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三位腦科學研究學者,衛福部前部長邱文達認為,發現腦內定位系統,解開人類腦神經的謎團之一,這是「認知的革命」。身為腦神經外科專家的邱文達指出,一九七一年,歐基夫在小鼠的大腦海馬迴中找到一群細胞,當小鼠走到某些地方時,這群細胞便特別活化,因此畫出海馬迴地圖,將這些細胞稱為位置細胞(place cells),但這個研究在當時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直到二○○五年,穆瑟夫婦發現其他細胞也有類似現象,在空間轉換時,不同位置的細胞也活化,幫助腦細胞判斷距離及定位,穆瑟夫婦稱為網格細胞(grid cells),這兩種細胞共同組成腦內定位系統,讓人類對腦空間記憶的認識更進一步。陽明大學腦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連正章表示,歐基夫發現位置細胞,幫助我們了解神經迴路對空間記憶的機制、大腦如何處理空間訊息;穆瑟夫婦在歐基夫的研究基礎上,發現的網格細胞同樣不需經過特別訓練,就可辨識正方形、圓形或不規則的各種空間結構,增進人類對腦中定位系統及空間記憶的機轉。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所長林永煬表示,除了小鼠以外,研究者也在大型動物,如猩猩身上做過實驗,但並未進行人體實驗。他表示,細胞研究難以運用到活體神經網絡,是腦神經科學研究的困難之處,但對於全腦細胞的互動和解讀,絕對是未來新興研究方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