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二)
勒让德变换有这样一个性质,即如果在x、y平面上的两条曲线是相切的,变换到u、t平面也是相切的,反之亦然。具有这种性质的变换称为接触变换。勒让德变换是接触变换的特殊情形。
勒让德变换
武际可
. §1 勒让德变换的提出
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勒让德(Legendre, Asrien-Marie,1752-1833)出生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8岁时,通过了数学物理的毕业论文答辩。只后在大学教授过数学,31岁时被选入科学院。
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于1790年宣布要对当时相当混乱的度量衡制度进行改革。科学院组成了一个由拉格朗日为首的委员会。委员会建议以从赤道到北极的一千万分之一为长度基本单位――米,这个方案于1791年被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于是就要着手实际测量从赤道到北极的长度。勒让德参加了测量,并且是经度局的一名成员。1813年拉格朗日逝世,勒让德接替他成为经度局的主席。他在数学上的贡献,勒让德多项式就是在计算地球形状时的一项创造。
勒让德在数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解析数论、椭圆函数、几何学、天体力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1787年,勒让德在蒙日关于最小曲面研究的启发下,给出了勒让德变换。勒让德变换在勒让德的贡献中,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而且,开始只是对于几何问题的讨论引进的。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在无论是数学还是力学与物理中都显示了它的重要性,经过人们对它的推广,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勒让德变换是从以下偏微分方程出发的
(1.1)
勒让德像
其中若令,zzpqxy∂∂==∂∂,再令R、S、T仅是p,q的函数。令曲面的切平面为(,)zfxy=
0pxqyzv+−−, (1.2)
则应当有
222220vvvRSTqpqp∂∂∂−∂∂∂∂ (1.3)
(1.2)式在变量x,y与它们的对偶变量p,q之间给了一个变换。把这个变换具体写出来就是对它求微商得
,;,vvzzpqxyxypq∂∂∂∂===∂∂∂∂ (1.4)
考虑到上面变换的雅科比矩阵应当互逆,即
222222ppzzxyxxyqqzzxyxyy⎛⎞∂∂∂∂⎛⎞⎜⎟⎜⎟∂∂∂∂∂⎜⎟⎜⎟⎜⎟∂∂⎜⎟∂∂⎜⎟⎜⎟⎜⎟∂∂∂∂∂⎝⎠⎝⎠,222222xyvvppppqxyvvqqpqq⎛⎞∂∂∂∂⎛⎞⎜⎟⎜⎟∂∂∂∂∂⎜⎟⎜⎟⎜⎟∂∂⎜⎟∂∂⎜⎟⎜⎟⎜⎟∂∂∂∂∂⎝⎠⎝⎠
于是有
2222222222222222111,,,zvzvzvxqxypqypvvppqvvpqq∂∂∂∂∂∂==−∂Δ∂∂∂Δ∂∂∂Δ∂∂∂∂∂∂Δ∂∂∂∂∂其中=
这个变换把一个拟线性方程(1.1)变到一个线性方程(1.3)。
§2. 勒让德变换
令 2.1 2.2 2.3yyxdyytdxuutduu′′=(),()==,()=(),()= 2.4 dt。()
从(2.2)反解出x为t的函数并代入下式
uxty=- (2.5)
把这个式子微分得
dddddddddddyyuxttxxxttxxtxx=+-=+(-)=,
由此,显然得到u是t的函数,并且对t的导数是x。
(2.5)式确定了变量u、y,x、t之间的一个变换。它把y=y(x)变到了
ttxuut=()=() (2.6)
同样,由(2.5)可以得,它定义了另一个与上面变换相反的变换。所以这两个变换是相互的,它们的关系是对等的。yxtu=-
勒让德变换有这样一个性质,即如果在x、y平面上的两条曲线是相切的,变换到u、t平面也是相切的,反之亦然。具有这种性质的变换称为接触变换。勒让德变换是接触变换的特殊情形。
把以上的思想推广到多变量的情形,设有n个变量的函数,它具有直到二阶以上的连续微商,取新的一组变量12,,,nqqqK12(,,,)nUUqqq=K
(1,2,,)iiUQinq∂==∂K (2.7)
它们组成对原变量的一组变换其雅科比行列式12,,,nqqqK
20ijijQUqqq∂∂=≠∂∂∂
从(2.7)可以把原变量反解出来得
12(,,,)(1,2,,)iinqqQQQin==KK(2.8)
考虑新函数
1nciiiUQqU==Σ , (2.9)
对上式微分得
========∂=∂∂=−∂∂=−∂∂==∂ΣΣΣΣΣΣΣΣ(+)-+()+()11111111ddddddddddnnciiiiiiiinniiiiiiinniiiiiiicnniiiiiiUUQqqQqqUqQQqqUqQQqqUqQqq
由此我们证明了
(1,2,,)ciiUqinQ∂==∂K (2.10)
两个函数U和的关系由(2.9)给出。对应的变量和函数的关系分别由(2.7)和(2.10)给出。它们概括了力学与物理中许多对偶关系。cU
§3 .勒让德变换在力学与物理中的应用
1).气体的热力学函数
在热力学中,常见的自变量或状态变量有:T、S、p、v四个,即温度、熵、压强与体积。这四个变量之间两两对偶,前两个之积和后两个之积的量纲都是能量。用体积和熵为自变量表示的内能U(S,v),有
(3.1) ddUTSpv=-
可以将自变量改变为其对偶的自变量,于是我们还有和内能同一量纲的三个热力学函数F(T,v)、H(S,p)、G(T,p),即亥姆霍兹自由能、焓、吉布斯自由能,它们和内能之间的关系是
d= d = d=-Sdd=+ dHdd=+ dG=-d+dUUTSpdvFUTSFTpvHUPV TSvpGUPVTSSTvp---=+- (3.2)
我们看到,这些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恰好是勒让德变换。所以,勒让德变换实际上是在我们得到了一个不变量后,要得到它的对偶自变量下的不变量的一个重要的变换。
2).哈密尔顿函数
在分析力学中,我们有描述n自由度系统的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
d01,2,djjLLjqq∂∂∂∂L&-=(=, (3.3)
其中L=T-U这里L为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T为系统的动能,U为系统的势能,jq(j=1,2, ,n)为系统的广义坐标。L
如果我们引进系统的广义动量
1,2,jjLpjq∂∂L&=(= (3.4)
可以证明,从上式中我们可以把jq&反解出来作为jp和jq的函数。我们希望引进新的函数H,它是p,q的函数。为此令
(3.5) 1njjjHpqΣ&==
我们把两边进行变分并利用(3.3)与(3.4)得
111111dddddddddddddnjjjjjnnjjjjjjjjjjnnjjjjjjjjjjnjjjjjHHHpqpqLLpqqpqqqqpqqppqpqpqqp∂∂∂∂∂∂∂∂ΣΣΣΣΣΣ&&&&&&&&&&=======(+)=(+)-(+)=(+)-(+)=(-+)
比较等式两边,我们就得到
jjjjHpqHqq∂∂∂∂&&=-= (3.6)
这就是动力系统的哈密尔顿形式的典则方程。我们看到(3.5)也是一个勒让德变换。
另外,由于拉格朗日函数是jq与jq&的函数,按照(3.5)转换为哈密尔顿函数是jp和jq的函数,所以变换是把部分自变量变量jq&变到自变量jp而保持自变量jq不变。由此可以知,勒让德变换可以把自变量中的任意个变量变换到它的对偶量。
3).弹性力学的余能原理
现在我们来讨论弹性体,在(2.9)中,令U为弹性体的势能,它是广义位移q的函数。则就是弹性体的余能。对于弹性体来说,因为自变量是坐标的连续函数,这时(2.9)中的求和号,应当改用积分号。cU
我们知道弹性体的总势能是
1:Tddd2tDDDUvv∗∂Γ⋅∫∫∫∫∫∫∫∫=()--u futu (3.7)
其中是应变张量是应力张量,ΓTf是体力向量场,是位移场,是体积,是表面积,uvsD是体积占据的空间区域,D∂是区域的表面,下标t是表面上给定外力t的部分。
1:Tddd:Tdd2cDDDDDUvvsUv∂∂=Γ⋅⋅Γ⋅∫∫∫∫∫∫∫∫∫∫∫∫∫---=-u fututu (3.8)
在满足几何约束的条件下,从总势能的变分0Uδ=可以得到弹性体的平衡方程和应力边条件,可以推出在满足平衡条件下,从余能的变分可以得到弹性体的几何关系与位移边条件。这就是弹性力学的余能原理。0cUδ=
§4. 广义变分原理
我们来考察式(2.9)把所有的项移到一边,然后用一个函数不是它,即令
=Π=Σ+-1nciiiUUQq (4.1)
其中U是广义位移q的函数,而是广义力Q的函数。显然对cUΠ求变分,我们得到
δδδδδδδ==Π=∂∂−−∂∂ΣΣ+-(+)=[(+()11)]nciiiiicniiiiiiiUUQqqQUUQqqQqq
考虑到δiq与δiQ的任意性,我们就有
∂=∂∂=∂iiciiUQqUqq (4.2)
上式既包含了平衡条件,也包含了几何条件,其中U是应变能,是余应变能。得到的前一个式子是拉格朗日定理,而后一个式子是卡斯提也努定理。cU
对于得到平衡或几何条件来说,相应的广义力与广义位移应当等于零,即(4.2)的左端应当等于零。这时对应的(4.1)应当适当修改为
Π=+cUU (4.3)
一般说来,对于弹性力学的情形,这就相当于Hellinger-Pranger-Reissner两变量的变分原理。
采用(3.7)和(3.8)的符号,对于弹性力学问题,我们可以把(4.3)写为:
tDDDDDvsvv=∂∗∂Π==Γ⋅Γ⋅⋅Σ∫∫∫∫∫∫∫∫∫∫∫∫∫+--()--11:Tdd21:Tddd2nciiiUUQqutuu futu (4.4)
如果在余能原理的泛函中,通过本构关系把其中都好应力变换为应变。然后加入上式中。这时,对它进行变分,自变函数是位移、应力和应变。我们就得到三变量变分原理。它和胡海昌变分原理是等价的。
§5 结论
勒让德变换是把一个物理不变量变为其对偶坐标下的不变量。由于在物理中,对偶是一个十分基本的概念,所以勒让德变换对于理解这类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菲赫金哥尔茨著,微积分学教程,第一卷第二分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pp.474
〔2〕 武际可、王敏中、王炜,弹性力学引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V.I.Arnold,Mathematical Methods of Classical Mechanics,Springer-verlage,1978,pp.66,36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