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叉的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
一、预备问题
1、 实验中策动力的频率为200Hz时,音叉臂的振动频率为多少?
2、实验中在音叉臂上加砝码时,为什么每次加砝码的位置要固定?
二、引言
实际的振动系统总会受到各种阻力。系统的振动因为要克服内在或外在的各种阻尼而消耗自身的能量。如果系统没有补充能量,振动就会衰减,最终停止振动。要使振动能持续下去,就必须对系统振子施加持续的周期性外力,以补充因各种阻尼而损失的能量。振子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当外加的驱动力的频率与振子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现象。
音叉是一个典型的振动系统,其二臂对称、振动相反,而中心杆处于振动的节点位置,净受力为零而不振动,我们将它固定在音叉固定架上是不会引起振动衰减的。其固有频率可因其质量和音叉臂长短、粗细而不同。音叉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如用于产生标准的“纯音”、鉴别耳聋的性质、用于检测液位的传感器、用于检测液体密度的传感器、以及计时等等。
本实验借助于音叉,来研究受迫振动及共振现象。用带铁芯的电磁线圈产生不同频率的电磁力,作为驱动力,同样用电磁线圈来检测音叉振幅,测量受迫振动系统振动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研究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及其规律。具有不直接接触音叉,测量灵敏度高等特点。
三、实验原理
1、音叉的电磁激振与拾振
将一组电磁线圈置于钢质音叉臂的上下方两侧,并靠近音叉臂。对驱动线圈施加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使音叉臂磁化,产生交变的驱动力。接收线圈靠近被磁化的音叉臂放置,可感应出音叉臂的振动信号。由于感应电流
,
代表交变磁场变化的快慢,其值大小取决于音叉振动的速度,速度越快,磁场变化越快,产生的电流越大,从而使测得的电压值越大。所以,接收线圈测量电压值获得的曲线为音叉受迫振动的速度共振曲线。相应的输出电压代表了音叉的速度共振幅值。
1、简谐振动与阻尼振动
物体的振动速度不大时,它所受的阻力大小通常与速率成正比,若以F表示阻力大小,可将阻力写成下列代数式:
式中γ是与阻力相关的比例系数,其值决定于运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周围介质等的性质。
物体的上述振动在有阻尼的情况下,振子的动力学方程为:
其中m为振子的等效质量,
为与振子属性有关的劲度系数。
令
,代入上式可得:
式中
是对应于无阻尼时的系统振动的固有角频率,
为阻尼系数。
当阻尼较小时,式(2)的解为:
式中
。
由公式(3)可知,如果
=0,则认为是无阻尼的运动,这时
,成为简谐运动。在
≠0,即在有阻尼的振动情况下,此运动是一种衰减运动。从公式
可知,相邻两个振幅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与无阻尼的周期
相比,周期变大。
2、受迫振动
实际的振动都是阻尼振动,一切阻尼振动最后都要停止下来.要使振动能持续下去,必需对振子施加持续的周期性外力,使其因阻尼而损失的能量得到不断的补充.振子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振动叫受迫振动,而周期性的外力又称驱动力.实际发生的许多振动都属于受迫振动.例如声波的周期性压力使耳膜产生的受迫振动,电磁波的周期性电磁场力使天线上电荷产生的受迫振动等。
为简单起见,假设驱动力有如下的形式:
式中
为驱动力的幅值,
为驱动力的角频率。
振子处在驱动力、阻力和线性回复力三者的作用下,其动力学方程成为
仍令
,得到:
微分方程理论证明,在阻尼较小时,上述方程的解是:
式中第一项为暂态项,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这一项将消失,第二项是稳定项.在振子振动一段时间达到稳定后,其振动式即成为:
应该指出,上式虽然与自由简谐振动式(即在无驱动力和阻力下的振动)相同,但实质已有所不同.首先其中
并非是振子的固有角频率,而是驱动力的角频率,其次A 和
不决定于振子的初始状态,而是依赖于振子的性质、阻尼的大小和驱动力的特征。事实上,只要将式(8)代人方程(6) ,就可计算出
其中:
在稳态时,振动物体的速度
其中
(12)
3、共振
在驱动力幅值
固定的情况下,应有怎样的驱动角频率
才可使振子发生强烈振动?这是个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下面分别从振动速度和振动位移两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3.1 速度共振
从相位上看,驱动力与振动速度之间有相位差
,一般地说,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并不相同,有时两者同向,有时两者反向。同向时驱动力做正功,振子输人能量;反向时驱动力做负功,振子输出能量。输人功率的大小可由
计算。设想在振子固有频率、阻尼大小、驱动力幅值
均固定的情况下,仅改变驱动力的频率
,则不难得知,如果满足最大值
时,振子的速度幅值
就有最大值。
由
可得:
由此可见,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子固有频率时,驱动力将与振子速度始终保持同相,于是驱动力在整个周期内对振子做正功,始终给振子提供能量,从而使振子速度能获得最大的幅值。这一现象称为速度共振。速度幅值
随ω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显然
或
值越小,
~ω关系曲线的极值越大。描述曲线陡峭程度的物理量一般用锐度表示,其值等于品质因素:
其中
为
对应的频率,
、
为
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时对应的频率值。
图1 速度共振曲线 图2 位移共振曲线
3.2、位移共振
驱动力的频率ω为何值时才能使音叉臂的振幅A 有最大值呢?对式(9)求导并令其一阶导为零,即可求得A的极大值及对应的ω值为:
由此可知,在有阻尼的情况下,当驱动力的圆频率
时,音叉臂的位移振幅A 有最大值,称为位移共振,这时的ω<ω0。位移共振的幅值A随ω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由(14)式可知,位移共振幅值的最大值与阻尼
有关。阻尼越大,振幅的最大值越小;阻尼越小,振幅的最大值越大。在很多场合,由于阻尼
很小,发生共振时位移共振幅值过大,从而引起系统的损坏,这是我们需要十分重视的。
比较图1和图2可知,速度共振和位移共振曲线不完全相同。对于有阻尼的振动系统,当速度发生共振时,位移并没有达到共振。其原因在于,对于作受迫振动的振子在平衡点有最大幅值的速度时,其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也达到最大,于是在平衡点上的最大动能并没有能全部转变为回转点上的势能,以致速度幅值的最大并不对应位移振幅的最大.这就是位移共振与速度共振并不发生在同一条件下的原因.显然,如果阻尼很小,两种共振的条件将趋于一致,这一点也可从图2的位移共振曲线清楚地看出来。
4、音叉的振动周期与质量的关系
从公式(4)
可知,在阻尼
较小、可忽略的情况下有: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质量m,来改变音叉的共振频率。我们在一个标准基频为256Hz的音叉的两臂上对称等距开孔,可以知道这时的
变小,共振频率
变大;将两个相同质量的物块mX对称地加在两臂上,这时的
变大,共振频率
变小。从式(16)可知这时:
其中k为振子的劲度系数,为常数,它与音叉的力学属性有关。m0为不加质量块时的音叉振子的等效质量,mX为每个振动臂增加的物块质量。
由式(17)可见,音叉振动周期的平方与质量成正比。由此可由测量音叉的振动周期来测量未知质量,并可制作测量质量和密度的传感器。
四、实验仪器
音叉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仪包括260Hz左右基频的钢质音叉,2个电磁激振线圈、阻尼装置、4对加载质量块(由小到大为5g一对、10g两对、15g一对,其中一对10g的可以作为未知质量块)、测试架、音频信号发生器、三位半2V交流数字电压表等。
音叉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仪
实验装置连线图
五、实验步骤
1、将实验架上的驱动器连线接至实验仪的驱动信号的“输出”端,实验架上的接收器接至实验仪的测量信号“输入”端。驱动波形和接收波形的输出可以连接到示波器观测。测量信号“输入”端内部与交流电压表相连。
连接好仪器后接通电源,使仪器预热10分钟。
2、测量不同状态下音叉的速度幅频特性、以及相应的共振频率和输出电压Umax。
音叉的不同状态包括自由(无阻尼)状态和不同阻尼状态(要求至少测量两种不同的阻尼状态)。测量时应先找到大概的共振频率,同时选择一个合适的驱动信号输出幅度(选定后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然后按照频率由低到高,测量数字电压表示值U与驱动信号的频率f之间的关系(数据表格如下图所示),注意在共振频率附近数据应密集一些,确保找准共振频率。
驱动信号输出幅度: 阻尼大小:
f (Hz)
|
|
|
|
……
|
|
|
|
|
U(V)
|
|
|
|
……
|
|
|
|
|
3、在无阻尼状态下,将不同质量块(5g、10g、15g、20g、25g)分别加到音叉双臂指定的位置上,并用螺丝旋紧。测出音叉双臂对称加相同质量物块时,相对应的共振频率。记录m~f关系数据,(数据表格如下图所示)。
m(g)
|
|
|
|
|
|
|
f (Hz)
|
|
|
|
|
|
|
六、数据处理
1、找出音叉在不同阻尼下(包括零阻尼)作受迫振动时的共振频率及相应的Umax。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绘制不同阻尼下(包括零阻尼)的U~f关系曲线。求出两个半功率点f2和f1,计算音叉的锐度(Q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绘制周期平方T2与质量m的关系图,分析其特点和意义。
七、注意事项
1、实验中所测量的共振曲线是在策动力恒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实验中手动测量共振曲线或者计算机自动测量共振曲线时,都要保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不变。
2、加不同质量砝码时注意每次的位置一定要固定,因为不同的位置会引起共振频率的变化。
3、驱动线圈和接收线圈距离音叉臂的位置要合适,距离近容易相碰,距离远信号变小。测量共振曲线时驱动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位置确定后不能再移动,否则会造成曲线失真。
八、拓展问题
1、平移阻尼块的位置,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2、在重复测量时,前后的实验结果可能不完全一致,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呢?
九、参考文献
1、《大学物理教程》 第一册 第二版 吴锡珑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音叉的速度共振与位移共振曲线的测量和研究》 倪敏 薛珍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年第2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