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5, 2013

比热容异常 外消旋是等量的左旋和右旋的混合物,由于偏振抵消,所以没有偏振现象,外消旋是混合物。内消旋是由于分子本身结构导致的,内消旋化和物是含有超过两个手性碳原子但没有旋光性的化合物。

普通化学论文(

2005

- 1 -


生命对称性破缺与手性起源


张鹏

吴昊 陈良杰 王也夫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

100871

关键词:对称性破缺宇称不守恒耗散结构

摘要:

生命起源中的对称性破缺——生物分子手性均一性,是生命科学中的长期未解之谜,自

然界中组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除甘氨酸无不对称碳原子之外)全部是L 型,组成RNA

DNA

中的核糖却全部是D 型。本文主要探讨目前国际上最著名的两大学说——β粒子极化

和手性分子的相互作用与

salam 假说,并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鹏、王也夫、陈良杰、吴昊(按学号顺序,排名

不分先后)


生命向我们显示的乃是宇宙不对称的功能。宇宙是不对称的,生命受不对称

作用支配。

——

Louis Pasteur1 8 5 9

一 什么是生命分子的对称性破缺


在人类的哲学体系中,对称和守恒是最美的,

因此无论在生命还是非生命体系中,左右对映体都

应该是相等的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在已知的生

物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都是

L 型,而承担生命复制

的核酸中的核糖都是

D 型,这种现象叫做生命分子的对称性破缺。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破缺

呢?是生命物质产生之初即存在破缺吗?

1953 年进行的米勒实验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把

还原性大气的主要成分氢、甲烷、水、氨四种气体,封闭在一个石英管中,通过真空放电,

发现在管内生成了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模拟了由无机小分子生成氨基酸的

自然过程。但这些氨基酸产物都是外消旋的,而在这以后所有试图由非手性无机化合物合成

手性生命物质的实验也都以失败告终。

氨基酸和核苷酸这两种构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同时存在着近乎完全的对称性破缺,这

种现象使我们不禁要想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在对二十种基本氨基酸中的异缬氨酸的研

究发现,

L 型异缬氨酸与两种原始地球上可能广泛存在的有机物(乙醇醛和甲醛)发生反应

后,可以产生一种称为苏糖的糖类,其构型全部是右手型。也就是说,结构倾向性从氨基酸

传递给了糖,更多的左手型氨基酸,促使产生了更多右手型的糖。苏糖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

种糖。皮扎雷洛认为,生命体糖类的“右倾”特性,有可能就是这样开始的。

苏糖可以进一步反应生成称为苏糖核酸(

TNA)的物质。TNA


DNA 有些相似,也能形成双螺旋结构,但比DNA 简单。此前

曾有科学家提出,生命有可能最初使用

TNA 为遗传物质,后来进

化到使用

DNA。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右手性从苏糖到TNA 再到

DNA

的整个过程。因此可以认为,氨基酸与核糖的手性起源问题

是紧密联系的,氨基酸的对称性破缺是核糖对称性破缺的基础。

所以,本文着重研究氨基酸的对称性破缺问题。


普通化学论文(

2005

- 2 -


二 关于生命物质手性起源的各种理论


在《赣南杨公风水学》中有这样的文字:“⋯⋯周易哲学强调‘天人合一’ 、‘人天

和谐’,主张人要与整个宇宙的总体规律保持高度一致性的理论无疑是正确的⋯⋯杨公风水

术非常重视龙水的左旋、右旋和龙水的阴阳交媾,本质上就是强调阳宅选址定向要与宇宙的

双螺旋场保持一致,以营造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结构。⋯⋯”

这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先民很早就注意手性问题了。

如其他一些有关生命的问题一样,在手性起源上科学界中也总体上分为两派,即生命

学说和非生命学说

生命学说:认为“没有生命就没有手性”的理论。它的支持者(包括巴斯德)相信,

不对称分子完全是高度不对称的生命体中有选择的酶反应产生的,不经活体是不可能合成对

称分子的。其著名代表人物

Wald 认为“从消旋化合物中选择一种光学异构体,有利于高级

有序结构的形成。至于究竟是两种光学异构体中的哪种,则是‘适者生存’的结果。”其论

据主要是:

一,简单的生命(如低等微生物)可以在消旋态上产生;

二,高等生物常有一种调控机制,即自动分解身体中产生的错误

D 型氨基酸。可见生

命物质的旋光性是随着生命形式的发展而形成的。

但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作另外一种解释,如低等微生物中的

D 氨基酸,可以认为是由L

氨基酸消旋化转变来的,而不是由遗传控制形成的。此外,生命学说解释给人以神秘的生命

选择力,还不能使人信服。


1988

年,Gol`danskii Kuz`min 通过分子模型证明:多聚核苷酸完全的手性均一性

是形成互补双螺旋结构的必要条件,

Joice 等观察到在模拟介导的核苷酸寡聚过程中,加入

手性不纯的单体强烈抑制互补链的装配。生命学说因此大受怀疑。因为如果没有早已存在的

均一手性,生命的自我复制就不会发生。上述实验得出了结论

:无论是地球还是宇宙空间的

均一手性都只能起源于生命之前,这也就很好地支持了非生命学说。

泥土表面理论:

1951Bernal指出,水圈与岩石圈界面间的泥土吸附有机的小分子,

使其浓度局部提高,由高能辐射可合成某些生物学上重要的大分子及蛋白质。泥土可作为聚

合反应得催化剂,生成的聚合体又变成催化剂。

Ponnamperuma等又进一

步扩充了他的思想,认为泥土具有以下重要性:


1) 泥土矿物催化原始大气合成生物单体的反应。


2) 泥土矿物在其表面吸附生物单体,使其定向、并提高浓度体

系。


3) 泥土矿物使单分子之间的缩聚反应简化,其表面作为有机分

子定向吸附与复制的模版。

泥土作用中最有意义的是选择吸附与聚合,包括对蛋白质与非蛋白质氨基酸的选择,

还包括对

LD型氨基酸的选择。泥土对LD型的选择吸附,可能是因为泥土表面有不对称

中心。

Bailey认为高岭土层间位移和空的八面体晶格,会使高岭土每层都有手性。但迄今为

止,还未发现泥土是手性的,只是实验说明某些泥土对不同构型氨基酸的选择。

统计起源论:

Mills认为手性的产生是由于统计波动的结果。他认为原始地球上某种

分子的左、右旋体相等,由于偶然的原因如统计波动,使外消旋分子中的其中一种浓度增加,

一旦多了就在不断进化中越来越多产生了光学活性。著名学者


Miller

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宇称不守恒的不对称性,在原始地球

上与有关化学反应偶联,一直影响到

DL异构体的选择是不可能

的。圆偏振光与泥土对不对称性的影响也不可能,即使有也会因为


普通化学论文(

2005

- 3 -


杨振宁与李政道



统计波动而消失。生命生命起源于海洋,如果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在原始地球上合成,那么

只有当它们在海洋或沉积物中长期保持稳定,才会是重要的,但在海洋中,以地质年代为尺

度,消旋是很快的。因而,

Miller得出结论,原始海洋旋光性为零,不对称性出现纯属偶然。

但这种观点有不得已的偶然猜测,而且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整个地球上所有生物氨基酸

都是

L型的而核糖(以及脱氧核糖)都是D型的,因为按照这个理论完全有可能在世界的某

些较为封闭的区域出现

D型氨基酸和L型核糖组成的生命。当然,如果将来发现宇宙中其他

行星上存在生命,并且存在

D氨基酸、L氨基酸的行星数目相等。可以认为光学活性起源是

统计波动的结果。

地磁场理论:地磁场理论是从地球非对称中,探讨光学活性起源的理论。

Gericke

Dougherty

KovacsThiemann都认为磁场、电场、引力场及原始地

球的圆偏振光辐射与生物圈中

立体选择场预生物化学之间,都是

手性场的相互作用。光学活性起源于这种手性场。


1984

Thiemann发现,将对称物质(如苯溶于有机溶剂中)

固定在强磁场的两极之间,用垂直于磁场的圆偏振光照射,由于法

拉第效应,可观察到磁圆二色性,苯变为假光活性物质。改变磁场

方向,则改变符号。取消磁场,则假光活性消失。为了冻结以上的

光活性,他提出设想,可在垂直于磁场方向家电场,当反应大约完成

50% ,而未达热力学

平衡前,用冷冻法阻止反应进行,将会得到某一对映体过量,但未见其实验报道。

我们知道构成生命的蛋白质都是右手螺旋结构,有人提出可能与地球作为一个大磁体

自左向右有关。在太阳系中只有金星旋转与地球相反。如果金星上有生命,其蛋白质结构是

左手螺旋的,则可证明地磁场理论。

立体选择结晶理论:

19世纪中叶,人们利用选择结晶来分离两种光学异构体。选择结

晶分为自发选择结晶与加入晶种两类。自发选择结晶即消旋体

从过饱和溶液中,由于某种缘由,自然生长出有光活性的晶种,

从而导致一种对映体结晶。如果向消旋体的过饱和溶液中加入

同一种对映体结晶,或其他光活性化合物的一种对映体,都会

发生选择结晶。以上两种结晶方式在原始地球上是可能存在

的。一般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在生命诞生之前,原始地球预

生物合成产生了有机物。在浅的海水中,当水蒸发后有机物进

行了结晶。在结晶时,由于某种原因或偶然地由于手性无机物

存在,会进行选择结晶。

加入晶种的反应,一般是加入羊毛、棉花、不对称结构

的高分子以及尘埃。

1965年原田先生将天冬氨酸溶于浓度较

高的甲酰胺溶液中,通过加

D-L-天冬氨酸的结晶,得到几乎纯的天冬氨酸对映体。在已拆

分母液中,再加入消旋天冬氨酸,还能继续光学拆分,而不损耗天冬氨酸。由于甲酰胺是预

生物合成许多有机物的前驱体

HCN的水解产物,它有可能广泛存在于原始地球上,因而这

种反应对研究光学活性起源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这种理论的缺陷同样在于,它不能解释为

什么选择结晶出的氨基酸全都是

L型,而核糖全是D

的。


三宇称不守恒导致光学活性的假说


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

宇称是基本粒子物理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宇称算符

定义的是空间反演。

1957 年,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弱

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假说。他们还提出一个决定性


普通化学论文(

2005

- 4 -


F.Vester

M.Goldharbe



吴健雄


的实验,以便查明在核的

ß衰变中宇称是否守恒。吴健雄及其合作者做成了这个实验,并且

证实了在

60Co ß衰变中宇称确实被破坏了。

说一个反应宇称守恒,就是说它在左手系和右手系中看起来是一样的,

即,左和右是不可区分的。如果在反应中宇称不守恒,则这个反应在左手

系和右手系中看起来就不一样,这时候我们说左和右是可以区分的。

后来

Goldharber 等人证明,在ß衰变中所发射的电子是纵向极化的,

这进一步说明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破坏。

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现象为研究生命手性起源的非生命论学者

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宇称不守恒导致光学活性的假说。在这一假说下,

又分为利用

ß衰变所产生电子的径向偏振来进行解释的Vester-Ulbricht 机理和基于电磁相互

作用不对称提出的

Yamataga 机理。

Vester-Ulbricht


机理

Goldharber

1957 年发现,从某一辐射核ß衰变中产生的电子是径向偏振的,由此电

子产生的韧致辐射产生圆偏振光。

1959 Vester Ulbricht 提出,ß衰变所

表现的手性与自然界生物分子的手性间有因果关系。

ß衰变中产生的偏振电

子,对外消旋分子或前手性分子产生非对称性影响,最后由不对称合成或分解

产生手性分子。归纳其机理如下:

放射核

ß衰变 径向偏振电子 减速 圆偏振韧致

辐射

有机物不对称分解或合成 光学活性有机分子。


Vester-Ulbricht


机理的相关实验

1968

年,Garay 1.33e7Bq SrCl2,分别加入到L D 型酪氨酸的

碱性溶液中,在室温放置

18 个月后,发现D-酪氨酸分解比L 型显著,他认

为这是由于发生偏振光的

ß射线作用,是D-酪氨酸进行了立体有择性分解。

1975

Bonner 120keV 的线性加速器,来产生天然的自然反平行(AP

“左手性”电子,也可产生非天然的自旋平行(

P)“右手性”电子,进行辐解

D-

L-亮氨酸的实验。在53%-76%样品分解后,AP 电子产生0.60%-1.42%过量的L-亮氨酸,

P

电子可产生0.74%-1.14%过量的D-氨基酸。

1976

Darge 等将标记32P 的磷酸盐加入到消旋的DL-色氨酸水溶液中,在-25oC

放置

12 周后测定紫外光谱,发现色氨酸的分解率为33%,必旋光度为+0.7±0.4e-3 度。

由此可见

L-色氨酸比

D-

色氨酸优先分解,造

成了大约

19%D-色氨

酸的浓集。注意到,


Garay

Darge 的实验

结果似乎恰好完全相

反。事实上,他们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1993

年我国学者王文清、罗辽复在意大

利国际生命起源会议上指出:长期以来,

人们忽视了构型和旋光兴并不是同一概

念,

ß粒子是对氨基酸的旋光性(左旋

Rn<0,

,右旋Rn>0)有选择,而不是对

构型(

DL)有选择。Garay 用的酪氨

普通化学论文(

2005

- 5 -


酸和

Darge 用的色氨酸在紫外圆二色谱的旋光符号相反。

Vester-Ulbricht


机理的局限性

必须注意到,

Garay 等人的实验都不能严密地证明V-U 机理。比如,Garay 的判据仅

仅是对紫外光谱的观察,未作旋光度测定;

Bonner 的实验中,当电子能量为60eV 时,选择

分解消失。又如

Garay Darge 的实验中样品都采用水溶液,在溶液中对称自由基可能会淹

没不对称效应。而且,对上述实验的一些重复也往往既得不到肯定也得不到否定的结果。

另一个问题是由韧致辐射本身固有的性质造成的。由上图可见,随着

ß衰变电子能量

的增加(从

0-Eß),总韧致辐射强度减小,而极化电子产生的韧致辐射圆偏振增大,最后几

乎达到

100%。在低能区,具有大量韧致辐射光子,它们最有可能引起简单的光化学反应,

但韧致辐射圆偏振太小,因而不能产生可测量的不对称光化学效应。同样地,在高能区圆偏

振程度高,但韧致辐射光子少,韧致辐射强度低,也不能产生不对称光化学反应。


Y


机理与Salam 假说

β电子和手性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引起对分子的手性选择,但这是外

界因素,必须有内在因素在起作用。

1991 Salam 提出一个新概念,由于

Z

0 相互作用,电子与电子耦合形成库柏对,在临界低温下玻色凝聚,使D-

氨基酸向基态

L 型产生二级相变,造成生命起源中对称性破缺。

下面具体来介绍

Salam 假说的由来和发展,Salam 假说的基础是Y 机理:

根据宇称不守恒原理,

1966 Yamagata 进一步认为电磁相互作用也是不对

称的,对

L D 型氨基酸,由于电磁作用会使其分子波函数稍有不同,这样

L

体和D 体在能量上有微小差别,表现为反应性上会有差别,这种差别经过各种过程如聚合、

结晶、链反应得化学放大,可产生光学活性分子,这就是

Y 机理。

同样是

60 年代,S.L.Glashow 首先认识到要统一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内不对称

性必须扩大。他提出用SU(

2)×U(1)内部规范性,统一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

1967

1968 S.Weinberg Salam 先后采用SU(2)×U(1)规范对称性,并应用了对称性

自发破缺机理,得到了一个可以重整化的电弱统一的规范场理论,这

个理论揭示了许多重要的实验事实,并预言:(

1)存在中性流弱相互

作用,其强度与带电流相互作用是统一数量级。(

2)传递弱相互作用

的中间玻色子是

W+W-Z0 粒子。

根据电弱统一理论中提出的基本粒子模型,电弱作用力通过“弱荷电流”

(W )和“弱

中性流”(

Z 力)区分为左右的。任何两个基本粒子间的这些流的强度取决于粒子间的距离

和它们的电荷。弱

W 荷对于左旋电子是非零的,但对于右旋电子为零。因此,一个有旋电子

简直感觉不到

W 力。这种不对称导致了:受W 力支配的β衰变产生的都是左旋电子。Z 力对

左旋和右旋电子具有符号相反,且数值基本相等。符号上的差别是由旋电子通过

Z 李与原子

核相吸引,而左旋电子相排斥。由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电弱力,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推论:

所有原子都是手性的。


Z

力如此之效,以致还未观察到它对分子化学性质的影响。但S.F.Mason G.E.T rantar

对若干个

L 型和D 型氨基酸的能量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考虑了不对称的Z 力,预料中的对

映体之间的能量分裂出现了。在所有情形下,生物学上占优势的


L-

氨基酸和D-核糖都具有较低的能量。计算结果如下:

(L-D)Ala:-3.0

×10-19ev,(L-D)Val:-6.2×10-19ev

(L-D)Ser:-2.3

×10-19ev,(L-D)Asp:-4.8×10-19ev

(L-D)

核糖:+1.8×10-19ev

可见,对映体分子间的能量差数量级为

10-19ev300K 是,L

型比

D 性氨基酸数量多1/107

普通化学论文(

2005

- 6 -


由此可见,生命体的手性均一,必须有某种放大机制起作用。


1991

Salam 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由于Z0相互作用,电子与电子耦合成库柏对,借助

量子力学协同效应,由于玻色凝聚,在某一临界低温

Tc 下引起二级相变,包括D 型氨基酸


L 性相变。一般来说,Tc 是个低温值,地球作为L-氨基酸形成

之地太热了。所以他设想,在低温(或高密度中子星),在原是宇

宙空间早在地球形成前氨基酸的手性选择就已进行。


1994

4 月王文清、盛湘蓉与杨宏顺、陈兆甲科研组合作,

利用搽粉绝热连续加热量法在

77.35K 300K 区间,以0.5K/min

升温速率(或降温速率)测定

D-缬氨酸和L-缬氨酸的比热容与T 图,发现D-缬氨酸在270

±

1K 有明显λ相变,而L-缬氨酸则无。经多次热循环及以L-缬氨酸作参比样品,D-缬氨酸

在同一温度均重复出现比热容尖峰。

D-缬氨酸单晶X 衍射晶格数据显示,在临界温度Tc

后,无明显晶格变化。试探排除了水汽、结晶水及晶格变化对比热容的贡献,王文清等人认

为比热容异常是由于电子耦合成库柏对及协同效应的电子比热容贡

献,并认为

D-缬氨酸的相变可能是D 型向L 型转变的二级相变。

同样,对于

D-丙氨酸单晶分子,在低温200K 300K 出现了磁相

变,这与比热容测出的λ相变温度一致,人们认为,该温度也许就是


D-

丙氨酸向L-型转变的二级相变。

Salam

假说的创造性在于:1.亚原子水平上表现出的Z 力结合电磁相互作用,在凝聚态氨

基酸单晶

D L 型分子中被首次检测到,这在理论上有重大意义;2.D-丙氨酸和D-缬氨酸

均在实验中发现了比热容的λ相变,这将有助于证明

Salam 假说中提到的D 型氨基酸向L-

型转变的二级相变。

同时,应该看到该假说也存在缺陷:从氨基酸混消旋体转变成某种手性单一的氨基酸分子

的过程,需要越过一个大的活化能势垒。如果这个相变发生,将导致化

学键断裂。虽然一般认为

Z 力得影响再低温实可以忽略不计,Salam

提出电磁力不是唯一能引起化学效应的李,电弱力的

Z0 部分也在化学效

应中起到积极作用。


四 耗散结构理论与手性破缺


关于宇称不守恒导致对称性破缺的理论较为成功地解释了生命分子对称性破缺的普遍


(至少在地球),但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主要弊病在于无法说明如此小的不对称(10-17)是如

何发展到今天我们生命物质世界如此的手性均一性

,而不被淹没在外消旋的汪洋大海之中的.

对于至一点

,我想纯粹的讨论具体的放大机理是盲目的,我想在这里现论述一下自发不对称

破缺的可能性。

在经典热力学中,体系总是趋于平衡的,或者说是趋于熵增(混乱)的,而在生物体

中的氨基酸和

DNA 是手性均一的———这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结构。这个道理很简单,试想

一下,如果一个肽链由

150 个氨基酸构成,如果其D 型和L 型氨基酸数

量等的那么它有

2150 个异构体,而如果它是手性均一的呢?它只有一种异

构体。因此我们说,生命体中的手性均一现象是一种有序的非平衡的状态。

那么根据经典热力学,它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而事实恰恰相反。这是为什

么呢?

其根本原因是,在生命物质的形成过程中,

体系始终是开放的,远离平衡的,因此,在平衡附

近封闭体系中,得到的热力学规律在这里不再适用。

Prigogine 提出

I



Prigogine

普通化学论文(

2005

- 7 -


耗散结构理论,为对称性自发破缺提供了新的物理学基础。

Prigogine 认为,在远离平衡的

条件下,一个开放的物理化学体系可以通过分支现象,从原先空间均匀的各向同性状态发展

到集中都是稳定的但时空特性可能不同的有序状态,即由无序中产生有序。这两种空间有序

状态唯一的差别可能仅仅在于其对称性。试想,如果体系刚好从

DL-型氨基酸等量的始态

出发,到达不稳定分支,那么,仅仅从宏观的反应

-扩散方程将无法确定体系将选择D L

中的哪一种。但体系一旦选择了

D L 路线中的一条,那么,根据非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

它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直到对称性完全破缺。难道我们现在世界中的手性均一性真的只

是由于一次偶然的随机事件(这种说法有些随机论的色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样也无

法解释手性均一在全球的普适性。

为了解释这一点,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开放体系远离平衡态时在分支点附近的在在微

小扰动下的行为表现。由

Prigogine 的推导我们得到(具体过程从略):

Φ

i{Xi’,λ,g)≡Did2Xi’dz2+g*lidXi’dz+fi’{Xi’,λ,g)=0



dX

i’dz=0,(z=0,1)

其中


f

i’{Xi’,λ,g)=Sfi({S-1Xi},λ)=e-Di-1ligzfi({eDi-1ligzXi},λ)

现在边界条件与个无关,但

fi’与g 有关,所要研究的是如下一个方程组的解:

Φ

i{Xi’,λ,g=0

或简单写作

Φ(

X,λ,g=0

在没有重力场(

g=0 时),

Φ(

X,λ)=0

这个方程的解

X 取决于参数λ。确定二者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前面所说的分支分析的任

务。当

g0,但很小时,可将其看作是一个很小的摄动(微扰)参数。推广到更一般的情

况,Φ(

X,λ,g=0 中的g 不仅可以代表某种弱的外场的作用,也可以代表诸如少量杂志

或某种微小的不均匀性等所引起的不对称作用。


g 是一个很小的小参数并且λ处于方程Φ(X,λ)=0 的分支点时,Φ(X,λ,g=0

代表了所谓的分支的奇异摄动问题。利用奇异

摄动方法可以研究小参数

g 对于方程Φ(X,

λ

,g=0 的解X 和λ之间的依赖关系的影响。

详细的研究表明,小参数

g 的存在可以破坏原

来意义上的分支

,从而导致右图所示的分支

图。

由此可见,即使对于很小的

g,原来在分

支点相交的两个分支

A B 被分开了。于是当

参数λ发生变化是,体系将连续地发展到分支


A

而并不发展到分支B,除非体系中发生很大

的涨落或者受到外界很大的扰动。

同时在分支点附近,外部扰动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换句话说,体系在分支点附近对外

场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了。远离平衡的分支现象赋予体系的高度灵敏性这一点可能有着重要的

潜在应用价值。由于它能使体系感觉得出十分微弱的环境的非对称性,因此可以认为在非对

称的环境中,化学反应在分支点的行为会与在平常的条件下不同,于是有可能优先合成某些

非对称的化学物质。

那么问题产生了,是谁来提供分支点处的定向微小扰动呢?或者说是谁来提供细微的


普通化学论文(

2005

- 8 -


不对称环境呢?我们很自然的想到了前面提到的宇称不守恒,无论是

Y 理论还是U-V-Salam

理论都能够提供形成耗散结构所需要的不对称扰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宇称不守恒和耗

散结构理论完成了互补,耗散结构理论需要的微小定向策动力有宇称不守恒来提供,而宇称

不守恒所需要的放大趋势则由耗散结构理论所完成,至于具体的机理和历程还有待更进一步

的发现,但我想离弄清手性起源的真正机理的时刻已不太遥远了。

参考文献:


[1]

《立体差异反应——不对称反应的性质》,[]泉美治田井晰,科学出版社,1987

[2]

《立体化学》,叶秀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3]

《生命科学》,王文清,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

《宇宙地球 生命》,王文清,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

《生命的化学进化》,王文清主编,徐光宪审,原子能出版社,1994

[6]

《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李如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7]

《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湛垦华、沈小峰,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8]

Organic Chemistry, second edition,Maitland Jones Jr.Castle House2000

[9]

《氨基酸单晶的低温相变机制研究》,易芳硕士论文,1999

[10]

《氯基酸手性分子的低温相变》,盛湘蓉硕士论文,1995

[11]

《生命起源问题研究》,赵健硕士论文,1992

[12]

《遗传密码及生物分子手性起源的研究》,丁翔博士论文,1993

[13]

《生命之科学 The science of life》, H. G.韦尔斯, P. G.韦尔斯, 鸠良·赫胥黎郭沫若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4]

Temperature induced Phase Transitions in Chiral Amino Acids——Search of Spontaneous

Parity Breaking and Restoration

手性氨基酸分子的温度诱导相变——自发对称性破缺与

复原》,王文清、闵玮、龚龙,物理化学学报,

2005

[15]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陈阅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6] Ruby W W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tmosphere and Oceans.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1964.1

[17]

《自然辩证法研究方法》,徐光宪,1983

[18]

《生命是什么》,埃尔温.薛定谔,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19]

《生命起源的化学基础》,[]原田馨著,庚镇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20]

《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I.普利高津,I.斯唐热,曾庆宏,沈小峰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