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量子力学1 - 三亿文库
3y.uu456.com/bp-d71se3fb910ef12d2af9e798-1.html - 轉為繁體網頁
吗?55现代实验技术可以做到一次一个电子通过缝屏上出现的 电子说明电 子的粒子性7个电子在观察屏上的图像 100个电子在屏上的图像3000 说明 “一个电子”就具有的波动性2000070000随电子数目增多,在屏上逐 渐形成了衍射图样56实验所揭示的电子的波动性是: 许多电子在同一个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或者是一个电子在许多次相同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4)单电子双缝实验1961年J? nsson实验观察到电 子的多缝干涉中子、质子、原子和分子的波动性相继被验证57那么是否以复杂的经典形式通过呢?比如绕过缝1 再回来通过缝2,接着再通过缝1呢?能否说电子以经典粒子身份同时穿过缝1和缝2呢? (比如说,半个从缝1,半个从缝2)?Which way实验: 在缝后放臵足够强的照明光源,以保证光子和电子 散射效率接近100%,即穿过该缝出来的电子必定伴 随有散射光子。这样探测有无散射光子就可知电子 从哪个缝出来的(whichway实验)。结果是:每个 电子只能穿过一个缝,从未出现半个电子。58电子究竟是粒子还是波?经典波特性:a 非定域(弥散性),及相干迭加性(干涉、 衍射)b 描述波动状态用波函数—某个实际的物理量(例如 声波中的空气压强等)。 经典粒子特性: a定域性(原子性、颗粒性),一定的质量、能量、 动量,电荷等;b 决定论:所有力学量同时有确定值,有明确的轨 道,运动状态由力学量描述。59电子只能像某种经典波,才能同时穿过缝1、2, 产生干涉项。“像”,即不完全等同于经典波。电子是以‘独特’的方式同时穿过双缝的。“独特”:既不同于经典粒子,也不同于经典波。和经典波不完全相同,是说:电子可以在传播途 径上任一点以一定概率探测到(一定质量、电荷、 局域位臵),即以波的行为穿过双缝的电子,同 时还具有粒子性。说不同于经典粒子是:没有确 切的轨道,但保留了粒子性。60微粒的物质波与宏观的机械波(水波,声波) 不同,机械波是介质质点的振动产生的;与电 磁波也不同,电磁波是电场与磁场的振动在空 间的传播。 微粒物质波,能反映微粒出现几率,故也称为 几率波。空间任意一点处微粒物质波的强度与粒子出现 在此处的几率成正比波函数正是为了描述粒子的这种行为而引进的, 在此基础上,Born 提出了波函数意义的统计解释61自由电子波函数 平面波1、自由粒子(v<<c),其能量E和动量p都是常量, 由德布罗意公式:E ? hn ? ??? ? h? p ? n ? ?k波函数为: ? ? A cos[2? ( x ? vt )]l? 2? ? k? nll若波沿单位矢量方向传播,
则应写成? ? A cos[2? (? ? r ?nl? ? ? vt)] ? A cos[k ? r ? ?t ]62量子力学中描写自由粒子的平面波必须用复数 形式(见p28, §2.3),所以? ? Ae自由粒子的平面波?? i ( k ?r ??t )? ? Aei ?? ( p?r ? Et ) ?若自由粒子运动方向取x轴方向,则?( x, t ) ? Aei ( px? Et ) ?63两种错误的看法1. 波由粒子组成 如水波,声波,由分子密度疏密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分布。 这种看法是与实验矛盾的,它不能解释长时间单个电子衍 射实验。 电子一个一个的通过小孔,但只要时间足够长, 底片上增加呈现出衍射花纹。这说明电子的波动性并不 是许多电子在空间聚集在一起时才有的现象,单个电子 就具有波动性。 事实上,正是由于单个电子具有波动性,才能理 解氢原子(只含一个电子!)中电子运动的稳定性以及 能量量子化这样一些量子现象。 波由粒子组成的看法夸大了粒子性的一面,而 抹杀了粒子的波动性的一面,具有片面性。64 2. 粒子由波组成?2 k 2 E ? ?? ? 2m?vg ?d ? ?k p ? ? ?v dk m m? ?k ? k 2mvp ???电子是波包。把电子波看成是电子的某种实际结构, 是三维空间中连续分布的某种物质波包。因此呈现出 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波包的大小即电子的大小, 波包的群速度即电子的运动速度。 什么是波包?波包是各种波数(长)平面波的迭加。 平面波描写自由粒子,其特点是充满整个空间, 这是因为平面波振幅与位臵无关。如果粒子由波组成 ,那么自由粒子将充满整个空间,这是没有意义的, 与实验事实相矛盾。(实验上观测到的电子,总是处 于一个小区域内。例如在一个原子内,其广延不会超 过原子大小≈1 ? 。) 由德布罗意波组成的粒子必定会色散65电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粒子?还是波? 通过实验表明,电子表现出具有波的性质,而在 位臵测量中又表现出粒子的图象。揭示了电子既有经典粒子的性质,又具经典波的 性质,显示什么样的图象依赖于人们如何观测, 不同的实验造成不同的塌缩。 既不是粒子,也不是经典波;既是粒子又是波; 它是粒子和波动二重性矛盾的统一。 保持粒子的原子性,放弃了轨道确定值、局域 性。保留了波的相干迭加,放弃了实在的物理 量,波幅仅代表概率幅66因此,问电子究竟是粒子还是波,这一问法不恰当。波粒二象性(duality),电子就是电子本身(哭面孔、 笑面孔;骰子六个方向的不同观测结果) 正确问法:在什么实验条件下表现出波的行为,在 什么实验条件下表现出粒子的行为? 波动性与粒子性都是电子的属性。
67驻波条件为了克服 Bohr 理论带有人为性质的缺陷, de Broglie 把 原子定态与驻波联系起来,即把粒子能量量子化问题和 有限空间中驻波的波长(或频率)的分立性联系起来。例如:氢原子中作稳定 圆周运动的电子相应的 驻波示意图要求圆周长是 波长的整数倍2?r ? nl代 入n ? 1,2,3, ?de Broglie 关系 rp ? hlh nh n? ? ? ? 2?r 2?r r n于是角动量:L ? rp ? n?n ? 1,2,3, ?68波粒二象性是普遍的结论:宏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例:m = 0.01kg v = 300m/s 的子弹h h 6.63 ?10?34 l? ? ? ? 2.21?10 m P m? 0.01? 300?34h 太小了使得宏观物 体的波长小得难以测 量宏观物体只表现出 粒子性m大 l?0或说 h ? ?量子物理过渡到经典物理69作业: 1、证明普朗克公式在高频区内化为维恩公式, 在低频区内化为瑞利—金斯公式。 2、由玻尔角动量量子化条件导出氢原子能级公 式En。(受力平衡) 3、粒子波限制在长宽高为a1,a2,a3的箱中运动, E=p2/2μ,试由驻波条件,求粒子能量的分 立值En1n2n3。课后练习:1.1, 1.370 71德布罗意于1923年9月10日在 法国科学院《会议通报》上发表 了有关物质波的第一篇论文《波 和粒子》.在这篇文章中从与粒 子能量相联系的频率n出发,作 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认为“一般 的”物质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性 质,因而提出了物质波的概 念.他认为,一个能量为E,动 量为P的粒子与频率为v和波长为 λ的波相当.仿照爱因斯坦关系, 粒子的能量、动量与相应的频率 和波长的关系为:72这就是德布罗意关系式. 德布罗意在他的理论中主要是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 和德布罗意关系式.他的理论确实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匠心独创.他从物理学最基本的假定出发所作出的类比 推理,其严密性是无懈可击的,而理论的独创性更给人 以深刻的印象.但由于缺乏实验验证,并没有引起人们 的注意.但当德布罗意的导师朗之万(1872—1946) 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寄给爱因斯坦时,爱因斯坦大加 赞赏,称赞说:“瞧瞧吧,看来疯狂,可真是站得住脚 呢!”并认为他揭开了“自然界巨大面罩的一角”,经 过爱因斯坦的推荐,人们才开始重视对物质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