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5, 2014

黑体 腔辐射的能量密度对辐射频率的分布函数 收缩的球形腔 瑞利将一立方腔电磁场作模分解

,维恩进一

步考虑一个收缩的球形腔,并利用运动界面反射电

磁波时的多普勒效应,推导出腔辐射的能量密度对

辐射频率的分布函数为频率的立方乘一个只依赖于

频率与温度之商的函数


量子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从量子论到量子力学!





彭桓武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


摘要简要叙述,从普朗克!$"" 年首次对电磁波提出量子假设到狄拉克!$%# 年对电子提出相对论性方程这段

时间内,量子理论特别是量子力学诞生和发展的演化过程& 内容分黑体辐射和量子假设;老量子论的兴与衰;第一条

通向量子力学的路———对应原理,包括矩阵力学,狄拉克的’ ( 数;第二条通向量子力学的路———波粒二象性,波动力

学;以及量子力学初步成长(指!$%) 年的表象理论、不确定关系、氦原子及氢分子和!$%# 年的狄拉克相对性电子理

论)五个部分&





关键词量子论,量子力学,矩阵力学,波动力学


!"# $%&!" ’() *&+,!" +- ./’(!/0 !"#+&1


-&+0 ./’(!/0 "12+!"#3%3 !+ ./’(!/0 0#4"’(%43


*+,- ./0123/


!"#$%$&$’ () *+’(,’$%-./ 0+1#%-#2+%"’#’ 3-.4’51 () 6-%’"-’#7’%8%"9 !"""#"2+%".


’56789:7 4567 7589: 567:89; <8=>97 :5> ?69:5 01@ >09A; B98C:5 8D ’/01:/E :5>89; D98E !$"" :8 !$%#?>B61161B C6:5






*A01<FG7 D89E/A0 01@ :5> ’/01:/E 5;H8:5>767 D89 :5> ?A0<F2?8@; 90@60:681& ID:>9 0 @>7<96H:681 8D :5> 967> 01@ @><A61> 8D


:5> 8A@ ’/01:/E :5>89; 61 <811><:681 C6:5 6:7 0HHA6<0:681 61 7H><:987<8H;:C8 H0:57 ?07>@ 81 :5> 96B898/7 D89E/A0:681 8D

:5> <899>7H81@>1<> H961<6HA> A>0@61B :8 E0:96J E><5016<7!$%K01@ L690<G7 1812<8EE/:61B ’21/E?>97!$%K09> >J2






HA061>@& I18:5>9 H0:5 ?07>@ 81 :5> B>1>90A6M0:681 8D :5> C0=>2H09:6<A> 07H><: 8D A6B5:’/01:0 67 :5>1 758C1 :8 A>0@ :8 C0=>


E><5016<7!$%N& IE81B :5> C89F7 @/961B :5> >09A; B98C:5 8D ’/01:/E E><5016<7 61 !$%)!$%#9>H9>7>1:0:681 :5>2

89;:5> /1<>9:061:; H961<6HA>:C82>A><:981 H98?A>E701@ L690<G7 9>A0:6=67:6< :5>89; 8D >A><:9817 09> @67</77>@&


;<= >?8@6 ’/01:/E :5>89;’/01:/E E><5016<7E0:96J E><5016<7C0=> E><5016<7


! %""! ( "! ( !) 收到


! 黑体辐射和量子假设





量子概念和量子假设首先是在对黑体辐射的谱


分析的精细实验基础上作理论研究形成,由普朗克


!$"" !% !O 日提出的& 黑体是这样一个物






体,它对于从各方向射来的各种频率的辐射都百分


之百地吸收& 这个理想物体可由壁周围皆处于同一

温度下的腔体内部来实现& !#K$ 年,基尔霍夫发现,






在壁周围皆处于同一温度下的腔体内部建立的热辐


射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壁材料无关& 这称为腔辐射或

黑体辐射& !##O 年,玻尔兹曼根据光和辐射都是电






磁波,推出辐射压力为辐射能量密度的三分之一,再


利用热力学,推出辐射能量密度与绝对温度四次方


成正比的斯特藩( 玻尔兹曼定律,因为!#)$ 年斯特

藩已从实验上发现了这条定律& !#$P 年,维恩进一






步考虑一个收缩的球形腔,并利用运动界面反射电


磁波时的多普勒效应,推导出腔辐射的能量密度对


辐射频率的分布函数为频率的立方乘一个只依赖于


频率与温度之商的函数& 这结果包含了维恩位移定

律,也包含了斯特藩( 玻尔兹曼定律& 但他不能从理

论上定出这函数的具体形式,转而从事实验& 他与陆

!#$K 年发明了在腔壁上开一小孔,这对腔内辐射






状态影响不大,但对不同频率的腔辐射强度可作定


量的测量& 根据实验结果,维恩于!#$N 年提出半经






验公式,将上述函数取为指数衰减型,称为维恩公


&但这只能与实验的高频部分数据弥合得好,到


!#$$ 年,陆末和普林斯海姆的实验与维恩公式在稍

低一些的频率处偏差已很显著& !$"" 年,瑞利根据






辐射为电磁振动,将一立方腔电磁场作模分解后,利


用经典理论的能量均分定理,每个振动模具有玻尔


兹曼常数乘其绝对温度的平均能量,这样得到腔辐


P"卷(%""!年)K· %NK ·






射的能量密度对辐射频率的理论分布函数,称为瑞


利公式! 瑞利公式与当时鲁本斯和库尔鲍姆的实验






在低频部分符合得很好,但在高频肯定不能用,因它


在对频率积分时发散! 普朗克得知这新实验结果验






证了瑞利公式在低频的正确,又早知维恩公式在高


频的与实验弥合很好,便赶紧做瑞利公式和维恩公


式的插值公式! 他分别从瑞利公式和维恩公式求出






其能量涨落,将二者相加作为插值公式的能量涨落,


这样求出插值公式,称为普朗克公式! 这插值公式在






低频和高频两极限情况下分别退化为瑞利公式和维


恩公式,在中间的频率处它与实验数据也符合得很


!"#$$ "$ "# 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就

此作了报告!





为给这有牢固的实验基础的普朗克公式一个理


论说明,普朗克同瑞利一样用模分解,但不得不放弃


能量均分定理而引入一个崭新的能量量子(简称量


子)的概念,假设辐射能量在吸收或发射时是以不可


分割的整个能量量子进行! 量子的能量为该模的振

动频率乘以一个固定的常量,现称为普朗克常量!






用这个量子假设,普朗克便能根据统计热力学推导


出一个振动模(以后简称振子)的平均能量的量子公


式,这样恰好导出他前面凑出的普朗克公式! 普朗克

"#$$ "% "& 日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了这






个理论推导,以及从辐射实验定出的普朗克常量和


玻尔兹曼常量的具体数值! 这日便成为量子理论(一

般为含有普朗克常量的理论的通称)的生日!


% 老量子论的兴与衰





对黑体辐射这个简单体系的精确而深入的研


究,不意却给物理学带来革新! 普朗克的量子假设突






破了经典理论中能量转移的连续进行方式,先是不


怎么引人注意,直到"#$’ 年爱因斯坦才将量子假设

用来解释光电效应! 根据能量守恒,爱因斯坦写下光






量子能量等于光电子动能加逸出功,便很好地解释


了勒纳在"#$% 年从实验得到的两条结论,即:(")产






生光电子需要起码的频率,而更高频率的光使光电


子的动能增加;(%)光强对光电子的动能无影响,只

影响光电子的数目! "#$( 年,爱因斯坦又用振子的






平均能量的量子公式解释了金钢石、石墨、硼和硅的


室温摩尔热容比从经典理论的能量均分定理导出的


杜隆) 珀蒂("*"#)定律所给者偏低,但随温度升高

有所改善的老问题! 这些工作解释了经典理论不能

解释的实验现象,使量子论为大家注意! 德拜"#"$





年从辐射振子的能量,据普朗克假设,只能取整数个


量子出发,用玻尔兹曼因子作权重直接导出振子的


平均能量的量子公式,给普朗克公式添一个简单证


! 他在"#"% 年对固体中振动模的分布作简单近似






(通称德拜近似)后,用这公式解释了固体的低温热


容行为,发展了低温热容的量子理论!





但量子论的更系统的运用和发展则是与分子和


原子光谱的实验紧密联系的! 光谱是复杂的,包含很

多条频率不同的谱线! 康维"#$( 年想象不同频率的






谱线是由大量不同原子或分子产生的,每次吸收或


发射只牵涉到某一条一定频率的谱线和一定状态的


原子或分子! 里兹"#$* 年整理谱线频率,发现其中






有如下的组合规则,即某些谱线的频率为另外两条


谱线频率之和,因而谱线频率皆可表示为两个光谱


项之差! 反过来看,并不是任意两个光谱项之差都是

谱线,有所谓选择规则需要满足! "#"% 年,+,-../0






量子概念用到氯化氢和溴化氢气体的红外吸收带


时,错误地将分子的转动模———简称转子———的能


量量子取为普朗克常量乘转动频率! 埃伦菲斯特于


"#"1 年对此作了改进,取转子的能量子为普朗克常

量乘转动频率的一半! 理由是转子只有动能,不像振

子还有位能! 他发现转子的量子化条件为角动量须

为普朗克常量除以圆周弧度的整数倍! 弗兰克和赫

兹于"#"1 年用电子撞击气体原子,发现能量转移是






依不同原子按一定的分立的数量间断地进行,表明


原子的确有分立的能级,但不是等间隔的! "#"1 年,






玻尔将量子概念用以解释氢原子光谱时,就是利用


卢瑟福根据其!粒子散射实验("#"")而建立的核原






子模型,用经典力学处理电子绕原子核的圆周轨道,


加上角动量等于普朗克常量除以圆周弧度的整数倍


的量子化条件,这样定出氢原子的能级,计算结果与


氢原子光谱项符合一致! 原子从能量高的能级跃迁






到低的能级时,从能量守恒得知发射的光量子频率


为能级间能量差除以普朗克常量,这称为普朗克)


玻尔关系! 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吸收光量

子的频率也由普朗克) 玻尔关系决定! 量子理论用






能级间的跃迁解释光谱,能量转移以整个能量子进


行,与按经典电动力学预计的电子应连续地辐射能


量而缩小轨道半径的行为迥然不同! 玻尔关于氢原






子能级的工作,显示了量子理论的巨大威力,使原子


的稳定和光谱可以理解,成为后来称为老量子论的


典范!

"#"1 年,斯塔克发现外加电场时引起氢原子光






谱线的分裂,而外加磁场时引起原子光谱线的分裂


· %22 · 物理


早在!"#$ 年已被塞曼发现;能级分裂这样的小变动






可用微扰法处理,但这时玻尔的只考虑圆周轨道便


显得过于简单化%!#!&!#!$ 年,索末菲与威耳逊独






立地对多自由度体系的量子化条件给出较为一般的


表达,即取每个正则坐标和正则动量的作用量积分


分别为普朗克常量的整数倍% 对一个可用分离变量






法处理的多自由度体系,上述表达从埃伦菲斯特的


寝渐不变量原理得到支持% 寝渐不变量是指那些在






非常缓慢的外界扰动下保持其值不变的量,所以是


适宜取作量子化的量% 比如一个单摆在往复摆动而






绳长非常缓慢地缩短时,容易用经典力学证明单摆


的振动总能除以频率是个寝渐不变量,而这正是普


朗克假设所选用的% 对周期运动而言,用经典力学可






以证明每个自由度的作用量积分都是一个寝渐不变


% 埃伦菲斯特的关于角动量的量子化条件,如将等






式两侧均乘以圆周弧度后,即是转动的作用量积分,


所以也符合索末菲或威耳逊的一般表达% 索末菲就






是用这样的量子化条件认真地考虑了氢原子中电子


的三维运动,引入了三个量子数,包含了一些椭圆轨


道,得到的能级与玻尔所得的相同,但多数能级是由


量子数的不同组合而简并即能级重合在一起% 索末






菲甚至还考虑到电子的相对论性运动,这样使简并


有所分裂,所得的更细致的能级,说来也巧,与氢原


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符合得很好% 不久,史瓦西和依普

斯坦!#!$ 年在有外加电场的情况下,用类似的方法






引入三个量子数,得到能级在电场中分裂,解释了氢


原子的斯塔克效应%





尽管老量子论的这些发展对原子能级和光谱有


重大推进作用,但考虑到碱金属原子光谱的双重结


构,索末菲于!#’ 年发现需要引进第四个量子数,

以描述后来到!#’ 年乌伦贝克和古德斯密特才正






确理解是电子的一个新自由度,名为自旋,它具有半


个单位的角动量却具有一整个单位的磁矩,不能用


经典力学描述% 用四个量子数描述电子的运动,不仅






解释了碱金属原子光谱的双重结构和碱土金属原子


光谱的三重结构,还按角动量平方的一定修正规则,


解释了所谓反常塞曼效应(指原子光谱的双重或三


重结构在外加磁场较弱时引起的能级分裂)中从实


验数据总结出的朗德分裂因子% 并且,泡利!#’






据此提出不相容原理,即原子内不可能有两个电子


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从而解释了元素周期


表的壳层电子结构% 这预示量子理论在化学方面的






光明前景,同时也指出老量子论的不足之处;量子理


论必须改革,才能继续发展%


) 第一条通向量子力学的路———对应原理





我们注意:先用经典力学求出普遍的运动状态,


后加量子化条件以抛弃其绝大部分而只选留少数满


足量子化条件的所谓量子态,将得到的公式通过一


定的修正后再与物理实际联系,是老量子论的特点%





具体与光谱线联系则是按如下的玻尔对应原理


!#!")进行% 玻尔注意到,当量子数大时按普朗克*





玻尔关系所给的跃迁频率与轨道的经典频率的倍频


相当;所以,他进一步假设,不受量子数大的限制,量


子态间跃迁所发射的光谱线的强度及其极化方向,


也与轨道的经典振幅的傅里叶展开中的倍频系数相


% 克拉默斯(!#!#)与科塞尔和索末菲(!#!#)分别






就谱线强度与选择规则(即谱线强度为零或否)给这


对应原理许多验证% 利用玻尔对应原理,克拉默斯

!#’)与克拉默斯和海森伯(!#’)将拉登堡(!#’






的关于色散电子数的结果修正而给出表达原子的极


化率,即原子的感生电偶极矩与外辐射电场之比的


量子公式(克拉默斯* 海森伯色散公式)% !#’ 年,






玻恩给出了振动系统受微扰的普遍处理,包括上述


色散问题在内% 玻恩指出,对于任何物理量,经典的






与量子的量有普遍的对应关系,即经典力学中对作


用量的微商对应于量子理论中对作用量的差商,亦


即对量子数的差商再除以普朗克常量% 玻恩并第一






次用量子力学作此文标题,这是由于玻恩那时认为


严格表述玻尔对应原理即能导致量子力学% 果然,一

年内量子力学沿这条路以两个数学形式出现%


!)矩阵力学% 先说矩阵力学这个形式% 首先提

出用方阵式的数学来表达物理量的人是岁的海

森伯% ’’岁在索末菲那儿拿到博士学位后,去哥

本哈根玻尔处,参与克拉默斯* 海森伯色散公式的

研究% 他不满先用经典力学而后加量子化条件的做






法,而信念物理学中只应引入可观测量,如光谱线的


频率和强度或振幅,振幅的平方给出其强度% 因为谱






线依赖于高低两个能级,海森伯直接引入振幅方阵,


含有频率乘时间的相因子% 海森伯考虑恢复力带有






振幅的平方项的非简谐振子,为使时间因子得以一


致,他建议对振幅方阵的平方用行乘列的乘法,但他


那时还不知道这是数学中矩阵的乘法规则% 他在度






假中开始了这个大胆尝试,将运动方程连同量子化


条件一道来求解% 量子化条件是用索末菲的作用积

分按玻恩的严格表述对应原理用振幅方阵写出%

得到一些初步结果,写成他一人署名的文章(!#’%


)(卷(’(!年)&· ’, ·

这时海森伯在玻恩教授系里工作! 他请玻恩看他的

文章并请假去剑桥被邀请作一个月演讲! 玻恩学过






矩阵的数学课,看出海森伯从里兹组合规则凑出的


乘法规则恰是矩阵的乘法规则! 玻恩考虑一维的保






守系,用正则坐标和动量与哈密顿正则运动方程,但


物理量皆用矩阵表示! 对保守系有能量守恒,因此哈

密顿量必须是对角矩阵! 玻恩知道,矩阵的乘法一般

是不满足交换律的! 从索末菲的作用积分的量子化






条件玻恩对应出正则动量与正则坐标的对易矩阵


(即颠倒秩序的两个乘积之差)的对角元均相等,为


虚数,并含有普朗克常量除以圆周弧度! 他先猜想这

对易矩阵的非对角元全为零! 他请助手约当参加合






作,约当几日内便从正则运动方程证明出这个对易


矩阵对时间的导数为零,所以是个对角矩阵,如玻恩


所猜想! 这样,矩阵力学有了自己的量子化条件,简

称为对易关系! 以玻恩和约当二人署名的这篇文章






给出简谐振子的矩阵力学处理和对电磁场的量子化


处理,再次证明了关于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


"#$% "& 月底,玻恩应邀去’) 讲课之前,玻恩与






约当紧张合作,并于这时在哥本哈根的海森伯通讯,


完成了以玻恩、海森伯和约当三人署名的文章! 在这






篇文章中,对应经典力学中原则上可用正则变换求


解,给出矩阵力学中原则上可用相似变换求哈密顿


矩阵的对角化;发展了矩阵力学中逐步近似的微扰


理论,包括直接导出克拉默斯* 海森伯色散公式;把

对易关系推广到多个自由度! 这三篇文章奠定了矩

阵力学! 三人署名的第三篇,印出时间为"#$+ !






意,由于对易关系的出现,海森伯的矩阵不可能是有


限的行或列,这表明体系有无穷多个能级! 对无穷行

列的矩阵,乘法不一定满足结合律! 但如每行只有有

限个元不等于零时,则可证明结合律成立!


$)狄拉克的, * ! 海森伯"#$% 年夏在剑桥演

讲时,比他小一岁的研究生狄拉克在座! 狄拉克注意






到海森伯方阵的乘法不满足交换律,乃抽象地引入


乘法不满足交换律的数,他称为, * 数,以与满足乘

法交换律的他称为- * 数的数相区别! 在经典力学






中,运动方程和正则变量都可以用泊松符号形式表


达,所以他首先寻求两个, * 数的泊松符号该如何

表达! 从泊松符号的代数性质出发,他发现两个, *





数的泊松符号与其对易子(即颠倒秩序的两个乘积


之差)成正比,比例系数可从经典力学正则坐标和正


则动量的泊松符号的特殊值来定! 这样,对多个自由






度的体系,他得到相应的对易关系,结果与矩阵力学


的第三篇文章所得的一样,只是, * 数比矩阵更抽

!从数学上讲,人们可以把海森伯、玻恩和约当的

矩阵看作是狄拉克的, * 数即非对易代数的一种实






现,或把后者看作前者的符号化,则这两种表达形式


便统一了! 运动方程用, * 数表达,其形式非常简

单:对时间的导数即正比于与哈密顿量的对易子!






对于正则坐标或正则动量或它们的任意组合都适


用,还可推广到任何非经典的自由度去! "#$+ 年,狄

拉克用, * 数与泡利用矩阵处理氢原子能级,差不

多同时都得到成功! 泡利还用矩阵处理了史塔克效

!同年海森伯和约当用矩阵处理带自旋的电子的

塞曼效应,直接得到朗德的. * 因子公式,而狄拉克

, * 数处理康普顿效应(参见下节),得到与实验

符合的反冲电子的角分布和散射的/ 射线! 狄拉克






还发展了含时间的微扰论,用到光谱跃迁,解决了自


发跃迁概率的计算,验证了爱因斯坦关于辐射跃迁


的比例系数间的关系式(也参见下节)!


0 第二条通向量子力学的路———波粒二




象性

爱因斯坦于"#"+"#"1 年从分子与辐射间的

动平衡角度给普朗克公式一个新的证明! 这证明想

象丰富,富于启发! 考虑分子高低两个能级和其间的

相应跃迁频率的辐射! 爱因斯坦引入如下三种跃迁






机制:即自发辐射,吸收和诱发辐射,并假设在后两


种机制中,其单位时间的跃迁几率与辐射能量密度


对频率的分布函数成正比! 在热平衡时,注意处于两






能级的原子数分别与相应的玻尔兹曼因子成正比,


则从能量转移的细致平衡容易导出普朗克公式和上


述三种跃迁的比例系数间两个关系式(这关系式在


量子力学建立后都得到特别是狄拉克的理论验证)!





根据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还想象辐射量子不仅具


有能量,而且具有单方向的动量,分子在吸收或发射


辐射时,虽然总动量守恒,但辐射与分子间有动量转


! 根据上述三种跃迁,利用他在布朗运动中处理随






机过程和在电磁理论中运用参考系变换的优势,他


计算了(只需准确到分子速度的一次方)包括上述三


种跃迁的总平均阻力使分子速度的涨落减少的效应


和由于上述三种跃迁都是随机过程而使分子速度的


涨落增加的效应,在分子的玻尔兹曼分布与辐射的


普朗克分布间的热平衡时,它们恰好抵消,而维持分


子速度的麦克斯韦分布不变!





这个具有能量和单方向动量的量子的想象,后


来被康普顿引用来解释/ 射线散射实验中的康普

· $+2 · 物理


顿效应,并赐名为光子! 康普顿效应指"#$$ 年康普

顿所发现的随散射角增大而散射的% 射线的波长






也稍有增大的现象,康普顿便是用具有能量和单方


向动量的光子,与散射体中的自由电子间的弹性碰


撞(满足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来解释的! 玻色"#$&





年认为辐射是全同的光子的集合,又一次从统计热


力学推导出普朗克公式,这工作直接启发了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后来,更直观的实验,博特和盖革

"#$&"#$()或康普顿和西蒙("#$()用符合计数或

用云雾室显示反冲电子和散射的% 射线,确凿地证

实了电磁波光子的这种量子的波粒二象性!


理论上受电磁波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

德布罗意于"#$)"#$& 年反向思维而推广到包括






电子在内的任何粒子,都设想具有与其能量和动量


相应的波的性质,称为德布罗意波! 粒子的速度为德






布罗意波的群速,德布罗意波的相速与群速的乘积


为光速的平方,光子的德布罗意波即是电磁波! 他注






意到几何光学中的费马原理与动力学中的最小作用


原理相似之处,他指出玻尔对氢原子中电子圆周轨


道的量子化条件可以理解为轨道周长须为电子的德


布罗意波长的整数倍! 但到"#$* 年,他仍只停留在

相对论性的自由粒子的情况下,写出克莱因戈尔

登方程! 实验证实电子的德布罗意波则是"#$* 年薛






定谔发现波动力学以后的事,即戴维孙和革末


"#$+)与,! -! 汤姆孙("#$+)分别独立做的电子衍

射实验!

"#$* 年波动力学的发现,即是沿波粒二象性的

另一端达到的! 据说德拜在例行的讨论会上建议薛






定谔去弄清楚德布罗意的一系列文章,作个报告,特


别提到是波就要满足波动方程! 薛定谔先也得到和






德布罗意一样的相对论性波动方程,觉得与玻尔的


氢原子能级不相符后,却进一步作非相对论近似,写


出了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认为电子本质是波,应该用






波动力学描述电子的运动;经典力学应为波动力学


的近似,有如几何光学是波动光学的近似一样,而量


子效应即相当于干涉效应! 怀着这种信念,对自由电






子的德布罗意波,按波动光学惯例用相位的指数函


数表示其波函数时,容易发现电子的动量和非相对


性能量,可用对空间和时间坐标的偏微分算符乘以


普朗克常量除以圆周弧度和适当虚数表示,即用微


分算符作用到德布罗意波函数时,将得到相应的物


理量的值乘上该波函数! 据此薛定谔推广到由普遍






的哈密顿量描述的情况,维持微分算符表达形式不


变;因为这样,如果这时忽略普朗克常量,波函数的


相位便满足熟知的哈密顿雅可比方程,达到经典

力学近似! 对于像氢原子中电子的三维运动保守系,

哈密顿量不显含时间而有能量守恒! 薛定谔方程简






化为定态的波动方程,不含时间变量而出现能量参


! 定态的波动方程是个齐次方程,由于物理原因波






函数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如处处单值有限,和(特别


对于束缚态而言)波函数在无穷远趋于零等! 要求定






态的波动方程有不恒等于零的满足上述物理条件的


解,这样就定出能量参量的本征值! 对于电子的三维






运动,由于出现拉普拉斯动能算符,用分离变数法将


偏微分方程化为常微分方程时要引入分离常数,这


些常数也由波函数满足的条件定出其本征值! 一连






四篇文章,薛定谔以本征值量子化为题,处理了氢原


子能级问题,得到与玻尔和索末菲相同的结果,也发


展了微扰理论处理史塔克效应,和含时间的微扰理


论得到克拉默斯海森伯色散公式!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薛定谔出乎他初始意料之


外地证明了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在数学上的等价!





在波动力学中,正则动量是用微分算符表示的,正则


坐标则用乘法算符表示,其间恰好满足矩阵力学的


对易关系! 薛定谔指出并证明,某物理量的海森伯矩






阵是相应算符夹在两个带能量相位因子定态波函数


间的积分,算符左边的波函数连同相位因子须取复


数共轭,而哈密顿算符的相应积分即是海森伯能量


对角矩阵! 反过来,创建矩阵力学的玻恩给波函数以

概率解释! 当玻恩去美国讲学时,遇到数学家.!

/01213,便与之合作探讨能量的连续谱情况,意欲处

理非周期性运动! 他们不像狄拉克敢创造不正规函






数,感到用矩阵有困难,需要用算符,但没想到像薛


定谔的微分算符那么简单! 在波动力学问世后,玻恩

当即采用波动力学以处理碰撞问题,如用!粒子轰

击原子核的卢瑟福散射实验! 从薛定谔方程容易导






出一个密度和流密度间的连续方程,玻恩解释为概


率守恒! 薛定谔波函数的绝对值平方为粒子那时在






该处出现的概率,或相对概率,如果波函数没有规一


化的话! 对能量为连续谱中某值的定态方程,玻恩利






用他对电磁光学的优势,取波函数为入射波与散射


波函数之和这样的解! 在两篇文章中玻恩发展了碰






撞理论和计算微分散射截面的近似方法,现称为玻


恩近似!/124516 "#$*)用玻恩近似公式计算了屏蔽






库仑场的散射,结果与经典理论公式一样,与卢瑟福


实验一致,支持了玻恩的统计解释! 后来狄拉克用他






擅长的数学表达方式也给出在动量表象中的玻恩近


似公式!


)7卷($77"年)(· $*# ·


! 量子力学初步成长


量子力学在"#$!"#$% 年先后以不同数学表

达形式诞生,已如上述& 都与光谱实验比较,彼此结

果一致& 下面简略介绍"#$’"#$( 年间几项能标志

量子力学成长为自成系统的工作以作补充&


")表象理论& "#$’年,约当和狄拉克分别达到






关于表象理论的更深刻的认识,用狄拉克的讲法是,


可取一全套互相对易的动力学变量同时对角化,用


它们的本征值作表象的行列标志,不同表象间满足


一定的变换关系& 以氢原子为例,矩阵力学常取能






量、角动量矢量平方和某外加磁场方向的角动量分


量为三个互相对易的动力学量同时对角化,而波动


力学则常取三个互相对易的直角坐标同时对角化&





薛定谔波函数就其整体而言,便构成这两个表象间


的变换的整体& 当然也可不用坐标而改用动量的三

个互相对易的分量,这叫动量表象& 这样,不管是矩

阵、) * 数、算符,都统一为线性算符,描写动力学变

量;不管是被矩阵或) * 数向右乘的列矢、还是被微






分算符向右作用的波函数,都描写动力系的运动状


态,可以统一叫态函数&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都是量

子力学,只是表象不同罢了&


$)不确定度关系(亦译为测不准关系)& 海森伯


"#$’年从坐标和动量的对易关系推导出不确定度






关系,表明量子力学中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两概念不


能同时严格描述,位置的不确定度与动量的不确定


度的乘积与普朗克常量有关,有个最低的下限,并考


虑了许多实际的和想象的实验情况,如!显微镜,都

不能超脱这个限制& 这从根上铲除了按经典理论理

解的原子内的电子轨道&


+)氦原子与氢分子& 老量子论的更明显的破






产,则是在量子力学处理两电子问题时,如氦原子和


氢分子& 电子是全同粒子,总哈密顿量算符对交换任

意两个电子的全套坐标(全套包括+ 个空间和"

自旋坐标)时不变& 因此可以引入一个交换算符与哈






密顿量算符互易,所以交换算符是守恒量,它的本征


值对电子是* "& 这是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普遍表述&


两个角动量为",$ 的自旋组合出总自旋为- 的单重

态和总自旋为" 的三重态,前者对两个电子自旋交






换反对称,所以对两个电子空间坐标交换是对称的,


而后者恰恰相反& 这就解释了氦原子光谱分为两个






分离的谱系,考虑到泡利原理的能级计算与光谱项


符合(海森伯"#$%./0123 "#$’,和452267880 "#$(






起发表一系列文章,详见泡令和威耳逊合著的量子


力学)& 同样,"#$’年,海特勒和9& 伦敦对氢分子的

近似计算表明总自旋为- 的单重态使两原子吸引形






成共价键,计算的键长和键能与实验值大致符合,而


总自旋为" 的三重态则使两原子排斥& 9& 伦敦"#$(





年在这基础上考虑两个共价键间的化学反应,描述


位能曲面,估计反应轨道和活化能的大小& 这是量子

力学应用到化学的开端"&


")量子力学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则开端于薛定谔关于生物遗传的持

久性来源于基因是非周期性晶体的猜测("#:+ 年夏演讲,"#::

出书)& 非周期性中存在大量信息,而晶体的量子能级间较大的能

量差,使信息好保存,免为热运动破坏,这样来解释遗传与突变&

生物大分子的; 射线衍射成功后,这猜测为分子生物学具体化


:)相对论性狄拉克方程& 我们注意薛定谔方程






是线性的,方程的不同解叠加后仍是方程的解,方程


中包含对时间的微分算符只到一次,且可推出概率


守恒的连续方程& 这几点都似乎是波动力学的核心&





狄拉克特别注意保留这些特点而按狭义相对论的要


求改造之,于"#$( 年提出狄拉克方程,计算出氢原

子的精细结构与光谱实验符合得很好& 在狄拉克方






程中出现两个二值的自由度,一个代表具有半个角


动量却有一整个磁矩的自旋,另外一个二值的自由


度则代表是粒子还是反粒子(电子的反粒子叫正电


子,"#+$ 年安德森实验上予以证实)& 如果将狄拉克






方程用分量明显写出为联立的微分方程式组,可以


与电磁场分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媲美& 虽然分量有






实数或复数的差异,在洛伦兹变换时有不同的变换


规律,我们还是可以将电子及正电子看为狄拉克场


的量子,如同光子是麦克斯韦场的量子一样,只是因


为自旋是半整数而非整数,场分量间需满足反对易


关系而非对易关系& 无论波场(麦克斯韦场或狄拉克






场)和粒子(光子或正负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都


是量子的&





后记此文中有些内容系根据玻恩在爱丁堡应


<=>??8@67 要求而讲的量子力学课和作者在都柏林与

薛定谔夫妇及海特勒的谈话&





参考文献


" <=>??8@67 A& B 4>0?175 1C ?=6 D=617>60 1C B6?=67 8/3 A26E?7>E>F

?5———D=6 G1367/ D=617>60 "#-- * "#$%& D=1H80 I6201/"#!+


$ ] 彭桓武,徐锡申& 理论物理基础&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 物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