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脑电波是不够的
在医学、科研、某些商业化产品中广泛应用了脑电波,通过脑电波的变化去窥探的大脑的状态,从而为医学的病理分析、脑科学的研究、商业化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在医学的病理分析中,可以根据脑电波的异常情况,诊断大脑的病态。在脑科学的研究中,根据脑电波的变化描述大脑的电理指标,作为向科学的终极 (破解思维奥秘)进军的一条途径。在一些商业化的产品中,应用较为低级,都是借助脑电波的某个变化,去描述出大脑处于某状态,然后用这个状态表示某种思维或动作。此类产品一般都是这样,先采集某人的数个稳定思维状态,存入数据库,然后每个状态代表一个思维(具体代表什么,要看不同的产品了,脑电波游戏软件中,一个状态可能代表的是某个动作;脑电波词汇类软件中,一个状态可能代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以此类推),从而用状态数据模拟出思维,比如脑控轮椅,轮椅的处理器通过电极读出残疾人的一段脑电波,把这段数据与预先存储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找不到接近的数据则认为是无效数据,电脑不会执行任何指令,如果比对出相近的数据,则从数据库中取出对应的指令,并向控制设备发出动作指令,于是轮椅就按照残疾人的思维运动了,表面看是思维驱动了轮椅,其实是脑电波状态数据驱动了轮椅!所以,这些产品貌似是尖端科技,貌似是心想事成,其实就是普通的程控设备,只是控制的触发机制用的是脑电波而已!比如训练驱动轮椅向前走,残疾人并不是在大脑中用语言思维“轮椅向前”,而是在脑中想自己的胳膊或腿等器官向前伸,实验刚开始,一般都会配合肢体动作,以强化这个状态,经过反复训练,大脑的这个状态稳定了,数据变化小了,就可以不用肢体动作了,只要脑中想做这个动作就可以了。所有这类产品功能都很单一,像脑控轮椅、电视、游戏软件等等,需要的指令(脑电波状态)不多,实现并不困难,实验者经过数天的训练,找出数个稳定状态就能进行控制了。还有几个实验,比如脑电波词汇类产品,由于人类的词汇非常丰富,需要的稳定状态就要多得多了,这就需要实验者精确控制数千个状态,并建立对应的数据库,难度很大,因为大脑的思维异常复杂,无意识思维太多,这无法应用,而且人在不同情绪下,思维同一事物,其脑电波也有区别,假如实验者间隔几个月,可能这些状态数据又都无法使用了,所以这类实验,都是精选一些心理状态稳定的人,长期持续训练,目前最多的词汇数据库,是经过了一年的训练,仅有150个词汇(状态),而且出错率很高!这些应用都必须借助电极紧贴头皮采集脑电波,使用这些产品,看似心想事成,其实使用时,心想的并不是要成的事,比如大脑中想伸胳膊这个动作,记录下对应的脑电波数据,就可以用来代表轮椅向前走,也可以代表游戏主角的出拳,也可以代表“走”这个字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先训练的原因。如果你说这是解读了思维,请你买一款此类产品用用,你就知道了,不要自己瞎猜!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脑电波并不是脑电的全部!脑电会被脑脊髓液、颅骨等人体组织吸收或阻挡,能够在头皮采集到的仅是功率较强的一部分!而且采集到的这部分也仅是一小部分,因为要达到头皮能采集到这个强度,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神经元的同步化,二是神经元的排列方向一致!因为,如果神经元的电脉冲不同步,即使频率一致,也会发生相位抵消,失去振幅,从而测不到电位差!如果方向不一致,即使相位一致,也会发生电场抵消,能量衰减到很低或是零,也不会测到电位!所以,我们能够测量到的脑电波,其实是大量的同步化、方向一致的脑电,减去(抵消)与之相反的脑电后剩余的,脑电波是脑电的一小部分而已!研究已经证明,思维过程还有更加复杂的化学过程,这是脑电无法反应的,脑电波也仅仅是脑电的一部分,而且脑电波的功率在微瓦级别,不可能远程读取!脑电波无法远程读取,怎么可能远程读取你的思维?即使远程读取了脑电波,脑电波仅是脑电的一部分,怎么可能准确反应思维?思维的化学过程比脑电还要复杂得多、重要得多,你怎么可能仅通过脑电波准确读取思维?退一万步讲,咱就假设脑电波负载了全部思维信息,脑电波能在几千公里外读取,可思维的编码机制至今是迷,当今最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都用上也无法模拟,你怎么解读?大脑也没有接受外来思维信息的生理机制,你如何灌输???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艘船航行在海上,你看不到,你能通过船荡起的水波分析出船的速度、方向、颜色、温度、材质、味道、高度、船上有啥、如何分布吗?,你能通过水波改变船的速度、方向、颜色、温度、材质、味道、高度、船上的物体、所有东西的性质和位置吗?如果你说能,你不是在吹牛,也不是在科幻,你只能是疯了~~~
在医学、科研、某些商业化产品中广泛应用了脑电波,通过脑电波的变化去窥探的大脑的状态,从而为医学的病理分析、脑科学的研究、商业化产品的研发提供依据,在医学的病理分析中,可以根据脑电波的异常情况,诊断大脑的病态。在脑科学的研究中,根据脑电波的变化描述大脑的电理指标,作为向科学的终极 (破解思维奥秘)进军的一条途径。在一些商业化的产品中,应用较为低级,都是借助脑电波的某个变化,去描述出大脑处于某状态,然后用这个状态表示某种思维或动作。此类产品一般都是这样,先采集某人的数个稳定思维状态,存入数据库,然后每个状态代表一个思维(具体代表什么,要看不同的产品了,脑电波游戏软件中,一个状态可能代表的是某个动作;脑电波词汇类软件中,一个状态可能代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以此类推),从而用状态数据模拟出思维,比如脑控轮椅,轮椅的处理器通过电极读出残疾人的一段脑电波,把这段数据与预先存储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找不到接近的数据则认为是无效数据,电脑不会执行任何指令,如果比对出相近的数据,则从数据库中取出对应的指令,并向控制设备发出动作指令,于是轮椅就按照残疾人的思维运动了,表面看是思维驱动了轮椅,其实是脑电波状态数据驱动了轮椅!所以,这些产品貌似是尖端科技,貌似是心想事成,其实就是普通的程控设备,只是控制的触发机制用的是脑电波而已!比如训练驱动轮椅向前走,残疾人并不是在大脑中用语言思维“轮椅向前”,而是在脑中想自己的胳膊或腿等器官向前伸,实验刚开始,一般都会配合肢体动作,以强化这个状态,经过反复训练,大脑的这个状态稳定了,数据变化小了,就可以不用肢体动作了,只要脑中想做这个动作就可以了。所有这类产品功能都很单一,像脑控轮椅、电视、游戏软件等等,需要的指令(脑电波状态)不多,实现并不困难,实验者经过数天的训练,找出数个稳定状态就能进行控制了。还有几个实验,比如脑电波词汇类产品,由于人类的词汇非常丰富,需要的稳定状态就要多得多了,这就需要实验者精确控制数千个状态,并建立对应的数据库,难度很大,因为大脑的思维异常复杂,无意识思维太多,这无法应用,而且人在不同情绪下,思维同一事物,其脑电波也有区别,假如实验者间隔几个月,可能这些状态数据又都无法使用了,所以这类实验,都是精选一些心理状态稳定的人,长期持续训练,目前最多的词汇数据库,是经过了一年的训练,仅有150个词汇(状态),而且出错率很高!这些应用都必须借助电极紧贴头皮采集脑电波,使用这些产品,看似心想事成,其实使用时,心想的并不是要成的事,比如大脑中想伸胳膊这个动作,记录下对应的脑电波数据,就可以用来代表轮椅向前走,也可以代表游戏主角的出拳,也可以代表“走”这个字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先训练的原因。如果你说这是解读了思维,请你买一款此类产品用用,你就知道了,不要自己瞎猜!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脑电波并不是脑电的全部!脑电会被脑脊髓液、颅骨等人体组织吸收或阻挡,能够在头皮采集到的仅是功率较强的一部分!而且采集到的这部分也仅是一小部分,因为要达到头皮能采集到这个强度,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神经元的同步化,二是神经元的排列方向一致!因为,如果神经元的电脉冲不同步,即使频率一致,也会发生相位抵消,失去振幅,从而测不到电位差!如果方向不一致,即使相位一致,也会发生电场抵消,能量衰减到很低或是零,也不会测到电位!所以,我们能够测量到的脑电波,其实是大量的同步化、方向一致的脑电,减去(抵消)与之相反的脑电后剩余的,脑电波是脑电的一小部分而已!研究已经证明,思维过程还有更加复杂的化学过程,这是脑电无法反应的,脑电波也仅仅是脑电的一部分,而且脑电波的功率在微瓦级别,不可能远程读取!脑电波无法远程读取,怎么可能远程读取你的思维?即使远程读取了脑电波,脑电波仅是脑电的一部分,怎么可能准确反应思维?思维的化学过程比脑电还要复杂得多、重要得多,你怎么可能仅通过脑电波准确读取思维?退一万步讲,咱就假设脑电波负载了全部思维信息,脑电波能在几千公里外读取,可思维的编码机制至今是迷,当今最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都用上也无法模拟,你怎么解读?大脑也没有接受外来思维信息的生理机制,你如何灌输???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艘船航行在海上,你看不到,你能通过船荡起的水波分析出船的速度、方向、颜色、温度、材质、味道、高度、船上有啥、如何分布吗?,你能通过水波改变船的速度、方向、颜色、温度、材质、味道、高度、船上的物体、所有东西的性质和位置吗?如果你说能,你不是在吹牛,也不是在科幻,你只能是疯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