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光學鏡頭無
法辨析小於光學波長的精細結構。這是因為小於光
學波長結構的信息是由高頻的分波來傳遞的,而這
些分波在空間上隨傳遞距離呈現指數衰減的行為;
故被稱為衰減波
(Evanescent Wave)。這樣,當波到
達成像處時,這部分信號便消失殆盡,因而限制了
傳統的光學鏡頭的解析度。
Pendry指出,如果用左
手物質製作光學鏡頭,衰減波會被左手物質放大。
如是理想的左手物質,此放大作用剛好可抵銷在空
間上隨傳遞距離的指數衰減,因而把失去的信息補
回來,形成理想的光學成像。
444
物理雙月刊(廿六卷二期)
2004年4月
關於左手物質和負折射現象
文/葉真
I.
背景
平面電磁波在均勻線性介質
(Uniform Linear
Medium)
中的傳播可用一個等效折射率 (Effective
Refraction Index)
來描述。當波試圖穿越兩個不同
折射率介質之間的介面時,就會出現折射現象。
簡單說,折射現象就是指波穿越介面後的傳播方
向不再和穿越前的方向一樣,如圖
1所示。而入射
角和折射角滿足
Snell公式
(1)
折射現象奠定了光學鏡頭和天文望遠鏡的基礎。
早在
1 9 6 8 年, 當時蘇聯的科學家V. G .
Veselago
提出了左手旋 (Left Handed) 的概念[1]
。他探討了可能存在的左手物質
(Left Handed
Materials)
的一些物理性質。那麼,什麼是左手物
質呢?通常我們接觸到的是右手旋物質。簡單說
,它是指平面波在這種物質裡傳播時,能流方向
和相位方向的夾角小於
90度。而對於左手物質,
夾角則要大過
90度。左手物質的特徵就是出現負
的折射率
(Negative Refraction Index)。用數學來
描述就是,不但電極率
(Permittivity)而且磁化率
(Permeability)
是負的。由於折射率是
,因而導致負的折射率。我們可用圖二來說明左
右手旋。
J 是能流方向,而表徵相位的波矢(Wave
Vector)
則是由k 來表示。
那麼,負折射率將意味著什麼呢?那將出現
負折射現象,可由圖三來表示。這裡,介質
1 是
正折射率物質,而介質
2 是左手旋即負折射率物
質。當平面電磁波穿越二者邊界時,波向入射波
的同方向偏轉。為簡化起見,我們只考慮各向同
性的情況。
Veselago
提出左手物質的概念後,很長時間
都沒引起人們的注意。原因可能是,自然界尚不
存在左手物質,而左手物質的概念被認為只是理
論物理學家的臆想。直到
2000年,英國學者John
Pendry[2]
指出理想的左手物質可用來製作完美光
學鏡頭
(Perfect 圖一 :折射現象 Lens);理想的左手物質是指折射
圖二:(
a)右手旋 :(b)左手旋
圖三:負折射現象
445
物理雙月刊(廿六卷二期)
2004年4月
率剛好是
-1的物質。比較而言,傳統的光學鏡頭無
法辨析小於光學波長的精細結構。這是因為小於光
學波長結構的信息是由高頻的分波來傳遞的,而這
些分波在空間上隨傳遞距離呈現指數衰減的行為;
故被稱為衰減波
(Evanescent Wave)。這樣,當波到
達成像處時,這部分信號便消失殆盡,因而限制了
傳統的光學鏡頭的解析度。
Pendry指出,如果用左
手物質製作光學鏡頭,衰減波會被左手物質放大。
如是理想的左手物質,此放大作用剛好可抵銷在空
間上隨傳遞距離的指數衰減,因而把失去的信息補
回來,形成理想的光學成像。這一想法可用圖四來
說明。這裡,當一點光源射向一塊正常物質時,出
射波將發散。而射向一塊左手物質時,將不但在左
手物質內部成一像點,也在左手旋物體的另一邊成
一像點
[2]。
自從
Pendry提出左手物質可用來製作完美光學
鏡頭之後,人們開始對左手物質及密切相關的負折
射率問題進行了勢不可擋般的探討,論文發表的數
目直衝雲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尋找
或製造左手物質,討論左手物質存在的可能。二,
如果左手物質存在或能被製造出來的話,探討繼之
而來的相關物理及化學性質。顯然,問題的第一方
面是首要的。如果根本沒有或製造不出左手物質,
那根本就不必再探討與之的相關物理及化學性質。
自從
Pendry的文章發表後,陸續有實驗報告
試圖說明
(如文獻[3]),在一些人工製造的物質系統
(Composite Materials)
觀察到了負折射現象 (Negative
Refraction)
。進而,得出結論:左手物質的確存在
[4]
。這一結論已成為美國「科學」 (Science) 雜誌評
為
2003年的十大科技成果之一[5]。那麼,到底現有
的實驗證據是否能充分證實負
折射現象呢?無可否認,實驗
的確表明一些出乎尋常的光波
傳輸現象,這些現象難道非得
由負折射引起嗎?是否能由別
的機制來解釋?已有一些學者
對文獻三的實驗結果提出質疑
[6]
。但這些質疑本身也有值得
推敲之處,故尚無法得出肯定
答案。左手物質及負折射涉及物理學中的一些基本
問題,也將對以後的科學與技術發展有重要影響。
所以,對這一問題進行嚴密的思考不但必要,而且
急切。正如著名物理學家
Dyson說的,科學家的職責
之一就是對新的理論和現象進行反反覆覆的質疑和
論證,以達正確和完善
[7]。
本文旨在對左手物質及相關的負折射現象進行
討論。對一部分實驗結果進行剖析,指出其尚可懷
疑之處。並對另一些實驗提出進一步的驗證方向。
進入討論之前,我們先對研究的第二方面,即
如果左手物質存在或能被製造出來的話探討繼之的
相關物理及化學性質,提出一些思考。一部分學者
已指出:一,完全理想的左手物質
(n = -1)不存在,
它違反了因果律
(Causality);二,就算幾近理想的左
手物質存在,也不可能製作成完美光學鏡頭
[8]。
II.
觀測左手物質或相關的負折射現象之回顧
到目前為止,有一個實驗報導了在自然界中存
在的物質系統中看到了「負折射」現象[9]。但事實
上,實驗看到的只是由於物質各向異性的光學性質
引起的正常光偏轉現象,而非與左手物質相關的負
折射現象。已有書描述之[10]。在方解石(Calcite)上
圖四:(
a)點源入射到一塊正折射物體。(b)點源入射到一塊負折射物體。
圖五:(
a)電偶與磁偶系統;(b)介電棒系統
446
物理雙月刊(廿六卷二期)
2004年4月
可輕易地看到[11]。
另外是在人工合成的物質系統中,有幾個小組
報導實驗上看到了負折射或相關的現象。這些人工
合成的物質系統又可分兩類。一是由電棒及磁線圈
組成的規則排列具共振性質的系統
[3,12,13]。另一類
是由介電質做成的圓柱
(Dielectric Cylinders)主成的
二維光子晶體系統
(Photonic Crystals) [14,15]。這兩
種系統由圖五顯示。
實驗上,現有三種方式來測量負折射現象,進
而推導負折射率和斷定具左手旋性質的物質。一種
是利用稜鏡原理
(Prism Principle)[3,12,13]。第二種是
利用平塊成像原理
(Flat Slab Imaging)[12,14]。第三
種是測量平面波對一平塊物質
(A Slab of Material)的
穿透行為
(Transmission Behavior)[15]。為討論方便,
我們稱這三種方式分別為方式
I,II,和III。方式II,
已由圖二
(b)顯示。方式I和III由圖六示之。三種方式
皆依賴於圖三顯示的機制。方式
I通過測量入射角(
即稜鏡之斜角)和折射角,再用
Snell公式來得到折
射率。方式
III,通過測量出射波向左偏離的距離(d)
和平板厚度
(L)來計算折射角,同時測量入射角,由
此來得到折射率。而方式
I用來定性地顯示負折射現
象。
III.
對現有的證據的反思
反觀所有的實驗,有一些共同的缺失。那就是
,一,實驗並未確認波在介質中傳播可否等效地用
平面波描述。二,所有的折射率都是把Snell 公式用
在能流方向上而得到的;這只適用於各向同性介質
,實驗上,並無物質是各向同性的佐證。三,所有
的測量都在系統外。
我們對兩類人造系統分開討論。首先,針對
由電棒及磁線圈主成的規則排列具共振性質的系
統,不易做獨立的理論模擬和分析
(Independent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主要原因是由於合成物本
身幾何形狀的復雜性而導致計算上的困難。對這一
系統的測量採用了方式
I[3,12,13]和II[13]。方式I的測
量,並沒考慮到光波在介質內部的行為。這類的測
量必須假定光波進入介質時未偏折,並且介質有一
個有效折射率
(Effective Refraction Index)。這兩點均
缺乏近一步的實驗證明,也沒有獨立
(Independent)的
理論模擬。現有的模擬中,文獻十三的模擬驗證是
已經設定介質是負折射的,而負折射率來自實驗。
這類驗證沒意義。另外的模擬[16]對光波在介質內部
的行為做的分析不夠仔細,無法得到確定答案。我
們目前受計算之困,無法對這一系統做獨立的理論
模擬,但以下對第二類光子晶體系統的分析會有助
對這類系統的瞭解。
由介電質做成的圓柱組成的二維光子晶體是
可數值嚴格求解的系統。方法可採用五十年代由
Twersky發展的多體散射理論(Multiple Scattering
Theory)[17]。所以,人們對這一系統可做嚴格的理
論模擬與分析。這也是我們採取的計算方法。
首先來看文獻十四的實驗結果。該實驗是採用
方式II來觀測負折射現象。系統是一些直徑0.63﹑
長1.25公分的氧化鋁柱子(Al
2O3 Rods)。氧化鋁柱子
在空氣中被週期地擺成正方格子(Square Lattice)的
光子晶體,構成一個平板(Flat Slab)。晶體的大小是
35x17.5平方公分。柱子之間的距離是1.8公分。一個
線光源放在離平板2.25公分處。線光源發射出的電
場平行與氧化鋁柱子。系統的幾何結構可參考圖七
(a)。這一系統可用多體散射理論嚴格求解。
實驗是用頻率為9.3GHz的微波。實驗結果重新
呈現在圖七中。這裡,光源在左邊。我們看到,在
晶體平板的右邊的確看到一個成像點(Imaging Point)
。作者認為,這一成像點正是負折射現象引起的。
理由便是正折射不可能導致這一個成像點,如圖四
圖六:(a)方式一;(b)方式三
447
物理雙月刊(廿六卷二期)
2004年4月
所示。文獻並引用了先前的理論分析
[18]來說明光
子晶體負折射現象。事實上,文獻十八的理論是有
問題的,這已有討論
[19,20],後面我們也將簡述。
主要問題是,能帶理論
(Band Structure Theory)不一
定能完整地描述波在晶體中的傳播
[21]。在這,我們
不對先前的理論分析進行檢視。而需要指出的是,
實驗結果不是負折射現象引起的,卻是由於各向異
性散射引起的自然結果
[22]。
如果圖七的實驗觀測是由負折射引起,那將意
味著兩點:一,在晶體中也會有一成像,如圖七
(b)
所示;二,晶體在右邊成像之效應應對光源位置不
敏感。也就是,當光源上下移動時,都會在右邊成
一像。實驗中沒有考慮到第一點。而在考慮第二點
時,只是把光源向上移動了幾乎整數晶格常數。由
於晶格的週期性和對稱性,這種移動是沒有意義的
。首先完全用實驗參數,我們重現
(Reproduce)了圖
七
(a)中的實驗結果[22]:在晶體右邊確有一成像點
。然後,又考慮了晶體內部的光場。發現晶體內部
沒有成像點。進而,把光源向上移動了半個晶格常
數,結果發現,晶體右邊的成像完全改變,晶體內
部也沒有成像點。晶體好像是一個管道讓光波在其
內部傳播。理論模擬的結果顯示在圖八中。這說明
圖七
(a)中的實驗上看到的成像是一個偶然現象,並
非是負折射引起。進一步說明可參考文獻二十二。
再來分析用方式
III測量負折射率的實驗[15]
。實驗系統和上面的類似。由於文獻十五中系統
的參數不明確,故無法進行完整的重複性之模擬
(Duplicate Simulation)
。不過我們嚴格地做了類似的
理論模擬。並未發現文獻十五的結果。結果表示在
圖九中。結果表明所謂的負折射是由於部分能隙現
象
(Partial Bandgap)引起的光導現象[20]。如畫能帶
圖,會發現在實驗或模擬中的光頻是在部分能隙中
。光波能沿晶格的
[11]方向即對角方向而不能沿[10]
方向傳播。圖九顯示,無論入射角如何,光場總是
沿
[11]方向,看不到實驗上(圖九的左邊)看到的折
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這種現象能否用折射觀點來
刻劃,是可探討的問題。
至於方式
I 測量負折射
現象,由於實驗中採用的都是
人為的具週期性結構的材料,
這類材料能否被視為有效介質
(Effective Medium)
並有有效折射
率
(Effective Refraction Index)而
與週期性結構本身無關,都是應
該探討的問題。我們的觀點是,
如果不考慮在稜鏡內部光場的情
況,那光在透過稜鏡的傳播有可
圖七:(a)結果來自文獻[14]的實驗結果;(b)說明負
折射現象
圖八:(
a)重複實驗結果;(b)光源上移了半個晶格常
數。右邊是晶體內部的場。
圖九:左邊是實驗結果。右邊是光波穿越光子晶體場圖的模擬結果。
448
物理雙月刊(廿六卷二期)
2004年4月
能會誤判為出現折射現象。我們進行了模擬。考慮
由光子晶體做成的稜鏡;介電質做成的圓柱組成的
二維光子晶體,與上面的系統相似。由於部分能隙
的存在,在不考慮稜鏡內部光場的情況下,那光在
透過稜鏡的傳播會誤判為負折射現象[23]。部份結果
由圖十顯示。
從圖十可看出,如不考慮稜鏡內部,光波傳播
的確出現「負折射」。一旦考慮了稜鏡內部的光波
傳播,發現光波在進入稜鏡時可能已有偏轉,「負
折射」不再是負折射,而是光導現象。也就表明這
種方式來定量測量負折射率有待商榷。目前,採用
這種方式的實驗結果尚待進一步的確證。儘管文獻
三和十二中用的材料不是圖十模擬的介電質圓柱,
但也還是具週期性的結構。所以,這裡討論的問題
依然可能存在。值得進一步研究。
IV.
我們的看法和展望
我們的看法是,光子晶體是可用來控制光的
傳輸的。以往人們多是利用完全能隙 (Complete
Bandgaps) 來控制光。完全能隙就是指光在某頻率
範圍內各向都不能傳播,而起到濾波作用。而目前
看到的大多被誤認為是負折射現象,其實是由部份
能隙 (Partial Gaps)[20]或各向異性散射(Anisotropic
Scattering)[22]而引起的。我們可用圖十一來說明。
考慮文獻十八中的由介電質做成的圓柱組成的二維
光子晶體系統。能帶圖畫在圖中。當所取光頻處在
圖中水平陰影區時,光不能沿[10]方向傳播,而傾向
於[11]方向傳播。而這一機制就可導致(a)圖中的成
像,也解釋了圖九中的光路。那麼,這和各向異性
散射引起的平板成像 (Flat Slab Imaging)有何區別呢
?各向異性散射引起的成像是不穩定的,這就是文
獻十四的情況。
我們認為,利用部份能隙來控制光是一個新的
光控手段。它可有很多的用處。具有平板成像能力
本身就能用於如醫學器材(Medical Imaging)﹑光學
掃瞄(Medical Scan)等。還可用於光導纖維(Optical
Fiber)。我們已有闡述[24]。本文描述的現象也可在
聲波及水波系統中看到(論文撰寫中),是波在周
期結構中傳播的普遍現象。所以,盡管負折射現象
還不能確定,而由它引發的種種研究卻有可能帶來
光子晶體或複合材料新的技術應用。
那麼人們也許會問,為什麼有的理論,如文
獻十八,會導出光子晶體負折射現象呢?我們認
為,這些理論皆是基於光子晶體的頻帶結構(Band
Structure),把光的能流方向與頻帶結構算出的群速
(Group Velocity)聯繫起來[10]。事實上,這在一維時
是完全可以的。在二或三維時,就不一定了,請參
閱文獻二十五中的討論。
V.
總結
我們介紹並分析了目前主要有關負折射率的實
驗。指出了實驗中的一些缺失。更仔細的討論可參
圖十:(a)如不考慮稜鏡內部,光波呈現負折射;(b)
考慮到稜鏡內部。
圖十一:(a)平板成像(Flat Slab Imaging);(b)光導
(Light Guiding)
449
物理雙月刊(廿六卷二期)
2004年4月
考所附的文獻。我們認為,需要更仔細的實驗來說
明或驗證左手物質及相關的負折射現象。也希望激
發更多人,尤其是年輕學生的思考。
不諱言,目前對有關負折射及左手物質的問題
爭議很大。真正去獨立思考﹑小心論證的有時並不
多。而人云亦云﹑亦步亦趨卻不少見。做學術研究
,有時就好比盲人摸象。有人摸到尾巴,直指象是
繩子,如果大家皆按其方式去摸,顯然都會異口同
聲贊同。進而,一部分還會去定量描述繩子的長度
及半徑,及或驚呼「不但是繩子,還有毛」!結果
,便形成一個「繩子象」俱樂部,壟斷主要媒體,
拒異己於門外。當別人說,「象非繩子」。往往群
起反對﹑排斥之。如果第一個摸到尾巴的是些所謂
的大人物,這種情況就越有可能發生。在時代變遷
﹑風尚改變的情況下,如何鼓勵獨立研究﹑嚴謹治
學將是嚴肅學者和學術機構或該思考的。反觀科學
史,爭議﹑思辯﹑公平﹑容納是科學發展永遠的動
力源泉。誠如Michigan大學教授Robert March所言,
科學的公平性在於,在堅持己見的同時,不忽略﹑
或輕易拒絕異己﹑那怕有時甚至是令人尷尬的觀點
[26]。這是保證科學健康發展的基礎。
以上致謝部分省略。
參考文獻
[1] V. G. Veselago, Sov. Phys. Usp. 10, 509 (1968)
[2] J. B. Pendry, Phys. Rev.
Lett. 85, 3966 (2000)
[3] R. A. Shelby, D. R. Smith, and S. Schultz, Science
292, 77 (2001)
[4] J. B. Pendry, Nature, 423, 22 (2003)
[5] Science, 302, 2043 (2003)
[6] N. Garcia and M. Nieto-Vesperinas, Optics
Letts. 27,
885 (2002)
[7] F. J. Dyson.
Disturbing the univers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9)
[8] G. W. 't Hooft, Phys. Rev. Lett. 87, 249701(2001);
N. Garcia and M. Nieto-Vesperinas, Phys. Rev.
Lett. 88
, 207403 (2002); J. M. Williams, Phys.
Rev.
Lett. 87, 249703 (2001); Z. Ye, Phys. Rev.
B 67
, 193106 (2003); P. G. Luan, et al., "Imaging
properties of a slab of left-handed material",
Physics/0311122 (2003).
[9] Y. Zhang, B. Fluegel, and A. Mascarenhas, Phys.
Rev.
Lett. 91, 157404 (2003)
[10] A. Yariv and P. Yeh,
Optical waves in crystals,
(John Wiley & Sons, Inc., Taipei) (1984)
[11] H.-F. Yau, J.-P. Liu, B.-W. Ke, C.-H. Kuo, and Z.
Ye, "Comment on ‘`Total Negative Refraction in
Real Crystals for Ballistic Electrons and
Light’(Phys. Rev.
Lett. 91, 157404 (2003))",
cond-mat/0312125
[12] A. Houck, J. B. Brock, and I. L. Chuang, Phys. Rev.
Lett. 90
, 137401 (2003)
[13] C. G. Parazzoli, et al, Phys. Rev.
Lett. 90, 107401
(2003)
[14] P. V. Parimi, W.-T. Lu, P. Vodo, and S. Sridhar,
Nature 426, 404 (2003)
[15] E. Cubukcu, et al., Phys. Rev.
Lett. 91, 207401
(2003)
[16] C. D. Moss, et al., Prog. Electro. Res., PIER, 35,
315 (2002)
[17] V. Twersky, J. Acoust. Soc. Am. 24, 42 (1951)
[18] C. Luo, S. G. Johnson, J. D. Joannopoulos, and J.
B. Pendry, Phys. Rev. B 65, 201104(R) (2002)
[19] Z.-Y. Li and L.-L. Lin, Phys. Rev.
B 68, 245110
(2003)
[20] C.-H. Kuo, and Z. Ye, "Negative refraction or
bandgap effects?", cond-mat/0310423
[21] H.-T. Chien, H-T. Tang, C.-H. Kuo, C.-C. Chen,
and Z. Ye., "Directed diffraction without negative
refraction", cond-mat/0312582
[22] C.-H. Kuo and Z. Ye, "Flat lens imaging does not
need negative refraction", cond-mat/0312288
[23] C.-H. Kuo and Z. Ye, "Negative refraction revealed
by arrays of dielectric cylinders" cond-mat/0310601
[24] L.-S. Chen, C.-H. Kuo, and Z. Ye, "Guiding optical
fl ows by photonic crystal slabs made of dielectric
cylinders", physics/0312126
[25] C.-H. Kuo and Z. Ye, "Light defl ection by photonic
crystals", cond-mat/0311592
[26] R. March,
Physics for poets, McGraw-Hill, New
York (2002)
作者簡介
葉真,北京大學生物系學士,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
物理系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
Email:
zhen@phy.ncu.edu.tw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