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3, 2013

拉格朗日點不是實際存在的「點」,而是區域引力平衡之處,加上其他星體的影響,在L-P的物體(殖民島群、小行星、太空垃圾...)其實是對應數學上的解點作小橢圓形軌道運行。

另外,有關下面的問題:
所有的Side所處於的拉格朗治點,是地球和月球引力影響最穩定的地方。雖然說這些點會隨著地球和月球的位置變動而略為改變,但對於質量大如殖民地的物體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月球也會圍著地球公轉,在這些點的殖民地群也會圍著地球公轉。Side3一直留在月球後面,我想應該留在月球的同步軌道上吧?
L-point
2002.03.25-01:03 from:61.219.36.186
CODE2501
Lagrange point(拉格朗日點)是牛頓力學中「三體問題」的特殊解。所謂的三體問題是:「假設宇宙中有3個物體,彼此受萬有引力影響,若已知某瞬間三物體的位置與速度,就可以求出3物體在過去和未來所有時間的位置速度」 三體問題並沒有通常解(任何狀況皆適用的答案),但是將狀況限定在平面的圓形或橢圓軌道中則可求出特殊解(特殊狀況下適用的答案)。這是在A.D.1772年由法國數學家Joseph Louis Lagrange (1736~1813)與瑞士數學家Leonhard Euler (1707~1783)所計算出的。 兩人的研究結合離心力與重力影響,若三天體彼此間質量差距甚大(設三天體ABC,質量A>>B>>C)B繞A公轉,若將C置於特殊區域將會與B同步繞A公轉。這特殊區域在軌道上可能存在五個平衡點(區域)將之稱為 Lagrangian point (拉格朗日點 L-point)。在A及B連成直線的內側與B的外側分別為L1、L2;B軌道對A的對反側為L3;這三點稱為不穩定解,處於這三點的物體易受外力影響而脫離。B軌道上前後60°的位置;與A、B等距離成正三角形的L4、L5兩點重力穩定範圍較廣即使因外力影響(其他星球重力等)稍微偏移,仍有返回原處的穩定力量。以適當速度運動的物體進入這些位置後,與A、B的相對距離不變。假設在地球對太陽的L1及L2位置上有衛星則會有"拉格朗日永遠的新月與滿月"(相對地球位置永遠不變的衛星)。由於拉格朗日點不是實際存在的「點」,而是區域引力平衡之處,加上其他星體的影響,在L-P的物體(殖民島群、小行星、太空垃圾...)其實是對應數學上的解點作小橢圓形軌道運行。 而質量並非決定物體留置於L-point的主因素(即殖民島非因其巨大質量,而不易因相對位置改變致使脫離L-P)主要影響的是進入L-P範圍的相對速度。
另外SIDE-3所在位置為L-2,並非月球同步軌道。 追伸:拉格朗日點、Joseph Louis Lagrange、Leonhard Euler等並非像米諾夫斯基粒子、Gundarimu合金等是科幻作品的產物。而是實際存在的科學,多少去翻一下百科全書或物理、天文書籍可以找到進一步的說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