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30, 2013

brain01 脑电波 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

电磁波+脑电波

  
  电磁波+脑电波
  
  
  电磁波可大致分为:
  (1)无线电波——波长从几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
  
  (2)微波——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它通讯系统;
  
  (3)红外线——波长从10-3米到7.8×10-7米;
  
  (4)可见光——这是人们所能感光的极狭窄的一个波段。波长从(78~3.8)×10-6厘米。光是原子或分子内的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时所发出的电磁波。由于它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而察觉的电磁波极少的那一部分;
  
  (5)紫外线——波长从3×10-7米到6×10-10米。这些波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
  
  (6)伦琴射线——这部分电磁波谱,波长从2×10-9米到6×10-12米。伦琴射线(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
  
  (7)γ射线——是波长从10-10~10-14米的电磁波。这种不可见的电磁波是从原子核内发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或原子核反应中常有这种辐射伴随着发出。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对生物的破坏力很大。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电磁波名称 频率范围 极长波 1 × 10 5 m 以上
  极低频( ELF )
  <3KHz
  超长波 1 × 10 5 ~10 4 m
  甚低频( VLF )
  3~30 KHz
  长 波 1 × 10 4 ~10 3 m
  低频( LF )
  30~300 KHz
  中 波 1 × 10 3 ~100m
  中频( MF )
  300~3000 KHz
  短 波 100~10m
  高频( HF )
  3~30 MHz
  超短波 米 波 10~1m
  甚高频( VHF )
  30~300 MHz
  分米波 10~10 -1 m
  特高频( UHF )
  300~3000 MHz
  微波 厘米波 10~1cm
  超高频( SHF )
  3~30 GHz
  毫米波 10~1mm
  极高频( EHF )
  30~300 GHz
  
  
  紫外线:在光谱的紫光区外侧的一种看不见的光线,特点:化学效应。一切高温物体发出的光都含紫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①利用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用紫外线照相能分辨出细微的差别。
  ②紫外线有消毒杀菌的作用,紫外线频率比紫光频率高。伦琴射线:比紫外线频率还高的一种电磁波,又称x射线,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例如:人体透视,检查金属部件是否有砂眼,裂纹。
  
  红外线:在光谱的红光区外侧一种看不见的光线。特点:热效应。温度高的物体发出红外线较多。红外线的应用:①利用红外线热作用加热,例如:红外线炉,红外线烤箱,红外线干燥器。
  ②远距离摄影,红外线遥感,军事上用的夜视仪。红外线的频率比红光还低。
  
  雷达概述
    雷达,英文单词radar中文译音,即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无线电发现和测距)开头字母组成,早期的雷达就是用来发现目标和测量目标距离,那么雷达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
    二十世纪初,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得力于人们对电磁波的不断深化认识,同时人们对电磁波的应用也不断扩大。电磁波帮助人类将通信距离伸展几千公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么,能否利用电磁波实现对运动物体的远距离测量呢?人们从蝙蝠这一动物得到启发,它利用喉部发出的超声波,通过障碍物如虫、飞蛾的反射,再被耳朵接收,从而发现目标。
    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出现的。1934年,英国科学家R.W瓦特在对地球大气层进行无线电回波信号研究时,偶然发现荧光屏上有一串明亮的光点。经过反复试验,证实了这些光点正是实验室附近某幢大楼的反射回波信号。这个意外的发现,使他萌发了利用无线电回波探测移动目标的设想。1935年由瓦特和其他英国电气工程师研制的第一部用于探测飞机的雷达,虽然探测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但却开辟了利用电磁波探测和定位的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却给刚刚诞生的雷达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大战开始阶段,雷达作为一种新型防御系统用来预报敌机的入侵,当时在德国飞机狂轰滥炸的威胁下,英国根据瓦特的建议在沿海地带建起了许多雷达站,用来预报来犯敌机的数量,航向和距离。这是雷达首次投入使用。而随后太平洋战争爆发,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给美国了沉重的一课,使他们从轻视雷达神奇作用的迷梦中惊醒过来。1941年12月7日,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风平浪静,谁会想到一场著名的偷袭战的来临,而战前美国的雷达预警确有一群来犯的日本飞机。而美国人的猛醒又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在随后爆发的中途岛海战中,美国打了一个漂亮的报复仗,而在其中,雷达也帮了不少美国的忙。
    在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雷达,不断接受战争的洗礼,因此越发变得成熟完美。战争后期,雷达与武器操纵系统结合在一起。也被炮兵、部队用于搜索自动跟踪和轰击目标,从而使火炮的命中率大为提高,逐渐广泛用于海、陆、空全面的防御和打击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雷达不仅在国防军事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雷达的广泛应用不断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应用雷达探测大气奥秘,进行天气灾害预报;跟踪导航对卫星进行跟踪和定轨。对飞船进行和控制,所有这些都是雷达电波为人类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必要对雷达的工作系统、原理作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2.雷达工作原理
  2.1雷达系统的组成
    雷达最主要的功能是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的位置,它的基本组成包括三个部分,发射机,接收机和无线外加显示器、定时器和控制系统等主要构件。
  脉冲发射机在定时器控制下
  周期地产生强大功率的矩形脉冲
  调制的高频电磁波,这个电磁波
  经系统和收发开关到天线后,按
  特定的方向向空间集束辐射。天
  线受控制系统操纵使波束在空间扫
  描,以便搜索目标,当目标受电磁 图1 雷达系统示意图
  波照射时,产生后向散射回波。这个回波经收集,通过无线开关送到接收机。接收机将收到的回波信号连同发射机工作时通过收发开头漏过来的一小部分主波信号,一起进行高频放大、中放、检波和视频放大、最后将视频脉冲信号加至显示器。
    雷达显示器在受到定时信号触发后开始工作,最初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出现的是经开线开头漏过来的主波信号。这也是电磁波离开天线时的起始信号。待回波信号到来时,经计算机处理,荧光屏上显示目标的位置及有关参数。
  最常用的雷达显示器采用极坐标的平面显示装置,屏幕的中心代表雷达站所处的位置,目标以亮点显示出来。亮点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即目标与雷达站之间的距离显示。它与正北的夹角就是目标的方位角,在实际的显示器中都有坐标的机械刻度和电子刻度;因此能直接从显示器上读出有关目标的系列参数。
  新型雷达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内置相应支撑软件,计算机控制各部分协调工作达到方便、快捷,有的雷达还根据实际情况,由计算机控制工作频率或变更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2.2电磁波定位和测速的原理和方法:
    如右图是电磁波定位的原理图,由发射机
  产生的一定调制的高频电磁波,经发射天线按
  特定方向辐射到空间,若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
  遇到目标,一部分高频电磁波被反射回来,经
  过无线并且进入接收机,观察人员通过显示器 图2 雷达工作原理示意图
  在接收终端判断有无目标及目标的性质,且通过自动化处理,给出目标的系列参数,以明辩敌我,及时作出应对。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用一副即可完成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当有脉冲时,电磁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这时可以利用触动开关或电子信号使接收机关闭,当发射机停止工作时,立即打开接收机,则可利用一副天线,而完成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现在我们假设空间传播介质是均匀的,则电磁波在这样的空间内传播我们认为是匀速的;沿直线的传播,电磁波离开天线到目标后,经反射又回到天线所用的时间为 ,设目标距离雷达站的距离为R,则电磁波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路程为2R,根据路程的速度公式 ,则 ,其中c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这是雷达测量目标距离的基本公式,从式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测出 即可实现对目标距离的测量,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要知道的是运动目标的系列参数,如径向速度,即目标向着或(背着)雷达站方向的速度。在雷达系统中,我们利用多卜勒效应来实现测速的。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当鸣笛的火车由远处开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由低到高;而当火车急弛而过时,我们则感觉到汽笛声由高到低,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所决定的,但是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听到的音调变化完全是由声源与听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引起的,由于波源或观察者的运动而出现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称为多卜勒效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卜勒(J.C.Doppler)在1842年发现的。[2]
  多卜勒效应有如下三种情况:
  1.观察者静止而波源运动,则有: (1),其中 为观测频率, 为波源频率, 为波速, 为波源运动速度。
  2.波源静止而观察者运动,则有 (2),其中 为观察者运动速度。
  3.若观察者和波源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3),其中 为波源运动速度。
  自从在音频范围内发现多卜勒效应以后,
  经过几十年研究,在1938年证明了在电磁
  波频域内同样有多卜勒效应,下面,我们结
  合有关电磁波的知识,研究利用多卜勒效应
  测量目标经向速度的方法。 图3 电磁波受移动目标的反射
  设雷达发射波长为 ,频率为 的一段电磁波,它在空间延伸的长度为D,而其中包含的波数为: .
    若这段电磁波自左向右传播时,在P点遇到了目标,则在前方A点的电磁波先反射回来,然后是后方的B点被反射,如果目标P是静止的,则这段电磁波与目标的接触时间为 ,且反射后AB点的距离也为D。
    若目标沿一定速度 向雷达站飞行,由运动学知识所知,目标与这段电磁波的接触时间变为 ,在这段时间内目标的前进距离为: ,也就是说B点受目标反射时将比A点反射时缩短了以上这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上电磁波传播时间为: ,也即接收这段电磁波的持续时间将缩短 。因而由于目标的径向运动,接收的持续时间将是
  
  因回波信号在AB间的波长数n不变,所以持续的减少必使频率 的增高:
  (4)
  由上式可知:
  (1)当 ,说明目标与雷达站无相对运动,回波频率等于发射信号的频率。
  (2)当 ,说明目标向雷达站运动,接收频率高于信号频率。
  (3)当 ,说明目标远离雷达站运动,接收频率低于信号频率。
  同样,也可直接从(1)、(2)式推导出雷达接收频率 与雷达发射频率 之间的关系:
  (同上式)
  通常,我们将相对运动所引起的接收频率与发射频率之间的差距称为多卜勒频率,用 表示
  (5)
  由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相对运动的速度 ,即 ,则略将(7)式化简为:
  (6)
  从上式可以看出,只要测出信号的多卜勒频率 就可以求出目标运动的径向速度 :
  
  在雷达系统中,采用一种专门的设备,可直接测量出 ,经计算机处理,在显示器上可读出 。
  2.3雷达目标的散射截面积: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遇到目标时,一部分能量被目标吸收转化为热,另一部分在目标表面产生感应电流而重新辐射,这种重新辐射的能量,有一小部分被接收天线截获,从而发现目标。
  为了便于发现目标,通常希望目标尽量少吸收发射的电磁波的能量,且有较强的将电磁波反射回雷达站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不仅取决于雷达站发射电磁波时天线的定向性,电磁波的波长和极化方式,还与目标的几何形状、尺寸、表面性质以及电磁波的入射角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目标的雷达截面积来表示目标对电磁波的散射能力。它定义为:目标散射的电磁功率 与目标所在处入射的电磁波密度 之比,即 (㎡),具有面积的量纲。
  如果雷达站的发热功率是 ,发射无线的方向函数是 ,目标与雷达站间的距离为R,则在目标入射处电磁波的功率密度是:[3]
  (7)
  由 可知: 即目标的雷达截面积,它的等效形式是:
  [3]
  式中 为目标处散射波的电场强度, 为入射波的电场强度。
  2.4雷达方程:
    雷达最基本的功能是发现目标,因而雷达用户往往关心的是当雷达参数给定时,它究竟能发现多远处的目标,也即雷达的作用距离。
  设目标的雷达截面积为 ,入射电磁波在目标处的功率密度是 并假定目标把入射的电磁能量全部均匀散射到各个方向,由 可知,经目标散射回到雷达站的功率密度将是: 代入(9)式有:
  (8)
  根据无线理论,接收无线的有效面积 和无线增益 之间有关系 ,其中 为电磁波波长,因而天线接收到的回波功率是
  
  或者表示为R与一般参数之间的形式为:[3]
  (9)
  即雷达的作用距离。
  通常,雷达采用一副无线并作接收和发射,在微波波段,天线的效率接近于1,天线的增益系数与天线方向系数相等,于是在共用天线的雷达中,上式可简写成:
  (10)
  此即雷达方程,当接收的回波功率低于为发现目标所必需的最低输入功率 时,雷达就不能发现这个目标,也就是目标处于雷达的作用距离之外,当 取最小值时,R有最大值,也就是此时雷达的作用距离最大。
  [3] (11)
  所以雷达工作时,通常要求接收机将全部回波信号积累起来,以便提高接收灵敏度和更加有效地增加雷达的作用距离。
  2.5环境对电磁探测的影响:
    影响雷达探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地面反射的影响,有的情况下,地面反射波有可能使跟踪雷达把目标在地面以下的镜像误以为真实目标,从而造成错误的跟踪,有时也会影响到探测距离和精度,从而影响工作效果。其次,地表的弯曲也给探测目标的高度和仰角带来麻烦。还有,比如地球磁场,宇宙射线,雷电,建筑等都会给雷达的探测精度带来麻烦,这就要求在雷达开发中,尽显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减少这种不必要的影响。
  3.雷达的应用
    雷达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主要用于预警系统,下面分析台湾独立分子所布置的雷达防御系统,借以说明其应用。
    台独分子借用美国支持,疯狂扩军备战,企图分裂祖国大陆,不断布置其防御系统,目前已基本构筑了一个由地面、空中和空间立体配制的近、中、远多种探测手段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预警系统,该系统的布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地面防空雷达:在地面子系统中,用各种雷达构成一个雷达网,对覆盖的空域 进行严密的监视,如台独配置的大型返程相控阵预警雷达,能对1448公里之外的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可提供7-10分钟的预警时间;其低空监视雷达,主要对小型飞机的探测距离为80公里。可连续跟踪265个目标,主要承担低空补盲的作用;另外其配制的4R-3000防空雷达对雷达同为1平方米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20公里。主要用于对空搜索构成了台军地面的防护网。而美国所实施的NMD导弹防御系统,其中也是由各种雷达所构成的雷达网,承担预警任务。
  2.机载雷达:即装在飞机上的各种雷达,就其基本功能来说与地面防空雷达,没什么区别,即将地面雷达搬到了空中。由于站得高,望得远,所以能为防空系统提供更多的预警时间,台军配有的低空监视雷达,主要由轻型车辆或运输机空运,实际上是对低空的扫描控制。另外如E-2T预警机,配有AN/APS-145雷达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探测达至648公里以外的轰炸机,480公里以外的战斗机和258公里外的导弹。可同时跟踪、监视,显示2000个空中和海上目标,预警时间提高到25分钟。某些机载雷达还具有识别跟踪和瞄准目标的功能。
  3.预警卫星:台军空间通信技术刚刚起步,但由于地理位置,不在赤道地区,所以不能用一颗卫星持续不断地提供预警信息,需要发射多颗卫星才能使卫星轮流通过台湾上空完成预警任务。而美国的参与,则加快了预警卫星的发展。目前,空间预警也是各国所大力开发研究的一个方面。
    雷达在国民生活中也有重要的运用。如现代化的机场,利用雷达来管理和调度,航海雷达可以帮助避免触礁等;雷达也应用于天气和灾害预报;同时在宇宙航行方面,雷达已被用于测量火箭、人造卫星和飞船的位置,速度等轨道参数,也可以用来地下探测等,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对雷达发展的展望
    针对雷达对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未来雷达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各种干扰,雷达可辐射频率不断改变的电磁波。使它们分别工作在不同波段,从而摆脱干扰信号的跟踪;也可以使用多部的发射机迫使干扰机在宽频带内分散干扰功能,从而降低干扰的能力。同时,我们期望使用多部发射机,使其发射的电磁波频率覆盖整个雷达工作频段,且随计算机控制不断跳变,抵制干扰,增强抗干扰能力。
    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改变电磁波的频率,极化方向和调制方式是提高抗干扰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当今电子战(EW)对新的雷达提出的要求。而目前研制的太空雷达,则是未来战场上的核心。与地基雷达相比,太空雷达可辨清地面0.3米至1米大小的物体,自动发现并跟踪地面上速度在每小时4公里至100公里的移动目标,拍摄地图,形成分辨率1米左右的地形数学图等地其雷达所不具备的功能。另外,太空雷达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它使用有源立向天线阵,这种天线能将工作频率限定在3cm的范围内,这样一来,敌方的电子或电磁干扰信号都显得无能为力了。如美国的发现1号太空雷达,可保证雷达工作的全时性。另外这种雷达造价低廉,物超所值,且能满足民用及商业方面的用途,将使各大国都投入到雷达系统侦察系统的研制中来。可以预言,新世纪的头10年,将成为制造观测地球的太空雷达的新起点,也是雷达技术的一个跳跃性发展,势必掀起一场雷达革命。
    雷达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磁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同时,雷达技术本身也极大地丰富着电磁学的内容。电磁波的应用与空间技术的紧密结合,使传统的雷达技术别开生面,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又使雷达技术锦上添花。可以预期,电磁波的各项新应用与其相互渗透,必将在雷达技术的百花园中不断争艳斗妍,并继续绽出各种鲜艳的奇葩。
  
  
  
  脑电波
  
  人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通过能量守恒,我们思考的约用力,形成的电波也就越强,于是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脑力劳动会导致比体力劳动更大的饥饿感。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各种生物均有电活动的表现,大如鲸鱼,小到细菌,都有或强或弱的生物电。其实,英文细胞(cell)一词也有电池的含义,无数的细胞就相当于一节节微型的小电池,是生物电的源泉。
  
  人体也同样广泛地存在着生物电现象,因为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对脑来说,脑细胞就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
  
  我们的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脑电波。早在1857年,英国的一位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在兔脑和猴脑上记录到了脑电活动,并发表了“脑灰质电现象的研究”论文,但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十五年后,贝克(A.Beck)再一次发表脑电波的论文,才掀起研究脑电现象的热潮,直至1924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贝格尔(H.Berger)才真正地记录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从此诞生了人的脑电图。
  
  这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
  
  δ波,频率为每秒1-3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平均数为10次左右,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即刻消失。
  
  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当人从睡梦中惊醒时,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
  
  在人心情愉悦或静思冥想时,一直兴奋的β波、δ波或θ波此刻弱了下来,α波相对来说得到了强化,因为这种波形最接近右脑的脑电生物节律,于是人的灵感状态就出现了。
  
  脑电波的节律来源于丘脑,科学家曾将动物大脑皮层与丘脑的联系切断,脑电波的节律消失,而丘脑的电节律活动仍然保持着。如果用8-13Hz的电脉冲刺激丘脑,在大脑皮层可出现类似α节律的脑电波。因此,正常脑电波的维持需要大脑与丘脑都要完好无损。
  
  另外,大家都知道“电生磁,磁生电”的道理,也就是说,电场与磁场总是相伴而生的。既然人脑有生物电或电场的变化,那么肯定有磁场的存在。果然,科学家Cohen于1968年首次测到了脑磁场。由于人脑磁场比较微弱,加上地球磁场及其它磁场的干扰,必须有良好的磁屏蔽室和高灵敏度的测定仪才能测到。1971年,国外有人在磁屏蔽室内首次记录到了脑磁图。脑磁测量是一种无损伤的探测方法,可以确定不同的生理活动或心理状态下脑内产生兴奋性部位,无疑是检测脑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脑电波或脑电图是一种比较敏感的客观指标,不仅可以用于脑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临床实践的应用,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