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20, 2013

电势多极展开的物理图象


如果只保留第一项,
http://wenku.baidu.com/view/31a6606eb84ae45c3b358cb6.html

则相当于将电荷
系统中全部电量都集中到坐标原点而成为一个点电
荷,
原来由电荷系统在远处所激发的真实电势,
被想
象中的位于原点的该点电荷所贡献的电势近似代替,
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这样的代替可以勉强认可




收稿日期:
!
"
"
!
!
#
"
!
#
$
作者简介:
蒋德瀚

#
%
&
!
—)

男,
甘肃榆中人,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教授。
电势多极展开的物理图象
蒋德瀚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兰州

&
"
"

"


要:
给出电势多极展开中多极子的物理图象,
并对电四极矩的几个定义式作对照分析。

关键词:
电单极矩;
电偶极矩;
电四极矩
中图分类号:

(
#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引言
在电势的多极展开表示式中,
出现了包括电单
极子在内的电多极子,
这些多极子是数学推演的结
果,
而非真实存在。
原本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电荷系

(体系)
在远处所激发
(产生)
的电势,
却被想象中
的电多极子激发同样电势所取代,
对此,
许多教材只

“等效”
而不涉及等效的模型或物理图象。
静电场的求解是一个经典问题,
著名解法较多,

如分离变量法、
电象法、
格林函数法、
有限差分法、
电势
多极展开法等等。
其中唯独多极展开
(近似解)
的物理
图象

#



及其意义较难理解,
甚而至于隐晦艰涩。
二、
电势多极展开的条件和最简表示

#
如图
#
所示,
$
%
为激发电场的电荷系统所占据
的空间区域,
相对于远处电场中的观测点
(待测点)
而言,
$
%
是很小的,

$
%
的最大尺寸为
&

(
)


$
%
中任一点到观测点的距离
*
!
&

(
)

例如原子线度
的数量


#
"
!
#
"
米,




线






#
"
!
#
(



#
"
!
#
)
米,
核的线度比原子线度约小四五
个数量级,
可见核内电荷系统所占空间尺寸较之从
核内到核外电子所在处的距离是非常小的,
类似的
实例是很多的。

$
%
内取任一点为坐标原点
+

$
%
内任一电
荷元的位矢用
)
"
%

)
%

,
%

-
%

表示,
远处观测点的位
矢用
)
"

)

,

-

表示。
$
%
内的电荷分布,
若连续则

!

)
"
%

表示
)
"
%
处的体密度,
于是电荷元的电量为
.
/

)
"
%

0
!

)
"
%

.
1
%

若点电荷分立则以
/
2

)
"
%



)
"
%
处的点电荷。
需强调一点,
凡带撇的字母和符
号均限于针对电荷系统内部,
不带撇的字母和符号
则是针对远处场点而使用的。
已知电荷系统在空间所激发的电势为
"

)
"

0
#
(
#



$
"
#
1
%
!

)
"
%




*
.
1
%

#

式中
*
0
3
)
"
!
)
"
%
3
0




)
!
)
%

!
4

,
!
,
%

!
4

-
!



-
%

$
!


5
0
3
)
"
3
0
)
!
4



,
!
4
-
$
!

因为所要求解的问
题之特点是
$
%
的尺寸很小,
而待测点很远,
所以当
限制在
$
%
内任取一点为坐标原点
+
之后,
便有充
分理由可以把
#
*
在原点处展为级数形式,
简言之,
&

(
)
%
$
%

&

(
)
&
*
是对
"

)
"

进行多极展开以求近



似解的前提条件。
利用多元函数的泰勒级数及矢量和张量分析的
有关公式,
可将

#

式演变为熟知形式

#




%

)

"

)
"

0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5




4
#
!
#
!

)
"



%

.
$
%
)
"
%
)
"
%

’’
#
5
4

4




!
#




6
6

#
/

)
"
%

.
$
%




)
"
%

)
"



%
(
)
*

6



6
次点乘




(
)
*

6

#
5
4



!

采用下列常用物理定义:
7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9



""
+

!
#


%
卷第
!


!
"
"
(




方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电单极矩
(电单极子或零极矩)

(
"
为电偶极矩
(电
偶极子或电矩)

)
""
为电四极矩
(电四极子)

"
&
极矩也

"
&
极子。
注意到




#
*
+
,
*



"
*
!



"

式又可进一步
简写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就是电势多极展开的最简表示式,
也是大家所熟悉的。
更高级的电多极矩在实际问题求解中很少使
用,
所以上式一般只取其前三项
(四极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零极势
(电单极势)

电偶极势、
电四极势分别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三式常常是解答有关计算题的依据,
使用频度甚高。

$
"
中是分立的点电荷,
则可将积分改为求和,

!

的定义形式不变。
例如
!
!

!
"
"

#
.
"
!
"
"

%
&
/
+
#
0
/
!
"
"
/
是完
全等价的。
三、
电势多极展开的物理图象


&

式中,
如果只保留第一项,
则相当于将电荷
系统中全部电量都集中到坐标原点而成为一个点电
荷,
原来由电荷系统在远处所激发的真实电势,
被想
象中的位于原点的该点电荷所贡献的电势近似代替,
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这样的代替可以勉强认可。

"
同样,


&

中如果只保留前两项,
如图
"

1



$
"
内任取一电荷元
#
0

!
"
"

+
!


!
"
"


#
$
"

联接
原点与该电荷元作
2
&
轴,

#
0

!
"
"

的位置为
!
"
"

我们




“设
置”两




3
#
0

%

+3
#
0

!
"
"

+3
!

!
"
"

#
$
"

“设置”
只是思想实验。
由于
电荷的中和作用,
3
#
0

%

之和为
%

所以这样的设
置不会破坏原有的电荷分布)

作新的审视,

,
#
0

%

与原先的
#
0

!
"
"

联系起来视为一个电偶极
子,
该电偶极矩为
#
(
"











!
"
"
"

+
!

!
"
"

#
$
"
!
"
"

中心点

!
"
"
"
处,
该电矩对
"

#

作贡献;
同时,
在原点上还存
在一个
#
0

%


该点电荷对
"

%

作贡献。
当然也可以
认为
#
0

!
"
"

被移置到原点而成为
#
0

%


作为这样
移动的代价,
即要同时出现一个电偶极矩
#
(
"

!
"
"
"



$
"
内所有电荷元都如法炮制,
然后将集中于原
点的全部电量进行代数相加得

+
!
!

!
"
"

#
$
"


将一端落在原点的全部电偶极矩进行相加得
(
"
+
!
!

!
"
"

#
$
"
!
"
"

该合成电偶极矩的中心点还不在原
点处。

当总电量

+
%
时,
总的电偶极矩与原点无


#











"

#









"

"



以下围绕原点迭加求和的情况同此)

如果在

&

中保留三项,
那么如图
"

4

所示,
我们继续在
2
&
轴上
3
!
"
"
"
处分别设置
3
#
0
!
"
"


"

3
#
0
,
!
"
"


"

这四个点电荷的电量都等于
#
0

!

"
"
+
!

!
"
"

#
$
"

作新的审视,
除了原点上仍有的
#
0

%


"

%

作贡献外,
还出现了中心点恰在原点的一个
电偶极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该电
矩对
"

#

作贡献;
同时,
还出现了一个电四极子,

中心在
!
"
"
$
处,
它由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中心点相距

!
"
"
的两个电偶极子
3
!

!
"
"

#
$
"
#
"
!
"


"
所构成,
这个电四极矩正好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它对
"

"

作贡献。
然后将
$
"
内的所有电荷元都作
同样的处理,
最终得到远处观测点上的电势
"

!
"
"

(
"

%

-
"

#

-
"

"



!
#


(
卷第
"


"
%
%
$

蒋德瀚:
电势多极展开的物理图象
)
*
+
,
(
-
*
.
"

"
%
%
$



方数据






如果在

!



"

式中近似地保留前四项,
那么
我们就继续在
!
!
轴上
"
#
!



$
"

"
#
#
!



$
"
处均设置电量为
"
%
&

"

#
!
$

%
(
$
的点电荷,
于是除了原点上的
%
&

$


%
)
!
外,
还有一个中心点也恰好在原点的电
四极矩
%*
!!

$


%*
!!
#



!
$


"

同时,
连带着还出现
了一个电八极子,
其中心点在
#
!



$
%
处,
如图
!

+


示,
它由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相距也是
#
!
$
的两个四
极矩构成,
它对
#

#

作贡献。
依此类推,
在不同近似取项中只有最后一个多
极子的中心点不在原点上。
但随着取项的增加,
最后
多极子的中心点将更加靠近多极展开的中心
(原
点)

对应着
#

#

的计算精度越来越高。
以偶极矩为例,
从图
!

,



-


该偶极子好
像是矢量滑移的结果,
但是滑移的观点是不对的,

不能象施加于刚体的作用力那样可以沿着作用线随
便滑移而成为自由矢量,
电偶极矩中心位置的移动
是依赖于电四极子的出现而实现的,
如果没有后者
存在,
则电偶极矩的位置是不能随便移动的。
以图
!

+

为例,
各矢量本来都在
!
!
轴线上,

为了看得清楚,
才将它们稍微的左右分开了一点。
四、
电四极矩的定义式
在电场的四极势
#

!

的表示式

&

中,

.

定时,
#

!

取固定单值,
但其中的电四极矩
*
!!
的表
示式可以带上不同的系数因子,
相应地

&

式的系
数也要随之而变动。
查阅各种教材,
电四极矩大概有
下列四种定义式
(为了区分,
临时加注脚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
!!


相应地四极势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见
#

!


#
!

并不随
*
!!
2
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这里值
得讨论的是
*
!!
"

*
!!
#
的不同。
已知
#
!
$


#
$

3
$

4
$


0
$

5
#
!
$
5

1
!!

6
!
#
6
!
#
7
6
!
3
6
!
3
7
6
!
4
6
!
4


*
!!
"
按它的分量
(元素)
写出,
整理得
*
!!
"
"
#
"

#
!

%
(
$

#
#
$
!
/
0
$
!

6
!
#
6
!
#
7

#
3
$
!
/
0
$
!

6
!
3
6
!

3
7

#
4
$
!
/
0
$
!

6
!
4
6
!
4
7
&
#
$
3
$
6
!
#
6
!
3
7
&
#
$
4
$
6
!
#
6
!
4
7
&
3
$
4
$
6
!
3
6
!
4
8
9
:
0*
!!
"

*


7
*
!
!
7
*
#
#

#

#
$
!
7
3
$
!
7
4
$
!

/
#
0
$
!

#
0
$
!
/
#
0
$
!

$


*


7
*
!
!
7
*
#
#

$

%

电四极矩恒为对称张量,
独立元素只有
&
个,

%


的出现,
使其独立元素
(分量)
减少到只有
)
个。
因为
1
!!











$$

.


6
!
#
6
!
#
7
6
!
3
6
!
3
7
6
!
4
6
!
4


$$

.

$
!

.

$

.
%
$


&


所以把
*
!!
"
代入

(

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即仍回到

&

式。
可见,
四极矩定义式尽管可以不
同,
但它所激发的势
#

!

是一定的。
与电四极矩的其它几个定义式相比较,
为什么
要在
*
!!
"
中人为地添加一项呢?
或者说,
为什么要在
#

#
!


#

!


#
!

的公式中添加那个实际上等于零
的一项呢?
回答是简单明确的,
为了减少电四极矩张
量元素的个数,
即满足

%

式。
在某些计算题中,

元素
(分量)
*



*
!
!
通过较复杂计算求得时,

*
#
#
可由

%

式立即得到。
另外,

*
!!
"
中本有作为
二阶张量的并矢
#
!
$
#
!
$
存在,
现在又有单位张量
1
!!
参与其中,
这使得
*
!!
"
作为张量的特征更加清晰醒
目。
对于
*
!
"

沿用

%

要注意灵活性,
在具体计算中
应选择采用能够使计算简化的电四极矩定义式才比
较有益。
试举一例如下,

一点电荷系有三个点电荷,
&


;
位于

$

%

$


&
!
’/
!
;
位于

$

$

$


;
#

;
位于

$

/
%

$

试求其四极矩,
以及远区域的电势
<

"



*
卷第
!


!
$
$
"




方数据







!
解法一
由题知
!

"
!
#
$
"
"

%
!

"
!
#
$
&
!

$
"
"

故远处的零极势
"

"

和偶极势
"

#

均为
"
(
又已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采用公式: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1
!!

(
于是有
/
#
#
"
#
#

"
-
.
#

$

2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而得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2
/
!
!
%
$
%



3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3
$
2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0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0
$



0

解法二
(
已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在采用
/
!!
!
(而不是
/
!!
%

作为
电四极矩的定义,

/
!!
"
/
!!
!
$
!
!
#
$
&
$
!
&
$
!

于是得
/
!!
的各分量如下
(分量
/
的下标
#

$

!
等同于
&


,


3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是有
/
!!
"
/
$
$
+
!
,
+
!
,

代入远处电势表示式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0
$
0

结果与解法一相同。
显然解法二比较简单。
如果将

(

式用于上面解法一,

/
!
!
"-

/
#
#
2
/
$
$

"-

-
$
!
*
$
2
%
!
*
$

"-
$
!
*
$

这是正确
的。
再考虑将

(

式用于解法二,

/
!
!
"-

/
#
#
2
/
$
$

"-
&
!
*
$

这是错误的。
可见当电四极矩以
/
!!
!
(或
/
!!
#

/
!!
$

为定义时,

(

式不满足。
当且仅当

/
!!
%
作为电四极矩的定义时

(

式才能满足。
参考文献:

#

宋福,
李英华等
(
电动力学教学指导
(
西安:
西安交
通大学出版社,
$
"
"
"


(

$

曹昌祺
(
电动力学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

#
"
)

!

尹真
(
电动力学
(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
)

#
#

%

郭硕鸿
(
电动力学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

(




罗春荣,
陆建隆等
(
电动力学
(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社,
$
"
"
"

)
!

&

林璇英,
张之翔
(
电动力学题解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
)
)

*

4
5
(
6
(
%
7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1
*
!

$
-
*
##
2
$
)
0
&

-
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