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涛
关于这样的例子,中国人的无意识如汉字般结构,而且这一汉字结构是每个特定主体的母语,仅举一例加以阐释:男性个案的分析片段(这个个案说的是四川话,而且尤其是他的原生家庭的那种四川话!):在他一次讲课过程中,当讲《释梦》的最好译本:“赖其万”译本,然而他遗忘了这个名字,想到的却是“沈德灿”,他明显知道不是后者,而且只知道后者写过一本精神分析的书,没有进一步的相关联想产生,回去后苦苦思索无果,在经过几次精神分析会谈,最终才清楚其中的无意识功能以及欲望的扭曲的表达,以下为其自由联想:(1)在最终查到名字后,被压抑词:赖其万,被分为两个部分,赖子(四川话赖皮),其万(四川话同音于七万);(2)兴奋词:沈德灿(chan),分为“沈”(沈志中),灿:联想到“*chan kun”(他的一个很要好的同学的名字:由于不相关,隐去其姓,由于与具体字无关,隐去其名的字“形”),经由后者的名字中的kun,才想到“德”之所以出现,是由于他看周易中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个人联系与分析:对于 君子的自我理想得以在这里找到,然而为何赖子作为理想的负面,于是得到压抑,为何认为自己有来赖子的嫌疑呢?是因为一件七万元有关的事情,七万元的事情,是跟一位叫“沈**”的老师联系在一起的,这位沈 老师自大学毕业后留学国外习得精神分析,归国苦心研究翻译精神分析著作,他曾一度非常关注他的研究,但是在这个遗忘发生的前几天,他才得知沈 老师是公费出国,公费出国是他所在的群体一个梦想(重要的是:至少他这么认为,如弗洛伊德所说,乱伦幻想与是否真的发生过乱伦没有关系,最主要是主体自身的体验和感受!),然而由于失之交臂,为了达成这一理想,这一理想被认为是他目前称为“君子”之路上的一个关键,却需要在工作后再像“赖子”似的再四处筹取去深造必须的最最基础的“七万”元,这是怎样的欲望悖论啊!怎样的扭结啊[1]!
上图根据拉康博罗米结的扭结理论绘制,跟Abibon先生讨论的结果,此为最基本应用,红绿黄颜色分别代表表面的不同价值:无意识、意识的物表象和丢失的物(das ding),边缘为不同“向量”:代表能指,箭头的方向表示无意识言说的方向。如需描述上文情况,还需更复杂的扭结。如欲对应回无意识-意识的莫比乌斯带机制,则中心客体小a处的七万为前意识扭点:见《精神分析、拓扑学及主体结构》一文。这里也展示了拉康派的切割(coupure)技术——具体见我摘译Fink拉康派技术部分,从原初自恋的中心,切割这个圆环,使得尽可能的符号化,分配病理因素:“大彼者享乐”,最终得到“石祖的享乐”:符号或者阉割,焦虑与症状强度才得以缓解。
另外,进一步分析,其中还有一个次级欲望,即:"为何是想到“*chan kun”?",除了以上的缘由外,他入学跟他的第一次谈话,让他深深惊讶,“*chan kun”说加他,他们家孩子共7个兄弟姐妹,作为非常普遍的独生子女的一个背景下,他第一次发现同龄的人还有人来自于这样的多生家庭,他曾开玩笑称:你们是七个葫芦娃啊!这个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他读书一定程度上受到兄弟姐妹们的关护,这里才发现独生不一定好,他还幻想中还抱着他7个兄弟处可以很容易筹得7万的想法。(这里的幻想还牵连别的人事,关于进一步的联想只好打住,然而《独角兽之梦》是一个完整的分析,如果此一分析继续下去,在完成拉康派的分析”穿越幻想”之后,将会呈现出类似的景象。)
附: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那么可以想见拉康模型是对弗洛伊德根本性的回归,他试图处理弗洛伊德以粗浅方式提出的机制,并以结构人类学、语言学、拓扑学、逻辑学、结理论,将之精确化。而我们愿意响应他的召唤。
《科学心理学大纲》少女癔症性恐惧发作埃玛个案:
《科学心理学大纲》中,弗洛伊德讲述了叫埃玛的个案,她当时非常焦虑,不能到街上去,这个时候她给弗洛伊德讲了自己第一个回忆:这是在10年之前,在她13岁的时候她当商店买裙子,有两个小伙子(比她大一点)给她选裙子,但是她感觉到这两个小伙子在嘲笑她,于是她走了。之后她觉得不应该到商店里面去,怕人们嘲笑她。是不是这个原因让她不能去买东西呢?我们不知道。但是之后她如果要买东西,总是带着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到街上去买东西。她的害怕是和空间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她害怕笑。而也许这需要孩子的陪同是一个不重要的事情,但是实际上这个陪同者代表着主体的一个方面。就意味着这个7岁的小姑娘究竟是谁?这个时候埃玛讲了另一个回忆,这个小姑娘就是自己7岁时候的自己。就是说,是她童年期的7岁,她讲了一个自己童年期的记忆,这个童年期的材料在青春期重新赋予一个意义,是一个青少年期的意义,而这个童年期的材料经常是被压抑了的。这个时候她回忆起了自己童年期的记忆:她7岁的时候到商店买糖,有一个老头摸她的身体,同时摸到了她的生殖器(在裙子外面)。
回到弗洛伊德,他告诫我们,要一对一的面对主体。
新一篇:梦——能指的分析
后一篇:五行思孟:孟子与拉康的视角重聚(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