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超导转变温度取决于三个条件:材料要尽可能薄、材料的(薄膜)电阻要尽可能小、材料内电子数密度要尽可能大
taoyingyong2014的个人博客分享http://blog.sciencenet.cn/u/taoyingyong2014
博文
室温超导材料会成为现实吗?
||
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昂内斯在将汞冷却到零下268.98℃时,却意外的发现汞的电阻突然消失;昂内斯把这种金属或者合金在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称为超导态。自此之后,超导时代被开启了。
汞(水银)
卡末林·昂内斯
不过遗憾的是,自从昂内斯1911年发现超导以来,金属、合金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总是徘徊在零下260度左右。这距离超导材料可以被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还差的太远太远。更让人感到气馁的是,著名的BCS超导理论断言: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不可能高于零下240度。这让许多物理学家一度怀疑:超导是否真的可能被应用到人类日常生活中去。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真的可以被提高到室温20度左右,那将会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
由于超导体中电流的输送可以无视电阻,输运过程也不会有一丁点损耗,这意味着我们所使用的任何电子器具将不再担心电能损耗。不妨想象一下,假如室温超导可以实现,那么您的iPhone手机充一次电就可以用上几个月。
正是因为超导技术背后的诱人前景,物理学家一直没有放弃室温超导的梦想。
转机在1986 年的 10 月份,瑞士苏黎世实验室柏诺兹等人发现Ba-La-Cu-O铜氧化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将高于零下240度。这就打破了BCS超导理论的所谓“断言”,由此而引发了一轮寻找高温超导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到目前为止,高温超导材料的最高转变温度已经趋近零下100度。
室温超导
尽管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被不断的提高,但是物理学家却一直难以找到一种物理理论来解释高温超导的成因。并且,正因为找不到形成高温超导的原因,人们提升超导转变温度的过程,更像是在“瞎子摸象”。
2015年4月份我们在预印本网站arXiv提交了一篇论文Scaling Laws for Thin Films near the Superconducting-to-Insulating Transition。我们的研究发现提高超导转变温度取决于三个条件:材料要尽可能薄、材料的(薄膜)电阻要尽可能小、材料内电子数密度要尽可能大。具体研究内容可见论文网址:http://arxiv.org/abs/1504.07097
我们的理论结果
显然,要同时实现这三个条件是相当苛刻的,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可能。这就为寻求室温超导材料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有趣的是,我们论文的理论研究结果已经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人员Y.Ivry等人所证实,他们的相关实验成果发表在2014年12月份的《美国物理评论B》上。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室温超导材料会成为现实吗?室温超导材料可用于磁悬浮高速列车、无损耗的发电机、变压器、储蓄电池和输电线、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等等。如果便宜且容易获取的材料真能在室温下实现超导,毫无疑问那必将引发一次新的现代工业革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53715-887374.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陶勇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量子物理效应产生的可能原因(一)
1 孙长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 [5]王洪吉
- 室温超导可能是难实现的愿望,就像“黄粱美梦”、“长生不老药”。理由是能量最小原理。
- [4]孙长庆
- 局域致密-钉扎-极化, sorry.
- [3]孙长庆
- 强关联的实质似乎是局域致密-钉扎-钉扎的耦合。妥否?
- [2]戴德昌
- 室温超导的确有可能。
但是,这篇的思路纯粹瞎忽悠 - 博主回复(2015-5-5 09:21):戴老师,好犀利
只是不知道说的是博文,还是arXiv那篇论文。我感觉一切还得看接下来进一步的实验吧。
- [1]孙长庆
- Strongly localized polarization of nonbonding electrons by atomic undercoordination induced local charge densification and quantum entrapment could be possible mechanism.
- 博主回复(2015-5-5 09:19):我也认为强关联性是关键的因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