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遽升溫的超導
【摘要】高溫超導的發現,不僅帶動了凝態物理的發展,同時也預示繼半導體工業後,將邁入另一嶄新的科技工業時代。
各位讀者如果曾經看過「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電影系列,應該部會對在第二、三集出現的飛行車與飛行滑板印象深刻,希望自己能擁有類似的交通工具。如此願景,由於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圖一所示即是應用高溫超導材料製作的一套磁懸浮展示裝置。
超導體的特性之一是:其於超導態時,電阻為零:也就是說,當電流通過材料時,不再有因電阻存在而產生的損耗。電阻突然消失的溫度叫做「超導體的臨界溫度」,通常用Tc表示(圖二)。Tc是物質常數,同一材料在相同條件下有嚴格確定的值。這個零電阻狀態可用超導材料製作成超導環,檢驗其持續電流來驗證。例如應用鉛膜的實驗結果推算,發現其電阻率的上限約為4×10-23歐姆-厘米(Ω-cm):依此推算,超導環持續電流存在的時間,將比目前所知宇宙存在的年代還要長。不過,在足夠強的磁場或電流之下,超導體電性將被破壞。實驗證明,在溫度小於Tc,且無外加電流時,當外加磁場大於一確定值-「臨界磁場Hc」,樣品會回復到正常態。Hc是溫度的函數,溫度降低時臨界磁場升高。如果電流在不加磁場時通過超導體,則當電流超過一定數值後,樣品也會恢復為有電阻的正常態。此破壞超導的最小電流值稱為「臨界電流Ic」。在相當可行的近似下,Ic與Hc約成線性關係,所以Ic與溫度T的關係也可以用近似的拋物線公式表示。然而,Ic、Hc與Tc不同,它不單純是物質常數,而與樣品的形狀及尺寸也有關係。
超導體的另一特性是:具有完全的抗磁性(diamagnetism),或稱為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邁斯納於一九三二年實驗證明,不論是先將樣品降低溫度使其低於Tc,然後再外加磁場,或先加磁場再降溫,只要磁場小於Hc,磁場都無法透入超導體內部(圖三)。此結果明確的驗證超導體與所謂的「理想導體」是不同的。此特性是超導體呈現磁浮效應的主要原因。
自五0年證實超導的電子能譜存在一個能隙,並發現超導具有同位素效應後,超導理論的建立有了明確的方向。五六年,Cooper證明了在靠近金屬費米面(Fermi Surface)的一對電子,如果它們之間存在淨吸引力,無論此吸引力多麼微弱,它們將形成一束縛態「庫柏對」(Cooper pair,圖四)。此理論指出,兩個具有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動量(momentum)和自旋(Spin)的電子間,存在著最強的吸引力。根據此一理論基礎,J. Bardeen, L. N. Cooper及J. R. Schrieffer於五七年提出BCS理論,解釋了超導電性的微觀(microscopic)機制。根據BCS理論,金屬中的電子間雖然存在經屏蔽的庫倫排斥力,但是兩個電子之間可以透過電子-聲子(量子化的原子振動模)交互作用,使在費米面附近具有相等動量、方向相反,及自旋方向相反的一對電子間,呈現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只要此吸引力大於屏蔽庫倫排斥力,兩個電子即結合成庫柏對,而超導態即為這些庫柏對的集合態。
為什麼電子形成配對後會出現超導現象?由牛頓力學得知,一系統之所以受力是由於該系統在運動過程中,其動量產生變化。金屬內的導電電子在傳導電力時,由於與其他電子、原子,或晶體內含的雜質發生碰撞,動量改變而產生阻力,此即電阻的來源。然而,當電子經某種作用力形成配對後,而配對電子的總動量為零。因此,只要此配對不被破壞,電子傳輸電力時其總動量維持不變,也就沒有阻力產生。根據BCS理論的架構,考慮弱交互作用及理想的狀況下,Tc的上限約為30~40K。這是八O年代中期多數人認為超導溫度不會超過40K的原因,所以過去一般認為BCS理論只適用於低溫金屬超導體。
自一一年荷蘭萊登大學的翁尼斯(Kamerlingh H. Onnes)首次於汞(Mercury)金屬發現超導現象,到八六年發現銅氧化物高溫超導,發現的超導體總數超過五千種,其Tc的提升平均僅約為每年0.3K。而以材料的發展觀之,則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由一元系、二元系、三元系到多元系的過程。在一一至三二年間,以研究元素超導體為主;三二至五三年間,則發現了許多具有超導電性的合金,並於與食鹽(NaCl)具相同結構的過渡金屬碳化物和氮化物,得到Tc高於10K。隨後,五三至八六年間,發現了一系列A15結構及三元超導體,將Tc提升至高於20K。在這段時間,材料製作技術大幅提升,完成了高性能超導線材及薄膜的製備,成功地建立高磁場超導磁鐵及高靈敏度超導探測儀的製造技術。同時,成功的發現許多新的超導:如法國化學家Chevrel發現的一系列硫化物、三元的硼化物ReRh4B4(Re代表稀土元素),以及重費米子超導(heavy fermion)等。遺憾的是,這些材料都無法突破鈮三鍺(Nb3Ge,A15結構)超導體的23.2K紀錄。
自超導體被發現之後,如何成功的將超導體的超導轉變溫度提升到液氮的蒸發溫度(絕對溫標77度,通常以77K表示),已成為科學界長期來努力的目標。猶記得筆者當研究生時,指導教授(美國休士頓大學的朱經武院士)曾言,若我們發現具有77K轉變溫度的超導體,不僅立即可以畢業,而且畢業論文只需要一行字即可。過去將近四分之三世紀的努力,超導體的轉變溫度僅推至23.2K。按此推進速度,要達到77K的界限,將約需兩百年。這正是八O年代初期,超導研究逐漸不受重視的主要原因。
八六年九月,著名的科學期刊Z. phyzik刊登了瑞士科學家Alex Muller及Georg Bednorz的文章。他們發現一銅氧化物La-Ba-Cu-O可能存在超導轉變溫度高達36K的超導現象。同年十二月初,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材料科學年會的會場,朱經武院土與東京大學的北澤宏一(K. kitazawa)教授分別證實La-Ba-Cu-O確實存在36K的超導轉變。確切的超導相隨後被證實為呈K2NiF4鈣鈦礦(perovskite)層狀結構,具有強的各向異性(anisotropy),而其化學組成為La2-xBaxCuO4,超導溫度隨Ba的含量改變,當X= 0.15時,達到最高。
波士頓會議後,引發了一連串更高溫新材料的發現。在會後不到兩星期,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卡瓦(Robert J. Cava)博士與當時在阿拉巴馬大學的筆者,分別發現以鍶(Sr)取代鋇(Ba)的La-Sr-Cu-O可將超導溫度提升到4lK。同時朱經武院士的研究小組發現,應用高壓方式,La-Ba-Cu-O可有高達60K的超導轉變,顯示銅氧化物材料可能存在高於77K的超導。果然,到了八七年一月二十七日,筆者的研究小組首先證實Y-Ba-Cu-O材料具有約95K的超導轉變;隔日,在朱經武院士的實驗室,我們重複驗證,得到相同的結果,並且在高磁場下的測試,指出其於絕對零度時的臨界磁場可高達一百三十萬高斯(地磁的強度約為0.5高斯),確定高於77K超導體的存在,使高溫超導成為學術界最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目前高溫超導材料已超過兩百多種。
高溫超導材料最主要是一系列含銅氧化物。若依據材料的原子排列結構分類,可概分為廿九類。若從構成的元素來區分,則有近百種不同的材料。這些材料,雖有微細結構上的差異,但可歸納如圖六所顯示的原子排列方式。圖中金字塔或平面結構表示銅元素與氧原子的排列方式,例如金字塔形狀部分表示底部中心有一鋼原子,金字塔各頂點則為氧原子的位置。標示lst的是金屬原子如釔、鉈與鉛等位置:2nd是Ba;3rd是Ca等陽離子所在的位置。這些陽離子的存在不僅提供了結構穩定所需的支架,某些情形也扮演提供導電離子的角色。
從圖六可知,銅氧化物高溫超導系統具有一準二維的銅氧平面。這些材料無論是在未形成超導態,或在超導狀態,其電性及磁性行為均由此準二維的銅氧平面所主導。這些準二維的銅氧層,在化學平衡狀態下,原為不導電的絕緣體。由於每個銅原子上正好各有一個電子,電子間的強烈排斥力,使電子無法由一個銅原子移到另一個鋼原子上。若經過一適當的化學攙雜,使銅氧層上的部分銅原子失去一個電子,造成銅氧平面上出現空位,使得電子可以自由地從所占的位置跳到空位上,而呈現導電性。此現象好比一滿座的演講廳,當每個位子都有人占用,人無法移動。若有人離開而留下空位時,即可看到人潮的移動。空位的數目,隨著攙加的陽離子數目或氧含量的多寡改變,材料的導電性也跟著改變。當導電離子數目增加到一定數量時,超導性也就伴隨而生。
對於超導性的形成,大家的共識是:導電粒子仍然呈配對而造成超導。但這些導電粒子是以何種方式形成配對?至今仍眾說紛紜。針對超導的配對,主要有如下兩大課題:一是造成配對所需的粒子間的作用力究竟為何?另一問題是這些配對電子波函數的對稱性又是如何?前一個問題,目前理論可歸納為兩大流派。一派人士主張配對一如低溫超導,導電粒子間透過某種作用力造成彼此相吸而配成對,配對後即經由波色凝聚而產生超導。至於促成相吸的作用力,則有主張仍是由於晶格振動造成,也有主張是透過某種磁性作用力而來。另一派則認為帶電粒子的配對來自完全不同的機制。主要的概念是認為由於銅氧平面的特殊磁性結構而形成特殊的基態,使得帶電粒子在相當高溫時即形成配對,到了較低溫耦對數增加到臨界值時再凝聚成超導狀態。這兩派理論至今各有實驗證據的支持。
另一方面,關於配對粒子波函數的對稱性,目前的實驗絕大多數都支持所謂的「d波對稱」。此結果主要來自於銅氧化物超導體的特殊二維銅氧層結構。雖然目前高溫超導理論機製仍有許多待釐清,但十年來累積的知識,已提供科學家們相當明確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結果讓科學家們對過去一直不清楚的「強電子作用系統」有了相當明確的概念。
超導體的應用一般可分成大型及小型兩類,大型應用包括電力的傳輸、超導磁鐵的製作及磁能儲存器等﹔小型的應用則主要在微小訊號探測器、光探測器及交換(switching)元件等。高溫超導上面臨的問題包括:材料的機械強度;如何製成大面積、均勻的薄膜,以及長而連續又具均勻性的超導線材(或帶材);如何減低超導元件的噪音(noise);製作高穩定性兼具強磁通釘札能力的塊材(可用在軸承的應用等)等等問題。很明顯的,遠景雖然可觀,但要走的是一條荊棘遍地的路程。
此外,在高溫超導應用上最令人興奮的題目是:由於這些材料有許多異於傳統超導的特質,也就可能在研究過程中衍生新的應用方向。底下略述目前超導應用發展的現況:
(一)發展各種磊晶薄膜成長技術,初步解決超導元件發展的瓶頸。
(二)成功的展示(demonstrate)可調頻的微波濾波(filter)及共振(resonator)元件,但訊號的損耗問題仍待解決。
(三)應用超導量子干涉元件(SQUIDs)製作的原型(prototype)設備,成功地展示在地質探勘(geology)、心電圖(cardiology)與非破壞性檢測(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等應用上。
(四)發展新且具高效率的低溫致冷技術。
(五)成功的製作可負載三千安培,超過五十米長的高溫超導線材。
(六)馬達的研究:於27K運轉的交流同步(AC synchronous)馬達,可得到200HP的馬力;於4.2K運轉的直流單極(DC homopolar)馬達,可得到300HP的馬力。
(七)瑞士已設置一以高溫超導線材製作,功率達到630kVA的大型變壓器(transformer)。
(八)美國已完成一用超導與半導體混合可承受1.4kV的限流器(fault current limiter)。
高溫超導的發現,不僅帶動了凝態物理的發展,同時也預示繼半導體工業後,將邁入另一嶄新的科技工業時代。此外,由於科學家們面臨各種嚴苛的挑戰,使得目前已開發的技術更趨成熟。更重要的是,由於超導研究基本上需要結合具有不同專長集體合作的跨領域研究,學術界、應用研究機構及產業界必須緊密配合才能成功。相信在廿一世紀,我們可以達成大量應用超導的願景。那時,文首提及的飛行滑板或不再是天方夜譚。
吳茂昆任教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 | |
Saturday, August 17, 2013
bcs01 phymath01 牛頓力學得知,一系統之所以受力是由於該系統在運動過程中,其動量產生變化。金屬內的導電電子在傳導電力時,由於與其他電子、原子,或晶體內含的雜質發生碰撞,動量改變而產生阻力,此即電阻的來源。然而,當電子經某種作用力形成配對後,而配對電子的總動量為零。因此,只要此配對不被破壞,電子傳輸電力時其總動量維持不變,也就沒有阻力產生
牛頓力學得知,一系統之所以受力是由於該系統在運動過程中,其動量產生變化。金屬內的導電電子在傳導電力時,由於與其他電子、原子,或晶體內含的雜質發生碰撞,動量改變而產生阻力,此即電阻的來源。然而,當電子經某種作用力形成配對後,而配對電子的總動量為零。因此,只要此配對不被破壞,電子傳輸電力時其總動量維持不變,也就沒有阻力產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