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9, 2012

熵力 entropy01 電荷01 是在位置 的檢驗電荷 所具有的電勢能 在静電學裏,電勢(electric potential)定義為處於電場中某个位置的單位電荷所具有的電勢能。[1]電勢又稱為電位,是純量,其數值不具有絕對意義,只具有相對意義。為了便於分析問題,必需設定參考位置。通常,一個明智的選擇是將在無窮遠位置的電勢設定為零。那麼,電勢可以做如此工作定義:假設檢驗電荷從無窮遠位置,經過任意路徑,抗拒電場力,緩慢地遷移到某位置,則在這位置的電勢,等於因遷移所做的機械功與檢驗電荷量的比值。

http://www.wulixueyuan.com/lilun/xitonglun/88.html

静電學裏,電勢electric potential)定義為處於電場中某个位置的單位電荷所具有的電勢能[1]電勢又稱為電位,是純量,其數值不具有絕對意義,只具有相對意義。為了便於分析問題,必需設定參考位置。通常,一個明智的選擇是將在無窮遠位置的電勢設定為零。那麼,電勢可以做如此工作定義:假設檢驗電荷從無窮遠位置,經過任意路徑,抗拒電場力,緩慢地遷移到某位置,則在這位置的電勢,等於因遷移所做的機械功與檢驗電荷量的比值。

電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在這篇文章內,向量标量分別用粗體斜體顯示。例如,位置向量通常用 \mathbf{r}\,\! 表示;而其大小則用 r\,\! 來表示。
静電學裏,電勢electric potential)定義為處於電場中某个位置的單位電荷所具有的電勢能[1]電勢又稱為電位,是純量,其數值不具有絕對意義,只具有相對意義。為了便於分析問題,必需設定參考位置。通常,一個明智的選擇是將在無窮遠位置的電勢設定為零。那麼,電勢可以做如此工作定義:假設檢驗電荷從無窮遠位置,經過任意路徑,抗拒電場力,緩慢地遷移到某位置,則在這位置的電勢,等於因遷移所做的機械功與檢驗電荷量的比值。在國際單位制裏,電勢的度量單位是伏特(為了紀念義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伏特而命名)。
電勢必需滿足帕松方程式,同時符合相關邊界條件;假設在某區域內的電荷密度為零,則帕松方程式約化為拉普拉斯方程式,電勢必需滿足拉普拉斯方程式。
電動力學裏,當含時電磁場存在的時候,電勢可以延伸為「廣義電勢」。特別注意,廣義電勢不能被視為電勢能每單位電荷。

目录

[隐藏]

[编辑] 簡介

處於外電場帶電粒子會感受到外電場施加的作用力,稱為電場力,促使帶電粒子呈加速度運動。對於帶正電粒子,電場力與電場同方向;對於帶負電粒子,電場力與電場反方向。電場力的數值大小與電荷量、電場數值大小成正比。
作用力勢能之間有非常直接的關係。隨著物體朝著作用力的方向呈加速度運動,物體的動能變大,勢能變小。例如,一個石頭在山頂的勢能大於在山腳的勢能。隨著物體滾落,勢能變小,動能變大。
對於某種特別作用力,科學家可以定義其向量場和其位勢,使得物體因為這向量場而具有的勢能,只相依於物體位置與參考位置之間的距離。稱這種作用力為保守力,這種向量場為保守場
例如,重力、靜電場的電場力,都是保守力。靜電場的純量勢稱為電勢,或稱為靜電勢
電勢和磁向量勢共同形成一個四維向量,稱為四維勢。從某一個慣性參考系觀察到的四維勢,應用勞侖茲變換,可以計算出另外一個慣性參考系所觀察到的四維勢。

[编辑] 靜電學裏的電勢

在靜電學裏,電場 \mathbf{E} 內某位置 \mathbf{r} 的電勢 \phi ,以方程式定義為[1]
\phi(\mathbf{r})\ \stackrel{def}{=}\ U_\mathrm{E}(\mathbf{r})/q
其中,U_\mathrm{E} 是在位置 \mathbf{r}檢驗電荷 q 所具有的電勢能。
電勢能的數值是人為設定的,沒有絕對意義,只有相對於某參考位置的已設定參考值,才有物理意義。假若要設定電勢能在空間任意位置的數值,必須先設定其在某參考位置 \mathbf{r}_0 的數值。為了方便運算,假設其參考數值為0。然後,就可以將在位置 \mathbf{r} 的電勢能 U_\mathrm{E}(\mathbf{r}) 定義為從參考位置 \mathbf{r}_0 緩慢地將檢驗電荷 q 遷移至 \mathbf{r} 所需做的機械功 W
U_\mathrm{E}(\mathbf{r})\ \stackrel{def}{=}\ W
遷移檢驗電荷時所施加的外力 \mathbf{F} ,必需恰巧抵消處於電場 \mathbf{E} 的檢驗電荷 q 所感受到的電場力 q\mathbf{E} ,即 \mathbf{F}=-q\mathbf{E} 。機械功等於外力 \mathbf{F} 的路徑積分:
W=\int_\mathbb{L} \mathbf{F} \cdot \mathrm{d} \boldsymbol{\ell}=-q\int_\mathbb{L} \mathbf{E} \cdot \mathrm{d} \boldsymbol{\ell}
其中,\mathbb{L} 是從參考位置 \mathbf{r}_0 到位置 \mathbf{r} 的一條任意路徑,\mathrm{d} \boldsymbol{\ell} 是微小線元素。
在靜電學裏,\mathbf{\nabla} \times \mathbf{E} = 0 ,電場是保守場,所以,在積分時,可以選擇任意路徑 \mathbb{L} ,計算出來的結果都一樣。更詳盡細節,請參閱條目保守力。由於這方程式右手邊的路徑積分不相依於路徑 \mathbb{L} ,只相依於路徑的初始位置 \mathbf{r}_0 與終止位置 \mathbf{r} 。若能夠假設無窮遠位置 \infty 的電勢能為 0 ,則可以設定參考位置 \mathbf{r}_0 在無窮遠位置 \infty
U_\mathrm{E}(\mathbf{r})= - q\int_\infty^\mathbf{r} \mathbf{E} \cdot \mathrm{d} \boldsymbol{\ell}
所以,對於電場做路徑積分從無窮遠位置到檢驗位置,電勢就是負積分結果:
\phi(\mathbf{r})= - \int_\infty^\mathbf{r} \mathbf{E} \cdot \mathrm{d} \boldsymbol{\ell}
在任意兩個位置 \mathbf{r}_1\mathbf{r}_2 之間的「電勢差」 \Delta\phi
\Delta\phi=\phi(\mathbf{r}_2)-\phi(\mathbf{r}_1)= - \int_{\mathbf{r}_1}^{\mathbf{r}_2} \mathbf{E} \cdot \mathrm{d} \boldsymbol{\ell}
由於電場 \mathbf{E} 是保守場,電勢差也與積分路徑無關,只跟積分路徑的初始位置與終止位置有關。

[编辑] 疊加原理

電場遵守疊加原理:假設在三維空間裏,由兩組完全不相交的電荷分佈所產生的電場分別為 \mathbf{E}_1\mathbf{E}_2 ,則總電場為 \mathbf{E}_t=\mathbf{E}_1+\mathbf{E}_2
總電勢為抗拒總電場力所做的機械功每單荷電量:
\phi_t(\mathbf{r})= - \int_\infty^\mathbf{r} \mathbf{E}_t \cdot \mathrm{d} \boldsymbol{\ell}= - \int_\infty^\mathbf{r} (\mathbf{E}_1+\mathbf{E}_2) \cdot \mathrm{d} \boldsymbol{\ell}=\phi_1(\mathbf{r})+\phi_2(\mathbf{r})
所以,電勢也遵守疊加原理。當計算一組電荷分佈所產生的電勢時,只需要知道,在電荷分佈的每個源位置的單獨電荷,所產生在檢驗位置的電勢,就可以應用積分運算,得到整個電荷分佈,所產生在檢驗位置的電勢。

[编辑] 電勢的微分方程式

應用積分符號內取微分方法,電勢的梯度
\mathbf{\nabla} \phi(\mathbf{r})= - \mathbf{\nabla} \int_\infty^\mathbf{r} \mathbf{E}(\mathbf{r}') \cdot \mathrm{d} \boldsymbol{\ell}^{\,\prime}=- \mathbf{E}(\mathbf{r})
所以,電場與電勢之間的關係為
\mathbf{E}(\mathbf{r}) = - \mathbf{\nabla} \phi(\mathbf{r})
根據高斯定律的方程式,
\mathbf{\nabla} \cdot \mathbf{E}=\rho / \epsilon_0
其中,\rho電荷密度\epsilon_0電常數
所以,電勢滿足帕松方程式
\nabla^2 \phi= - \rho/ \epsilon_0
假設電荷密度為零,則這方程式變為拉普拉斯方程式
\nabla^2 \phi=0
請注意,假若 \mathbf{\nabla}\times\mathbf{E} \ne 0 ,也就是說,電場不具保守性(由於隨時間變化的磁場造成的效應;參閱馬克士威方程組),則不能使用這些方程式。
由於電勢乃是純量,而電場是具有三個分量的向量,所以,很多時候,使用電勢來解析問題會省去很多運算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

[编辑] 拉普拉斯方程式的解答

在某空間區域內,假設電荷密度為零,則電勢必須滿足拉普拉斯方程式,並且符合所有相關邊界條件

[编辑] 邊界條件

在靜電學裏,有三種邊界條件:
  1. 狄利克雷邊界條件:在所有邊界,電勢都已良態給定。具有這種邊界條件的問題稱為狄利克雷問題
  2. 紐曼邊界條件:在所有邊界,電勢的法向導數都已良態給定。具有這種邊界條件的問題稱為紐曼問題
  3. 混合邊界條件:一部分邊界的電勢都已良態給定,其它邊界的電勢的法向導數也已良態給定。
根據拉普拉斯方程式的唯一性定理uniquness theorem),對於這些種類的邊界條件,拉普拉斯方程式的解答都具有唯一性。所以,只要找到一個符合邊界條件的解答,則這解答必定為正確解答。

[编辑] 分離變數法

應用分離變數法來解析拉普拉斯方程式,可以將問題的偏微分方程式改變為一組較容易解析的常微分方程式。對於一般問題,通常會採用直角坐標系、圓柱坐標系或球坐標系來分離拉普拉斯方程式。但是,對於其它比較特別的問題,另外還有八種坐標系可以用來分離拉普拉斯方程式。[2]分離之後,找到每一個常微分方程式的通解(通常為一組本徵方程式的疊加),電勢可以表達為這些通解的乘積。將這表達式與邊界條件相匹配,就可以設定一般解的係數,從而找到問題的特解。根據拉普拉斯方程式的唯一性定理,這特解也是唯一的正確解答。

[编辑] 兩個半平面導體案例


被位於 y=0 的絕緣線條分隔為處於y+、y--半平面的兩個導體的電勢分別設定為 +V-V
假設在xy-平面的無限平面導體被一條位於 y=0 的絕緣線條分為兩半,兩個處於y+、y--半平面的導體的電勢分別設定為 +V-V ,則計算z+-半空間任意位置的電勢這問題,由於邊界條件的幾何形狀適合用直角坐標來描述,可以以直角坐標 (x,y,z) 將拉普拉斯方程式表示為:
\nabla^2 \phi=\frac{\partial^2 \phi}{\partial x^2 }+\frac{\partial \phi}{\partial y^2 }+\frac{\partial^2\phi}{\partial z^2 }=0
因為這案例與x-坐標無關,方程式可以簡化為
\nabla^2 \phi(y,z)=\frac{\partial \phi}{\partial y^2 }+\frac{\partial^2\phi}{\partial z^2 }=0
應用分離變數法,猜想解答的形式為
\phi(y,z)=Y(y)Z(z)
將這公式代入拉普拉斯方程式,則可得到
\frac{1}{Y(y)}\ \frac{\mathrm{d}^2 Y(y)}{\mathrm{d}y^2}+\frac{1}{Z(z)}\ \frac{\mathrm{d}^2 Z(z)}{\mathrm{d}z^2}=0
注意到這方程式的每一個項目都只相依於一個變數,並且與其它變數無關。所以,每一個項目都等於常數:
\frac{1}{Y(y)}\ \frac{\mathrm{d}^2 Y(y)}{\mathrm{d}y^2}=C
\frac{1}{Z(z)}\ \frac{\mathrm{d}^2 Z(z)}{\mathrm{d}z^2}=-C
這樣,一個二次偏微分方程式被改變為兩個簡單的二次常微分方程式。解答分別為
Y(y)=A_1 e^{iky}+A_2 e^{-iky}
Z(z)=B_1 e^{kz}+B_2 e^{-kz}
其中,A_1(k)A_2(k)B_1(k)B_2(k) 都是係數函數。
z 趨向於無窮大時,Z(z) 趨向於零,所以,B_1=0 。綜合起來,電勢為
\phi(y,z)=\int_0^{\infty}(A_1 e^{iky}+A_2 e^{-iky})e^{-kz}\mathrm{d}k
由於在 z=0 ,y+、y--半平面的電勢分別為 +V-V ,所以,
y>0 時,\int_0^{\infty}(A_1 e^{iky}+A_2 e^{-iky})\mathrm{d}k=+V
y<0 時,\int_0^{\infty}(A_1 e^{iky}+A_2 e^{-iky})\mathrm{d}k=-V
應用傅立葉變換,可以得到
A_1(k)=\frac{V}{2\pi}\left( \int_0^{\infty} e^{-iky'}\mathrm{d}y'-\int_{-\infty}^0 e^{-iky'}\mathrm{d}y'  \right)
A_2(k)=\frac{V}{2\pi}\left( \int_0^{\infty} e^{iky'}\mathrm{d}y'-\int_{-\infty}^0 e^{iky'}\mathrm{d}y'  \right)
所以,由 A_1(k) 項目貢獻出的電勢為
\begin{align}\phi_1 & =\frac{V}{2\pi}\int_0^{\infty}\mathrm{d}k\left\{\int_0^{\infty}e^{ik(y-y')-kz}\mathrm{d}y' - \int_{-\infty}^0e^{ik(y-y')-kz}\mathrm{d}y'  \right\} \\
 & =-\ \frac{V}{2\pi}\int_0^{\infty}\frac{\mathrm{d}y'}{i(y-y')-z}+\ \frac{V}{2\pi}\int_{-\infty}^0\frac{\mathrm{d}y'}{i(y-y')-z} \\
\end{align}
類似地,由 A_2(k) 項目貢獻出的電勢為
\begin{align}\phi_2 & =\frac{V}{2\pi}\int_0^{\infty}\mathrm{d}k\left\{\int_0^{\infty}e^{-ik(y-y')-kz}\mathrm{d}y' - \int_{-\infty}^0e^{-ik(y-y')-kz}\mathrm{d}y'  \right\} \\
 & =-\ \frac{V}{2\pi}\int_0^{\infty}\frac{\mathrm{d}y'}{-i(y-y')-z}+\ \frac{V}{2\pi}\int_{-\infty}^0\frac{\mathrm{d}y'}{-i(y-y')-z} \\
\end{align}
總電勢為[3]
\begin{align}\phi  & =\frac{Vz}{\pi}\int_0^{\infty}\frac{\mathrm{d}y'}{(y-y')^2+z^2}-\ \frac{Vz}{\pi}\int_{-\infty}^0\frac{\mathrm{d}y'}{(y-y')^2+z^2} \\
 & =\frac{2V}{\pi}\ \arctan{\left(\frac{y}{z}\right)} \\
\end{align}

[编辑] 帕松方程式的解答

[编辑] 電荷分佈所產生的電勢

根據庫侖定律,一個源位置為 \mathbf{r}' 的點電荷 q ,所產生在任意位置 \mathbf{r} 的電場為
\mathbf{E}(\mathbf{r}) = \frac{q}{4 \pi \epsilon_0}\ \frac{(\mathbf{r} - \mathbf{r}')}{|\mathbf{r} - \mathbf{r}'|^3}
對於一群點電荷,應用疊加原理,總電場等於每一個點電荷所產生的電場的疊加。體積區域 \mathbb{V}' 內部電荷密度為 \rho(\mathbf{r}') 的電荷分佈,在檢驗位置 \mathbf{r} 所產生的電場為
\mathbf{E}(\mathbf{r}) =\frac{1}{4 \pi \epsilon_0}\int_{\mathbb{V}'} \rho(\mathbf{r}')\frac{(\mathbf{r} - \mathbf{r}')}{|\mathbf{r} - \mathbf{r}'|^3}\  \mathrm{d}^3 r'
其中,\mathrm{d}^3 r' 是微小體積元素。
應用一條向量恆等式
\nabla\frac{1}{|\mathbf{r} - \mathbf{r}'|}=-\ \frac{(\mathbf{r} - \mathbf{r}')}{|\mathbf{r} - \mathbf{r}'|^3}
可以得到
\mathbf{E}(\mathbf{r}) =-\ \frac{1}{4 \pi \epsilon_0}\nabla\int_{\mathbb{V}'} \frac{\rho(\mathbf{r}')}{|\mathbf{r} - \mathbf{r}'|}\  \mathrm{d}^3 r'
設定在無窮遠的電勢為參考值0,則在任意位置的電勢為
\phi(\mathbf{r}) = \frac{1}{4 \pi \epsilon_0}\int_{\mathbb{V}'} \frac{\rho(\mathbf{r}')}{|\mathbf{r} - \mathbf{r}'|}\  \mathrm{d}^3 r'(1)
應用一則關於狄拉克δ函數向量恆等式
\nabla^2 \left(\frac{1}{|\mathbf{r} - \mathbf{r}'|}\right)
= - 4\pi\delta(\mathbf{r} - \mathbf{r}')
假設檢驗位置 \mathbf{r} 在積分體積 \mathbb{V}' 內,則可得到帕松方程式:
\nabla^2\phi(\mathbf{r}) = \frac{1}{4 \pi \epsilon_0}\int_{\mathbb{V}'} \nabla^2 \left(\frac{\rho(\mathbf{r}')}{|\mathbf{r} - \mathbf{r}'|}\right)
\  \mathrm{d}^3 r'=-\ \frac{1}{\epsilon_0}\int_{\mathbb{V}'} \rho(\mathbf{r}')\delta(\mathbf{r} - \mathbf{r}')\  \mathrm{d}^3 r'
=-\ \frac{\rho(\mathbf{r})}{\epsilon_0}
所以,電勢的方程式(1)為帕松方程式的解答。

[编辑] 邊界條件

電勢的方程式(1)只考慮到一群電荷分佈所產生的電勢。假若遭遇邊界條件為電勢的靜電學問題,就不能使用方程式(1),必需使用更具功能的方法。
根據格林第二恆等式,對於任意良態函數 \phi(\mathbf{r})\psi(\mathbf{r})[4]
 \int_{\mathbb{V}} \left( \phi \nabla^2 \psi - \psi \nabla^2 \phi\right)\  \mathrm{d}^3 r= \oint_{\mathbb{S}} \left( \phi {\partial \psi \over \partial n} - \psi {\partial \phi \over \partial n}\right)\  \mathrm{d}^2 r
其中,\mathbb{V} 是積分體積,\mathbb{S} 是包住 \mathbb{V} 的閉表面,\mathrm{d}^2 r 是微小面元素,\partial\phi  \over \partial n\partial\phi  \over \partial n 都是取垂直於閉表面 \mathbb{S}法向導數,都是從積分體積 \mathbb{V} 朝外指出。
設定 \phi(\mathbf{r}') 為在 \mathbf{r}' 的電勢,\psi=\frac{1}{|\mathbf{r} - \mathbf{r}'|}\mathbf{r}' \mathbf{r} 之間的距離。應用帕松方程式 \nabla^2\phi(\mathbf{r})=-\rho/\epsilon_0 ,則可得到
 \int_{\mathbb{V}'} \left[ \phi(\mathbf{r}')  \nabla^2 \left(\frac{1}{|\mathbf{r} - \mathbf{r}'|}\right) + \frac{\rho(\mathbf{r}')}{\epsilon_0 |\mathbf{r} - \mathbf{r}'|} \right]\mathrm{d}^3 r' = \oint_{\mathbb{S}'} \left[ \phi\ {\partial  \over \partial n'}\left(\frac{1}{|\mathbf{r} - \mathbf{r}'|}\right)  - \left(\frac{1}{|\mathbf{r} - \mathbf{r}'|}\right)  {\partial \phi \over \partial n'}\right]\mathrm{d}^2 r'
再應用向量恆等式
\nabla^2 \left(\frac{1}{|\mathbf{r} - \mathbf{r}'|}\right)=-4\pi\delta(\mathbf{r} - \mathbf{r}')
假設檢驗位置 \mathbf{r} 在積分體積 \mathbb{V}' 內,則可得到
\phi(\mathbf{r}) =\frac{1}{4 \pi \epsilon_0} \int_{\mathbb{V}'} \frac{\rho(\mathbf{r}')}{|\mathbf{r} - \mathbf{r}'|}\ \mathrm{d}^3 r' +\frac{1}{4 \pi}\oint_{\mathbb{S}'} \left[\left(\frac{1}{|\mathbf{r} - \mathbf{r}'|}\right)  {\partial \phi \over \partial n'}-\phi\ {\partial  \over \partial n'}\left(\frac{1}{|\mathbf{r} - \mathbf{r}'|}\right)\right]\mathrm{d}^2 r'
這方程式右手邊的體積分就是電勢的方程式(1),而面積分就是因為邊界條件而添加的項目。這是 \mathbb{V}' 體內與體外之間的邊界曲面。面積分的第一個項目要求給定在邊界曲面的法向電場,即 E_{n'}= -{\partial \phi \over \partial n'} ,也就是面感應電荷密度 \sigma=\epsilon_0 E_{n'} 。面積分的第二個項目要求給定在邊界曲面的電勢 \phi 。假若能夠知道積分體積內的電荷密度、在閉曲面的面電荷密度與電勢,就可以計算出在積分體積內任意位置的電勢。
根據柯西邊界條件Cauchy boundary condition),有時候,給定在邊界曲面的法向電場與電勢,可能會因為給定過多邊界條件,而造成無法計算出一致的電勢的狀況。實際而言,只要給定法向電場或電勢,兩者之一,就可以計算出電勢。[4]
假若積分體積為無窮大空間,當 r' 趨向於無窮大時,則面積分的被積分項目會以 1/r'^3 速率遞減,而積分面積會以 r'^2 速率遞增,所以,面積分項目會趨向於零,這方程式約化為先前的電勢方程式(1)。

[编辑] 格林函數

包括函數 1/|\mathbf{r} - \mathbf{r}'| 在內,有一類函數 G(\mathbf{r},\mathbf{r}') ,稱為格林函數,能夠滿足方程式
\nabla^2 G(\mathbf{r},\mathbf{r}')= - 4\pi\delta(\mathbf{r} - \mathbf{r}')
另外,假設函數 H(\mathbf{r},\mathbf{r}') 滿足拉普拉斯方程式
\nabla^2 H(\mathbf{r},\mathbf{r}')=0
則函數 G'(\mathbf{r},\mathbf{r}')=G(\mathbf{r},\mathbf{r}')+H(\mathbf{r},\mathbf{r}') 也是格林函數。
應用這靈活性質,可以更嚴格地規定格林函數:[4]
  • 對於狄利克雷問題,當源位置 \mathbf{r}' 在邊界表面 {\mathbb{S}'} 時,規定格林函數 G_D(\mathbf{r},\mathbf{r}')=0 。這樣,從格林第二恆等式,設定 \phi(\mathbf{r}') 為在 \mathbf{r}' 的電勢,\psi(\mathbf{r},\mathbf{r}')=G_D(\mathbf{r},\mathbf{r}') ,則可得到
\phi(\mathbf{r}) =\frac{1}{4 \pi \epsilon_0} \int_{\mathbb{V}'} \rho(\mathbf{r}')G_D(\mathbf{r},\mathbf{r}')\ \mathrm{d}^3 r'
-\ \frac{1}{4 \pi}\oint_{\mathbb{S}'} \phi(\mathbf{r}')\ {\partial  G_D(\mathbf{r},\mathbf{r}')\over \partial n'}\mathrm{d}^2 r'(2)
  • 對於滿足紐曼問題,當源位置 \mathbf{r}' 在邊界表面 {\mathbb{S}'} 時,規定格林函數 \oint_{\mathbb{S}'}\frac{\partial G_D(\mathbf{r},\mathbf{r}')}{\partial n'}\mathrm{d}^2 r'=-\frac{4\pi}{S}
這兩種規定都能夠唯一地設定格林函數。注意到格林函數是一個幾何函數,與整個系統的電荷分佈無關。對於任何系統,只要計算出適合其幾何形狀的格林函數,則不論系統的電荷分佈為何,都可以使用同樣的格林函數。

[编辑] 無限平面導體案例


位於 xy-平面的是一個接地的無限平面導體。其上方的點電荷 q 的直角坐標是 (0,\,0,\,a)
假設xy-平面是接地的無限平面導體,則對於z+半空間、滿足狄利克雷邊界條件的格林函數為
\begin{matrix}G_D(\mathbf{r},\mathbf{r}')=\cfrac{1}{\sqrt{(x-x')^2+(y-y')^2+ (z - z')^2}} \\
\qquad\qquad\qquad -\ \cfrac{1}{\sqrt{(x-x')^2+(y-y')^2+(z+z')^2}} \\
\end{matrix}
其中,(x,y,z)(x',y',z') 分別是檢驗位置 \mathbf{r} 、源位置 \mathbf{r}'直角坐標
由於接地導體的電勢為零,方程式(2)的面積分項目等於零,方程式(2)變為
\phi(\mathbf{r}) =\frac{1}{4 \pi \epsilon_0} \int_{\mathbb{V}'} \rho(\mathbf{r}')G_D(\mathbf{r},\mathbf{r}')\ \mathrm{d}^3 r'
假設在位置 (0,0,a) 有點電荷 q ,則在z+半空間任意位置的電勢為
\begin{align}
\phi(\mathbf{r}) & =\frac{1}{4 \pi \epsilon_0} \int_{\mathbb{V}'} \rho(\mathbf{r}')\left( \frac{1}{\sqrt{x^2+y^2+ (z - a)^2}} - \frac{1}{\sqrt{x^2+y^2+ (z +a)^2}} \right)\ \mathrm{d}^3 r' \\
 & =\frac{1}{4 \pi \epsilon_0}\left( \frac{q}{\sqrt{x^2+y^2+ (z - a)^2}} - \frac{q}{\sqrt{x^2+y^2+ (z+a)^2}} \right) \\
\end{align}
仔細檢察這方程式,右手邊第一個項目,是在沒有平面導體的狀況時,點電荷 q 所產生的電勢;右手邊第二個項目,是使用鏡像法時,鏡像電荷 -q 所產生的電勢。請參閱鏡像法條目的點電荷與無限平面導體段落。

[编辑] 導引

已知函數 1/|\mathbf{r} - \mathbf{r}'| 為格林函數 G(\mathbf{r},\mathbf{r}') ,滿足方程式
\nabla^2 G(\mathbf{r},\mathbf{r}')= - 4\pi\delta(\mathbf{r} - \mathbf{r}')
在三維無限空間裏, 1/|\mathbf{r} - \mathbf{r}'|傅立葉級數[2]
\begin{align}\frac{1}{|\mathbf{r} - \mathbf{r}'|} 
 & \equiv \frac{1}{2\pi^2}\int_{-\infty}^{\infty}\int_{-\infty}^{\infty}\int_{-\infty}^{\infty}\mathrm{d}^3 k \frac{e^{i\mathbf{k}\cdot(\mathbf{r}-\mathbf{r}')}}{k^2} \\
 & = \frac{1}{2\pi^2}\int_{-\infty}^{\infty}\int_{-\infty}^{\infty}\mathrm{d}k_x\ \mathrm{d}k_y  e^{ik_x(x-x')+ik_y(y-y')}\int_{-\infty}^{\infty}\ \mathrm{d}k_z \frac{e^{ik_z(z-z')}}{k_x^2+k_y^2+k_z^2} \\
\end{align}
現在,必需找到格林函數 G_D(\mathbf{r},\mathbf{r}')=G(\mathbf{r},\mathbf{r}')+H(\mathbf{r},\mathbf{r}') ,滿足狄利克雷邊界條件G_D((x,y,0),\mathbf{r}')=0 ,同時,函數 H(\mathbf{r},\mathbf{r}') 滿足拉普拉斯方程式
\nabla^2 H(\mathbf{r},\mathbf{r}')=0
對於z+半空間, H(\mathbf{r},\mathbf{r}')傅立葉級數擴張為
\begin{align}H(\mathbf{r},\mathbf{r}')
 & =  \frac{1}{2\pi^2}\int_{-\infty}^{\infty}\int_{-\infty}^{\infty}\ \mathrm{d}k_x\ \mathrm{d}k_y  e^{ik_x(x-x')+ik_y(y-y')}\int_{-\infty}^{\infty}\ \mathrm{d}k_z \left[B(\mathbf{k},z')e^{ik_z z} +C(\mathbf{k},z')e^{-ik_z z}\right]\\
\end{align}
對於x-座標與對於y-座標的傅立葉級數擴張,H 函數與 G 函數的形式相同。這是因為對於無限空間案例與無限平面導體案例,兩種案例的x-邊界條件與y-邊界條件都相同,只有z-邊界條件稍有改變。將 H 函數的方程式代如,G_D(\mathbf{r},\mathbf{r}') 變為
G_D(\mathbf{r},\mathbf{r}')
=  \frac{1}{2\pi^2}\int_{-\infty}^{\infty}\int_{-\infty}^{\infty}\ \mathrm{d}k_x\ \mathrm{d}k_y  e^{ik_x(x-x')+ik_y(y-y')}\int_{-\infty}^{\infty}\ \mathrm{d}k_z \left[\frac{e^{ik_z(z-z')}}{k_x^2+k_y^2+k_z^2} +B(\mathbf{k},z')e^{ik_z z} +C(\mathbf{k},z')e^{-ik_z z}\right]
其中,B(\mathbf{k},z')C(\mathbf{k},z') 都是係數函數。
由於 G_D((x,y,0),\mathbf{r}')=0 ,對於任意 \mathbf{k}z'B(\mathbf{k},z')C(\mathbf{k},z') 之間的關係為
\frac{e^{-ik_z z'}}{k_x^2+k_y^2+k_z^2} +B(\mathbf{k},z')+C\mathbf{k},z')=0
B(\mathbf{k},z')=\frac{B_0 e^{-ik_z z'}}{k_x^2+k_y^2+k_z^2}
C(\mathbf{k},z')=\frac{C_0 e^{-ik_z z'}}{k_x^2+k_y^2+k_z^2}
其中,B_0C_0 都是係數常數,而且,B_0+C_0=-1
將這些公式代入 G_D ,可以得到
G_D(\mathbf{r},\mathbf{r}')
=  \frac{1}{2\pi^2}\int_{-\infty}^{\infty}\int_{-\infty}^{\infty}\ \mathrm{d}k_x\ \mathrm{d}k_y  e^{ik_x(x-x')+ik_y(y-y')}\int_{-\infty}^{\infty}\ \mathrm{d}k_z \left\{\frac{(1+B_0)}{k^2} \left[ e^{ik_z(z-z')}-e^{ik_z(z+z')}\right]\right\}
為了滿足方程式 \nabla^2 G_D(\mathbf{r},\mathbf{r}')= - 4\pi\delta(\mathbf{r} - \mathbf{r}') ,必需設定 B_0=0 。所以,
\begin{align}G_D(\mathbf{r},\mathbf{r}') & =  \frac{1}{2\pi^2}\int_{-\infty}^{\infty}\int_{-\infty}^{\infty}\ \mathrm{d}k_x\ \mathrm{d}k_y  e^{ik_x(x-x')+ik_y(y-y')}\int_{-\infty}^{\infty}\ \mathrm{d}k_z \left\{\frac{1}{k^2} \left[ e^{ik_z(z-z')}-e^{ik_z(z+z')}\right]\right\} \\
 & =\frac{1}{|\mathbf{r} - \mathbf{r}'|}-\frac{1}{|\mathbf{r} - \mathbf{r}''|} \\
 & =\cfrac{1}{\sqrt{(x-x')^2+(y-y')^2+ (z - z')^2}} -\ \cfrac{1}{\sqrt{(x-x')^2+(y-y')^2+(z+z')^2}} \\
\end{align}
其中,\mathbf{r}''=(x',y',-z') 是鏡像電荷的位置。

[编辑] 兩個半平面導體案例

假設在xy-平面的無限平面導體被一條位於 y=0 的絕緣線條分為兩半,兩個處於y+、y--半平面的導體的電勢分別設定為 +V-V ,則由於 \rho(\mathbf{r}')=0 ,方程式(2)變為
\phi(\mathbf{r}) =-\ \frac{1}{4 \pi}\oint_{\mathbb{S}'} \phi(\mathbf{r}')\ {\partial  G_D(\mathbf{r},\mathbf{r}')\over \partial n'}\mathrm{d}^2 r'(3)
注意到 \mathbb{V}' 是z+-半空間,xy-平面是其邊界閉曲面的一部分,格林函數在xy-平面的法向導數的方向是朝著負z方向:
\begin{align}{\partial  G_D\over \partial n'} & =-\ {\partial  G_D\over \partial z'}  \\
 & =-\ \cfrac{z - z'}{[(x-x')^2+(y-y')^2+ (z - z')^2]^{3/2}}\ -\ \cfrac{z + z'}{[(x-x')^2+(y-y')^2+(z+z')^2]^{3/2}}  \\
 & =-\ \cfrac{2z}{[(x-x')^2+(y-y')^2+ z^2]^{3/2}}  \\
\end{align}
\mathbb{V}' 的邊界閉曲面在無窮遠位置的電勢為0,所以,只需要計算xy-平面給出的貢獻,就可以得到在 \mathbb{V}' 內部任意位置的電勢。將上述方程式代入方程式(3):[3]
\begin{align}\phi(\mathbf{r}) & =\frac{2z}{4 \pi}\left\{\int_{0+}^{\infty}\int_{-\infty}^{\infty}\cfrac{V \mathrm{d}x'\mathrm{d}y'
}{[(x-x')^2+(y-y')^2+ z^2]^{3/2}}+\int_{-\infty}^{0-}\int_{-\infty}^{\infty}\cfrac{-V \mathrm{d}x'\mathrm{d}y'
}{[(x-x')^2+(y-y')^2+ z^2]^{3/2}}\right\} \\
 & =\ \frac{zV}{\pi}\left\{\int_{0+}^{\infty}\frac{\mathrm{d}y'}{(y-y')^2+ z^2}
-\int_{-\infty}^{0-} \frac{\mathrm{d}y'}{(y-y')^2+ z^2}\right\} \\
 & =\frac{2V}{\pi}\ \arctan{\left(\frac{y}{z}\right)} \\
\end{align}

[编辑] 推廣至電動力學

假設磁場相依於時間(每當電場相依於時間,則此假設成立。逆過來亦成立),則不能簡單地以純量勢 \phi 描述電場。因為 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mathbf{\nabla} \times \mathbf{E}=-\ \frac{\partial \mathbf{B}}{\partial t}\neq 0 ,電場不再具有保守性,\int \mathbf{E}\cdot \mathrm{d} \boldsymbol{\ell} 相依於路徑。
替代地,在定義純量勢時,必須引入磁向量勢 \mathbf{A} ,定義為
\mathbf{B}\ \stackrel{def}{=}\ \mathbf{\nabla} \times \mathbf{A}
其中,\mathbf{B}磁場
根據亥姆霍茲定理[5]Helmholtz theorem) ,假設一個向量函數 \mathbf{F}(\mathbf{r}) 滿足以下兩條件:
\nabla\cdot\mathbf{F}(\mathbf{r})=D(\mathbf{r})
\nabla\times\mathbf{F}(\mathbf{r})=\mathbf{C}(\mathbf{r}) ;
其中,D(\mathbf{r}) 是個純量函數,\mathbf{C}(\mathbf{r}) 是個向量函數。
再假設 D(\mathbf{r})\mathbf{C}(\mathbf{r}) ,在無窮遠處都足夠快速地趨向 0 ,則 \mathbf{F}(\mathbf{r}) 可以用方程式表達為
\mathbf{F}(\mathbf{r})= - \nabla\left(\frac{1}{4\pi}\int_{\mathbb{V}'}\frac{D(\mathbf{r}')}{|\mathbf{r} - \mathbf{r}'|} \mathrm{d}^3 r'\right)+\nabla\times \left(\frac{1}{4\pi}\int_{\mathbb{V}'}\frac{\mathbf{C}(\mathbf{r}')}{ |\mathbf{r} - \mathbf{r}'| }\mathrm{d}^3 r'\right) ;
在這裏,\nabla 只作用於 \mathbf{r} ,體積分的體積為\mathbb{V}'
採用庫侖規範Coulomb gauge) ,則磁向量勢 \mathbf{A} 遵守
\mathbf{\nabla} \cdot \mathbf{A}=0
所以,
\mathbf{A}(\mathbf{r})=\nabla\times \left(\frac{1}{4\pi}\int_{\mathbb{V}'}\frac{\mathbf{B}(\mathbf{r}')}{|\mathbf{r} - \mathbf{r}'|}\mathrm{d}^3 r'\right) =\frac{1}{4\pi}\int_{\mathbb{V}'}\mathbf{B}(\mathbf{r}')\times\frac{\mathbf{r} - \mathbf{r}'}{|\mathbf{r} - \mathbf{r}'|^3} \mathrm{d}^3 r'
注意到,以上這些推導,並沒有涉及時間參數。加入時間參數 t ,結果也成立。所以,永遠可以找到磁向量勢 \mathbf{A}
\mathbf{A}(\mathbf{r},\,t)=\frac{1}{4\pi}\int_{\mathbb{V}'} \mathbf{B}(\mathbf{r}',\,t)\times\frac{\mathbf{r} - \mathbf{r}'}{|\mathbf{r} - \mathbf{r}'|^3}  \mathrm{d}^3 r'
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向量場 \mathbf{G}=\mathbf{E}+\partial\mathbf{A}/\partial t 是一個保守場:
\nabla\times\mathbf{G}=\nabla\times\mathbf{E}+\nabla\times\partial\mathbf{A}/\partial t=0
所以,必定可以找到純量勢 \phi ,滿足 \mathbf{G} = - \nabla \phi 。因此,下述方程式成立:
\mathbf{E} = - \mathbf{\nabla}\phi - \frac{\partial\mathbf{A}}{\partial t}
靜電勢只是這含時定義的一個特別案例,在這案例裏,磁向量勢 \mathbf{A} 不相依於時間。從另一方面來說,對於含時向量場,電場的路徑積分與靜電學的結果大不相同:
\int_a^b \mathbf{E} \cdot \mathrm{d}\boldsymbol{\ell} \neq \phi(b) - \phi(a)

[编辑] 參閱

[编辑] 參考文獻


2010年,理论物理界有重大发现。荷兰人艾瑞·威林德(Erik Verlinde)提出“引力能解释为熵力”,引发弦论研究者的大讨论。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对Erik的理论进行了完善,修正了其中一个重要错误。这个理论的意义何在?破绽在哪里?我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在这方面又有哪些最新发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近期举办的一次“果壳时间”科普讲座之后,采访了与会嘉宾——理论物理学家李淼。
引力是否为熵力
(余惠敏)问:过去的一年里,荷兰人艾瑞·威林德(Erik Verlinde)的引力即熵力理论在理论物理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个理论有什么不凡之处?
(李水)答:威林德2010年1月提出万有引力就是熵力的想法。牛顿认为,引力是无条件的万有引力,是基本力。爱因斯坦的时空理论中,万有引力是时空弯曲引起的,但他仍然认为万有引力是基本力。而在威林德的熵力理论中,即使时空弯曲也是熵变引起的。他认为,引力本身不是基本的作用力,而是一种宏观力,叫做熵力。这种观点目前很流行,同时也有一定的争议。
问:熵力是什么力?
答:熵在物理学中指的是混乱度,混乱度增大,熵增加。熵力的一个例子是耳机线,我们将耳机线整理好放进口袋,下次再拿出来已经乱了。让耳机线乱掉的看不见的“力”就是熵力,耳机线喜欢变成更混乱。熵力另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弹性力。一根弹簧的力,就是熵力,
 

熵力:认识宇宙的新视角

作者:余惠敏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12-02-17 浏览次数: 11401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