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6, 2013

brain01 t01 理性腦」──大腦額葉皮質,大約到二十多歲後才發育成型, 「感性腦」──杏仁體,較早發育成

http://www.tzuchi.com.tw/file/DivIntro/nursing/content/200702-06-01/p8-9.pdf

理性腦」──大腦額葉皮質,大約到二十

多歲後才發育成型


「感性腦」──杏仁體,較早發育成

 


第六卷 第一期
 
社論
 
 
 
前生業 現世緣撰文/林欣榮



本期封面故事的主題是「愛家守志」,閱讀花蓮慈院護理部

沈芳吉督導分享的文章,真是很感動。芳吉督導從少女時期對另

一半的憧憬,男友要高要帥,愛要轟轟烈烈,經過現實生活的考

驗,最後是能夠相知相惜就好;她剛開始立志當一位膚慰病人的

白衣大士,但踏入職場後,卻顯露剛硬個性,以「我是他非」的

心態處事,凡事都以別人不對、不了解我、我好委屈這樣的想法

面對衝突,所以剛開始在醫院裡常與醫師、主管、同事或病人產

生摩擦,心生委屈之下就會想,大不了一走了之,此地不留妹,

自有留妹處!

其實病人會來就醫,自然身體就會有不正常的病徵,如不好的

氣味、骯髒的傷口、失調的反應等,我們一不小心表現不自覺的

嫌棄眼神或反應,就會深刻地傷害到病人無辜脆弱的心。而家庭

夫妻相處之間,更是因護理人員特殊的工作需要,讓工作與家庭

間常常會有比較辛苦的地方,從教育小孩到夫妻朝夕生活相處的

細節上,一定也是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磨合及挑戰。以芳吉督導為

例,這些生活或職場上的壓力及挑戰,相信許多女性護理同仁看

了也是心有同感吧!

剛好最近一期的商業週刊的標題是:「有錢人的大腦秘密」,

所謂的「三歲定終生」或「基因決定論」似乎都可以推翻了。我

們的大腦可以簡單區分為「感性腦」──杏仁體,較早發育成

熟,主掌情緒反應,杏仁體受刺激之下會產生害怕、焦慮、生氣

的情緒,負面思考後就會採取退縮逃避或攻擊的行為。

另一區則是所謂的「理性腦」──大腦額葉皮質,大約到二十

多歲後才發育成型,這一區塊則掌管我們的邏輯推理、假設判斷

的思考模式,而且可以不斷的學習成長,進而採取較正向的行為

方式。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成功人士的大腦當遇到逆境時,

理性腦即大腦額葉皮質區較一般人活躍,意即當遇到挫折時,他

會用較一般人更正向的思考去面對去解決問題,而壓抑住負面情
 
Past Life Cause, Present Life Affinity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and Absorption of Beauty and Kindness
 
 
大腦的發育及美善的學習
 
 
緒化的杏仁體刺激。

原本的我們,因為基因、教育及原生環境的培養,也可以說是前世的業

力,造就有的人比較內向、退縮怕事,或暴力或衝動;有些人則是做事積

極、陽光、勇於承擔。但這些看似天生的性格,是不是就定型而沒辦法改變

了?現在科學家發現,在後天環境的影響及個人的努力,也會不斷的修正我

們與生帶來的「業」,這就是所謂的「緣」。經過後天不斷的自我刺激腦

力,練習改變原有的思考模式,每次新的學習、新的改變,都會在我們的神

經元網絡中,長出新的線路,慢慢地就會取代原有的反射行為,反之,如果

沒有刺激某一點思考或行為,這個神經元纖維就會慢慢萎縮甚至消滅。

這就像許多工作同仁,如早期的芳吉督導,雖然已身處慈悲喜捨的慈濟

人文環境中,常常抬頭看到靜思語,也常聽上人的開示,不斷的在加強理性

腦的功能,但是神經的連結,仍未連結到這個美善的腦區,仍然還會在工作

生活中,與醫師、同事吵架,或是自己打不上病人的點滴,會直接怪病人的

血管太難打,常常都是與人疾言厲色的溝通,直到一個不經意的不悅表情流

露出來,刺痛了發出惡臭病人的心,看到病人的無辜及無助,才突然「頓

悟」,神經迴路一下子連上美善區,一下子自我感受到身為一位拔苦予樂的

白衣大士,本應以照顧病人為己志,以往讀過的靜思語一下子就湧上心頭:

「甘願做、歡喜受」及「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頓悟能被病

患、家屬與同儕需要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這就是我們在環境中持續刺激腦中美善的神經元,默默地它已經長出織密

而靈活的神經網絡,當遇到情況時,我們會漸漸改變原有的負面情緒,而連

結到以正向思考的邏輯去回應,不斷的練習之下,我們就真的可以改變原有

的壞脾氣及刀子嘴。當理性腦(左側額葉)慢慢的能抗衡感性腦(杏仁體)

的刺激,即能夠掌控我們的情緒,就是邁向更成功的境界,而這也證明了所

謂的「培養慈濟人文」是有科學根據的。
 
一位優秀領導人的成功,有百分之九十是歸因於所謂的情緒智商(EQ),而



情緒的控制力是可以經由大腦的學習而改善的。像芳吉督導因為浸潤在人文

的環境中,不斷地自我學習及「頓悟」,現在的她已經是一位成功的護理督

導,做起事來有赤子之心、駱駝般的耐力及獅子般的勇猛;而在家庭的相處

上,也更加以知足、感恩、善解及包容,去看待最親近的家人。只要願意接

受改變,不斷的學習成長,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同的領域及位置上,訂做一個

幸福成功、愛家守志的人生。

前世的業已定,但能一同相遇相處在慈濟,並積極迎向人生光明面,你我

就應該把握「現世緣」,並肩精進走在慈濟的菩薩道路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