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涡旋电场与电流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引用了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然后由涡旋电场与电流的定义、成因比较它与静电场的异同,进而讨论涡旋电场中的电势差,并讨论了涡旋电场对激发它的磁场具有反作用。然后引用了三种物理学家对对称分布的涡旋的计算方法。最后简述了涡旋的应用和危害。
[关键词]:麦克斯韦 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涡旋电场与电势差;磁场,反作用;计算方法;应用和危害
[正文]:
一、麦克斯韦在稳恒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
1. 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的概念:揭示出变化的磁场可以在空间激发电场,并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出了二者的关系,即任何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场,都是和涡旋电场联系在一起的。
2. 麦克斯韦提出的位移电流的概:揭示出变化的电场可以在空间激发磁场,并通过全电流概念的引入,得到了一般形式下的安培环路定理在真空或介质中的表示形式,即:任何随时间而变化的电场,都是和磁场联系在一起的。
2. 麦克斯韦提出的位移电流的概:揭示出变化的电场可以在空间激发磁场,并通过全电流概念的引入,得到了一般形式下的安培环路定理在真空或介质中的表示形式,即:任何随时间而变化的电场,都是和磁场联系在一起的。
综合上述两点可知,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彼此不是孤立的,它们永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的整体。这就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中,自由电荷可激发电场 ,变化磁场也可激发电场;同样地,稳恒电流可激发磁场 ,变化电场也可激发磁场。在一般情况下,电磁场的基本规律中,应该既包含稳恒电、磁场的规律,也包含变化电磁场的规律。根据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变化的磁场可以在空间激发变化的涡旋电场,而变化的电场也可以在空间激发变化的涡旋磁场。因此,电磁场可以在没有自由电荷和传导电流的空间单独存在。
二、涡旋电场与电势差、电流:
1、涡旋电流与电势差:由一中对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的描述容易得出一个简单概念:静电场由电场线描述,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但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了环形电场,那么,电场线将会闭合,电势也会产生减小一周后恢复原值的矛盾。这些都说明此环形电场并不是静电场,它是另一种电场——涡旋电场。
因为涡旋电场EW的电力线是闭合的,由高斯定理:
说明涡旋电场是无源的。再由环路积分:
说明涡旋电场的线积分是与路径有关的,即涡旋电场是非保守场。
既然它是非保守场,则电场中的电势也就失去了意义,但是仍可沿导体表面的路径由线积分计算电势差。
这就解释了引言中的两个矛盾。
2、将涡旋电场与静电场对比:
相同点:(1)它们都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
(2)它们的电场强度都遵守同样的定义式
不同点:(1)静电场由静电荷产生,而涡旋电场是交变磁场产生的。
(2)静电场的电场线是不闭合的,而涡旋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的。
(3)静电场中的电势差与积分路径无关,而涡旋电场中的电势差是依赖于积分路径的。
三、下面是物理学家总结的3种对称涡旋电流的计算:
1.
对于无限长直螺线管,假设其内的磁场均匀分布,由环路定理:
由磁场均匀分布的条件,若磁场变化激发的涡旋电场对磁场无反作用,则磁场保持均匀分布,上式成立的条件才得以保证。也就是说,当磁场呈线性变化时,涡旋电场为常值,满足磁场均匀分布条件,可以由安培环路定理直接计算涡旋电场;若磁场非均匀变化,例如交变磁场,则均匀分布条件被破坏,涡旋电场会反作用于磁场,这时就不能简单的应用环路定理来计算,要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求解。
关于交变磁场,这里略去证明而直接给出结论:长直螺线管中的交变磁场是非均匀的,它
仅受角频率的影响,还与磁场中是否有导体有关。在无导体时,角频率的影响使中心部分
场大于边缘部分;而存在导体时的情况与此相反,角频率的影响使中心部分的磁场小于边
部分。
通过以上对涡旋电场的讨论,对其电势差以及分布的计算,主要说明出涡旋电场与静场
不同,千万不要将二者混淆而产生类似引言中的矛盾,同时也从侧面告诉我们看待客观物
世界一定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2. 载流反向的两块无限大薄平板的时变磁场与其涡旋电场
3.长直同轴电缆的时变磁场与涡旋电场
这三种对称涡旋磁场的计算可以让我们对涡旋磁场有更深的理解。
四、涡流的应用和危害防止:
1. 在感应加热装置中,利用涡流可对金属工件进行热处理,用来冶炼难熔金属。在真空中利用这种加热金属可以清除被吸附的气体。
2. 电动机,变压器的线圈都绕在铁心上。线圈中流过变化的电流,在铁心中产生的涡流使铁心发热,浪费了能量,还可能损坏电器。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减小涡流。途径之一是增大铁心材料的电阻率,常用的铁心材料是硅钢。
参考文献:
[1]张三慧,《大学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
[2]毛俊健,《大学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06-1
[3] 杨承宗,《科学通报》1956(1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