也是最为简单,明了和美丽的。
所以,请允许我讨论“存在及其本质”。
我们经常被问及;宇宙有多大?宇宙外面是什么?宇宙有开始吗?怎么开始的?时间和空间和物质是什么关系,时间和空间是什么关系?
今天人们倾向于认为:宇宙是有边际的,时间是有起点的。她的大小约137亿光年,年龄约137亿年。她籍由大爆炸而来,在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在她外面也没有时间和空间。
但是,我们肯定地知道,我们正存在着并存在于宇宙之中,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宇宙也正存在着,那么,宇宙也一定有她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也一定可以类比于我们存在的方式。
我们将要探讨,宇宙存在的方式和我们的存在方式。我们存在方式和时间、空间的关系应该有所改变。----
我们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我们存在的方式。我们及所有我们能感知、探测的事物不是存在于空间中,而是存在于以太这个媒介上的。还存在于以太的震荡过程中----及我们所说的时间。
在讨论我们的论点之前,请先了解当今主流的宇宙观;
按照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宇宙是有边际的,有起点的,那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坐标系来反映宇宙的“前世今生”如图a(本文大多数地方,都把空间的维数减少到1)。
图中,时间和空间都留下非零的起点,是因为狡猾的物理学家们为造物主留下的点点时间和空间,还因为大多数人相信,时间和空间在极小尺度上是离散的,时间和空间应该被量子化。零点到起点就是量子化了的单位时间和空间。
我们将看到,并不是时间和空间需要量子化。我们认为;被量子化的应该是我们意义上的时间和真空。
对于真空我们认为;-----真空就是布满以太的空间,并且,以太有最小单元(我们称之为以太单元)。----以太有最小单元是人们认为空间应该被量子化的原因。(想象一下,要人为地把空间量子化,既要满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要求,又要满足经典力学的要求,这要杀死多少优秀数学家的脑细胞啊)
对于时间,它的非零起点之前应该是造物主创生宇宙的时间。
考察物理世界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我们发现:时间概念有序和量的性质,而空间的概念里却只有量的性质。这启发我们需要为时间重新找到一个“行进”模式。我们将从“飞矢不动”悖论得到启发。
考察人们用于研究世界的工具坐标系。我们看到:坐标系中表示时间的t轴,和表示空间的x轴,是完全等权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却具有不同的形式。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上述工具需要改进?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波函数的解需要引入虚数时间,对此的解释有很多,但是,我们以为;从这里可以隐约窥见时间的“本来面目”。
因为相同模的虚数可以对应于一个谐振子震荡周期,所以我们推测:时间也是这样的:我们宇宙的时间可以类比于一个阻尼震荡。-----所以时间本身就是“量子化”的。
每个振幅最大的点对应于每个“存在的时间”,其他点对应于“演化的时间”。我们推测;宇称守恒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以太震荡的平衡“位置”,宇称不守恒的相互作用发生在其他“演化的时间”段。震荡的中央是时间的终点。很令人惊奇的就是----我们被我们的时间“载”着,在最后的末日之刻来回游荡,并乐此不疲。(在这里,我们好像找到了绝对宿命论的“科学依据”,但是,宿命论不是我们讨论的议题。这里的绝对宿命论是指,我们的世界从现在到最终的过程,可以严格对应于从“现在的存在的时间”到“终点”的1/4个单位时间。也就是说,宇宙在一瞬间早已经经历了它的“一生”,它现在的过程,只不过是对它的“一生”的不完全“重播”-不间断地重复重播。)。
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时间和空间(应该说我们的时间和以太)的关系是以太在时间的终点前后震荡(如图c,d),如果把真空简化为一维形式,我们就可以形象地说:宇宙就像一个两端固定的橡皮绳,被造物主在时间的方向上轻轻一拉(如图b),说,开始,于是橡皮绳开始上下震荡,于是就有了1/4t*,5/4t*,9/4t*时间……t*为量子化的单位时间。请注意0到1/4t*是造物主创世的时间,在这里我傻傻的以为我们找到了牛顿所想追寻的“第一推动力”。还需要注意的是t*会随着宇宙的演化而递减,t*最终会趋于0,宇宙的时间会随宇宙的演化而变慢,即造物主的橡皮绳会完全禁止下来,然后,我们的时间结束。----这就是我们宇宙的“一生”.需要说明的是以太震荡也是需要“时间”的,但是这个时间应该是造物主的时间。
于是,我们得出我们的论点:时间不是相对于三维空间的另一维。时间是三维真空(以太)在第四维围绕平衡位置(及时间终点)来回震荡的次数和振幅累积。粒子是以太在第四维上(凸出或凹进)的孤立波。---我们认为这就是德布罗意物质波的解释。
. 在这里,我们还找到了“节奏”的根源。----时间本身就有节奏。于是,我们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世界的所有过程都是有节奏的。
其实,我们不知道,对于我们的世界来说,第一个时间是1/4t*还是3/4t*。也就是说,可能存在和我们平行的世界,她和我们的世界差1/2t*时差,也可能另一个世界只是我们世界的一个过程,还可能两个世界互为过程。
就像我们儿时的橡皮绳有一定的粗细一样,我们相信造物主的橡皮绳同样是有粗细的。所以我有理由推测,以太在第4维上是有“厚度”的。我们截取的一小段一维宇宙的模型(如图2)。图中梭型弹性体(及以太单元)。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是质量导致的时空弯曲,我们可以进一步假想,以太在第4维方向上的弯曲形成质量。(如果质量物体的密度足够大,它将“弯曲”到以太震荡的平衡位置。如图d中的星系中心,或形成黑洞。我们注意到由于黑洞在以太震荡过程中靠近平衡位置,所以它及其周围以太的单位时间t*变小,所以时间变慢)。我们还认为:以太在其震荡的平衡位置是平直的。所有质量物体在以太震荡的平衡位置,都将转变为以太单元的势能。及光能量(我们称之为虚光子(此虚光子和现今量子力学的虚光子有些类似)),但是,当此质量物体通过平衡位置后,光能量将重新转化为以太曲率(质量)。
请注意,其实上述讨论已经间接说明了光子在本文中的定义:光子是以太单元间的势能传递。这种势能传递的规则是,一次以太震荡周期(及一个单位时间)传递一个以太单元(这是光子显现粒子性的根本原因),-----这其实就是光速。
考虑到,人们现在倾向于认为的:电子是点粒子,我们认为一个自由电子模型应该如图3。----一个以太单元“落”向以太震荡的平衡位置方向(一个较特殊的孤立波)。电子会在随以太震荡的过程中的每个周期,随机地换位到相邻的以太单元(这可以解释测不准原则(以电子为例)),当对电子向某方向加速时,只是会增加它在该方向上换位的几率。显然的,我们不能让电子一直保持一个方向上换位的几率为100/100(需要说明的是光速就是一个震荡周期移动一个以太单元),所以电子不能加速到光速。我们在这里以电子为例解释了光速障碍原因。其他质量物体可以有类似的解释。
从图3中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电子在随以太震荡时,它会把它的质量转变为它及它附近区域的以太单元的势能----虚光子场。此虚光子场就是电子激发的电场。当它的附近正好存在一个正电子,这个正电子产生的虚光子会和电子产生的虚光子发生耦合,形成引力。对于电子和电子相邻来说,他们产生的虚光子会发生隔离性(就是反耦合---我找不到合适的词),于是产生斥力。正电子和正电子在一起是也发生同样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自然得到推论:虚光子有正反两种,光子也有正反两种。
在电子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建立反电子的模型如图4,请允许我仅在这里定义反电子的质量为负。在此,我们推测反粒子或反物质是以太在“存在的时间”面上的凸起,质量为负。(在这里,请允许我很傻很天真的认为:“迪拉克之海”实际更接近我们的真空模型(当然,我们的模型中的以太单元还可能是带南北极磁性的或者是对造物主才有意义的相对立的某种性质),迪拉克解释的负能态在我们这里是负质量。)
同样的,我们建立质子的模型如图5。反质子的模型如图6
中子的模型 如图7
实际上,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图5,6,7的形状应该更扁一些,像李政道先生的口袋模型。(只是我不能把那种图画的美观,见谅。)
从图5我们知道,质子的电荷是由反电子提供的,即中子俘获反电子得到负质量成为质子,我们还知道宇宙早期正负电子是成对创生的。所以,我们在这里解释了宇宙的电荷平衡。
我们已知光有波粒二相性,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及我们说的物质波,但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把粒子看成是孤波及孤立子,我们就找到了答案。所以我们推测,我们世界最根本的不是粒子,而是波。所有质量粒子或物质的运动,都是波型的移动,当速度增加时,波型的曲率会增加,从而导致质量增加,同时正物质的波型会向以太震荡的平衡位置凹进从而使其t*变小,使其时间变慢,形成相对论效应。反物质会有相反的效应(我们预测反物质的半衰期会随其速度的增加而缩短)。同样的,高密度物体由于其巨大的曲率而接近时间平衡位置,所以它及其周围真空的t*变小,所以时间变慢。我们不知道宇宙中是否存在黑洞,但是,我们相信宇宙的边缘的特性最接近人们所描述的黑洞。这是因为,宇宙的边缘一直在时间的平衡位置,在这里,时间是停顿的,它的巨大引力吸引所有物质向它飞奔,再加上时间变慢效应,使我们的宇宙看起来在加速膨胀。
我们推测,我们世界所有“存在”的物质粒子(有一定曲率的孤波)在时间震荡的平衡位置将失去曲率,而保留曾经的曲率量的“记忆”(前述的虚光子),这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守恒。当它重返“存在”的时间时,它的位置会随机发生某些位移,我们认为这种随机位移是测不准原则的根本原因。
现在我们来回答最初的问题,我们的宇宙是有起点和终点的,她的起点应该有造物主的开启。宇宙是有边际的,她的大小没有变化,她由以太构成,她的外面,空间还是存在的,但没有我们意义上的时间。
请宽恕我们,妄加猜测,造物主也有祂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祂生活在高我们一维的时空,甚至祂也有祂的造物主。
亦或者,我们共同的上帝是一维的,一如我们的思维。我们比我们想象中渺小的自己还要渺小,同时,也比我们想象中更加伟大。基于此-我们人类一贯的极端自卑和相同程度狂妄的理由,我们相信,我们的讨论很接近真相。
同样的,基于人类天赋的高贵,自省与超越。我们坚信:人类终将自由!
修改了一些看起来不清不明的地方,希望这次的改动您能接受。谢谢。
重开了个主贴。----可能看起来方便点,不过,本人还是愿意在这里和朋友讨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164215&page=1&1=1#8164215
重开了个主贴。----可能看起来方便点,不过,本人还是愿意在这里和朋友讨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8164215&page=1&1=1#8164215
想对超大兄说,有愧啊,你发的那个工具的确很好,很强大。
但是,兄弟我太懒了,学不动了。
再次感谢哈。
但是,兄弟我太懒了,学不动了。
再次感谢哈。
本版块主题总数:1893493 / 帖子总数:62547391
今日论坛共发帖:3768 / 昨日发帖:55069 / 最高日发帖:75754
今日论坛共发帖:3768 / 昨日发帖:55069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
快速回复:[原创]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新阐释(修订1)猜想
选择最近@的朋友帐号,或直接输入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区上的文章系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版权归网站与作者共同所有,网站方维护作者合法权益。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20060022 ):
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凯迪网络BBS互动区用户注册及管理条例。谢谢!
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20060022 ):
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凯迪网络BBS互动区用户注册及管理条例。谢谢!
X
分享到...
选择其他平台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