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
你知道這世界上比原子核內的電子還要小的東西是什麼?
它跟電子有何不同呢?
讓我們一起揭開夸 克的神秘面紗吧!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科學家認為物質分割的極限,就是原子。但是到了二十世紀,科學家發現,原來原子還可以再分割成質子、中子和電子,當時認為,這三種粒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基本單位,因此把它們稱為「基本粒子」。
後來,隨著實驗設備的精進,加上物理理論的進步,到了1960年代,科學家認為世界上應該還有比基本粒子更小的粒子存在,而且中子、質子就是由更小的三種粒子所組成的,同時,還把這些更小的粒子稱為「夸克(quark)」。
到了1970年代,科學家終於在實驗室中證實了夸克的存在,而且一直到今天,有許多的科學家花費了龐大的人力、財力,投入這種次原子微觀世界的探究中!(華裔的丁肇中博士,就是因為發現了「魅夸克」,而獲得諾貝爾獎)
今天,一般把基本粒子分成三類:
(1) 輕子(lepton): |
質量比較輕,如電子。 |
(2) 夸克( quark): |
共有六種,分別叫做上、下、奇、魅、底、頂。 |
(3)
波色子(boson): |
能傳遞電磁力的光子,以及能在原子核內傳遞強作用力使質子、中子聚合在一起的膠子(gluon)都屬波色子。 |
以下我列表說明各種夸克所帶的電量:
上夸克 (up quark) |
下夸克 (down quark) |
奇夸克 (strange quark) |
魅夸克 (charm quark) |
底夸克 (bottom quark) |
頂夸克 (top quark) |
+ 2/3 電荷 |
- 1/3 電荷 |
- 1/3 電荷 |
+ 2/3 電荷 |
- 1/3 電荷 |
+ 2/3 電荷 |
取自:http://www.bud.org.tw/answer/0004/000432.htm
不穩定的原子核
你有沒有想過..
原子核中帶正電的質子和質子之間為何不會互相推擠開來呢…
原子核內靠很近的質子,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庫侖排斥力,但是為什麼不會分離開來呢?因為核子內有一種巨大的吸引力量-核力,它使得中子和質子互相束縛在一起。這種使原子核束縛在一起的核力稱為強交互作用力。這種強交互作用力是一種非常短距離的作用力。它是質子,中子以及它們之間互相吸引的力。當核子間距離小於質子的半徑時(~
10-15公尺),它是很強的吸引力;但是若核子之間的距離變大時,吸引力將趨近於零。相對於此核力,庫侖力是隨著帶電粒子的距離平方而衰減,是一種比較長距離的作用力。因此,在小原子核內的質子,它們緊密地在一起,則核吸引力可以蓋過電的排斥力。但是在大原子核內相距長距離的質子,它們之間的核吸力可能比電的排斥力小。所以較大的原子核不如較小的原子核穩定。
中子的存在對原子核的穩定性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質子會吸引或排斥其它質子,但是中子只會吸引質子或其它中子,因此中子可視為是一種核子膠。最前面的20種元素幾乎都有相同數目的質子和中子。對於較重的元素,則需要更多的核子膠-中子。例如鈾-238含有92個質子和146個中子。設若鈾核僅含相同數目的質子和中子(即92個質子和92個中子
),則它會因電的排斥力馬上散開。只有更多的54個中子加入時,鈾核才會相對穩定些;而這些更多數目的中子的吸力,剛好可抵銷較長距離下質子的電排斥力。即使如此,鈾-238仍因質子間的電排斥力而不穩定。總之,我們發現所有原子核內質子數若超過
82 個即不穩定,它們可能放射出α粒子和β粒子。
取自http://www.phys.tku.edu.tw/S5/1304.html
核分裂
你知道原子核是如何分裂的嗎?
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三種基本粒子所組成,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緊緊的結合在中央,形成原子核,核外圍繞著帶負電的電子。中子是很好動的粒子,喜歡在原子中間四處橫衝直撞,當原子核被中子撞擊而分裂成兩個不同的原子核,或是被撞擊而融合時,都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也就是「核能」。但因核融合技術目前尚未商業化,故核電廠的動力均源自於核分裂。
每一個原子核分裂後會產生兩~三個新中子,這些新中子會繼續撞擊其他的原子核,促成更多的分裂,釋放出更多的能量,產生更多的新中子,此種連續不斷的分裂,稱為核分裂連鎖反應。經由連鎖反應所產生的能量可轉換成熱能,將水加熱成高溫的水蒸氣,再轉換成動能,來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形成所謂的核能電。
為使中子可有效撞擊原子核,故核電廠利用「緩和劑」──水、重水或石墨,使中子的速度慢下來,增加中子撞擊原子核的機會,讓核分裂可以持續產生。但大量的核分裂,會讓以幾何級數增加的中子數目大增,一發不可收拾,因此仍須加以妥善控制,而控制棒的主要功能就在於吸收反應器內的中子,使核分裂反應減少。在緩和劑和控制棒的兩相協調下,連鎖反應才能夠持續而不致失控。
取自http://english.tier.org.tw/05publish/neighborhood/8911/4-3.htm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