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3, 2012

夜近视是在视杆细胞暗视觉时产生的, 当环境亮度暗蓟 定程度对 视野中物体的细节

夜近视是在视杆细胞暗视觉时产生的, 当环境亮度暗蓟 定程度对 视野中物体的细节


和对比减少或消失,眼睛因失去搜索和注视目标而处于自然放松昀休止状态。由于控制眼睛调


节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惑神经颉颃作用, 其结果使跟牖自觉不自觉地调焦于眼前某一有限距离

处(称为暗焦点), 而并不是调焦于与眼睛的光学焦点共轭的无穷远处。

第2娟第2s卷


I 9 91年3月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艋) !№2,Vo1.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r Natural Science) March,i99r


激光散斑屈光测试装置

及其在夜近视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章海军解兰昌 王自强 黄峰


(光仪系)


摄 姜


本文验证了人鼠在微光下的夜近视现象,并溯试了在不同微光条件下的夜近视值及效应,介


绍了一种测量人眼屈光度的澈光散斑实验装置,讨论了该转置的原理及其在夜近视研究中的应用。


系统地探讨了夜近视的生理机制和效应,指出眼睛的晴焦休止状态是产生瘦近视的主要原因。

关一诲, 动态散斑, 屈光, 夜近视, 暗焦


0 前 言

具有正常视力的人报,在夜间或微光下会产生相对近视, 这一现象最先由Rayl~igh


(1883年)发现【‘1。由于它具有普遍性,而人们一生中又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对闯在夜阀生活

和工作,尤其是某些特殊职业的人员.如野战军人和司机,经常在夜间作业,因此,研究.厶眼在


微光下的视觉功能也显得十分重要。.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此作过独立的研究,提出

过许多理论搜设, 但在夜近视的数值和机制解释上存在很大分歧, 其中主要有球差一瞳孔

效应理论, 色差一Purklnje效应理论I 暗适应理论和轴外象差理论 目前认为这些理论都

不完善,凰为它们都不能正确解释夜近视的生理机翎,并且根据这些假设计算出的夜近视


值,远小于实验中测得的数值I 。

在本研究中,我们系统地探讨了夜近视的效应,并在理论和实验上对这一现象的机制作


出了完整的解释。


l 激光散斑屈光钡4试实验装置 .


为了精确测量人眼在不同嫩光条件下的夜近视值, 我扪研制了一种精度较高的激光散斑


屈光测试装置。


t.'激始徽斑叠量履光鹿焉理


·车研究属国家自然秘学基盘葫日


奉立于工990年9月2s目收到


196 浙 江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1 9 91车


图1是采用激光散斑测量人眼届光度的

基本原理。


透射的漫射屏P在自身平面内作平移运


动, 速度为1,, 激光器L口以单色高斯光束照


射漫射屏。由动态激光散斑的髋谴特能 }r.


可以证明在衍射场O观察面处,激光散斑平

移运动速度 r表示如下:

yr=1y1-(百A一+1) (I)


图l墩姥散建测量屈光度原理

La一措光器;P一透射漫射屏;H- 瞳孔;

E一^跟;R一抚摸网


由此可知,视网膜R上的散斑象的平移运动速度 ;:


A


1,;:( +1)·专·V (2)




式中e为光源象点到视网膜的距离,、d为瞳孔到光源象点的距离一


由(2)式可知,当8=0时, ;:o。即散斑象没有平移运动,^眼只观察到其 褥瓣 状


态, 这悃当予正常眼的情况。当e< 0时,看到的散斑平移方向与漫射屏平移方向相反, 这

是近视眼所处状态, 而当e> 0时,情况正相反, 观察到的散斑运动方向与漫射屏运动方 向



致, 此即为远视眼 由此即可很容易地区分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

。为便于测量,并实现较高的澳}量精度,在上述系统审加入—Ba曲l线性调焦校正机构【 j,

它可使物镜L的轴向平移稠熊量与眼睛的屈光校正值成线性关系。 ‘


1.2实验装置设计 。

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安装的测量夜近视的激光散斑装置如图2。



光源Ld采用Ne—Ne激光器,可由嫡振片P 和P 2’调节其光强, 激光经扩束后投射于低速

旋转噩匀漫射屏P的边缘,这里近似于直线运动。屏转速为2转/分,。t~2g-[:产生动态散斑衍射


场。由一个绕自身轴线高速旋转的长方棱镜s 将点状散斑爱成条纹状, 再卣分裂棱镜r将敖


斑图样在一个视场内分成上、下运动方向相反的两半(雷3), 以提高分辨精度, 电子快门


SH的开启时问小于0.:秒,以使在整干测试过程中眼睛的瞬时调节状态不受激光刺激的影




调节Bada!机构物镜L的轴向位置, 直到受试眼观察到的散斑平移运动趋于静止ii:沸腾

(参见图3), 数字显示装置将显示出跟睛的远视(正值)或近视(负值)屈光度数。


由于系统可连续线性调焦,而且其中采用了裔遮旋转棱镜种分上下两半视场观察等一系


列提高观察分辨率的措施, 因而测量精度较高, 其测量误差不超过O.I SD【 ,仪器装置由

视度管精确定标 I。。 一


第:期章海军等,漶光散斑屈光测试建置及其在夜近视机制却究I}『的压用 l97




^

S

NF

ⅣF


图2 激光散斑屈光测试装置筒翻


La—世光器;Pl,Pg一墒振片;M1,M 2,MI一生匣射镜 L 一扩牵系统;P一漫射屏jW一光闸;sT一旋转棱镜}


I一分裂棱镑;sfI一电子快n}L—望运物镜;;LB-Badat~ l M一鞫萎半厦棱鼢A_ 工瞳孔;E一曼试


限;NFI,NF 一中性密度J扣.rA—Lan如1t视标




近视畦 JF 罪 递规鞋




图3 动态激光散斑图样


2 实验结果及夜近视机制解释


本研究实验均在暗室中进行,受试艰丑通过人工瞳孔A观察暗环境下的视标TA,暗环境

可由改变备种密度的中性密度片NP,j~NF 来获得。由此测得不同微光条伴下、不同猎孔直


径耐及不同暗适应时间蓿韵人眼夜近视值

2.1裒近视的鼓值范圈

在垒暗的环境下, 我们删定了1 G悄受试眼的夜近视值, 其中近视眼4例, 正常眼8 ,

远观眼4例, 重复测试5次,取平均值, 结果妇表】。

可见,人眼在微光下的夜近视现象确实存在,16例受试眼的夜近视数值范围是一0 43D


一一2.5cD, 平均艟一1.35D




①辜.


198 浙 江 大 学 譬 报(自然科学版) 1 9 9 1年

2.2球差一瞳孔效应对夜近视的影响

许多科学家曾认为, 夜近视是固为在暗

环境下瞳孔放大, 从而使眼睛光学系统的球


差变得显著而造成的, 然而实验证咀逮一假


设并不正确,表2所列出的是利用人工瞳孔

测得的夜近视艟,.每一数值都是该瞳孔直径

耐I6例受试眼的夜近视平均值和分布均方

根值 人工瞳孔置于图2装置中A 处,离受试

眼入瞳距离约ll毫米, 其直径分别有; ,4,

5, 6,7,8毫米六种,实验条件同上。

结果表明,瞳孔有效直径的大小并不明

显影响夜近视数值的大小和分布范围, 或者

说,球差不是影响夜近视的主要因素。

近年有学者提出, 眼睛晶状体并不能等

价于一个球差校正不足的单透镜【。I, 据此

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由于眼球角膜边缘部分比中央部分

平坦, 相应地边缘部分折射能力也比预计的

小}而品状体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致密, 因

而折射能力比预计的强。因此, 实际上眼睛

光学系统边缘部分和中

(2)尽管球差不太

位, 而宴际上, 球差

调节的某种强烈的倾向

衰1 16铡受试眼的夜近视值



I竺塑 兰 I

li s。j 1 -s



0.99

-

2.02


2.55


0 86


1.48


1.66

_




86


1.43


1.23


0.7S


1.S6


0.43


1.SO


0.S6

夜近视平均值一1.35D 范围一0.43D呻一2.55D


兰!兰 三 ! !苎蔓 璺竺!.竺,


L l!l!I!


~



- 1.241-1.311-

1.18




-

1.34

,一


-

1.26

,一


-

1.31.

黼 】0-56 ¨s


性地增大夜近视数

在暗环境下眼睛

焦于纂一固定点附

近, 此, 必定还俘在球差以外的因素影响着iz.~i视。

2.3暗焦(休止状态)对夜近视的影响


上文提到的固定点称为暗焦点,在微光下,当眼睛处于自然放松的休止状态对,不是调


焦于无限远处, 而是稠舱于眼睛前方一定距离处, 大约为几十厘米, 田观察者不同而异。

下述实验证实了暗焦点的存在, 并揭示了它对瘦近视的影垧 .. -


将暗环境亮度嘲节到O.0~~d/m , 分次将视标匿 A置于受试眼薄方 米及 2米距离处


(参见图2),测试过程中眼睛始终注视于暗环境下的瓤插图,尽量分辨出最小曲一行视


标。适应后开启电子快门,观察叠加在视标图面上的激光散斑图样,调节凋恭旌钮直剥沸腾


状态, 此时的夜近视值即为眼睛的调节状态受到人为限定对的数遣,从表3所示的测试结果

中,可以发现有意义的规律。表中暗焦一列,是在全暗的环境下无法注视视标时所测量得的

眼睛调节状态, 也即夜近视值。

将10例受试结果绘于图4, 以横座标表示暗焦, 纵座标为注视不同距离视标对的夜近视


0 l 2 3 4 5 6


2 3 4 5 6 7 8


第2期幸海军等 斑光散斑屈光刚试装置厦其在夜近视机制研究中 j应用 199


衰3暇一曲暗焦(体止状态)

对夜近视的彤嫡


受试犏号f暗焦‘D’。 米抚标时夜五视l2。厘米据标夜近橱


_ ■广 ~


2 i 一0.7l I 一0.46 I 一0.蚰



0.62


2.




1.09


1.30


口.88


2.47


0.80


1.53


0.63


2.10


工_l5


0.96


0.77


2.09


0.75


0.80


0.


2.2,

! : 州



1_38


q 26


1.22



2.6I


1.12


!.3S

f f


平均值l一1.32 一1.0s l 一工-柏


1 . 1


均方根l 0.s9 1 0.s5 c O.s5


暗燕(D)


图4 暗焦对夜近视的影响


(1) :0.2米规标时夜近视值及拟合直线

(2)+: 4米视标时夜近视值及拙台直线


值, 最小二乘处理后得到两条拟台直线。 ‘

按照常规的调节理论, 注视4米处视标, 眼睛调节状态应为 0.25D, 即表3的第二列

数值均应为一0.25D, 且都应落在图4中一0.25D处的一条水平线上}同样, 视标在0.2米处,

表3中第三刊数值均应; 5D, 碰落在图4中一5D处的一条水平线上,但事实并非如此, 考

察其平均值, 4米视标时一1.05D, 位于暗焦一1.32D和-0.25D之间且更接近暗焦处,0.2米

视标时一1.48D, 位于暗焦一1.32D和一5D之阅且更接近睹焦处,参见凰4两拟台直线均靠近

对角线。因此, 眼睛的暗焦休止状态起着主导作用, 它是造成夜近视的直接原因, 在暗环境

下,视野中物体和背景的细节和对比减少或消失, 这时眼晴处于自然休止状态, 控制眼睛调

节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颉颃作用的结果, 使眼睛不是调焦于无穷远, 而是在眼前某一

有限距离处。因而在夜间或微光下,人眼显示出近视的特征, 眼睛的暗焦休止状态, 造成了

眼睛的夜近视。


3 结 束语


实验结果证明,在微光下人眼存在明显的夜近视现象,数值大小在一0.5D到一2.5D 之

间, 个刖受试者超过一2. D, 平均一1.35D左右。

夜近视是在视杆细胞暗视觉时产生的, 当环境亮度暗蓟 定程度对 视野中物体的细节


和对比减少或消失,眼睛因失去搜索和注视目标而处于自然放松昀休止状态。由于控制眼睛调


节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惑神经颉颃作用, 其结果使跟牖自觉不自觉地调焦于眼前某一有限距离

处(称为暗焦点), 而并不是调焦于与眼睛的光学焦点共轭的无穷远处。此时眼睛显示与近视


3 4 5 6 7 8 9


200 浙 江 太 学 学 振(自然科学脓) 1 9 91年

相类似的特征, 因此, 眼睛在微光下的暗焦休止状态, 是产生夜近视现象的根本机制。

眼睛光学系统的球差不影响夜近视的效席。 。


由于我们研制的激光散斑屈光度测隶仪具有原理先进、测试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因而具有 闸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赫


1 M.~oomen, R.Sc61蚺k, and R.Tousey.A Study of Night~fyopla, J opt Soc.


Am .. 1951; 41: 80


2 Rob~.rt T.Hennessy: Instrument Myopia, J.Opt.Soc.Am .. 1975; 65; 1114, 197S

3 T.A~akura and N.Takai.Dynal-aic Laser SpeckJe and Thei~ Applidation to Velocity


M~suromonts oi the Di许u3e O~ect, ADD1.Phys., 19gll 2 179


4 II.W .Leibowitz and D.A.Owens: Night Myopia arm The Inter~nedlate Da Focus

01 Accom modat~on, J.Opt.Soc.Am 1975;61:1121


s 章海军,解兰吕等.衣近祝五其研究.竞仪技术,1989~(3】: 1~ 5


6 R.J.M iller Effect of Fupll Si ze o/1 Dark Fucu.~ of^cc{ mrr.od~'tien,Opht 】 Phya l


J988; S: 227 .


Laser—speckIe refractomet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udy。of mechanism of night谢 bpia


Zhang t~aijun Xie Lanctmng Wang Ziqiang Huang Feng


r Dcp~rtment of Optical Iastrument j


ABSTRACT


The p:mnomenon of night myopia where{n the.normal eye becomes telati e


13" near—sighted.at low brigh:ness, W&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n the paper. A new


laser.speckle refra~tomo~cr applied to IP.e21sur~ eye’s refmtti e and accommodation


s'~afe V~'ag introduced 111e authors futler studied the physiolo c e~ eet and m eeha—


nism of night myopia~ and discussed the principle and the design of the refracto—


motor.It was concluded that night myopia could be pred om inately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da~'k focus of accommodation of the huroan eyf.


。 l ‘


K时word~: dynamic laser—speckle, reftactio~, night‘myopia, dark focu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