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4, 2012

没有“先验想象力”,或没有“个体化原理”,“感性直观”与“知性直观”都不可能。到胡塞尔那里,有了“意向性”、“感性直观”、“范畴直观”,理论上就比较“圆融”了。

打印

读《纯粹理性批判》遇到的问题

读《纯粹理性批判》遇到的问题

我看的是邓晓芒译的
一: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对象(有时是表象)修饰为“被给予的”。比如25页“所以,借助于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且只有感性才给我们提供出直观;。。。”
把“被给予的”加在表象之前,就为该表像规定了两个状态,即给予前与给予后。但给予前我们是不知道的,因为我们只与表象打交道,所以这种说法是莫名其妙的。但是,假设A未把C给B,则C是物自体的某项规定(这时A叫物自体?)还是在经验序列中的某项?(即可能经验?)解释一下物自体在康德那里是什么?
二:关于康德对经验形成的解释。
如果先不读原理分析论中“图型”那一章,在康德那里经验知识的形成次序我是这样理解的:符合时间与空间规定的表象被知性通过范畴带入统觉中(即将这些已被智性联接了的表象归属到“一个”,并且是“我的”意识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图型”我就不知道应该将它放在哪里。
另外,知识是“印象的接受性”与“概念的自发性”的结果(114页)他接着说有三种综合为“概念的自发性”作基础,即“直观中领会的综合”,“想像中概念的综合”,“概念中认定的综合”。看不懂的地方是:
1。这三个综合在知识的形成中处在哪个步骤上?
2。这三个综合在一版中被独自分作一章来演绎,在二版中却找不到哪三个词将它们代替了。那么这三个综合在一版中代表的意思在二版中变成了什么?( 纯粹知性概念那章我始终看不懂这两版是怎样分别描述经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 )
3。“直观中领会的综合”是什么?读114~115,这种直观中的综合可以和时间对表象的规定与空间对表象的规定并驾齐驱了。即经验的直观可能性须满足三个同等重要的条件。书中认为这种综合不是知性完成的。
二。原理分析论插入一个“图型”的概念,理由是“对象的表象都必须和这概念是同质的”(138页)问题是
1。什么叫对象的表象?对于认实而言对象与表象是同义的,这也是康德反对实在论的出发点。
2。“同质的”什么意思?表象是物性的?概念是智性的?事实上概念也是表象(只是概念这表象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反而其现实性是须以经验来验证的)至于“概念的能力”,即知性,这只是一种机能,即大脑中把杂多纳入一个概念的本领,我看不出这本领有什么需要与表象同质的。就像用来砍树的斧子不会被要求与树是同质的。因此也不需要“图型”这个既与表象同质又与概念同质的中介物来干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 22:07:33编辑过]
TOP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术语比较混乱。当然康德是比较讲究概念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在概念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以此为例,“对象”在康德那里的使用就很混乱,有时指的是物自体,有时指的是经验对象(认识对象)。这一点可以参见康普·斯密的《解义》。
实际上也不能都怪康德,因为我们很难表述清楚对象的问题。
物自体刺激我们的感官,通过空间与时间进入意识,我们把前者称之为物自体,把后者称之为事物对我的显现。但是通常我们总会说“感性对象”,可感性对象指的是什么?按照康德,感性其实不可能提供对象,提供的是杂多表象,形成经验对象必须有知性范畴参与(通过想象力)。所以,“感性对象”不是一个严格准确的概念。不过,感性如果没有对象,感觉经验从哪里来的?所以,感性对象在某种意义上说指的应该是物自体。
物自体就是物自体,即单纯的物本身,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物本身。我们通过感觉被动地接受物自体的刺激,所以是“被给与的”(所与:given),只不过被给与的实际上已经经过空间和时间了,而且我们也不可能知道被给与之前是什么,我们知道的只是被给与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因为被给与而“推论”心外有物的。因为被给与的东西不是我们的创造,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
2、先验图式或图型在康德哲学中非常重要。知性范畴对感性杂多进行综合统一而形成经验对象(进一步说还有经验知识),问题是,感性与知性是不同质的,两者怎么沟通?康德不像我们说一句两者结合就结合了,他要钻牛角尖非要弄清楚怎么结合。在他看来,是通过先验想像力,想象力一方面是盲目的(感性),另一方面能够形成对象(知性),所以具体的情况是,知性范畴通过先验想像力对杂多表象进行综合统一形成对象。但对康德来说,问题还没有完--想象力是怎么工作的?怎么把感性带到知性下,把知性带进感性中?两者的沟通转换在哪里?这就是时间了。注意:时间是想象力的先验图型。这就是说,知性的东西(范畴)与感性的东西(杂多表象)都要通过时间进行“翻译”转换,互相才可能沟通。
3、三重综合属于第一版的主观演绎,康德在第二版删去了。三重综合讲的是知识的形成需要有综合,说的是形成知识的主观条件。进一步问的就是知识的对象是什么,如果不是物自体(不可能是物自体),那么我们只能说是意识中使一些杂多表象始终这样连接(综合)而不那样连接的必然性,例如桌子始终是桌子不是椅子。所以,所谓对象在意识中就是某种恒常的统一性,也就是对象概念(其实就是范畴),再进一步问,对象的统一性的根据何在?惟一的回答是,意识的统一性,亦即先验自我。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TOP
谢谢你清晰的回答但有个地方看不懂。我认为时间被想象力做“翻译”并非“时时参予”。这也可能是我对“注意:时间是想象力的先验图型。”这句话不太理解。以下是我的理解:
“先验图式或图型”是生产的想象力的结果,但这过程中并没有时间的参予。时间只在使单个表象能作为“图型的对象”时在有作用。我的意思是说,生产的想象力在整个经验知识形成过程中要有两次(种)作用。举个划线的例子(在一张白纸上划一黑线)。“领会的综和”将杂多中黑色与白色纳入两个“形像”(这两形像并存于一)同时这些杂多在数量上是多的,即它们之间无关联,而生产的想象力要将它们像动画片一样“串”起来,工具就是时间(只有这样,我在这一刻看到一张桌子在下一刻我知道我看到的是同一张桌子)。而这时,我就有了“一个”直线表象(在这个步骤中时间被用到了)。同时,生产的想象力(这里应该叫纯粹想象力)根据范畴制作“图型”(在这个步骤中时间未被用到)。将“‘一个’直线表象”与自己联系,又把范畴与自己联系起来(这过程叫“概念的认定”),因此被称为“中介物”。有无数个直线表象被给予,图型做为“中介物”就被使用无数次。
我在原文的根据是先验要素论中关于时间的部分(B50)“...相反,它规定着我们内部状态中表象的关系”这里的关系,就是将众多无关联的杂多被想象力联接的时间上的统一性,也就是我在上面6~8段说的东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4 21:52:42编辑过]
TOP
康德在先验感性论中说到时间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时间是内感觉的直接形式,同时又是外感觉的间接的形式,因为进入了空间,进入了意识,也就在时间之中了。换言之,时间不仅仅是感觉的存在方式,也是思维的存在方式,所以康德要通过时间来沟通感性和知性。
对于范畴的先验演绎(客观演绎)之后就是先验图式了。我们首先要清楚,康德为什么在此讨论时间--为的是解决感性和知性的沟通问题。若要说明感性和知性共同构成了知识(感性之所司在直观,知性之所司在思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两者结合才能形成知识),就必须解释不同质的感性和知性怎么结合的。在先验演绎中康德先提出了先验想像力,然后在先验图式论中进一步提出了时间。
用康德的话说,知识的构成除了感性和知性,还必须有第三者,它既与感性有关,又与知性同质,而且还必须是纯粹的即先天的,这就是时间。其实,时间就是先验想像力的先验结构,按照四组12个范畴,表现为“时间序列”、“时间内容”、“时间顺序”和“时间概念”,多种多样的杂多表象必须通过时间的整理才能进入知性之中。所以我说,时间把感性的“语言”翻译为知性的“语言”,反之亦然。实际上,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构成感性和知性的中介的,只能是形式的或结构性的。
讨论康德的时间仅仅停留在先验感性论是不行的,请读先验逻辑中第一编之第二卷原理分析论中的第二篇。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TOP
在读了《根据律》之后我认为康德引出图型概念的原因是“因果”范畴被放到了不恰当的位置。“因果”是属于直观的,即直观是智性的。这样就图型就不需要了。并且康德似乎把两种不同的东西都放到图型概念中了。
(1)“于是我们从这一切之中看出,每一个范畴的图型都包含和表现这仅仅一种时间的规定”(A145)
(2)“对于一般的三角形概念,三角形的任何形象在任合时候都不会合适。因为形象达不到概念的普遍性,即让概念对一切。。。等等三角形都合适的普遍性,。。。”(A141)
(1)说的是因果性在用时间整理纯粹感性,即你说的“时间的翻译”。在这里,形象被弄成概念。(2)说的是我们用概念思维本只是理性的事(这不是康德的见解,在他那里理性被说得很乱),但仍不自觉的使用一些磨糊的形象做为辅助手段。在这里,概念已有了,而这只是概念被使用时的情况。也就是在这一页康德还举了个狗的例子说我们在想“狗”时脑海中会有一个磨糊的形象而这形象在任何狗那里都适用。但很显然这决不是先验的。因为这形象在任何人那里都不是一样的,这只是大脑的功能,作为理性的辅助手段,因为理性不是直接从直观来的,它必须时时回到直观以检验它在此时是否“超验”了。这功能本身是先验的,但“形象”却不是。叔本华在他的主要著作也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在个别的场合,我们也从概念过渡到直观,为自己构成幻影作为概念的形象的代表,但这幻影决不能有恰如其分的代表性而和概念完整契合无间。”(7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7 21:23:14编辑过]
TOP
直观即认识主体与对象处在一种直接的无需中介的关系之中。如果直观是智性的,那么智性直观的对象是什么?它直观什么?智性直观与感性直观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智性直观怎么直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TOP
在康德那里,当直观(这里是“感性直观”也即感觉)被给予后,就成为对象了。但感觉是杂多的,在将杂多归入“一个”对象时,就需要因果性了。比如你现在面对着电脑,就已经将电脑的边,屏幕等等归入一个对象。不是这样的话,在你从正面看电脑和从侧面看电脑将是两回事,因为在两种情况下,呈现在面前的杂多是不一样的,也因此,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人我们都知道是同一个人,等。而光是纯粹感性,根本还构不成一个对象,即“纯粹知性概念”运用于其上的对象。
在叔本华《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第四章对触觉和视觉-----两种处理纯粹感觉的能力的运作过程作了很祥细的分析。原文
“首先,触觉和视觉有它们各自所特有的优势;因此,它们可以相互帮助。视觉不需
要触摸,甚至不需要靠近;它的范围是无限的,可远及星球。而且,即使是最微弱的光
亮、影子、色彩以及透明物,视觉也敏感异常;所以,它能给知性提供大量非常确定的
材料,通过实践(practice)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就能得到物体的形状、尺寸、距离
以及本性,并且同时在直观中呈现它们。另一方面,触觉无疑离不开触摸;它所提供的
材料是如此多样可信,以致它是所有感觉中最具有探索性的一种。甚至由视觉所进行的
直观,在其最后也离不开触觉;而且,视觉可以被看作为是一种最不完善的触觉,它利
用光线作为长长的触角而伸向远方;正是由于局限在以光作为中介所具有的这些特性中,
因此它才片面,易流于欺骗;而触觉可很直接地提供认识尺寸、形状、软硬度、粗细度、
温度等等方面的材料。触觉之所以有如此能力,部分是由于我们的手臂、手和手指的形
状和移动性,知性根据它们感受到客体时的位置获得建构空间物体的材料,部分是由于
肌肉的力量,它使我们知道物体的重量、强度、韧性或易损性,所有这些东西都极少有
错。
然而,这些材料无论如何不会产生直观,直观从来都是知性的事情。我用手压桌子
的感觉并不包含这一客体内部诸要素之间紧密相连的表象,也不包含任何类似于此的东
西。只有当知觉从感觉追问到它的原因时,理智才为自己建构起一个具有强度、不可入
性和硬度等特性的物体。假如在黑暗中,我把手放在一个光滑的平面上,或者抓住一个
直径约三英寸的球,在这两种情况中,我的手中相同的部位都会感到一种压力;只有把
手压在不同的位置,在这种或别种情况下,我的知性才能建构物体的形状,因为对于物
体的触摸是感觉的原因,这可以从我更换手的位置中得到证实。天生盲人的手感,在感
觉立方客体时,无论在哪条边还是哪个方向上,都是一样的:虽然只有手的很小一个部
分压在棱上,但所产生的感觉丝毫没有立体感。然而,他的知性从感觉到的阻力中可以
得出一个直接的、直观的结论,即这一阻力必有一个原因,而这一原因就通过作为一个
坚硬物体的结论表现出来;通过手臂的运动来感受客体,如果手感没有变化,他就能够
建构空间的立体形状,这种能力对他来说是先天的。如果原因的和空间的表象,连同它
们的法则一起,对他来说已不存在,那么,关于立方体的形象就永远不会从他的手上的
连续感觉中产生。如果一根绳子从他手中拉过,由他感到的摩擦和拉绳的持续过程的原
因,他就可以建构一个长长的圆柱形物体,该物体在他手上一个特定位置始终朝一个方
向运动。但是,借助于时间所进行的空间位置的变化,即运动的表象,永远不可能从他
手上的纯粹感觉中产生;因为这种感觉既不包含也不可能只通过自身产生任何此类事物。
相反,正是理智在一切经验之前,在自身之中包含有空间和时间直观,以及与空间和时
间同在的运动可能性的直观;理智还包含因果表象,以便从感觉——经验所给予的只是
表象——追问感觉的原因,并把此原因构建为具有一定形态,在一定方向上运动的物体。
因为手上的纯粹感觉跟因果表象、实体性以及在时间中空间的运动之间的区别是多么悬
殊啊!手上的感觉,即使触摸的位置和点是改变的,它所给予的材料却是始终如一地匮
乏不堪,不足以从中建构具有三维特性的空间表象,以及具有广延性、不可入性、内聚
力、形状、坚固、柔软、静止和运动的物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表象,简言之,客观世界
的基础。相反,这一切之所以可能仅仅是因为理智是先于一切经验的,它自身中包含着
作为直观形式的空间;作为变化形式的时间;以及作为统辖变化生灭的因果律。恰恰就
是在一切经验之前的所有这些形式的先在,构成了理智。从生理学上看,这是大脑的一
种机能,就像人的胃负责消化,或者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机能不是在经验中学来的。
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很多天生的盲人能掌握关于空间关系的全面完整的认识,使他们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视力方面的缺限,并且取得惊人的成功。例如,一百年前的桑德森,
是一个天生的盲人,在剑桥讲授光学、数学和天文学①。这也是可以用来解释伊娃·劳
科这种完全相反的情况的唯一方法,这个人生来缺臂少腿,然而仅靠视觉获得了关于外
部世界的直观,而且不比别的孩子慢②。因此,所有这些都证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
都不是通过触觉和视觉得到的,也不是任何外来的东西,而是内在的,因而是非经验的,
它们只能起源于理智。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知道,对于物质世界的直观,其本质是一个理
智过程,这个过程由知性来完成,感觉只不过为理智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运用提供机会
和材料。   ①狄德罗在《谈盲人的信》中对桑德森作了详细的说明。
②参见《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二卷,第四章。
我将要证明视觉也如此。这里唯一直接的材料是视网膜所经历的感觉。这种感觉虽
然有许多变化,但可归结为光明与黑暗以及两者之间的程度变化,再就是各种色彩。这
种感觉完全是主观的:它只存在于我们的有机体之中、皮肤之下。如果没有知性,我们
永远不可能意识到这些变化,假若我们的眼睛在感觉时没作各种特别的调整,那么,这
种感觉就跟在我们之外的客体的形状、位置、远近毫无共同之处。因为视觉只提供作用
于视网膜的各种各样的影响,这正像画家调色板上充满了各种不同的颜料一样。假如知
性突然被剥夺——譬如说是由于大脑性麻痹——这发生在我们正凝视富丽广阔的自然风
光时的一瞬间,我们的意识里什么也没有留下,但是感觉却不改变,因为这就是知性刚
才还以此建构直观的原始材料。
这样,知性就能够从譬如光线、形状和色彩这种有限的材料中产生可见的世界,在
空间直观的帮助下,通过从结果追问到原因这一简单的功能,世界就能呈现出千姿百态、
无穷无尽的景观,而这首先要依赖于感觉本身的帮助,感觉本身就在于:作为一个球面
的视网膜能够容纳印象并置;其次,光线总是直线运动的,在眼睛里的折射也是直线的;
最后,视网膜拥有一种直接判断印在它上面的光线来自何方的能力,也许这只能由光线
穿过视网膜球面而进入其背后来加以说明。但是,由此我们得知,纯粹的印象可以立即
显示它的原因的方向;即它直接顺着光的方向或反射的光而指向客体的位置。把这一客
体作为原因之过渡无疑以因果关系以及空间法则的认识为先决条件;但是,这一认识恰
好构成了理智的内容,这样,还是理智从纯粹的感觉中产生直观。现在,让我们更细致
地考察它这样做的过程。。。。。。”

http://www.bookhome.net/showbook.asp?id=1613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28 13:01:03编辑过]
TOP
知性范畴应用于感性直观获得的杂多表象之后,形成了经验对象。感性直观中没有因果性,因果性作为范畴赋予杂多表象以因果秩序,这是康德的基本观点。但因果性不可能是直观。知性范畴可以通过综合统一杂多表象而形成对象,但它却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对象。因为没有了感性直观获得的杂多表象,知性范畴就无用武之地。
按照康德,的确有可能存在理智直观,但我们人类只有感性直观。如果有了理智直观,直观什么就有什么,那就会像上帝一样:上帝说有光,就有了光……。
如果在认识上承认有理智直观,那就退后到康德前的形而上学那里去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TOP
原来和康德没有关系,那我就不说什么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TOP
你的思路基本上依据的是叔本华的,确实与康德有很大的差异。

叔本华把“因果性”单独“提”出来,认为人的所谓“知性(最好译为悟性)”唯一的“功能”是“本能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性”关系,而所谓“理性”,就是运用“概念”的能力,没有更高的内容,没有所谓的“理性的理念”。


康德所谓的“感性直观”,并非“空无依傍”,还有“先验想象力”内在地“指引”着“感性直观”,才使得人能够感知“客观对象”。康德的“先验想象力”,在胡塞尔那里,演变为“意向性”,有更深刻的意蕴。

叔本华不提“先验想象力”,而特别强调了“知性(悟性)”,这里的“知性”也不同于康德的“先验想象力”的“机能”。叔本华并没有强调“知性”乃是一种“知性直观”能力,且叔本华也没有肯定或否定“感性直观”。

但叔本华应该承认有“感性直观”能力,否则,人就不会有“审美直观”能力。在“忘我”的“审美直观”之中,“知性”、“理性”都停止了“工作”,而“感性直观”直接把握“理念”。“理念”是“意志”在不同级别上的“客体化”。“知性”和“理性”都不能“认识”“理念”,如果没有“感性直观”,怎么可能认识“理念”呢?“感性直观”肯定是“存在”的。

叔本华把“知性”规定为仅仅是对“因果性”的把握,这个“知性”可以看作“知性直观”,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感性直观”。叔本华没有处理好“先验想象力”这个“深密的问题”,也许叔本华的“意志”本身的“意向”——“个体化原理”,起了“先验想象力”的作用。“意志的个体化原理”决定了“感性直观”与“知性直观”的存在。

没有“先验想象力”,或没有“个体化原理”,“感性直观”与“知性直观”都不可能。到胡塞尔那里,有了“意向性”、“感性直观”、“范畴直观”,理论上就比较“圆融”了。

叔本化最大的“贡献”,就是“破除”了“理性”的“神话”,“理性”不过是运用“概念”的能力,指导人“计划”与“行动”的思维能力,与“道德理想”无关。没有所谓的“实践理性”。

叔本化肯定“意志”在追求着更高级别的“客体化”,说明了“意志”本身才是比“理性”更高的“理性”,作为“思维”的“理性”是“小理性”,而作为“意志”的“理性”才是“大理性”。尼采说:“身体是个‘大理性’”。是叔本化理论的扩充。
TOP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