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 Wilczek
E
The Origin
of Mass
QED—namely, electric charge—QCD has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charge.
And instead of one photon that responds to electric charge, QCD has eight color
gluons that can either respond to different color charges or change one into another.
So there is quite a large varietyof sticks, and there are also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hubs that connect them. It seems like things could get terribly complicated and
messy. And so theywould, were it not for the overwhelming symmetryof the theory.
If you interchange red with blue everywhere, for example, you must still get the
same rules. The more complete symmetry allows you to mix the colors continuously,
forming blends, and the rules must come out the same for blends as for pure
colors. I won’t be able to do justice to the mathematics here, of course. But the final
result is noteworthy, and easy to convey: there is one and only one way to assign
rules to all the possible hubs so that the theory comes out fully symmetric. Intricate
it may be, but messy it is not!
With these understandings, QCD is faithfully encoded in squiggles like
Figure 1c, and the force between quarks emerges from squiggles like Figure 1d. We
have definite rules to predict how quarks and gluons behave and interact. The calculations
involved in describing specific processes, like the organization of quarks and
gluons into protons, can be very difficult to carry through, but there is no ambiguity
about the outcome. The theory is either right or wrong—there’s nowhere to hide.
This distinction explains whyon the one hand there are jets, and on the other
hand why the jets are not single particles. A QCD event begins as the materialization
of quark and antiquark, similar to how a QED event begins as the materialization
of lepton-antilepton. They usually give us two jets, aligned along the
original directions of the quark and antiquark, because only hard radiation can
change the overall flow of energy and momentum significantly,
and asymptotic freedom tells us hard radiation is rare.
When a hard radiation does occur, we have an extra jet! But
we don’t see the original quarks or antiquarks, individually,
because they are always accompanied by their soft radiation,
which is common.
The key, again, is asymptotic freedom. Previously, I discussed this phenomenon
in terms of hard and soft radiation. Hard radiation is rare, soft radiation is
common. There’s another wayof looking at it, mathematically equivalent, that is
useful here. From the classical equations of QCD, one would expect a force field
between quarks that falls off as the square of the distance, as in ordinary electromagnetism
(Coulomb’s law). Its enhanced coupling to soft radiation, however, means
that when quantum mechanics is taken into account a “bare” color charge, inserted
into empty space, will start to surround itself with a cloud of virtual color gluons.
These color gluons fields themselves carry color charge, so they are sources of additional
soft radiation. The result is a self-catalyzing enhancement that leads to runaway
growth. A small color charge, in isolation, builds up a
big color thundercloud.
All this structure costs energy, and theoretically the energy
for a quark in isolation is infinite. That’s whywe never see
individual quarks. Having only a finite amount of energy
to work with, Nature always finds a way to short-circuit
the ultimate thundercloud.
This competition can result in a number of compromise solutions, where
the quark and antiquark (or three quarks) are brought close together, but are not
perfectly coincident. Their distribution is described by quantum mechanical wave
functions. Many different stable wave-patterns are possible, and each corresponds
to a different kind of particle that you can observe. There are patterns for protons,
neutrons, and for each entry in the whole Greek and Latin smorgasbord. Each pattern
has some characteristic energy, because the color fields are not entirely cancelled
particles and because the wavicles are somewhat localized. And that, through
is the origin of mass.
This competition can result in a number of compromise solutions, where
the quark and antiquark (or three quarks) are brought close together, but are not
perfectly coincident. Their distribution is described by quantum mechanical wave
functions. Many different stable wave-patterns are possible, and each corresponds
to a different kind of particle that you can observe. There are patterns for protons,
neutrons, and for each entry in the whole Greek and Latin smorgasbord. Each pattern
has some characteristic energy, because the color fields are not entirely cancelled
particles and because the wavicles are somewhat localized. And that, through
is the origin of mass.
A similar mechanism, though much simpler, works in atoms. Negatively
charged electrons feel an attractive electric force from the positively charged
nucleus, and from that point of view they’d like to snuggle right
on top of it. Electrons are wavicles, though, and that inhibits
them. The result, again, is a series of possible compromise solutions.
These are what we observe as the energy levels of the
atom.
When I give the talk on which this article is based, at
this point I use Dean Dauger’s marvelous “Atom in a Box”
program to show the lovely, almost sensuous patterns of
undulating waves that describe the possible states of that
simplest of atoms, hydrogen. I hope you will explore “Atom
in a Box”for yourself. You can link to it at http://www.dauger.com.
In its absence, I will substitute a classic metaphor.
The wave patterns that describe protons, neutrons, and their relatives resemble
the vibration pattern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In fact the mathematical equations
that govern these superficially very different realms are quite similar.
Musical analogies go back to the prehistory of science. Pythagoras, partly
inspired by his discovery that harmonious notes are sounded by strings whose lengths
are in simple numerical ratios, proposed that “All things are Number.” Kepler spoke
of the music of the spheres, and his longing to find their hidden harmonies
sustained him through years of tedious calculations and failed guesses before he
identified the true patterns of planetary motions.
Einstein, when he learned of Bohr’s atomic model, called it “the highest form
of musicality in the sphere of thought.” Yet Bohr’s model, wonderful as it is,
appears to us now as a very watered-down version of the true wave-mechanical
atom; and the wave-mechanical proton is more intricate and symmetric by far!
I hope that some artist/nerd will rise to the challenge, and construct a “Proton
in a Box” for us to play with and admire.
The World as Concept, Algorithm, a
橫波(Transverse Wave) - 國科會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 國立 ...
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1387
橫波 - 國科會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 國立臺灣大學
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tag=橫波
DOC(練習)
www.phyworld.idv.tw/NATURE/nature_01/.../3-1_EXE_102_01.doc
PDF(答案)
www.phyworld.idv.tw/NATURE/nature.../3-1_EXE_102_01_ANS.pdf
深不可測-第六十四章漣漪與橫波TXT-紫樹-五九文學 - 五九文學網
tw.59to.org/5200/20019/4248110.html
希格斯玻色子,你離阿賴耶還有多遠?
2013-10-09 14:50:17 来自: 一品釋之(登高自卑,行遠自邇。)
轉自:http://www.caogen.co m/blog/infor_detail/ 38200.html
作者:汪耀輝
大爆炸理論是宇宙物理學的基礎,該理論用來解釋宇宙萬物包括生命從何而來這些重大問題。根據科學家的描述,137.5億年前的某一刻,一個叫做奇點(singularity)的具有極高密度、溫 度和壓力的東西,突然發生了極其快速的膨脹和冷卻,我們所在的宇宙就此誕生,隨後由於相變發生暴脹,期間宇宙的體積呈指數增長,暴脹結束後,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包括誇克-膠子等離 子體,以及其他所有基本粒子出現了。此後在高溫環境下,這些粒子在進行高速隨機運動的過程中出現碰撞,粒子—反粒子在這些碰撞中不斷出現和湮滅,根據重子數量守恒定律,粒子和反 粒子的數量本來是相等的,其後不知由於什麽緣故,這種平衡被打破,出現了粒子的數量略多於反粒子的狀況,誇克和輕子的數量多於反誇克和反輕子,於是所謂的重子數出現了。
隨著宇宙的膨脹速度和溫度進一步的降低,粒子所具有的能量普遍開始逐漸下降。當能量降低到1太電子伏特(1012eV)時產生了所謂的“對稱破缺”(即正負粒子之間除了電荷相反之外的微 細的差異,這種差異使得後來進行的正負重子族湮滅的過程中,極少量正粒子得以保存下來,而負粒子則完全消失),這一相變使基本粒子和基本相互作用形成了當今我們看到的樣子。
為避免陷入復雜的名詞概念中,我們不妨列個條目,簡單梳理一下大爆炸模型對宇宙出現的最初幾個階段的描述:
一、奇點發生“爆炸”,快速膨脹和冷卻;
二、發生暴脹,體積急劇膨脹;
三、基本粒子(誇克、輕子、玻色子)及其反粒子出現;
四、粒子—反粒子平衡打破,前者略多於後者;
五、粒子能量隨溫度下降而降低,出現“對稱破缺”
其後的過程簡單說就是:
六、少數質子和所有中子結合,組成氘和氦的原子核;
七、電子和原子核結合成為原子(主要是氫原子);
八、宇宙內物質密度相對較大的區域通過重力作用形成氣體雲、恒星、星系。
生命的出現當然在這之後。
說到這裏,我們就可以提及不久前發布的這一則新聞了,據新華社電歐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宣布,該中心的兩個強子對撞實驗項目均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的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
在科學家建立的“標準模型”中,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分成三大類:誇克、輕子與玻色子,這些基本粒子原本都沒有質量,其中的希格斯玻色子在賦予基本粒子質量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 的作用,也就是說,沒有它,物資就不會有“質量”這一特征,就會看得見摸不著,而且沒有了重量,物質將以光速運行,且不能由於重力作用而相互聚合在一起,構成星球,星系,它在我 們今天看得到的這個宇宙的形成過程中實際上扮演了造物主的角色,因此人們把希格斯玻色子成為“上帝粒子”。
與這個消息相對應的是上述條目中的第三和第四條。根據希格斯的假設,基本粒子正是在通過希格斯場的過程中,獲得質量的。
大爆炸理論中的奇點,不僅是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物質的奇點,也是時間的奇點,也就是說,時間和物質都是從那一刻誕生的。換句話說,在那以前(其實那裏已經沒有以前,強名為“以前 ”),物質和時間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奇點之前是一個斷崖。
佛家認為“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科學家則認為過去有開始,起點在137.5億年前的奇點那兒。我們就從這裏開始引出佛家的宇宙觀,與科學家提出的大爆炸理論做個初步的對照。
佛家認為這個宇宙的出現來自於“無明”,來自一個極微細的念頭,這個念頭的出現時間長度大約為1600兆分之一秒,彌勒菩薩在《菩薩處胎經》裏面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 念成形,形皆有識”,如果以每秒彈指五次來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是這個,為方便對照,我們把它這個格式:1/1.6乘以10的-15次方秒。
也就是說,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宇宙間所有的物質現象(形)和精神現象(識)都已經被“一念”制造完成了,而科學家認為:“宇宙誕生的10-11秒之後,大爆炸模型中猜測的成分就進一步 減少了”,假定10的-11次方秒之後的事情科學家已經完全搞清楚了,他們所達到的範圍距離一念還差四個數量級。
也許有人會問,這極其短暫的一念,具體都制造出一些什麽來了?其過程是什麽?能不能說詳細點?
前面說過無明就是起心動念,“明”是光明,表示智慧,我們的自性本來是一個“清凈圓明體”,它猶如一個深廣無際、平整如鏡、清澈見底的大海,不知何時,也不知何故海上一陣微風襲 來,海面上泛起了一絲漣漪,跟著還出現了一些小水泡。
請記住這裏說的“不知何時”和“不知何故”。
海面上這第一絲漣漪就是念頭初動,就是無明,我們開始糊塗了,不覺了,而我們本來是覺悟的,就如同海面本來平整如鏡那樣。
念頭這一動,就出現了一個叫做“業相”的非常微細的現象,業相正是這個念頭初動。業是動,動就有業。
“業相者,即從真起妄,初動之相也。然本覺心源,離念寂靜”,“因無明故,覺成不覺,遂成業相”,《起信論》上說:“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
業相出現了又怎麽樣呢?一絲漣漪出現了,如果沒有“觀眾”,這絲漣漪給誰看?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於是就出現了一個能欣賞它的觀眾——見相(又稱轉相)。
“能見”(見相)與“所見”(業相)同時出現,相互依存。
見相這個“觀眾”看漣漪不只是看看而已,它還會產生“觀感”、會有“看法”,這一有看法不要緊,那個漣漪的樣子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看法和原樣會有出入,也就是說把漣漪的樣子給 轉變了,所以見相又叫轉相。
見相隨業相而出現,這個觀眾只看那個漣漪覺得不過癮,覺得挺悶的,還想看各種各樣的別的節目,有需求就有市場,就有供給,於是乎“境界相”這部大戲應運而生,這就不是只看一條小 小的波紋那麽單調了。
請註意,上面說的業相、見相(轉相)和境界相就是傳說中的阿賴耶的“三細相”,而見相中的那個“見”指的是見、聞、覺、知,這就好比你長了眼睛能看,就有東西能讓你看到;長個鼻 子能聞,就有味道給你聞,你有觸覺,就有東西讓你觸摸,你能感知,就有東西讓你去知。總之,“能”和“所”總是結對出現的。
我們再來捋一下這個過程,因為無明出現業相,有業相就有相應的見相,見相又把業相轉變成境界,三細相這就齊了。這個過程是瞬間完成的,幾乎無法分出先後。
我們用科學名詞把這三種細相重新標註一下,業相就是能量,業是動,沒能量是動不了的;見相是信息,是信息的接受和發送;境界相是物質。到這裏構成宇宙的三種基本材料能量、信息和 物質就全部備齊了。
我們再來復習一下彌勒菩薩的“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句話,微細的念頭產生物質(成形),而所產生的物質都有“識”(也就是受、想、行、識,加上物質本身這個“色”,就構成所謂 的“五蘊”),也就是說物質能聽、能看、能懂的人的意思,這一點已經被日本的江本勝博士通過其著名的水試驗得到了初步證明。
彌勒菩薩話中的“念”就是業相,“形”是境界相,“識”是轉相(見相),可見這句話也完全囊括了阿賴耶的三細相。
說到這裏,我們別忘了這三細相的來源——它們都來自起心動念這個“根本無明”,因此它們都是虛妄不實的,說白了就是無明在自己逗自己玩。
其實,極其微細的起心動念就是一種極微細的波動現象,而三細相實際上是三種形式的微細的波動,這三種波動幾乎同時發生,一而三,三而一,它們應該是同一種東西的三種表現形式。也 就是說,能量、信息和物質三者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歸根結底,這三種東西都是波動現象。
有趣的是,科學家在對中微子的研究中,同樣發現了三種振動模式。今年三月八日,我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在大亞灣進行的中子實驗中,發現了三種振動模式中尚未被發現的最後一種。
中微子是輕子的一種,不帶電荷,質量小於電子的一百萬分之一(請註意,這與標準模型相矛盾),小到可以穿越星球。
我們再來看看佛家是如何“分解”物質的,佛家把構成物質的微小粒子稱作“微塵”,分別有牛毛塵(即“粘在”牛毛尖上的微塵,直徑與毛尖相當);牛毛塵的七分之一稱為羊毛塵;羊毛 塵的七分之一稱為兔毛塵;兔毛塵的七分之一稱為“水塵”,該粒子可以從水(中的空隙)中穿過;水塵的七分之一稱為“金塵”,它可以穿過金屬(內部的空隙);金塵的七分之一叫做“ 極微之微”。
請註意佛家說的數字這個名相是不可以執著的。
極微之微就是科學家所謂的基本粒子,它是唯一的一種,且不能往下再分了。然而,佛家也認為微塵裏面有世界,而那裏面的世界和我們這個世界的大小無二無別,而且微塵世界裏面有微塵 ,每一粒微塵裏面還有世界,重重無盡。普賢菩薩可以進入到微塵世界裏面教化那裏的眾生,並且是“一入一切入”。這就好比人們常聽說的“芥子納須彌”,雖然芥子可以把須彌山納入其 中,但此時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也沒有縮小,這正顯出大小不二的道理,空間是虛妄的。
前面留下了“不知何時”“不知何故”這兩個問題,如果有人問,這個無明是什麽時候發生的?要知道這可是一個大問題,它等於是在問“宇宙是什麽時候出現的”?答案是“一念之間”, 若要進一步追問是哪一念?答曰:就是當下這一念。
第二個問題:為什麽會出現無明,它有原因嗎?對不起沒有原因,非但沒有原因,這個問題你還不能想,當然就更不能問了。
看到這裏,相信許多人會炸開鍋了,搞了半天,結果你來個不能問,甚至連想想都不行,這叫什麽,不是違反科學嗎?不是先驗論嗎?不是搞迷信嗎?
其實並不是不講道理不讓你想,而是如果你想了、問了,一定找不到答案,為什麽?因為這個“想”是妄念,是分別執著,是一種比較劇烈的波動,而無明的產生是一種極其微細的波動。這 個問題說起來簡單,理解起來卻非常難,還是打個比方吧:在一個非常嘈雜的環境裏,你打手機很難聽清楚對方說的話,更不用說聽到兩米外兩個人之間的耳語。
“想”就等於把自己置於這樣一個嘈雜的環境裏,你怎能知道無明的“耳語”呢?要怎樣才能知道?不想,把念頭放下,就知道了。這個時候,你比無明還“安靜”,好比人在一個隔音效果 非常好的錄音室裏,連自己的心跳都能聽得很清楚。
這個方法很值得科學家們借鑒,比如粒子學家非常註重儀器的強大和精密,把LHC(強子對撞機)做得很大,並采用運算速度極高的計算機系統,但研究者進行研究時的“心態”,並沒有作為 一個議題被正式提出來。個人認為,研究人員的“心態”會對項目的進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其實霍金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他在身體發生嚴重病變,失去許多基本功能的情況下,研究工作反 而取得了更多的重要成果。可以想象,在他那樣的身體條件下,不能抽煙喝酒了,不能泡妞了,不能打高爾夫了,許多正常人的“享受”他都得不到了,這時候,他的心反而會少了許多幹擾 ,會非常平靜,能夠專註於研究工作。
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是通過天文觀測,他們發現所有的星系都在朝著遠離我們的方向移動,且速度越來越大,由此他們得出宇宙在不斷膨脹且膨脹速度在加快的的結論,他們用時間倒推的方 法,描繪出宇宙越來越小,直至匯聚成一個奇點,這樣一幅動態畫面,他們由此計算出宇宙出現(也就是大爆炸出現)的時間,這個時間就是宇宙的年齡,而這個奇點就是我們這個宇宙的時 間和空間的起始點。
佛家對宇宙的認識則從源頭開始,他們不用任何科學儀器,而是在見到性體(明心見性)之後,從性體說起,到無明,到三細相,再到六粗相,把宇宙萬物的來源說得清清楚楚。這一切都是 他們親眼所見,也就是所謂的“現量境界”。
通過前面對阿賴耶的三細相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佛家並不承認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出現這種與科學家宇宙觀的差別的根本原因在於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佛家認為時間和空間都屬於“不 相應行法”,換句話說它們只是抽象的概念,並不是事實。雖然愛因斯坦也曾認識到時間和空間是人們的錯覺,但“錯覺”和“虛妄”還是有很大距離的。
其實,最大的不同或者問題是,科學家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用的是二分法,他們總是把精神現象(識)排除在物質現象的研究之外,這大大限制了他們的研究所能達到的範圍,並且走了許 多彎路,而佛家認為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汪耀輝
大爆炸理論是宇宙物理學的基礎,該理論用來解釋宇宙萬物包括生命從何而來這些重大問題。根據科學家的描述,137.5億年前的某一刻,一個叫做奇點(singularity)的具有極高密度、溫 度和壓力的東西,突然發生了極其快速的膨脹和冷卻,我們所在的宇宙就此誕生,隨後由於相變發生暴脹,期間宇宙的體積呈指數增長,暴脹結束後,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包括誇克-膠子等離 子體,以及其他所有基本粒子出現了。此後在高溫環境下,這些粒子在進行高速隨機運動的過程中出現碰撞,粒子—反粒子在這些碰撞中不斷出現和湮滅,根據重子數量守恒定律,粒子和反 粒子的數量本來是相等的,其後不知由於什麽緣故,這種平衡被打破,出現了粒子的數量略多於反粒子的狀況,誇克和輕子的數量多於反誇克和反輕子,於是所謂的重子數出現了。
隨著宇宙的膨脹速度和溫度進一步的降低,粒子所具有的能量普遍開始逐漸下降。當能量降低到1太電子伏特(1012eV)時產生了所謂的“對稱破缺”(即正負粒子之間除了電荷相反之外的微 細的差異,這種差異使得後來進行的正負重子族湮滅的過程中,極少量正粒子得以保存下來,而負粒子則完全消失),這一相變使基本粒子和基本相互作用形成了當今我們看到的樣子。
為避免陷入復雜的名詞概念中,我們不妨列個條目,簡單梳理一下大爆炸模型對宇宙出現的最初幾個階段的描述:
一、奇點發生“爆炸”,快速膨脹和冷卻;
二、發生暴脹,體積急劇膨脹;
三、基本粒子(誇克、輕子、玻色子)及其反粒子出現;
四、粒子—反粒子平衡打破,前者略多於後者;
五、粒子能量隨溫度下降而降低,出現“對稱破缺”
其後的過程簡單說就是:
六、少數質子和所有中子結合,組成氘和氦的原子核;
七、電子和原子核結合成為原子(主要是氫原子);
八、宇宙內物質密度相對較大的區域通過重力作用形成氣體雲、恒星、星系。
生命的出現當然在這之後。
說到這裏,我們就可以提及不久前發布的這一則新聞了,據新華社電歐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宣布,該中心的兩個強子對撞實驗項目均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的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
在科學家建立的“標準模型”中,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分成三大類:誇克、輕子與玻色子,這些基本粒子原本都沒有質量,其中的希格斯玻色子在賦予基本粒子質量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 的作用,也就是說,沒有它,物資就不會有“質量”這一特征,就會看得見摸不著,而且沒有了重量,物質將以光速運行,且不能由於重力作用而相互聚合在一起,構成星球,星系,它在我 們今天看得到的這個宇宙的形成過程中實際上扮演了造物主的角色,因此人們把希格斯玻色子成為“上帝粒子”。
與這個消息相對應的是上述條目中的第三和第四條。根據希格斯的假設,基本粒子正是在通過希格斯場的過程中,獲得質量的。
大爆炸理論中的奇點,不僅是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物質的奇點,也是時間的奇點,也就是說,時間和物質都是從那一刻誕生的。換句話說,在那以前(其實那裏已經沒有以前,強名為“以前 ”),物質和時間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奇點之前是一個斷崖。
佛家認為“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科學家則認為過去有開始,起點在137.5億年前的奇點那兒。我們就從這裏開始引出佛家的宇宙觀,與科學家提出的大爆炸理論做個初步的對照。
佛家認為這個宇宙的出現來自於“無明”,來自一個極微細的念頭,這個念頭的出現時間長度大約為1600兆分之一秒,彌勒菩薩在《菩薩處胎經》裏面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 念成形,形皆有識”,如果以每秒彈指五次來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是這個,為方便對照,我們把它這個格式:1/1.6乘以10的-15次方秒。
也就是說,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宇宙間所有的物質現象(形)和精神現象(識)都已經被“一念”制造完成了,而科學家認為:“宇宙誕生的10-11秒之後,大爆炸模型中猜測的成分就進一步 減少了”,假定10的-11次方秒之後的事情科學家已經完全搞清楚了,他們所達到的範圍距離一念還差四個數量級。
也許有人會問,這極其短暫的一念,具體都制造出一些什麽來了?其過程是什麽?能不能說詳細點?
前面說過無明就是起心動念,“明”是光明,表示智慧,我們的自性本來是一個“清凈圓明體”,它猶如一個深廣無際、平整如鏡、清澈見底的大海,不知何時,也不知何故海上一陣微風襲 來,海面上泛起了一絲漣漪,跟著還出現了一些小水泡。
請記住這裏說的“不知何時”和“不知何故”。
海面上這第一絲漣漪就是念頭初動,就是無明,我們開始糊塗了,不覺了,而我們本來是覺悟的,就如同海面本來平整如鏡那樣。
念頭這一動,就出現了一個叫做“業相”的非常微細的現象,業相正是這個念頭初動。業是動,動就有業。
“業相者,即從真起妄,初動之相也。然本覺心源,離念寂靜”,“因無明故,覺成不覺,遂成業相”,《起信論》上說:“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
業相出現了又怎麽樣呢?一絲漣漪出現了,如果沒有“觀眾”,這絲漣漪給誰看?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於是就出現了一個能欣賞它的觀眾——見相(又稱轉相)。
“能見”(見相)與“所見”(業相)同時出現,相互依存。
見相這個“觀眾”看漣漪不只是看看而已,它還會產生“觀感”、會有“看法”,這一有看法不要緊,那個漣漪的樣子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看法和原樣會有出入,也就是說把漣漪的樣子給 轉變了,所以見相又叫轉相。
見相隨業相而出現,這個觀眾只看那個漣漪覺得不過癮,覺得挺悶的,還想看各種各樣的別的節目,有需求就有市場,就有供給,於是乎“境界相”這部大戲應運而生,這就不是只看一條小 小的波紋那麽單調了。
請註意,上面說的業相、見相(轉相)和境界相就是傳說中的阿賴耶的“三細相”,而見相中的那個“見”指的是見、聞、覺、知,這就好比你長了眼睛能看,就有東西能讓你看到;長個鼻 子能聞,就有味道給你聞,你有觸覺,就有東西讓你觸摸,你能感知,就有東西讓你去知。總之,“能”和“所”總是結對出現的。
我們再來捋一下這個過程,因為無明出現業相,有業相就有相應的見相,見相又把業相轉變成境界,三細相這就齊了。這個過程是瞬間完成的,幾乎無法分出先後。
我們用科學名詞把這三種細相重新標註一下,業相就是能量,業是動,沒能量是動不了的;見相是信息,是信息的接受和發送;境界相是物質。到這裏構成宇宙的三種基本材料能量、信息和 物質就全部備齊了。
我們再來復習一下彌勒菩薩的“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句話,微細的念頭產生物質(成形),而所產生的物質都有“識”(也就是受、想、行、識,加上物質本身這個“色”,就構成所謂 的“五蘊”),也就是說物質能聽、能看、能懂的人的意思,這一點已經被日本的江本勝博士通過其著名的水試驗得到了初步證明。
彌勒菩薩話中的“念”就是業相,“形”是境界相,“識”是轉相(見相),可見這句話也完全囊括了阿賴耶的三細相。
說到這裏,我們別忘了這三細相的來源——它們都來自起心動念這個“根本無明”,因此它們都是虛妄不實的,說白了就是無明在自己逗自己玩。
其實,極其微細的起心動念就是一種極微細的波動現象,而三細相實際上是三種形式的微細的波動,這三種波動幾乎同時發生,一而三,三而一,它們應該是同一種東西的三種表現形式。也 就是說,能量、信息和物質三者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歸根結底,這三種東西都是波動現象。
有趣的是,科學家在對中微子的研究中,同樣發現了三種振動模式。今年三月八日,我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在大亞灣進行的中子實驗中,發現了三種振動模式中尚未被發現的最後一種。
中微子是輕子的一種,不帶電荷,質量小於電子的一百萬分之一(請註意,這與標準模型相矛盾),小到可以穿越星球。
我們再來看看佛家是如何“分解”物質的,佛家把構成物質的微小粒子稱作“微塵”,分別有牛毛塵(即“粘在”牛毛尖上的微塵,直徑與毛尖相當);牛毛塵的七分之一稱為羊毛塵;羊毛 塵的七分之一稱為兔毛塵;兔毛塵的七分之一稱為“水塵”,該粒子可以從水(中的空隙)中穿過;水塵的七分之一稱為“金塵”,它可以穿過金屬(內部的空隙);金塵的七分之一叫做“ 極微之微”。
請註意佛家說的數字這個名相是不可以執著的。
極微之微就是科學家所謂的基本粒子,它是唯一的一種,且不能往下再分了。然而,佛家也認為微塵裏面有世界,而那裏面的世界和我們這個世界的大小無二無別,而且微塵世界裏面有微塵 ,每一粒微塵裏面還有世界,重重無盡。普賢菩薩可以進入到微塵世界裏面教化那裏的眾生,並且是“一入一切入”。這就好比人們常聽說的“芥子納須彌”,雖然芥子可以把須彌山納入其 中,但此時芥菜子沒有放大,須彌山也沒有縮小,這正顯出大小不二的道理,空間是虛妄的。
前面留下了“不知何時”“不知何故”這兩個問題,如果有人問,這個無明是什麽時候發生的?要知道這可是一個大問題,它等於是在問“宇宙是什麽時候出現的”?答案是“一念之間”, 若要進一步追問是哪一念?答曰:就是當下這一念。
第二個問題:為什麽會出現無明,它有原因嗎?對不起沒有原因,非但沒有原因,這個問題你還不能想,當然就更不能問了。
看到這裏,相信許多人會炸開鍋了,搞了半天,結果你來個不能問,甚至連想想都不行,這叫什麽,不是違反科學嗎?不是先驗論嗎?不是搞迷信嗎?
其實並不是不講道理不讓你想,而是如果你想了、問了,一定找不到答案,為什麽?因為這個“想”是妄念,是分別執著,是一種比較劇烈的波動,而無明的產生是一種極其微細的波動。這 個問題說起來簡單,理解起來卻非常難,還是打個比方吧:在一個非常嘈雜的環境裏,你打手機很難聽清楚對方說的話,更不用說聽到兩米外兩個人之間的耳語。
“想”就等於把自己置於這樣一個嘈雜的環境裏,你怎能知道無明的“耳語”呢?要怎樣才能知道?不想,把念頭放下,就知道了。這個時候,你比無明還“安靜”,好比人在一個隔音效果 非常好的錄音室裏,連自己的心跳都能聽得很清楚。
這個方法很值得科學家們借鑒,比如粒子學家非常註重儀器的強大和精密,把LHC(強子對撞機)做得很大,並采用運算速度極高的計算機系統,但研究者進行研究時的“心態”,並沒有作為 一個議題被正式提出來。個人認為,研究人員的“心態”會對項目的進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其實霍金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他在身體發生嚴重病變,失去許多基本功能的情況下,研究工作反 而取得了更多的重要成果。可以想象,在他那樣的身體條件下,不能抽煙喝酒了,不能泡妞了,不能打高爾夫了,許多正常人的“享受”他都得不到了,這時候,他的心反而會少了許多幹擾 ,會非常平靜,能夠專註於研究工作。
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是通過天文觀測,他們發現所有的星系都在朝著遠離我們的方向移動,且速度越來越大,由此他們得出宇宙在不斷膨脹且膨脹速度在加快的的結論,他們用時間倒推的方 法,描繪出宇宙越來越小,直至匯聚成一個奇點,這樣一幅動態畫面,他們由此計算出宇宙出現(也就是大爆炸出現)的時間,這個時間就是宇宙的年齡,而這個奇點就是我們這個宇宙的時 間和空間的起始點。
佛家對宇宙的認識則從源頭開始,他們不用任何科學儀器,而是在見到性體(明心見性)之後,從性體說起,到無明,到三細相,再到六粗相,把宇宙萬物的來源說得清清楚楚。這一切都是 他們親眼所見,也就是所謂的“現量境界”。
通過前面對阿賴耶的三細相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佛家並不承認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出現這種與科學家宇宙觀的差別的根本原因在於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佛家認為時間和空間都屬於“不 相應行法”,換句話說它們只是抽象的概念,並不是事實。雖然愛因斯坦也曾認識到時間和空間是人們的錯覺,但“錯覺”和“虛妄”還是有很大距離的。
其實,最大的不同或者問題是,科學家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用的是二分法,他們總是把精神現象(識)排除在物質現象的研究之外,這大大限制了他們的研究所能達到的範圍,並且走了許 多彎路,而佛家認為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