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2, 2012

而光波的繞射,是一種複雜的光學現象。早期的理論,像Young(1773-1829)、Fresnel(1788-1827)、 Kirchhoff(1824-1887)等,都是假定光的障礙物是理想的「吸收體」;也就是說,所有電磁輻射照在障礙物上,都是被完全吸收而不反射,當然這樣的假設是與電磁理論相違背的

純量繞射理論概述
徐國誠
台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

前言

繞射(
diffraction),就是波動在與波長大小相當的障礙物或缺口附近,波的傳遞方向發生變化的現象;而光波的繞射,是一種複雜的光學現象。早期的理論,像Young17731829)、Fresnel17881827)、 Kirchhoff18241887)等,都是假定光的障礙物是理想的「吸收體」;也就是說,所有電磁輻射照在障礙物上,都是被完全吸收而不反射,當然這樣的假設是與電磁理論相違背的。事實上,電磁波在障礙物表面不僅會反射,還會引起擾動,例如表面電流。若我們以馬克士威(Maxwell)方程式為基礎,加上適當的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s),是可以定義出數學上的邊界值問題(boundary-value problem)(Ref. [1]P633);若由此出發,就可解出電場向量在空間中的真正分布,這部份的理論基礎稱為向量繞射理論(vector diffraction theoryrigorous diffraction theory)。但是要解出電場向量在各方向的分布,尤其是電磁波遇到障礙物的擾動因素加進來之後,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必須藉助電腦作大量複雜的計算才行。
底下將針對光遇到小缺口的繞射情形逐一討論。為此,我們可以作一些基本的假設,使這些複雜的計算簡化;亦即光遇到缺口時,此缺口的大小必須大於光波的波長,目的就是將光在缺口邊緣所造成的反射和擾動的影響降至最低。有了這樣的前提,可以導致我們作以下的假設:(
1)電磁輻射碰到缺口以外的障礙物的反射可忽略不計;(2)缺口以外的障礙物表面引起的擾動所造成的電場大小,與原來極化方向的電場大小相比是可以忽略的,則計算繞射的強度時,就可以忽略掉擾動所引起的電場。因此在計算繞射的電場分布時,只把光傳遞的極化方向的電場當成純量加以考慮,而其他擾動所引起的電場忽略不計,這部份的理論基礎稱為純量繞射理論(scalar diffraction theory)。
1.
純量繞射理論
1.1
空間中的電磁波
電磁輻射在空間的傳遞,可以用波函數來描述,這波函數說明了電場的振幅隨著時間和距離而改變。此波函數可以寫為Ψ。在空間中的波函數必須符合波動方程式(
Ref. [2]P29): tiertrωψ−⋅)(),(
2222
),(v1),(ttrtr∂Ψ∂Ψ∇1.1
1
v
為波速等於ω,k是波數等於,∇稱為Laplacian operator。(1.1)式可寫成k/λπ/22
titi
eirre
ωωωψψ−−−∇222))((v1)(
0)()(
22=+∇∴rkrψψ1.2
若我們考慮的是球面波,且使用球面座標,則可將∇寫成:
2
22222222
sin1sinsin11φθθθθθ∂∂+∂∂∂∂+∂∂∂∂=∇rrrrrr

不過,空間中的球面波,就像是以空間中某點為出發點,以球表面形狀為波前往外傳遞(或者是向內傳遞,到達空間中的該點),因此振幅與θ、φ無關,在此假設下,(
1.2)式就可簡化成
01
222=+∂∂∂∂ψψkrrrr
上式第一項可寫成

()
222211rrrrrrr∂∂=∂∂∂∂ψψ
()()
0222=+∂∂⇒ψrkrr 1.3) ψ
而(
1.3)式的解為:
ikr
erAr
=)(ψ1.4
或是

ikr
erAr
−=)(ψ1.5
其中
A為常數。上面二式的差別在於傳遞方向的不同,(1.4)式為球面發散,傳遞方向為+r方向;(1.5)式為球面收斂,傳遞方向為−方向。底下我們所討論的皆是以(1.4)式為主。若將時間因素考慮進來,則波函數可成r
(
tkritierAertrωωψ−−=⋅Ψ)(),()
1.2 Huygens
Fresnel Principle

當電磁波在空間傳遞時,
Huygens原理可以幫我們預測下個時刻波前的位置,亦即波前上每一點都可視為新的點波源,而下個時刻波前的位置,就在這些新點波源所發出的球面波形的包絡面上(Ref. [2]P103104);Fresnel為了解釋繞射,認為在波前上面所有點發出的子波彼此會互相干涉,就是空間中任一點波的振幅為這些子波疊加(superposition)的結果。這樣Fresnel結合Huygens原理的說法,就稱為HuygensFresnel principleRef. [2]P434)。
我們假設有一球面波源在
P0點(圖1.1),在距離R的位置其球面波的振幅
2
為,這個位置的波前上各點發出子波傳遞到
P點。波前上面分割成任意小的單元面積dS,由dS發出的子波傳到P點的振幅為RAeikR/
dSreRAeKPdU
ikrikR
)()(χ 1.6
其中
QP=r,稱為偏斜要素(obliquity factorinclination factor),是描述HuygensFresnel principle中,子波因傳遞方向改變所導致的振幅變化,是Q點的法向量和)(χKQP)(χ之間的夾角,稱為繞射角(angle of diffraction)。雖然Fresnel並沒有推導出的真正形式,不過Fresnel預測,當時子波傳遞方向與原方向相同,K為最大值;當0=χ2πχ)(χ時子波傳遞方向與原方向垂直,K為最小值等於0(之後Kirchhoff導出的數學表示式,並得出K = 0時,應該等於π而不是π,見1.4節)。(Ref. [3]P215Kχ2/
RrCPQdSSχ
圖1.1 Huygens-Fresnel principle示意圖0P
若對整個球面做積分,就可以求得
P點的振幅大小:
∫∫=
SikrikRdSKreRAePU)()(χ1.7
1.3 Fresnel
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
Huygens
Fresnel principle的想法是,光源P0P點上的電場分佈是利用這二點之間的某一波前(圖1.1的曲面S)所發出的子波在P點疊加的結果。後來Kirchhoff以此為出發,另外任取一個封閉曲面將P點包在裡面,利用高斯定理,將之應用在光通過小孔之後的繞射,並使用一些數學近似(孔的大小須大於λ,且r),推導得到HuygensFresnel principle的繞射特定積分形式,見圖1.2Ref. [3]P217220): λλ>>>R,
3
[
dSrnRnreReiAPUikrikRS),cos(),cos(2)(−−∫∫λ1.8]
1.8)式就是所謂的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其中cos(n,R)cos(n,r)分別為Q點法向量(n的方向)與R向量、r向量的夾角。這當中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就是Kirchhoff的積分曲面是一個任意封閉曲面,圖1.2中的封閉曲面包括SAB以及。但若我們作以下的假設,就可以將封閉曲面的積分,置換成只對波前曲面S的積分:(1)以P點為球心的曲面,將其半徑取得足夠大,則當發出的子波到達P點時的振幅與曲面S發出子波的振幅相比,可以忽略;(2)曲面B是陰影處,所以並不發出子波;(3)若曲面S的曲率半徑足夠大,使得曲面A的面積<<曲面S的面積,意即使變得很小,則對曲面A的積分亦可忽略。S′S′R′S′χ
RrPSχABB
nQS′R′1.2 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示意圖。因rR>>′,所S發出的子波到達P點時的振幅可以忽略;B是陰影處,所以並不發出子波;A的面積比S小很多,因此對曲面A的積分亦可忽略。0P
1.4
球面波與平面波的繞射
球面波的繞射在
1.3節及圖1.2已經做過說明,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將(1.8)式寫成另一種形式,求得Fresnel所提到的偏斜要素。)(χK
1.2Q點的法向量與R平行,所以,另外,(1.8)式可寫成1)0cos(),cos(==Rnχχπcos)cos(),cos(−−rn
()
dSreRAeiPUikrSikRχλcos12)(+−∫∫1.9
此式為球面波的
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若與(1.7)式比較,則可表示為)(χK
4
(
χλχcos12)(+−iK 1.10)
當,;當,
K = 0。這與1.2節敘述過的Fresnel預測的時,K = 0不相符合。(Ref. [3]P2200=χ2/πχλ/iK−πχ
我們另外考慮有一平面波通過小孔,其行進方向與
z軸平行,見圖1.3。小孔上任意點Q的座標為,觀察光屏上P點的座標為,z軸的原點在小孔的中心點C。此時在(1.8)式中,小孔上的波函數這一項,必須改成平面波的形式:ψ,因z = 0,所以ψ,而且)0,,(ηξz),,ηξ),,(0zyxRAeikR/)0,,(ηξikzeA),((ηξ),(ηξA=
rzznrnRn
01cos),cos(),cos(),cos(+=+=−χ
而(
1.8)式中的面積分dS,因此ηξdd=
ηξηξλddrzreAiyxU
ikraperture+⋅−∫∫01),(2),( 1.11
1.11)式就是平面波的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
C
RrPnQ0zaperturescreen)0,,(ηξ),,(0zyxz axisχ1.3 平面波通過小孔的FresnelKirchhoff繞射。C點為小孔上的座標原點,Q)0,,(ηξ是小孔上任意點,P),,(0zyx是光屏上的觀察點,0z為小孔到光屏的距離,n是小孔上的法向量,RCP的距離,rQP的距離。
1.5 Fresnel Diffraction
Fraunhofer Diffraction
我們回顧(
1.8)式的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若rR皆遠大於孔的大小的話,則[)]這一項就整個積分曲面來說,變化將,cos(),cos(rnRn
5
會很小。以圖
1.4說明,由圖中可知,cos(,且φ、φ都很小,趨近於0;δ是平面法向量與)cos(),cos(1φδ−RnPP0)cos(),2φδ=rn1PP012的夾角,φ是R與的夾角,φ是r2PP0cos(的夾角。因此(Ref. [1]P425):δcos(δ2φcos(= cosP,rnφ1
δφφδ2))cos()cos(),
21≈+−−Rn
0
P
現在我們在平面小孔上取一座標系,如圖
1.5O為座標原點。(1.8)式積分的分母1可以用1近似,rR/rR′′/OPR0=′POr=′
於是(
1.8)式就可寫成
dSerRiAPU
SrRik
∫∫+′′−≈)(cos)(δλ1.12
RrP
􀀀􀀀􀀀􀀀􀀀􀀀􀀀􀀀􀀀􀀀􀀀􀀀􀀀􀀀􀀀􀀀􀀀􀀀􀀀􀀀􀀀􀀀􀀀􀀀􀀀􀀀􀀀􀀀0PξηzOQR′r′S1.5 P0發出的光被平面上的小孔所繞射。 圖1.4 δcos2 ) , cos() , cos(≈−rnRn說明圖。由圖中可 知) cos( ) , cos( 1 φδ− R n ) ) , cos( 2 φδ+ r n plane screen n δR r
6
P0P的座標分別為和,(是小孔上Q點的座標,則),,(000zyx),,(zyx)0,,ηξ
+−−+−−
22222020202)()()()(zyxrzyxRηξηξ
++=′++=′
22222020202zyxrzyxR
+++−′=+++−′=⇒
2222220022)(2)(2ηξηξηξηξyxrryxRR
2/1222200
21′+′−′∴RRyxRRηξηξ
接著利用二項式定理,可以將上式表示為

LL−′−′+′−′≈
320022002)(2RyxRRyxRRηξηξηξ1.13
同理,
r亦可表示為
LL−′−′+′−′≈
32222)(2ryxrryxrrηξηξηξ1.14
將(
1.13)和(1.14)式帶入(1.12)式,可將積分簡化為
ηξλδηξ
dderRAeiPUSfikrRik∫∫′′−≈′′),()(cos)( 1.15
其中

LL
3232002222002)(2)(22),(ryxRyxrRryxRyxf′−′−′++′+′−′−ηξηξηξηξηξηξηξ1.16
接著我們令四個變數分別取代
xx0yy0
′′−=′=′−
rymRymrxlRxl,,0000 1.17
1.16)式可寫成
LL′−′−′′−−
rmlRmlrRmmllf22002200)()()(1121)()(),(ηξηξηξηξηξ1.18
1.18)式可以決定(1.15)式積分的精準程度:假如我們將上式ξ、η的

7
二次項和高次項略去(前面已經假設ξ和η),這種情形則稱為遠場繞射(
far-field diffraction)或Fraunhofer diffraction;若ξ、η的二次項不可忽略,則稱為近場繞射(near-field diffraction)或Fresnel diffractionRef. [1]P425426Ref. [2]P437)。rR′′<,η()20−′Rmηξ22′+r)(2020ξ≤ml[]20220)m≥ξη[]ξη′≈R22)ηξd( ξ)(0ll+−rR′′<,η)2<<′rmπ2+[]20)
若(
1.18)式的二次項可以略去,則下面不等式必成立
ξξηξ
2()(1121022−′′⋅llrRk 1.19
ληξηξηξ
)()(220022<<′−′−′⇒rmlRmlR
我們應用這個不等式: ,可以得知上式絕對值內的二項皆,因此可以合理推論這二項都遠小於波長λ,而第一項:
()(22200ηξηml0≥)
20202022202022
(1()(1zyxzRmlRlR++⋅′=+−′+−′ηξηξηξ
我們可以任取且,而上式不等式仍然成立,則
00zx<<00zy<<
ληξηξ<+−′mlR
20022()(1
ληξ22+>>′
R 1.20
同理也可以得到
ληξ
22+>>′r 1.21
ξ是小孔上任意
QO點距離的平方值(22η2OQ),若此值的最大值仍然符合(1.20)、(1.21)式,則這樣的繞射就是Fraunhofer diffractionRef. [1]P427),而這兩個不等式正是提供我們判斷Fraunhofer diffraction的準則。
2. Fraunhofer Diffraction

我們知道了
Fraunhofer diffraction的判斷準則之後,可以將(1.15)式寫成
ηξ
deCPUSfik∫∫=),()
其中
rRAeiCrRik′′−=′′)(cosλδ,,現在我們令兩個新ηηξ)(),(0mmf
8
的變數:

00
,mmqllp−− 2.1
Fraunhofer diffraction的積分可以寫成下列形式
ηξηξ
ddeCPUSqpik∫∫+−=)()( 2.2
底下將針對小孔的形狀:方孔和圓孔,以(
2.2)式出發,對Fraunhofer diffraction的繞射情形作一說明。
2.1
方孔的繞射
在圖
1.5中,我們考慮繞射的小孔是一個邊長分別為2a2b的方孔,座標原點O位於方孔的中心位置,如圖2.1,則(2.2)式可以寫成二個獨立的積分
)()()(
qWpCVdedeCPUbbqikaapik==∫∫−−−−ηξηξ
其中

()
kpakpaaeeikpdepVikpaikpaaapiksin21)(=−−=−−−∫ξξkqbkqbbqsin2)(=W
ξη
2a 2b O(0,0)2.1 繞射的方形小孔
而繞射的相對強度
I(P)取電場分布的平方值:
2202
sinsin)()(==kqbkqbkpakpaIPUPI 2.3
2220
16CbaI=,是繞射圖的中央強度。
由(
2.3)式可以看出,x方向和y方向的相對強度分布是獨立的,而且都是同一數學函數的平方值:。f的最大值在t處,此時;其餘當sin時,為f的最小值,此時t2)/(sinttf=0=LL1=f0=t0=f,2,ππ±±
9
0mm的方孔為例,光波波長0.5,觀察光屏與方孔的距離為2m,所得到Fraunhofer diffraction的繞射圖形與相對強度圖如圖2.2與圖2.32.01.×
2.2
圓孔的繞射
同樣在圖
1.5中,將繞射小孔改為半徑為a的圓形小孔,座標原點O位於圓心處,同時為了計算上的方便,將直角座標改為極座標。
令()為圓孔上的極座標系統,()為觀察光屏上的極座標系統。則: θρ
,φ,w
ηθρξθρ
sin,cos 2.4) = φ
qwpw
==φ
sin,cos 2.5
10cm5cm
2.2 2.01.0×mm的方孔繞射圖形。光波波長0.5mμ,觀察光屏與方孔的距離為2m
2.3 2.01.0×mm的方孔繞射相對強度圖。00.250.50.751-2-1012cmx方向y方向
10
在(
2.5)式中的22qp+=w,若我們將光源位置選定在靠近對稱軸上,則
rymmqrxllp
′≈−′≈−
00,
rsryxw
′′=⇒
222
其中
22yxs+=,為P點與繞射圖形中心點之間的距離。則(2.2)式可以寫成
∫∫==−−=
awikddeCPU020)cos()(ρπθφθρθρρ
上式積分很明顯與φ值無關,因此可簡化為

∫∫==−=
awikddeCPU020cos)(ρπθθρθρρ2.6
接著我們利用所謂的
Bessel function (xJn)
∫+−=
παααπ20)cos(2)(deixJnxinn 2.7
因為偶函數,,因此(
2.6)式可以寫成J)(0xJ)()(00xJxJ0的形式
∫=
adwkJCPU00)(2)(ρρρπ2.8
接著再利用
Bessel function的再生關係式(recurrence relation):
[]
)()(111xJxxJxdxdnnnn+++= 2.9
n = 0時,上式可變成
∫′′′
xxdxJxxxJ001)()( 2.10
於是(
2.8)式便可寫成
=
kawkawJaCPU)(2)(12π2.11
最後計算繞射的強度分布:

2102
)(2)()(==kawkawJIPUPI 2.12
其中,為繞射圖形中心點的強度。由(
2.12)式可知,要計算繞射的強度分布,只需計算即可;由(2.7)式可得2420CaIπ)(1kawJ

11
()
2120)cos(12121)(iIIideikawJkawi+==∫+παππαα
其中
+=+=
∫∫ππαααααα202201)cossin()coscos(dkawIdkawI
因此

()
222122141)(IIkawJ+=π
以半徑
0.1mm的圓孔為例,光波波長0.5,觀察光屏與圓孔的距離為2m,所得到Fraunhofer diffraction的圓孔繞射圖形與相對強度圖如圖2.4與圖2.5。其中圖2.5b)為圖2.5a)在相對強度0.1以下的放大圖。在圖2.5b)可見到第一個暗環的位置大約在s = 0.61cm處,0.61約是mμDrλ′1.22倍,D為圓孔的直徑(= 2a),即
Dr
λ′≈Δ
22.1 2.13
其中Δ為第一個暗環的位置。

4cm
2.4 半徑0.1mm的圓孔繞射圖形。光波波長0.5mμ,觀察光屏與圓孔的距離為2m
12
00.51-2-1012
s(cm)0.12.5a) 半徑0.1mm的圓孔繞射相對強度圖。
00.050.1-2-1012
2.5b) 圖2.5a)中在相對強度0.1以下的放大圖。)1075.4,61.0(8−×s(cm)
3. Fresnel Diffraction

1.5節我們已經討論了Fresnel diffraction的判斷準則,就是(1.18)式的函數必須計算至ξ和η的二次項以上,而繞射的積分(1.15)式可寫成),(ηξf
)()(
),(iSCBddeBPUSfik+==∫∫ηξηξ3.1
其中
rRAeiBrRik′′−=′′)(cosλδ,而CS分別為
[][]
==∫∫∫∫SSddkfSddkfCηξηξηξηξ),(sin),(cos 3.2
13
於是
P點的強度分布2)()(PUPI=可寫成以下形式
(
222)(SCBPI+= 3.3)
上述是
Fresnel diffraction的一般式,在實際運算時需計算cossin的重積分,尤其必須考慮中ξ和η的二次項或高次項,當然可以藉助電腦來做這些複雜的計算。不過,底下我們考慮了更簡單的情況,以平面波通過方孔和圓孔的繞射為例,推導Fresnel diffraction更簡單的積分式。),(ηξf
3.1
方孔的繞射
首先回到(
1.11)式和圖1.3,平面波的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
ηξηξλ
ddrzreAiyxUikraperture+⋅−∫∫01),(2),(
這裡的繞射小孔,仍然是
2.1節所提到的邊長分別為2a2b的方孔,座標原點位於方孔的中心位置。假設繞射角不大的情況之下,積分式中的分母r基本上變化並不大,因此可以用zχ0取代;但積分式中的自然指數(exponential)變化是以波長為週期,振盪很快,因此不能用zλ0取代。是方孔上平面波電場的振幅,可假設為常數(= A)。因此繞射的積分式可改成),(ηξA
ηξλddeziAyxU
aperturerki∫∫−0),( 3.4
接著我們由圖
1.3的參考座標可得
2022
)()(zyxr+−−ηξ3.5
20200
1−−=⇒zyzxzrηξ
上式可利用二項式定理得到(這裡利用了繞射角很小的假設,因此和是成立的): χ
0zx<0zy<
02020
2)(2)(zyzxzrηξ−−≈3.6
3.6)式已經計算至ξ和η的二次項,符合Fresnel diffraction的判斷準則。將(3.6)式代入(3.4)式,可將電場的分布,分解成兩個獨立的積分式:
)()(),(
020200)()(0yWxViAededeeziAyxUzkibbyziaaxzizki−−=∫∫−−−−ηξληλπξλπ3.7
其中

14
==
∫∫−−−−bbyziaaxzidezyWdezxVηλξληλπξλπ2020)(0)(01)(1)( 3.8
3.8)式是兩個相同的積分形式,我們只需解VW,即可知觀察光屏上的電場分布。接著定義一個新的變數,可將VW更為簡化: )(x)(x)(y)(y
)(2
0xz−ξλα3.9
由(
3.9)式可得到αλξdz20=d,因此(3.8)式中的V可以寫成)(x
+==
∫∫∫+−−−αααααααπααπααπαdiddexVi)2sin()2cos(2121)(2222 3.10
其中積分的上、下限α、α分別為:
+−)(20xaz+λα)(20xaz−−−λα。在將(3.10)式寫成4個單獨的積分
−−
∫∫∫∫−−+ααααααπααπααπααπ02020202)2sin()2sin(2)2cos()2cos(21)(ddiddxV 3.11
3.11)式中的4個積分就是所謂的Fresnel integrals,我們用更簡潔的形式:C表示cos的積分,S表示sin的積分, )(α)(α
[][]
)()(2)()(21)(−−−−ααααSSiCCxV
則繞射的強度分布為

[][
{}222)()()()(21)()(−−−−=ααααSSCCxVxI 3.12]
W也是經由此過程解出。最後光屏上的繞射強度分布可以寫成)(y),(yxI
2222
)()(),(),(yWxVAyxUyxI== 3.13
30的正方形小孔為例,光波波長0.5,觀察光屏與方孔的距離為變數,所得到Fresnel diffraction的繞射圖形如圖3.1。由圖中(e)和(f)可以看出當光屏與方孔的距離為16003200μ時的繞射圖形,與圖2.2Fraunhofer diffraction的繞射圖形很相似。那是因為當距離拉遠的時候,(1.21mμ30×mμm
15m μ45 m μ45 m μ60 m μ60 m μ240m μ480 (c) (b) (a) (d) (e) (f) 3.1 mμ3030 ×正方形小孔的 Fresnel diffraction繞射圖形。光波波長 160.5 mμ,觀察光屏與方孔的距離為 0 z 。(am z μ1000 = ;(bm z μ2000 = ;(cm z μ4000 = ;(dm z μ8000 = ;(em z μ16000 = ;(fm z μ32000 =
式的
Fraunhofer diffraction的判斷準則就會成立,所以不論是FresnelFraunhofer的繞射圖形就會趨於一致;但是距離拉近時,(1.21)式就不成立,因此Fraunhofer diffraction的理論在此不適用,必須用Fresnel diffraction的理論計算,而繞射圖形如圖中的(a)、(b)、(c)、(d)。在圖3.2,我們可以見到上述繞射圖形的相對強度圖。00.250.50.751-30-20-10010203000.250.50.751-30-20-10010203000.250.50.751-30-20-10010203000.250.50.751-30-20-10010203000.250.50.751-120-80-400408012000.250.50.751-240-160-80080160240(a)(b)(c)(d)(e)(f)3.2 3.1繞射圖形的相對應繞射相對強度圖。)(mxμ)(mxμ)(mxμ)(mxμ)(mxμ)(mxμθρ,φ,w=θρηθρξsincos=φφsincoswywx
3.2
圓孔的繞射
在這裡我們仍然是以極座標,來計算平面波通過半徑為
a的圓形小孔的繞射,座標原點位於圓心處。
令()為圓孔上的極座標系統,()為觀察光屏上的極座標系統。則:
, (
3.14
17
於是(
3.6)式寫成極座標形式:
[
)cos(2212200φθρρ−+≈wwzzr 3.15]
而(
3.4)式的平面波繞射的積分式為
∫∫==−−⋅
awzkizkiddeeCwU020)cos(2020)(ρπθφθρρθρρ
其中
+02020zwzikeziAλC,且上式積分與φ值無關,因此
∫∫==−⋅
awzkizkiddeeCwU020cos2020)(ρπθθρρθρρ3.16
回顧零次的
Bessel function )(0xJ
∫=
πααπ20cos021)(dexJix
所以(
3.16)式可寫成
∫⋅
azkidzwkJeCwU0002)(2)(20ρρρπρ3.17
最後,繞射的強度分布為
2)()(wUwI=
以半徑
10μ的圓孔為例,光波波長0.5μ,所得到Fresnel diffraction的圓孔繞射圖形如圖3.3;其相對應的繞射相對強度圖如圖3.4。由圖中可知,Fresnel diffraction的繞射圖形中央不一定是亮區(相對極大值),這與Fraunhofer diffraction由(2.12)式計算出來的中央為極大值是不同的。mm
事實上,
Fresnel提供了一個所謂Fresnel zones的概念,可以預測繞射圖形中央是否為極大值,見圖3.5。就是在繞射小孔上,區分成許多到達P點波程差為的區域,每一個相鄰的區域波程差皆為,因此到達P點時,相鄰的區域成完全相消干涉。而P點的電場分布可以為2/λ2/λ
n
UUUUPU
++++=LL321)( 3.18
1
U為第一個區域到達P點的電場分布,U為第二個區域到達P點的電場分布,依此類推;且U。因此中央是否為極大值,可依以下式子作判斷: 2LL,,3412UUU−≈−≈
nzaz
=−+
2/0220λ3.19
n為趨近整數中的奇數,則中央為極大值;若n為趨近整數中的偶數,則中央為極小值;其餘的n值則在極大值和極小值之間。如圖3.3的(b)、(c),n分別為3.961.99,很接近整數的42,皆符合極小值的條件;(d)的n值為1
18
符合極大值的條件。但是(
a)的n值為7.7,並不符合極大值和極小值的條件,不過由圖3.4可看出中央為極小值,那是因為我們取Fresnel diffraction的積分式,只取到ξ和η的二次項,當繞射小孔與觀察光屏的距離縮短時,誤差就會開始顯現出來。因此我們知道,FraunhoferFresnel的繞射,基本上都是在數學上取近似值,只不過Fresnel的繞射誤差比較小。
m
μ
32(c)(b)(d)mμ32mμ32mμ32(a)3.3 半徑10mμ圓孔的Fresnel diffraction繞射圖形。光波波長0.5mμ,觀察光屏與圓孔的距離為0z。(amzμ250=;(bmzμ500=;(cmzμ1000=;(dmzμ2000=
19
m
μmμ
00.250.50.751-16-80816(a)00.250.50.751-16-80816(b)00.250.50.751-16-80816(c)00.250.50.751-16-80816(d)3.4 3.3繞射圖形的相對應繞射相對強度圖。)(mwμ)(mwμ)(mwμ)(mwμ
PO
0z20λzλ0zλ230+z3.5 Fresnel zones示意圖。每一個相鄰的區域波程差皆為2/λ,因此成完全相消干涉。a
4. Fresnel
Kirchhoff Diffraction
20
前面已經說明了
Fraunhofer diffraction是(1.18)式的函數只計算至ξ和η的一次項為止,而Fresnel diffraction則是計算至二次項以上,同時在前文第2部分和第3部分,也比較了這兩種繞射的差異。這一節我們打算從(1.11)式的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開始,計算平面波的純量繞射,在繞射積分式中不取任何近似值,這樣的模擬結果應該更能接近實際的繞射現象。),(ηξf
4.1
方孔的繞射
首先將(
1.11)式平面波的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寫成以下形式:
[
),(),(),(21yxiUyxUCyxU+= 4.1]
其中常數λ
2iACUU分別為),(1yx),(2yx
+⋅+⋅
∫∫∫∫ηξηξddrzrkryxUddrzrkryxU202201)sin(),()cos(),( 4.2
4.2)式積分中的距離為2022)()(zyx+−−ηξr(可參考圖1.3的座標),r在積分式中相當重要,若取近似值,便發展為Fraunhofer diffractionFresnel diffraction;不取近似值,則在計算繞射的電場分布時,就顯得複雜許多,尤其是在繞射孔較大或者是短距離繞射的情況下,(4.2)式的被積函數在繞射孔的振動就會非常快速,因此我們利用電腦模擬繞射的電場分布時,所花的時間會較長。雖然如此,但其結果會更接近實際的繞射現象,於是計算繞射的強度分布可用),(yxI
]),(),([),(
222yxUyxUCyxI+= 4.32 1
為了區別
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Fresnel diffraction的差別,我們以的正方形孔繞射為例,距離分別為13,光波波長0.5,用電腦所模擬出來的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Fresnel diffraction繞射圖形如圖4.1以及圖4.2。這兩圖的繞射相對強度圖見圖4.3與圖4.4,其中圖4.3是指觀察光屏x軸上的相對強度。mμ33×mμmμ
由這些繞射圖可以比較
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Fresnel diffraction,在不同的距離下的繞射情形。這兩圖的(a)是在距離為兩個波長下的繞射,繞射圖有相當明顯的不同;而兩圖的(b)已經有點類似。因此我們可以利用(1.21)式的判別方式,和前文第2部分和第3部分的結論,作為區別繞射的判斷準則:
<−>
000000:~::RzndiffractioKirchhoffFresnelRzndiffractioFresnelRzndiffractioFraunhofer純量繞射(4.4
21
其中ληξ
max220)(+=R。(4.4)式中的Fraunhofer diffractionz,原則上大約在一個數量級左右,而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不寫成,是因為距離如果縮得很短,則必須使用向量繞射的積分方式,才有辦法真正模擬實際的繞射情形。00R>>0Rz<<0
m
μ
5.4(b)(a)mμ5.44.1 mμ33×正方形孔的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繞射圖形。光波波長0.5mμ,觀察光屏與方孔的距離為0z。(amzμ10=;(bmzμ30=
m
μ
5.4(b)(a)mμ5.44.2 mμ33×正方形孔的Fresnel diffraction繞射圖形。光波波長0.5mμ,觀察光屏與方孔的距離為0z。(amzμ10=;(bmzμ30=
22
00.51-3-2-1012300.51-3-2-10123
(a))(mxμ(b)4.3 4.1中繞射圖形相對應的繞射相對強度圖。)(mxμ
00.51-3-2-10123
(b)00.51-3-2-10123(a)4.4 4.2中繞射圖形相對應的繞射相對強度圖。)(mxμ)(mxμ
以本例子的方孔來說,,(
b)圖的為3,與相近,所以在這個範圍內的繞射,基本上可以使用Fresnel diffraction計算繞射的強度分布;而(a)圖的1與差距較大,因此利用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較為恰當;如果距離再縮短,則必須使用向量積分才行。mμ33×μmRμ5.40=0zmμ0Rm0R
4.2
圓孔的繞射
3.2節一樣,令()為圓孔上的極座標系統,()為觀察光屏上的極座標系統: θρ,φ,w
=θρηθρξ
sincos , =φφsincoswywx
則(
1.11)式的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可以寫成以下形式:
[
),(),(),(21φφφwiUwUCwU+= 4.5]
其中λ
2iACUU分別為),(1φw),(2φw
23
+⋅+⋅
∫∫∫∫θρρφθρρφddrzrkrwUddrzrkrwU202201)sin(),()cos(),( 4.6
上式中的
r由極座標可寫為)cos(22220φθρρ−+=wwzr ,積分變數θ範圍為0,因此積分值與φ無關,而r可以簡化為π2~ρρcos22220wwz−+])wθ。最後計算繞射的強度分布。()([)222UwUCw+=(I
我們可以想像(
4.4)式用來判斷圓孔繞射,作為區別三種繞射的判斷準則,仍然相當有用。例如以半徑2的圓孔繞射,光波波長0.5,其,因此可以推斷距離若為的繞射,應該使用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的計算才行,見圖4.5。圖中的(a)為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b)為Fresnel diffraction,兩者繞射圖大不相同。圖4.6為其繞射相對強度圖,二者的強度分布不同,且中央的強度值,一為最大值,另一個卻為最小值;若我們由3.2Fresnel zones的判斷方式,其n4.94,應該接近最大值才對。mμ≈mμmRμ80=m5
另外用相同的圓孔,距離取
6的繞射,因其與相近,所以可以用Fresnel diffraction作近似,見圖4.7。由圖中可知其強度分布雖不同,但已經很接近。mμ0R
m
μ
6(b)(a)mμ64.5 光波波長0.5mμ,圓孔半徑2mμ,距離為1mμ的繞射。(a)為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b)為Fresnel diffraction2 1
24
00.51-3-2-10123
)(mwμ(a)4.6 4.5的繞射相對強度圖。00.51-3-2-10123(b))(mwμ
00.51-4-2024
)(mwμFresnel-KirchhoffFresnel4.7 光波波長0.5mμ,圓孔半徑2mμ,距離為6mμ的繞射相對強度圖。藍色曲線為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紅色曲線為Fresnel diffraction
參考文獻:
[1] M. Born and E. Wolf,
Principles of Optics :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 7th(expande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99.
[2] E. Hecht,
Optics, 3rd 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 New York, 1998.
[3] F. E. Lytle,
An Introduction to Diffraction PartⅠ:The Near Field, Applied Spectroscopy, 53, 212-226, 1999.
[4] F. E. Lytle,
An Introduction to Diffraction PartⅡ:The Far Field, Applied Spectroscopy, 53, 262-276, 1999.
[5] A. Dubra and J. A. Ferrari,
Diffracted Field by An Arbitrary Aperture, Am. J. Phys,

25--26
67
, 87-92, 1999.

[6] J. Ferré-Borrull and S. Bos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Highly Oscillatory Functions: Algorithms Based on Critical Points and Semi-periodic Zones in Scalar Diffraction, 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 134, 11-22, 200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