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2, 2013

分子级别对生物体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方法可以应用。例如DNA对大鼻子的影响,中间一大段过程都是不可知的

随便根据自己的经验跟两位大牛说两句! [ ] 于:2013-01-01 12:16:04 复:3830541
长寿兄对学科的分析思路,逻辑很清晰。就是写得太多,外行人很容易就转昏了。我的个人观点,还是他说的量子效应生物学比较现实一点。这个只能是对小尺度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有较大意义。到了大尺度的生物学,那就统统抓瞎了。分子级别对生物体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方法可以应用。例如DNA对大鼻子的影响,中间一大段过程都是不可知的。曾经听过一个新加坡牛人的讲座,说他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到临床应用都涵盖了,要么是牛人,要么是大忽休。不过生物领域总是这样的,不说大不行。
对于分子生物学,最接近介观物理,而且通常分子都比较大,运动空间限制在纳米到微米的尺度。量子规律应该有重要作用!由于通常在常温,量子效应很难从实验中发现。

一点补充 [ ] 于:2013-01-01 13:08:01 复:3830652
量子力学不一定会起到显著作用,只有在相互作用强度与室温(约26meV)可以比拟的时候,量子力学是最有可能起到显著作用,否则热涨落将湮没一切。这在这篇综述里的典型例子就是光合作用过程了。
后面要讲到的鸟类的迁移,则是说自旋也起到了作用了,这个就是有些诡异了,因为一般来说自旋的耦合比直接的charge-charge相互作用是要弱的,自旋的耦合是库仑相互作用的剩余作用。不过待我慢慢道来,我知道过去一年中是有一篇PRL谈到了这个研究。
PS:那个人应当是大忽悠。

用于生物分子环境的空间极度狭小(亚细胞尺度),量子力学起到显著作用的可能性比一般系统大很多,热涨落将被显著压制(当然是相比叫大系统而言)。主要障碍是测量手段的限制。其实我是个懒人,主要时间花在上网聊天上,没有大牛们看的文章多。只是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幼稚想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