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8, 2013

約化質量 是出現於二體問題的 "有效"慣性質量

約化質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頓力學裏,約化質量 是出現於二體問題的 "有效"慣性質量 。這是一個因次質量物理量,使二體問題能夠被變換為一體問題。
假設有兩個物體,質量分別為 m_{1}\!\,m_{2}\!\, ,環繞著兩個物體的質心 運行於各自的軌道。那麼,等價的一體問題中,物體的質量就是約化質量 \mu\!\, ,計算的方程式為
\mu = \cfrac{1}{\cfrac{1}{m_1}+\cfrac{1}{m_2}} = \cfrac{m_1 m_2}{m_1 + m_2}\!\,
這結果可以很容易地證明出來.用牛頓第二定律,物體 2 施於物體 1 的作用力,
F_{12} = m_1 a_1 \!\,
物體 1 施於物體 2 的作用力,
F_{21} = m_2 a_2 \!\,
依據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F_{12} = - F_{21}\!\,
所以,
m_1 a_1 = - m_2 a_2 \!\,
兩個物體的相對加速度
a=a_1 - a_2=({1+{m_1\over m_2}})a_1 =({{m_2+m_1}\over{m_1 m_2}})m_1 a_1=\cfrac{F_{12}}{\mu}\!\,
所以,我們總結,物體 1 的運動,相對於物體 2 ,就好似一個 質量為約化質量 的物體的運動。
  • 約化質量通常用希臘字母 \mu\!\, 來標記。
  • 這兩個物體中,任何一個物體的質量,都小於約化質量。
  • 假若物體 1 的質量超大於物體 2 的質量, m_{1}>>m_2\!\, ,則可以取物體 2 的質量為約化質量的近似值:m_{2}\approx \mu\!\, ;也可以視物體 1 為固定的,只有物體 2 在移動。


自由落體和圓周運動
最近更新時間: Fri, 10/08/2004 7:37 PM



自由落體與圓周運動






有沒有道理?

自由落體和圓周運動有什麼共通性?

年輕的牛頓一直在想:蘋果會掉下來,但月球為什麼不會掉下來?(這真是一個好問題啊!)

伽利略的慣性定律:『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沿一直線作等速度運動』。

牛頓把它運用在地球與月球的系統上;如果地球對月球沒有任何作用力的話,月球將沿著圓形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去,然而月球並沒有飛出去,依然在圓周上繞著地球運轉,這表示月球一定受到地球的引力而被拉住。換句話說:月球一直沿著圓形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但地球的引力一直把月球拉著掉下來,結果,月球永遠在圓形軌道上運動。

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自由落體)和月亮繞地球轉(圓周運動)受到的都是同一種力,這個力就是『萬有引力』。

那麼這個引力有多大呢?在定性的問題解決之後,牛頓接著想到定量的問題。



延伸學習:

除了都是受到『萬有引力』之外,蘋果和月亮都感受有一種同樣的感覺,那就是『失重』。



萬有引力定律

地球對於蘋果和月球都有相同性質的吸引力,

根據月球的圓形軌道半徑與其公轉週期,可以得知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是月球在地球旁邊時所受引力的1/3600倍,月球的軌道半徑大約等於地球半徑的60倍,牛頓想:這是否代表引力的大小與離開地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於是,萬有引力定律產生了:『宇宙間的一切物體,彼此有一個吸引力的作用,其大小與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那麼,行星與太陽之間有沒有這一種力呢?根據刻卜勒的行星運動第一定律:行星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太陽在兩個焦點之一。牛頓把行星的軌道假設為圓形,予以簡化;行星繞著太陽的運動,就像月球繞著地球運動一樣的情形了。

再與刻卜勒第三定律驗證一下?該定律說:行星軌道距離的三次方與行星週期的平方的比值是固定的。牛頓利用行星的軌道距離與週期的關係,來計算太陽與行星之間的作用力,居然與他的萬有引力定律相吻合。這樣,牛頓確信這個定律能夠適用於宇宙間的一切物體。







牛頓蘋果的故事















【參考資料】


  1. 懷特著,陳可崗譯:牛頓(上)-最後的巫師,天下文化,ISBN 957-621-969-8。
  2. 懷特著,陳可崗譯:牛頓(下)-科學第一人,天下文化,ISBN 957-621-970-1。
  3. 郭奕玲、沈慧君著:物理通史,凡異出版社,ISBN 957-694-157-1。
  4. 郭奕玲、沈慧君著:物理學演義,凡異出版社,ISBN 957-694-245-4。
  5. 繆克成:論作用中的反作用-力學的故事,凡異出版社,ISBN 957-694-286-1。



相關網頁:

自由落體牛頓牛頓蘋果的故事



BACK to 牛頓

BACK to 物語悟理


最近更新時間: Fri, 10/08/2004 7:37 PM

邱韻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