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带论——影响20世纪的重要理论
简介
科学爱好者最热衷的理论,莫过于相对论。讨论它并不需要复杂的概念:能量,时间,惯性,加速度,引力,薄薄的册子,就足以掌握其精髓,并体会它到 底如何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但是,如果问一个物理学工作者,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理论是什么,他的答案很可能不是相对论。他很可能会说是代表量子世界的 薛定谔方程。进一步,如果问起薛定谔方程的重要应用,答曰能带论,是当之无愧的。
敢做这么强的论断,看似武断,其实有很深刻的理论和应用背景。从理论结构的角度,相对论是一种“死”的基本理论,它表示物理系统的时空坐标变换,并把时空 的曲率与质量能量和动量相联系;每个物理系统都要遵守同样的变换规则(洛伦兹变换,等效原理)。也就是说,相对论并不提供系统的内涵,甚至算不上时间演化 的动力学方程,只提供物理系统在平直以及弯曲空间里的惯性运动。相对论的方程里,外界输入的变量就是空间的曲率。在平坦空间里,唯一的可变参数就是粒子的 质量了。换言之,相对论并无“花样”而言。与之相反,量子论是“活”的理论,在有效哈密顿量的前提下,对不同的系统输入不同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称性,它可以 展现千变万化的状态,如铁磁性,高温超导体,量子霍尔效应,自旋玻璃,拓扑绝缘体等。
实际上,从1950年到2011年,仅有不到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量子理论无关——量子理论主导了物理学的发展进步。其中,有超过10年的获奖内容和 能带论直接相关。从这个角度,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衍生理论能与之媲美(相对论属于基本理论)。此外,改变人类人生活方式的电子计算机,以是半导体物理和器件 为元件,而这些元件的理论基础就是能带论。由此说能带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并不为过。
能带论如此重要,但是要完全描述,却不简单。获得它的一般形式需要求解薛定谔方程,而真正求解能带更是需要密度泛函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的帮助。本文是在不写数学式子的前提下,介绍能带的物理图像以及它的意义的粗浅的尝试。
从氢原子玻尔模型到能带的概念
氢原子的玻尔模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氢原子的唯一的一个电子可能会处于不同的能级,基态或者激发态,如图1左图。
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先考虑一个假设的原子X,它仅有一个能级,能量为E,每个X原子也只有一个电子,如图1第1步。它实在太简单,没有特点。我们进一步考虑两个单能级原子X1和X2,它们在空间上互相靠近,如下图2。试问,这时能级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X1和X2两原子没有相互作用,不难想象原子能级没有什么变化;电子仍处于同样的能级E上。对于氢原子,假设只有-13.6eV的基态能级 存在,如果两个氢原子没有相互作用,那么不论电子处于第一个原子的基态,还是处于第二个原子的基态,那么它的能量总是-13.6eV,即图2里的情形①。 注意此时电子处于空间的哪个原子并不重要,只在乎能级。
为什么可以只关心能级,不关心哪个电子呢?假设系统有两个原子,编号为X1, X2, 每个原子分别提供一个电子e1和e2. 电子e1处于X1, 且电子e2处于X2的系统,与电子e1处于X2, 且电子e2处于X1的系统不可区分。见下图。这两个系统,在物理上是不可分辨的,因为它们对外界没有任何可以观测的效应。电子e1和e2,就叫做全同粒子。
所谓全同,就是说粒子交换后,在任何可观测的物理上,看不到变化。
由于电子是全同粒子,所以才有了上面的表述,“电子处于空间的哪个原子并不重要”了。因此可以只关注能级,如图2的能级图。
实际的原子肯定是有相互作用的,比如带正电的原子核之间有库仑排斥力。因此,第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两个同种原子靠近彼此时,原有的能级会发生能级分裂,产生新的能级。比如,由于两个氢原子之间的作用,氢分子的能级就比单个氢原子的能级要更加复杂。
进一步,如果有N个单能级原子靠近彼此,排列成一个周期性的长链,能级会有什么变化呢?不难想象,能级会从单一能级分裂为N个能级。这N个能级 里,能级的间距非常近 (能级间隔Δ<<E), 以至于几乎分辨不出,这样的能级叫做“准连续”的,因此,能级不只是分裂为两个能级,而是分裂为一个具有很多准连续能级的能带。下图说单个原子的能量,但 实际上,所谓单个原子的能量,指代的就是电子处于该原子的能量。
为什么要考虑N个原子的排列的长链呢?因为在自然界中占最大比例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晶体,如熟知的氯化钠 (NaCl),Na原子和Cl原子就是在空间三个方向上交替分布,形成了周期性的结构。这个N个原子的长链就是1维晶体的雏形。
简而言之,玻尔模型就是说电子在一个原子中处于不同的离散的(或说分立的)能级,能带就是单个电子在有很多个原子组成的周期性的结构里的,准连续的能级。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整个的物理图像忽略了电子-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只考虑一个电子在晶格中的运动。这一点对于常见的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都可以近似成立。从这个角度,能带就是单独一个电子,在整个晶格里的全部能级。
泡利不相容原理,用量子数标记能态,和色散关系
泡利不相容原理通常这样表述:两个电子,不可以占据同一个能级的同时,还具有同样自旋;这样一个能级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有关自旋的概念参考《电 子自旋》一文)。实际上,这个原理可以推广。在量子力学里,任何量子态,都试图用量子数来标记它,就好比给粒子贴上标签,好知道它处于什么样的态上。能 级,空间坐标,动量,自旋,轨道角动量等,在一些条件下,都可以作为标记粒子的态。这样,粒子就有了能态,坐标态,动量态,自旋态等。如果一个物理量能够 用于标记粒子的态,就说这个态是好量子数。这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每一个量子态都用 “好量子数”来标记。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玻尔模型,在那里,量子数为n的能级,能量为-En=-13.6eV/n^2. 这里的n就是标记能量的好量子数。如果考虑自旋s,那么主量子数n和自旋量子数s同时标记了电子态。在晶体里,也有类似的原理;需要有一个物理量,来标记 电子的量子态。能带论的结论是,电子的晶格动量k可以作为除了电子自旋以外,标记电子的量子态另一个好量子数。所谓晶格动量,就是考虑了晶体的周期性结 构,约化的动量;一般的动量并无上下限,而晶格动量考虑了周期性之后,有一个上下限值。对于一维固体,若相邻原子的间距为a,则晶格动量上限为π/a,下 限为-π/a. 这些结论稍后不难得到。
所谓色散关系,就是能量与动量的关系。比如对于光子,其色散关系为E=pc, 而对于非相对论的粒子E=P^2/2m. 在晶体里,由于用晶格动量k标记了电子能态,不同的晶格动量k就对应于不同的能量E,这个E(k)的函数,也是一种色散关系,只是更加复杂,即使对于最简
由于电子是全同粒子,所以才有了上面的表述,“电子处于空间的哪个原子并不重要”了。因此可以只关注能级,如图2的能级图。
实际的原子肯定是有相互作用的,比如带正电的原子核之间有库仑排斥力。因此,第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两个同种原子靠近彼此时,原有的能级会发生能级分裂,产生新的能级。比如,由于两个氢原子之间的作用,氢分子的能级就比单个氢原子的能级要更加复杂。
进一步,如果有N个单能级原子靠近彼此,排列成一个周期性的长链,能级会有什么变化呢?不难想象,能级会从单一能级分裂为N个能级。这N个能级 里,能级的间距非常近 (能级间隔Δ<<E), 以至于几乎分辨不出,这样的能级叫做“准连续”的,因此,能级不只是分裂为两个能级,而是分裂为一个具有很多准连续能级的能带。下图说单个原子的能量,但 实际上,所谓单个原子的能量,指代的就是电子处于该原子的能量。
为什么要考虑N个原子的排列的长链呢?因为在自然界中占最大比例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晶体,如熟知的氯化钠 (NaCl),Na原子和Cl原子就是在空间三个方向上交替分布,形成了周期性的结构。这个N个原子的长链就是1维晶体的雏形。
简而言之,玻尔模型就是说电子在一个原子中处于不同的离散的(或说分立的)能级,能带就是单个电子在有很多个原子组成的周期性的结构里的,准连续的能级。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整个的物理图像忽略了电子-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只考虑一个电子在晶格中的运动。这一点对于常见的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都可以近似成立。从这个角度,能带就是单独一个电子,在整个晶格里的全部能级。
泡利不相容原理,用量子数标记能态,和色散关系
泡利不相容原理通常这样表述:两个电子,不可以占据同一个能级的同时,还具有同样自旋;这样一个能级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有关自旋的概念参考《电 子自旋》一文)。实际上,这个原理可以推广。在量子力学里,任何量子态,都试图用量子数来标记它,就好比给粒子贴上标签,好知道它处于什么样的态上。能 级,空间坐标,动量,自旋,轨道角动量等,在一些条件下,都可以作为标记粒子的态。这样,粒子就有了能态,坐标态,动量态,自旋态等。如果一个物理量能够 用于标记粒子的态,就说这个态是好量子数。这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每一个量子态都用 “好量子数”来标记。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玻尔模型,在那里,量子数为n的能级,能量为-En=-13.6eV/n^2. 这里的n就是标记能量的好量子数。如果考虑自旋s,那么主量子数n和自旋量子数s同时标记了电子态。在晶体里,也有类似的原理;需要有一个物理量,来标记 电子的量子态。能带论的结论是,电子的晶格动量k可以作为除了电子自旋以外,标记电子的量子态另一个好量子数。所谓晶格动量,就是考虑了晶体的周期性结 构,约化的动量;一般的动量并无上下限,而晶格动量考虑了周期性之后,有一个上下限值。对于一维固体,若相邻原子的间距为a,则晶格动量上限为π/a,下 限为-π/a. 这些结论稍后不难得到。
所谓色散关系,就是能量与动量的关系。比如对于光子,其色散关系为E=pc, 而对于非相对论的粒子E=P^2/2m. 在晶体里,由于用晶格动量k标记了电子能态,不同的晶格动量k就对应于不同的能量E,这个E(k)的函数,也是一种色散关系,只是更加复杂,即使对于最简
单的晶体,也写不出解析式。这个E=E(k)的电子能量随着晶格动量变化的关系,就是从能带论得到的基本结论。
能带的图像
既然电子能态已经被晶格动量所标记,即不同能量对应不同的晶格动量,图4右侧简单的能级图就不太适当了——它只有能级,却体现不出晶格动量。然而,如果改进一步,仍以纵轴表示能量大小,但用横轴表示可以标记能态的晶格动量,这样得到一条曲线,这就是真正的能带,如图6。
这里看到的还不是光滑的曲线。然而,对于晶体来说,原子数N是个很大的数目(10^22),由于N个能级就意味着有N个晶格动量,导致晶格动量本身也是准连续的,这样,图6中断续的能带就可以近似画成连续光滑的曲线,如图7。
作为能带论的一个辉煌的例子,考虑硅(Si)的能带,Si作为半导体,成为了电路元件的基本材料。
要点1: 非局域化的电子
既然能带就是晶体里电子的能量E对于晶格动量k的函数的曲线,那么处于能带上的电子,和原子的内层电子,有什么区别呢?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即便 形成了晶体,内层电子仍旧被原子核束缚,空间活动范围就在该原子附近(如Si除了4个价电子外的10个内层电子),这些电子的能量不受晶体形成的影响,仍 可看作单个原子时的能量。然而,一旦电子在能带上,那么它的巡游范围就不是单个原子附近,而是整个晶体了。每个Si原子都提供了4个价电子,尽管这些价电 子也被认为是束缚的,但并不束缚于提供它的Si原子;它们离开了硅原子母亲,在微弱的束缚下,仍可巡游四方,成为游子。
要点2:能量与晶格动量的多对一的关系
图7只是能带的示意图。下图8是真实的Si能带的例子。该图中,横轴是晶格动量k,纵轴即能量E,那些稀奇古怪的大写希腊字母表示的是不同对称性的点,目前我们只记住Γ点对应k=0即可。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晶格动量值,如k1点,对应了多个能量(E1~E4)。
光子的色散关系E=pc里,p与E一一对应,然而在晶体里,一个k对应多个E,有些反直观。这并非是说,动量相同的粒子可以有不同的能量,只需注意这里的k并非真正动量,而是晶格动量罢了。两个动量可以很方便的转化,但只有晶格动量才是可以标记量子态的好量子数。
能带与电子填充
能带论,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得到如图8的能带图,电子的能量E与晶格动量k的色散关系。然而故事还未结束。由于实际的晶格里,并不 只有1个电子,拿Si来说,每个Si原子提供4个价电子,N个Si原子提供了4N个电子,都要填入到能带里。因此,能带论的第二个步骤,就是电子的填充。
先做一个类比,以获得价带的概念。化学反应,原子的结合,只需要考虑最外层活泼的价电子。当Na与Cl结合成NaCl时,Na原子丢失最外层唯一 的价电子,提供给Cl原子的最外层,使之满壳。同样,每个Si原子可以提供4个价电子。因为固体就是单个原子依靠化学键结合,所以Si原子形成Si晶体的 结合过程,也只需考虑价电子即可;更内层的电子对于晶体结构的形成几乎没有贡献。
先考虑单个的Si原子,两个价电子填入3s轨道,另外两个分别填入了三个3p轨道中的两个,如下图9。
这样看来,对于单个Si原子,还有未填入的价态轨道 (第三个3p轨道)。在晶体里也有类似情况。形成Si晶体时,s轨道会与p轨道进行sp3杂化,但每个Si原子的轨道数(能态数)仍为4个(4个sp3轨 道)。每个sp3轨道会相邻Si原子的sp3轨道重叠,形成化学键。如同两个氢原子形成氢分子一样,这个轨道是填入两个电子的束缚轨道。
N个Si原子形成的晶体总共有4N个价电子。在实空间里,它们形成化学键,使得Si原子互相束缚在一起,形成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见下图。
能带的图像
既然电子能态已经被晶格动量所标记,即不同能量对应不同的晶格动量,图4右侧简单的能级图就不太适当了——它只有能级,却体现不出晶格动量。然而,如果改进一步,仍以纵轴表示能量大小,但用横轴表示可以标记能态的晶格动量,这样得到一条曲线,这就是真正的能带,如图6。
这里看到的还不是光滑的曲线。然而,对于晶体来说,原子数N是个很大的数目(10^22),由于N个能级就意味着有N个晶格动量,导致晶格动量本身也是准连续的,这样,图6中断续的能带就可以近似画成连续光滑的曲线,如图7。
作为能带论的一个辉煌的例子,考虑硅(Si)的能带,Si作为半导体,成为了电路元件的基本材料。
要点1: 非局域化的电子
既然能带就是晶体里电子的能量E对于晶格动量k的函数的曲线,那么处于能带上的电子,和原子的内层电子,有什么区别呢?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即便 形成了晶体,内层电子仍旧被原子核束缚,空间活动范围就在该原子附近(如Si除了4个价电子外的10个内层电子),这些电子的能量不受晶体形成的影响,仍 可看作单个原子时的能量。然而,一旦电子在能带上,那么它的巡游范围就不是单个原子附近,而是整个晶体了。每个Si原子都提供了4个价电子,尽管这些价电 子也被认为是束缚的,但并不束缚于提供它的Si原子;它们离开了硅原子母亲,在微弱的束缚下,仍可巡游四方,成为游子。
要点2:能量与晶格动量的多对一的关系
图7只是能带的示意图。下图8是真实的Si能带的例子。该图中,横轴是晶格动量k,纵轴即能量E,那些稀奇古怪的大写希腊字母表示的是不同对称性的点,目前我们只记住Γ点对应k=0即可。从图中可以看到,一个晶格动量值,如k1点,对应了多个能量(E1~E4)。
光子的色散关系E=pc里,p与E一一对应,然而在晶体里,一个k对应多个E,有些反直观。这并非是说,动量相同的粒子可以有不同的能量,只需注意这里的k并非真正动量,而是晶格动量罢了。两个动量可以很方便的转化,但只有晶格动量才是可以标记量子态的好量子数。
能带与电子填充
能带论,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得到如图8的能带图,电子的能量E与晶格动量k的色散关系。然而故事还未结束。由于实际的晶格里,并不 只有1个电子,拿Si来说,每个Si原子提供4个价电子,N个Si原子提供了4N个电子,都要填入到能带里。因此,能带论的第二个步骤,就是电子的填充。
先做一个类比,以获得价带的概念。化学反应,原子的结合,只需要考虑最外层活泼的价电子。当Na与Cl结合成NaCl时,Na原子丢失最外层唯一 的价电子,提供给Cl原子的最外层,使之满壳。同样,每个Si原子可以提供4个价电子。因为固体就是单个原子依靠化学键结合,所以Si原子形成Si晶体的 结合过程,也只需考虑价电子即可;更内层的电子对于晶体结构的形成几乎没有贡献。
先考虑单个的Si原子,两个价电子填入3s轨道,另外两个分别填入了三个3p轨道中的两个,如下图9。
这样看来,对于单个Si原子,还有未填入的价态轨道 (第三个3p轨道)。在晶体里也有类似情况。形成Si晶体时,s轨道会与p轨道进行sp3杂化,但每个Si原子的轨道数(能态数)仍为4个(4个sp3轨 道)。每个sp3轨道会相邻Si原子的sp3轨道重叠,形成化学键。如同两个氢原子形成氢分子一样,这个轨道是填入两个电子的束缚轨道。
N个Si原子形成的晶体总共有4N个价电子。在实空间里,它们形成化学键,使得Si原子互相束缚在一起,形成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见下图。
在能带论里,电子的填充是在k空间里的填充。因为在实空间里,电子为全同粒子,具体哪一个电子填充了哪个Si原子的轨道,并不重要。然而在动量空间里的能 态(参考《电子自旋——我们到底生活在怎样的空间里》),却可以用晶格动量k来标记量子态。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允许两个电子填入相同的量子态,换言之,两个 具有相同晶格动量的电子,如果自旋也相同,那么就不能填入同一个能态。
在晶格动量的k空间里,4N个价电子,就填入了4N个容许的态上,不同的态有不同的晶格动量或能量或自旋。这4N个态来源于Si单原子的s和p能级杂化后形成的能态,构成了价带,见图11的红色能带。
然而这个被电子填满的能带只是全部能带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未被填充的能带,好比单原子有很多未被填充的能级。如同H原子,仅填入了一个电子,但是能级却有 很多(能量为En=-13.6/n^2),除了被填充的那个一个,其他的能级都没有被填充。那些能量比价带低的能级,被Si的内层电子填充;然而比Si价 带能量高的能带,就没有被填充,形成导带,如图11的蓝色能带。
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这些填充的价带,和没有填充电子的导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在另一篇文章《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本质》里,提到了判断晶体导电特性的标准:是否有可以容许 电子散射的态。聪明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那些所谓“态”,全称电子的能态,实际就被晶格动量k所标记。一条能带上有N个晶格动量值,也就是有N个态数。 现在对于Si来说,价带已经全部填满,如下图12,那么尽管价带电子数量很多,却没有更多的容许的(即违背电子占据)的价带的态,供电子去散射。这样,电 子好象是“冻结”住了:电子无处落脚,因此动弹不得,这就是绝缘体的模型。
然而,我们知道,Si是半导体,并非完全的绝缘体。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图12中,电子尽可能的填入能量更低的态,使得整个系统能量变低。这样的整体的状态,就是整个晶体的基态。实际上,真正的基态只在绝对零度上才发生。在 有限的温度时,温度会激发一部分电子,从价带变到导带。由于价带的顶端(在Γ点处),与导带的底端(在X点附近),能量差最小,因此最容易被激发。因此, 通常只考虑价带顶端到导带底端的激发即可,见下图。
当电子被激发到导带后,由于导带有很多还未被填充的“可容许的”态,以供电子落脚。因此,导带的电子是导电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未被填充的态叫做导带的原因。
顺带温习一下电子散射的概念。通常我们习惯说,电子从空间的一处,运动到另一个地方。但在量子力学中,恰当的表述是电子从一个态被散射到另一个 态;哪怕空间坐标也只是其中一种态。在晶体里,由于电子态已经被晶格动量所标记,所以不再提电子在导体的某个位置被散射到另一个位置,而是说,从一个态被 散射到另一个(晶格动量所标记的)能态。
在图13中,价带的最高处(Γ处),和导带的最低处(X处),能量差最小。这一个能量差叫做能隙(Gap). 如果能隙很过大,比如5eV,此时常温下和小于5V的电压,都不足以把电子激发到导带上;电子堆积在价带上,很难被激发,形成绝缘体。
如果注意到填满价带不同能态(能态用晶格动量标记)的电子数有4N个,N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比如10^22),而激发到导带的电子仅占其中一小部分(如10^17个),图13可以进一步简化,仅考虑价带顶端和导带底端,见图14.
如果能隙为0,即价带的最高点就是导带最低点。此时价带和导带接触,或者部分重合,全部的价带电子可以不费力的被激发到导带上,也就不必区分价带和导带。认为它们是一条能带即可。这条能带未被填满,有未被填入的态可供电子散射落脚,形成导体。
如果能隙在0.3eV-1.1eV之间,部分电子可以越过这个激发需要的最小的能级差,从价带跃迁到导带,而大部分电子仍旧留在价带,就形成了半导体。
晶体中电子的有效质量
在半导体里,导带底端,或者价带顶端,其色散关系,看上去就像一段抛物线。实际上,根据泰勒展开,任何光滑曲线,在极值附近都是抛物线形状。这样,其色散关系可以写成类比于自由非相对论的粒子的关系,即E=mv^2/2=P^2/2m=h_bar^2k^2/2m。只需要对此式稍作修改,用有效质量m*代替质量m,这个关系就可以用于半导体:对于导带电子,有E(k)=E(0)+h_bar^2k^2/2m*, 即成立,m*就是电子的有效质量。为什么电子的质量会改变呢?这和质量的本质有关。质量有两种,一种是引力质量,在微观尺度下,引力的效应微乎其微,可以 完全忽略。另一种是惯性质量,表示粒子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方式改变的响应程度。电子若在自由空间中,自然质量就是它的实际质量,但是当电子运动在晶体里的 时候,它会一直感受到周期排列的原子核对它的库仑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会使得它运动加速,等效的减少了有效质量。从而半导体里电子的有效质量总是比实际质量 要小。在金属中,原子核被屏蔽,比如对于Na单质构成的Na金属,除去外层单个价电子,剩下的内层电子+原子核等效成带一个正电的粒子(而非带11个正电 的原子核)。而导带的电子几乎是自由电子(由于电子相互作用,以及原子核-电子库仑力,泡利不相容原理支配电子行为,肯定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但是教科书 里往往提到,金属中的电子是自由电子)。
态密度
态密度,顾名思义是某种密度。这个概念在量子力学,固体物理里非常重要。通常的密度,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而态密度,就是单位能量间隔里的态的数 目。为了解态密度,首先肯定要知道,这些“态”,被什么量子数标记。在固体物理里,电子的能态被晶格动量和自旋所标记,从而态密度就是单位能量间隔里包含 的不同晶格动量k的数目。如图15。
态密度表达的就是单位的能量范围内,系统所含有的微观态的数目。从图上也可以看出,如果在一段能量区间内,能带比较平缓,那么它包含的态就越多,因为落在 区间包含的晶格动量数目更多(注意它是准连续的,而非自由粒子,动量是连续的),见图中绿色竖线包含的范围。如果能带很陡峭,那么只对应很窄的一段晶格动 量区间,从而态数目很少,态密度也就小。由于在价带顶部或导带底部的极值附近,曲线一阶导数消失,从而这段很平的曲线就有很高的态密度,这也给图14的简 化能带提供了另一个理由。有更高的态密度,就有更多的粒子占据,更多的跃迁,更多的事件发生。
有两个原因可以考虑内层电子,而非价电子的态密度。首先,它们是局域化的,被各自的Si原子核束缚,不会在整个晶体里巡游。比如Si原子的两个1s态电 子。每个Si原子都提供两个1s电子,从而整个晶体里对于1s能带的态密度会非常高。其次,这个态既然被原子紧束缚,也就和形成晶体的晶格动量无关,在能 带图上,内层电子的能带就近似为一条水平线。
结语
本文介绍了量子力学最辉煌的应用之一,能带论。能带即单原子能级在形成晶体时的准连续能态。如同单个氢原子的能级被量子数n所标记E=En,能带被晶格动 量k作为量子数来标记E=E(k)。实际上,E与k关系即色散关系,从而能带给出了电子在晶体里,处于不同晶格动量时对应的能量。同一个晶格动量值可以对 应多个能量。能量小于零时,电子为束缚态,但是价带的电子束缚微弱,仍是非局域的;能量大于零的导带才是自由态,电子可以更轻易的在整个晶体中运动。
能带仅是单个电子的色散关系。考虑电子与电子之间的关联时,图像会有很多不同,也复杂很多。好在除了极少数人造的新型凝聚态系统,常见的固体(包括能想到 的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的电子-电子关联很弱。然而,能带的色散关系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把单个原子提供的电子填充进能带。至于填入多少电 子,可以人为改变。比如用P来替代Si的位置,则会多出一个电子;用B则少一个电子,多一个空穴。电子的填充和能带的能隙大小共同决定了固体是半导体,金 属还是绝缘体
半导体物理第一章PPT 刘恩科 国防工业出版社(含答案)(教材)
单电子近似
? 假设每个电子是在周期性排列且固定不 动的原子核势场及其它电子的平均势场 中运动。该势场具有与晶格同周期的周 期性势场。
预备知识 晶体(crystal) ? 由周期排列的原子构成的物体 重要的半导体晶体 ? 单质:硅、锗 ? 化合物:砷化镓、碳化硅、氮化镓
什么是半导体? 固体材料分成:超导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
纯度
? 极高,杂质<1013cm-3
?
结构
?
单胞
? 对于任何给定的晶体,可以用来形成其晶体结构的
最小单元
注:(a)单胞无需是唯一的
( b)单胞无需是基本的
?
三维立方单胞
?
简立方、
体心立方、
面立方
金刚石晶体结构
原子结合形式:共价键 形成的晶体结构: 构成一个正四 面体,具有 金 刚 石 晶 体 结 构
金刚石结构
金刚石晶体结构
半 导 体 有: 元 素 半 导 体 如Si、Ge
闪锌矿晶体结构
金刚石型 闪锌矿型
半 导 体 有: 化 合 物 半 导 体 如GaAs、InP、ZnS
1.2.1原子的能级和晶体的能带
孤立原子与晶体的区别 ? 单势场中的运动;周期性势场中的公有化运 动 ? 孤立能级;准连续能带
?
电子壳层
? ?
不同支壳层电子
? 1s;2s,2p;3s,2p,3d;…
共有化运动
?
电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
n=3 四个电子
n=2 8个电子 +14
H
n=1 2个电子 Si
原子的能级的分裂
? 孤立原子的能级 4个原子能级的分裂
原子的能级的分裂
? 原子能级分裂为能带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导带 Eg
价带
价带:0K条件下被电子填充的能量的能带
导带:0K条件下未被电子填充的能量的能带
带隙:导带底与价带顶之间的能量差
自由电子的运动
?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p ? m0u
p E? 2m0
i ( K ?r ??t )
2
p ? ?K E ? hv ? ??
?(r, t ) ? Ae
1.3 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 有效质量
? 薛定谔方程及其解的形式
V ( x) ? V ( x ? sa) ? d ? ( x) ? ? V ( x)? ( x) ? E ? ( x) 2 2m0 dx ikx ? k ( x ) ? uk ( x ) e
2 2
uk ( x) ? uk ( x ? na)
布洛赫波函数
固体材料分成:超导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 本征激发
半导体中E(K)与K的关系
? 在导带底部,波数 k ? 0 ,附近 k值很小,将 E ( k ) 在 k ? 0 附近泰勒展开
dE 1 d E 2 E (k ) ? E (0) ? ( ) k ?0 k ? ( 2 ) k ?0 k ? .... dk 2 dk 1 d E 2 E (k ) ? E (0) ? ( 2 ) k ?0 k 2 dk
2
2
半导体中E(K)与K的关系
1 d 2E 2 E (k ) ? E (0) ? ( 2 ) k ?0 k 2 dk
1 d 2E 1 令 ? 2 ( dk 2 )k ?0 ? m * 代入上式得 n
? k E (k ) ? E (0) ? * 2mn
2 2
自由电子的能量
?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p ? m0u
p E? 2m0
i ( K ?r ??t )
2
p ? ?K E ? hv ? ??
?k E? 2m0
2 2
?(r, t ) ? Ae
半导体中电子的平均速度
? 在周期性势场内,电子的平均速度u可表示 为波包的群速度
dv u? dk
h 2k 2 E (k ) ? E (0) ? 2mn*
E ? hv
1 dE u? ? dk
?k u? * mn
自由电子的速度
?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p ? m0u
p E? 2m0
i ( K ?r ??t )
2
p ? ?K E ? hv ? ??
?k u? m0
?(r, t ) ? Ae
半导体中电子的加速度
? 半导体中电子在一强度为 E的外加电场作用 下,外力对电子做功为电子能量的变化
u?
dE ? fds ? fudt
1 dE ? dk
dk f ?? dt 2 2 du 1 d dE 1 d E dk f d E a? ? ( )? ? 2 2 dt ? dt dk ? dk dt ? dk 2
f dE dE ? dt ? dk
半导体中电子的加速度
? mn ? 2 d E 2 dk
* 2
令
1 1 d E ? 2 即 * 2 mn ? dk
2
f a? * mn
有效质量的意义
? 自由电子只受外力作用;半导体中的电子 不仅受到外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半导体内 部势场的作用
? 意义:有效质量概括了半导体内部势场的 作用,使得研究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规律 时更为简便(有效质量可由试验测定)
1.4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
? 只有非满带电子才可导电
空穴
? 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具有导电特性;电子 带负电-q(导带底),空穴带正电+q(价带 顶)
导电机理:电子填充能带的情况 室温情况 绝对零度情况
?
?
空穴的特点
? 带正电荷+q
计算方法
? 电流密度:J=价带(k状态空出)电子总电流 ? 若以电子电荷-q填充空的k状态,则总电流为0 J + (-q)v(k) = 0 J = (+q)v(k)
? 空穴具有正的有效质量
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与空穴有相同的运动速率
dk ? ?q E / h dt
价带顶部附近电子的加速度
qE dv(k ) f a? ? * ?? * dt mn mn
若令
则空穴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m ? ?m
* p
* n
dv (k ) q E a? ? * dt mp
?
引入空穴的意义
? 把价带中大量电子对电流的贡献用少量的空穴表
达出来。 ? 半导体中有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而金属中只 有电子一种载流子。
晶体各向异性,不同方向晶体性质不同, E(k)~k关系不同。 1.5.1 k空间等能面 若设一维情况下能带极值在k=0处,导带底附 近 h2k 2
?
E (k ) ? E (0) ?
? 价带顶附近
* 2mn
h2k 2 E (k ) ? E (0) ? ? 2m * p
? 对于实际三维晶体
k ?k ?k ?k
2 2 x 2 y
2 z
周期性
2π? ? E?k ? ? E? k ? n ? a ? ?
考虑到晶体各向异性的性质,用泰勒 级数在极值k0 附近展开。略去高次项, 得
?
2 (k x ? k 0 x ) 2 (k y ? k 0 y ) (k z ? k 0 z ) 2 h E (k ) ? E (k.0 ) ? [ ? ? )] * * * 2 mx my mz 2
1 1 ?2E ? 2 ( 2 ) k0 * m x h ?k x 1 1 ?2E ? 2 ( 2 ) k0 * m y h ?k y 1 1 ?2E ? 2 ( 2 ) k0 * m z h ?k z
?
上式可改写为
(k y ? k 0 y ) 2 (k x ? k 0 x ) 2 (k z ? k 0 z ) 2 ? ? ?1 * * * 2 m x ( E ? E c ) 2 m y ( E ? E c ) 2m z ( E ? E c ) h2 h2 h2
?
K空间等能面是环绕k0的一系列椭球面。
K空间球形等能面平面示意图 K空间椭球等能面平面示意图
?
将一块半导体样品至于均匀恒定的磁场中, 设磁感应强度为B,如半导体中电子初速度为 v,v与B间夹角为θ,则电子受到的磁场力f为
? ? ? f ? 力的大小为 ? ?qv ? B
v?
?
?
v
B
f ? qvBsin? ? qv? B
?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速 度 v? ? v sin ?
沿磁场方向做匀速运动,速度 v|| ? v cos? ? 运动轨迹为一螺旋线。若回旋频率为ωc,则
?
v? ? r? c
a ? v? / r
2
?
若等能面为球面,根据 a ? f,可得 * mn
qB ?c ? * mn
测出共振吸收时电磁波频率和测感应强度, 即可以求出有效质量。 ? 若等能面为椭球面,则有效质量为各向异性 的,沿 k , k , k 轴方向分别为 m* , m* , m* x y z x y z
? ?
设B沿
kx , k y , kz
的方向余弦分别是
? , ? ,?
?
可求得
m*? 2 ? m* ? 2 ? m*? 2 x y z m* m* m* x y z
1 ? * mn
试验一般在低温下进行,交变电磁场的频率 频率很高(微波、红外光范围) ? 试验时,通常固定交变电磁场频率,改变磁 感应强度以观测吸收现象。
?
?
导带结构
?
价带结构
?
硅和锗的禁带宽度随温度变化
Eg(T) = Eg(0) –αT2/(T+β) 硅:α = 4.73×10-4eV/K; β=636K 锗:α = 4.774×10-4eV/K; β=235K
?
砷化镓的能带结构
Eg ? Ec min ? Ev max
mn
*
* m* ? ?mn p
?2 ? d 2E dk 2
第一章习题
1.设晶格常数为a的一维晶格,导带极小值附近能量Ec(k)和价带极大 值附近能量EV(k)分别为:
h 2 k 2 h 2 (k ? k1 ) 2 h 2 k 21 3h 2 k 2 Ec ? ? , EV (k ) ? ? 3m0 m0 6m0 m0
m0 为电子惯性质量, k1 ? ? , a ? 0.314 nm。试求:
a
(1)禁带宽度; (2)导带底电子有效质量; (3)价带顶电子有效质量; (4)价带顶电子跃迁到导带底时准动量的变化
解:(1)
导带: d Ec 2? 2 k 2? 2 ( k ? k1 ) 由 ? ? ? 0 dk 3m0 m0 3 k1 4 d 2 Ec 2? 2 2? 2 8? 2 又因为: 2 ? ? ? ?0 dk 3m0 m0 3m0 得:k ? 所以:在 ? k 价带: d EV 6? 2 k ? ? ? 0得k ? 0 dk m0 d 2 EV 6? 2 又因为 ? ? ? 0, 所以k ? 0处,EV 取极大值 dk2 m0 因此:E g ? EC (
2 3 ? 2 k1 k1 ) ? EV (0) ? ? 0.6 4eV 4 1 2m0
3 k处,Ec取极小值 4
( 2) m
* nC
?2 ? 2 d EC dk 2
3 ? m0 8
3 k ? k1 4
(3)m
* nV
?2 ? 2 d EV dk 2
??
k ? 01
m0 6
(4)准动量的定义: ? ?k p 所以:?p ? (?k )
3 k ? k1 4
3 ? (?k ) k ?0 ? ? k1 ? 0 ? 7.95 ? 10? 25 N / s 4
?2 7 1 E(k ) ? ( ? cos ka ? cos 2ka) 一维晶体的电子能带可写为 8 m a2 8
,
式中a为 晶格常数,试求 (1)布里渊区边界; (2)能带宽度; (3)电子在波矢k状态时的速度; * mn (4)能带底部电子的有效质量
; (
5)能带顶部空穴的有效质量
m* p
解:(1)由
dE ( k ) ?0 dk
得
,
k?
n? a
MAX
(n=0,?1,?2…) ? k ? ( 2n ? 1) 进一步分析
k ? 2n
?
a
a
E(k)有极大值,E(k )
时,E(k)有极小值
所以布里渊区边界为
? k ? (2n ? 1) a
2? 2 ? m a2
2? 2 ? m a2
(2)能带宽度为
E(k ) MAX ? E (k ) MIN
(3)电子在波矢k状态的速度
v? 1 dE ? 1 ? (sin ka ? sin 2ka) ? dk m a 4
(4)电子的有效质量
?2 m * mn ? 2 ? 1 d E (coska ? cos 2ka) 2 dk 2
能带底部
2 n? k ? a
k ?
所以
m ? 2m
* n
(5)能带顶部
,
( 2n ? 1)? a
且
,
m ? ?m
* p
* n
所以能带顶部空穴的有效质量
m* ? p 2m 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