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稍微形象的例子来解释吗?普通工科学生的理解力能明白的。
4 个回答
散度是闭合曲面围成空间中的通量除以围成空间体积,然后令曲面无限小。
旋度是闭合曲面围成面积中的环流除以围成范围面积,然后令曲线无限小。
这么解释不好懂,我明白。给个直观点的。
散度:曲面范围内,如果场线(比如电场线和磁场线)穿过范围内进出量不一样,那这个场在这个点就是有散度的。直观讲,以电场为例,如果这个点包围了一个电子(当然电子有一定的体积,可能让曲面无穷小时仍被包尾,这里只是打个比方),那么肯定是个有源场,有电场线穿入范围,而没有电场线穿出,散度不为零。
旋度:换一条闭合曲线,如果场沿曲线做积分不为零,说明这个面积内旋度不为零。积分是不是不好理解?这么说,沿着曲线一点一点叠加场量,场量和曲线同向就取正,反向就取负。因为曲线是闭合的,所以如果叠加出来不为零,说明沿曲线转了一圈的方向,场叠加也不为零。
最极端的例子,我们的闭合曲线取正圆,包围了一个通电导线,导线周围的磁场也是一个正圆,那么正圆磁场沿着正圆曲线一点一点叠加一圈(因为都是同向或反向)肯定不为零,所以这就是一个有旋场。
旋度是闭合曲面围成面积中的环流除以围成范围面积,然后令曲线无限小。
这么解释不好懂,我明白。给个直观点的。
散度:曲面范围内,如果场线(比如电场线和磁场线)穿过范围内进出量不一样,那这个场在这个点就是有散度的。直观讲,以电场为例,如果这个点包围了一个电子(当然电子有一定的体积,可能让曲面无穷小时仍被包尾,这里只是打个比方),那么肯定是个有源场,有电场线穿入范围,而没有电场线穿出,散度不为零。
旋度:换一条闭合曲线,如果场沿曲线做积分不为零,说明这个面积内旋度不为零。积分是不是不好理解?这么说,沿着曲线一点一点叠加场量,场量和曲线同向就取正,反向就取负。因为曲线是闭合的,所以如果叠加出来不为零,说明沿曲线转了一圈的方向,场叠加也不为零。
最极端的例子,我们的闭合曲线取正圆,包围了一个通电导线,导线周围的磁场也是一个正圆,那么正圆磁场沿着正圆曲线一点一点叠加一圈(因为都是同向或反向)肯定不为零,所以这就是一个有旋场。
我们可以将这个平面螺旋线想象成一个被压到一个平面上的的锥形弹簧,如果压力撤销之后,锥形弹簧恢复它的三维形状如图2-1-2b所示,这便得到了一条三维曲线。
知乎用户 赞同
以速度矢量V为例,散度为表示的是流体的膨胀效应,若散度divV=0,则说明流体不可压缩。
旋度为
涡量场矢量即为速度旋度,表示流体微团的角变形效应,若速度旋度为0,则流体无旋。
请参考Helmholtz速度分解定理。
旋度为
涡量场矢量即为速度旋度,表示流体微团的角变形效应,若速度旋度为0,则流体无旋。
请参考Helmholtz速度分解定理。
丁仪 赞同
浴缸里的水,在没有扰动的情况下,很平静,这时旋度和散度为零
拔起塞子,水从孔流出,换句话说,缸里的水有一部分消失了,这是散度
因为科里奥利力的原因,水从孔流出时,水缸里有漩涡,这是旋度
《数理同源2》-广义相对论与黎曼几何-1 精选
拔起塞子,水从孔流出,换句话说,缸里的水有一部分消失了,这是散度
因为科里奥利力的原因,水从孔流出时,水缸里有漩涡,这是旋度
《数理同源2》-广义相对论与黎曼几何-1 精选
|||
第二篇黎曼几何和广义相对论
1. 既古老又现代的几何学
几何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恐怕没有哪一门学科,像欧几里德几何学那样,在公元前就已经被创立成形,历经2000多年,至今还活跃在许多课堂上和数学竞赛试题中。尽管目前中国的中学教育已经不把平面几何当作必修课,一些学校删减了许多内容或者干脆取消了该门课程,但在上世纪的60-80年代,中国学生平面几何的水平肯定是算世界上比较高的。笔者还清楚地记得,解决平面几何难题,是本人中学时代的最爱。我们高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是一个刚从师范毕业的年轻人,对数学教学充满热情。印象颇深的是他在黑板上画圆的绝活,他手握粉笔一挥一就,一笔下来,立刻在黑板上出现了一个规整的圆圈,用目测法很难看出这不是圆规画出来的。在他的影响下,我们班一半人都变成了数学迷,几何迷,大家在几何世界中遨游,从中体会到数学的奥妙,也感受到无限的乐趣。那两年,在教室的黑板上、课桌上,室外的石头边、树墩上,操场的篮球架上,随处可见同学们为思考几何题而画出来的三角形、直线、和圆圈。也许总体而言,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忽略了发展学生改革创新的能力,但我深信,那个时代我们解决思考的无数道数学几何难题,对训练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纵观科学史,牛顿、爱因斯坦都是伟人,欧拉、高斯……伟大的数学家也可以列出不少,但恐怕很难找出像欧几里德这样的科学家,从2000多年前一直到现代,人们还经常提到以他命名的”欧几里德空间”、”欧几里德几何”等等名词,真可谓名垂千古而不朽了。阿基米德可能也能算一个,牛顿时代距离现在不过400来年,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却都是公元前古希腊时代的人物。
欧几里德的巨著—《几何原本》【1】(在1607年,有徐光启的中译本【2】),不仅仅被人誉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教科书,而且在几何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所阐述的欧式几何是建立在五个公理之上的一套自洽而完整的逻辑理论,简单而容易理解。这点令人惊叹,它标志着在2000多年前,几何学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有严密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
继欧几里德之后,16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1596~1650年),将坐标的概念引入几何,建立了解析几何。
就平面几何而言,引入坐标的概念就是使用x、y来表示点、线、园等等图形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因而便可以方便地应用解析的方法来处理几何的问题。如此一来,几何问题便成为代数的问题。这种处理方法使几何问题变得简单容易多了。说起来可笑,这种简单容易的方法反而使原来痴迷于求解平面几何难题的中学生们在刚学了解析几何之后,颇有一种失落感。因为解析几何使几何问题有了规范的解法,好像几何不再具有原来的魅力,原来那样有趣的几何学,被“解析”之后,突然间变得黯然失色、索然无味。
当然,谁也无法否认解析几何的诞生象征着几何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解析几何不但能处理欧氏几何中的平面问题,还能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以至于推广到更高维空间的几何问题。比如就说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吧,解析几何可研究的图形范围大大扩大。对平面曲线来说,欧氏几何中一般只能处理直线和圆。而现在有了坐标及函数的概念之后,直线可以用一次函数表示;圆可以用二次函数表示,二次函数不仅能够表示圆,还能表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其它情形。除此之外,解析几何中还可以用一个任意的方程式f(x,y)=0,来表示所有的平面曲线,这些都使欧氏几何学望尘莫及。如果论及三维空间的话,在解析化之后,还能用三维坐标(x,y,z)和它们的代数方程式,表示各种各样的空间曲线和奇形怪状曲面。进一步谈到更高维的空间,欧几里德几何就更无用武之地了。
再到后来,数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如我们在第一篇中所叙述的,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这是科学上的一件大事,使得那个时代的整个数学和物理都改变了面貌。那么,它对几何学的发展又有何种影响呢?
数学家们自然地将微积分这个强有力的工具用来研究几何学。实际上,微积分和几何的联系还更紧密一些,微积分的诞生也是得益于几何研究的,两者相互影响和发展。因此,微积分诞生之后不久,便有了“微分几何”这门新学科的萌芽。
法国数学家亚历克西斯·克莱洛(Alexis Clairaut ,1713 - 1763))是微分几何的先行者之一【3】。克莱洛是个名副其实的神童,他是母亲生下的20个子女中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在身为数学教授的父亲的严格管教和高标准要求下,克莱洛9岁开始读《几何原本》,13岁时就在法国科学院宣读他的数学论文。
之后几年,克莱洛迷上了空间曲线,他用曲线在两个垂直平面上的投影来研究空间曲线,第一次研究了空间曲线的曲率和挠率(当时被他称之为:双重曲率)。1729年,16岁的克莱洛将这个结果提交给法国科学院并以此申请法国科学院院士的资格,但当时未得到国王的立即认可。不过,只在两年之后,克莱洛发表了《关于双重曲率曲线的研究》一文,文中他公布了对空间曲线的研究成果,除了提出双重曲率之外,还认识到在一个垂直于曲线的切线的平面上可以有无数多条法线,同时给出了空间曲线的弧长公式,以及曲面的几个基本概念:长度、切线和双重曲率。这一年,18岁的克莱洛成为法国科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院士。
曲率和挠率是什么?我们先从平面曲线来认识曲率。
图2-1-1:克莱洛及双重曲率
我们首先需要引进曲线的切线,或称之为“切矢量”的概念,切矢量即为当曲线上两点无限接近时它们的连线的极限位置所决定的那个矢量。图2-1-1b中所标示的所有箭头,便是曲线的切矢量在曲线上各个点的直观图像。然后,再从图中切矢量沿着曲线的变化规律,又可以得到曲率的直观概念:曲率表征曲线的弯曲程度。比如说,图2-1-1b中最上面一条是直线,直线不会拐弯,其弯曲程度为0,即曲率等于0。这个0曲率与切矢量的变化是有关系的。看看直线上的箭头就容易明白了:上面所有箭头方向都是同样的。也就是说,曲率就是切矢量方向的变化率,或切矢量的旋转速率。直线上的切矢量方向不变,不旋转,对应于曲率为0。再看看图2-1-1b中下面两条曲线,当弧长增加时,切矢量不断旋转,曲线也随之而弯曲,切矢量旋转得越快,曲线的弯曲程度也越大。所以,曲率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的切矢量对于弧长的旋转速度。
刚才在描述切矢量时,我们说它是“连线的极限位置所决定的那个矢量”,这儿我们很轻松地用上了“极限”的概念,诸位也毫不费力地就理解了它,因为大家学过了微积分。但是,在克莱洛的年代,曲率的计算可不是那么轻松容易的,这个十几岁的神童,天才地把微分的思想用于研究曲线,首次得到了这个结果。不仅如此,刚才我们讨论的只是平面曲线,克莱洛将微积分思想用于空间曲线。对一条平面曲线来说,如果每一点的曲率都确定了,这条曲线的形状便确定了。比如说,很容易直观地看出,一个圆上每个点的曲率都是一样的,等于它的半径的倒数。圆的半径越小,倒数则大,因而曲率便也越大;圆的半径越大,曲率则越小。因此,圆是等曲率的曲线,那么,现在我们考虑图2-1-2a中所示的平面螺旋线。因为平面螺旋线从内看到外,近似于一个一个从小到大的圆,所以,它的曲率是中心大边沿小。
我们可以将这个平面螺旋线想象成一个被压到一个平面上的的锥形弹簧,如果压力撤销之后,锥形弹簧恢复它的三维形状如图2-1-2b所示,这便得到了一条三维曲线。
图2-1-2:空间曲线的挠率
首先让我们研究一下将平面螺旋线放在三维空间中的情形。如图2-1-2c所示,这时可以在曲线的每一个点定义一个由3个矢量组成的三维标架。令曲线的切线方向为T,在曲线所在的平面上有一个与T垂直的方向N。如果对于圆周来说,N的方向沿着半径指向圆心。N被称之为曲线在该点的主法线。为什么在法线的前面要加上一个“主”字呢,因为与切线T垂直的矢量不止一个,它们有无穷多个,都可以称为曲线在该点的法线,这些法线构成一个平面,叫做通过该点的法平面。刚才说过,这个事实是首先被小天才克莱洛认识到的。这所有的法线中,有一个是比较特别的,对平面曲线来说就是在此平面上的那一条法线,被称为主法线。有了切线T和主法线N,使用右手定则可以定义出三维空间中的另一个矢量B,B也是法线之一,称之为次法线。从图c很容易看出,螺旋线上每个点的切矢量T和主法线N的方向都逐点变化,唯有次法线B的方向不变。对一般的平面曲线也是如此,次法线的方向永远是垂直于曲线所在平面的,因此,一条平面曲线上每个点的次法线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即指向与该平面垂直的方向。
对一般的空间曲线,情况有所不同。想象一下让平面螺旋线中的每一圈逐渐从原来所在的平面慢慢被拉开,这时候,每一点次法线的方向便会从原来的垂直线逐渐发生偏离。也可以说,次法线的方向代表了与曲线“密切相贴”的那个平面,在一般三维曲线的情形下,这个密切相贴的平面逐点不一样,被称为曲线在这个点的“密切平面”。如图2-1-2d所示,对一般的三维曲线而言,在曲线上不同的点,三个标架T、N、B的方向都有所不同了。每一点的次法线B的方向也会变化,不过它仍然与该点的密切平面垂直。
克莱洛注意到空间曲线与平面曲线的不同,认为需要用另外一个曲率,后人称之为“挠率”的几何量来表征这种差别。换言之,挠率可以表示曲线偏离平面曲线的程度,被定义为次法线B随弧长变化的速率。
参考资料:
【1】Heath,Thomas L. (1956). The Thirteen Books of Euclid's Elements (2nd ed. [Facsimile.Original publi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5] ed.). New York: DoverPublications.
【2】1607Chinese translations reprinted as part of Siku Quanshu, or "CompleteLibrary of the Four Treasuries."
【3】O'Connorand, J. J.; E. F. Robertson (October 1998). "Alexis Clairaut".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chive.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cotland. Retrieved 2009-03-12.
下一篇:引力之谜
http://ddlx.snnu.edu.cn/Tools.asp?id=12&bh=40
http://ddlx.snnu.edu.cn/Tools.asp?id=12&bh=40
5.梯度 散度 旋度 | ||
发布时间:【2011-04-26】 | 阅读:2767 次 | |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