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很少会谈到定义性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也不见得会比大家清楚,或者说也未必比大家所知道的准确。不过,刚刚与同好讨论过与质量相关的问题,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初的问题是能量能不能转化为物质,我觉得根据E=mc2 ,是显然可以的,例子嘛,我首先想到在量子场论中的真空是会不断产生和湮灭正负电子对的,因此这可以作为一个证据。但是这个感觉上太遥远了,所以我在互联网搜索了一下,不过搜到的内容大同小异:
当辐射光子能量足够高时,在它从原子核旁边经过时,在核库仑场作用下,辐射光子可能转化成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这种过程称作电子对效应。
正负电子对效应

我就接着跟同好说在相对论中质量和能量基本上是等价的,并不作明确区分,因此有能量的地方就有质量,反之亦然。于是他便问:化学反应中会有能量变化,那不是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了吗?
事实上,在相对论看来,质量守恒定律本来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定律,只是在低能宏观情况下,偏离质量守恒定律的程度实在是太小了,一般的测量仪器都难以发现,因此一般认为这个定律是正确的。在相对论中质能守恒定律才是正确的。但问题接着来了,化学反应仅仅是原子、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呀,并没有损失或增加物质,哪有质量变化之说?
首先我们暂且不说化学反应之后的原子质量是否有变化,就说质量增加了,难道就一定反映为具体物质的增多吗?让我们从质量的定义谈起。
质量的定义是什么?依稀记得中学物理书是这样说的:物体所含物质的量。当时就这样背了下来,但是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很荒谬的定义。首先是没有定义物质,其次是没有定义这个“量”是什么,换句话说,它根本就没有定义任何测量!在物理学中,要定义一个量,得同时根据定义得出测量方法,正确来说,应该是物理量应该是根据测量来定义的。比如定义距离,那就要告诉我们怎么测量,比如在空间中建立坐标系,两点的坐标之差就可以定义为距离。没有测量就没有定义。
回到质量上来,感性地讲,质量可以定义为惯性的大小。可是同好又说书上写到惯性只能说“具有”,不能说“大小”。于是我立刻无语了,这是何等荒谬的物理书!它定义了一个所有物体都具有的特性,却说这个特性不能描述具体特征!这样说的话惯性这个概念本身就没用的。这就好比说“人人都有一样东西,但这个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感知)的”,这跟没有这个东西有什么区别?所以我坚持质量就是惯性的大小。
惯性就是物体与生俱来的、维持自身运动状态的特性,显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虽然它并不是特别准确),质量越大,物体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所以说质量是惯性的大小并没有错,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是惯性质量的定义。
物理中还有另外一个质量,叫做引力质量,顾名思义这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来定义的,它说质量就是引力的源。也就是说,能够产生引力场的东西就是质量的体现。这个定义就更广泛了,它并没有说质量一定就体现在具体的物质中,事实上,能量也能够产生引力效应(这属于广义相对论的范畴了),所以说能量也具有质量的特性。至于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爱因斯坦(及其他一切广义相对论的支持者)认为,两者所定义的质量概念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它们所采取的单位可能不同,但是本身是同一的,绝对不会一个是时间、另一个却是长度这样的两个不同东西。)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没有从测量上定义质量,但已经对质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它产生了惯性,产生了引力,因此我们反过来定义它。比如测量惯性质量,可以通过给物体施加一个力,测量由此导致的加速度而测定。施以同样大小的力,惯性质量较小的物体会比惯性质量较大的物体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则说它有较大的惯性。测量引力质量也类似,当然如果要体现能量的引力效应,则要放到天文尺度上才能体现出来。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其实这有点班门弄斧,我只是想就我现在的知识水平发表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许再过一段时间,会有新的看法,那时候再翻看这篇文章,自然别有一番味道。

转载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paces.ac.cn/index.php/archives/2036/


2008年諾貝爾物理獎介紹-基本粒子「對稱性破壞」


Print Friendly
2008年諾貝爾物理獎介紹-基本粒子「對稱性破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張嘉泓副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今年諾貝爾物理獎是由南部陽一郎(Yoichiro Nambu)、小林誠(Makoto Kobayashi)和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三位先生共同獲得。這三位先生的貢獻,都是在基本粒子物理理論,時間上相距近十五年。南部年長約一個世代,出生於日本,戰後到美國後便留在當地,而小林與益川嶄露頭角時,日本的研究能力已漸漸成熟,所以他們大部分的生涯就以日本為主。南部在圈內一直以獨樹一格的洞察與前瞻性的眼光著稱,有人形容,粒子物理的方向常常被南部的文章預測出來,只是往往都像謎一樣藏在小字的註腳中。還有一位較南部年輕的知名物理學家還開玩笑說:他曾想如果他能和南部談一談,知道南部的點子,他就可以比其他人領先十年,於是他就與南部討論了很久,可是等他弄清楚南部的意思是甚麼,十年已經過去了。
就是這樣,這一位在主流邊緣的魔術師,對西方主流來說,是一個難解的謎。
今年的得獎工作的主題,或許可以歸納為夸克與對稱兩個概念。夸克是1960年代所發現自然界物質的組成成分,質子、中子(統稱為重子)及π介子等等所有強子(參與強作用的基本粒子)分別由三個夸克(重子)及一個夸克一個反夸克(介子)所組成。現在已經發現了6種風味的夸克,兩兩成對形成三個家族。不像電子可以離開所組成的原子,因為強力特殊的性質,夸克無法獨立地被分離觀察。所以對夸克的研究,有一點像瞎子摸象。但我們有一個非常有力的工具:對稱原則,我們可以由強子的性質來推論出組成強子的夸克的對稱性,並進一步了解支配夸克的物理定律。對稱原則是對應於一個變換,物理世界及定律在特定變換之後,與變換前沒有差異。例如質子和中子在強力中扮演相同的角色,所以我們可以將兩者互換,對強力的物理來說將一點影響也沒有,這就是質子中子互換的對稱。量子力學容許我們將上述的互換推廣到更複雜的變換:不是彼此互換,質子及中子可以分別變換到質子中子態互相獨立的兩個線性疊加,我們依舊預期強力還是不變,而線性疊加的係數有連續的可能性,因此這個對稱具有連續Lie群的結構。這個對稱與自旋1/2的量子態的旋轉對稱SU(2)在結構上完全一樣,因此被稱為同位旋Isospin SU(2)。
有些對稱乍看之下應該成立,但仔細測量才發現微小的破壞。左右對稱(Parity)看來似乎非常明顯,但李政道楊振寧已指出在弱作用中是被破壞的。物理學家在Parity後再加上正反粒子互換的電荷共軛變換(Charge Conjugate),期待弱作用會有CP對稱。但1960年代依舊在K介子系統中觀察到些微的破壞。這一次這個破壞倒有些正面意義,如果沒有CP破壞,就很難解釋為什麼宇宙中物質會比反物質多那麼多。CP破壞是如何產生一直不是非常清楚,小林與益川得獎的工作就與此有關。在1973年,那時還只有觀察到兩個家族夸克,他們很有創意地指出,如果還有一個家族的夸克存在,那麼在夸克質量項中就自然可以存在複數的係數,這係數便會產生CP對稱的破壞,而如果只有兩個家族,這就不能成立。在這工作之後,果然第三個家族的夸克陸續被發現,而這個機制也在近幾年B介子的實驗中,被證實可能就是造成CP對稱破壞的原因。
對稱除了直接被少量破壞,也有可能被隱藏起來而表面上看不出來。最常見的辦法是,物理系統的運動方程式或是控制它的漢米爾頓量是對稱的,但由漢米爾頓量決定的基態或稱真空卻不是對稱的,這樣的機制稱為自發對稱破壞(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南部先生的工作就是最早認識到這樣的機制對粒子物理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非常多見,例如一隻直立於桌上的鉛筆,它的性質及能量在水平面上的所有方向都是一樣的,因此有繞鉛直軸的旋轉對稱。但當它倒下時,一定得選擇一個方向,倒下的鉛筆所對應的基態就不遵守這個對稱。在粒子物理中通常會用一個純量場Φ來實現自發對稱破缺。考慮複數純量場Φ,它的位能寫成: 。很明顯地,此位能有一U(1)對稱: ,但是如果參數μ是負數,位能對Φ的複數平面作圖,就會看起來像一個墨西哥帽,最小值並不發生在 ,而是發生在帽緣的凹圈,任一Φ只要滿足 都可以是基態的真空期望值,也因此任一選出的基態的 並不遵守U(1)對稱。換句話說,選定一個基態,便破壞了U(1)對稱。在這樣的情況下,能量高時,基態的效應較小,因此看起來會有對稱性,但當能量降低時,基態的效應就變得較明顯,看起來對稱性就被破壞掉。但這個位能的對稱性在低能量還是有跡象可循:沿著位能的墨西哥帽帽緣,它凹下的一圈是一系列與所選定的基態能量相等的狀態,所以從基態出發沿著凹圈的方向震盪,所需的能量幾乎是零,這就對應一個無質量的粒子,稱為Goldstone波色子。所以觀察自然,如果有這樣的無質量波色子存在,就表示有一個被真空隱藏起來的對稱性。如果這個被真空隱藏起來的對稱性一開始已經存有相對小量的破壞,Goldstone波色子就會是一個相對很輕的粒子。
南部發現這個機制的過程非常特別,他剛到美國發展的1960年代,正好是Bardeen等人成功地提出超導體BCS機制的時候。與其他高能物理學家專注於自己領域剛好相反,南部對與他無關的BCS機制非常感興趣。南部注意到質子與中子比起π介子要重非常多,他就猜想或許前者的質量並不是原來就有的。如同BCS機制中,電子與聲子的作用,使超導體的基態複雜化,與激發態形成能差Gap,核子的強作用也可以改變真空(基態)結構,使核子在低能時就如同有一個質量一般。如此,核子的質量主要來自真空,而在漢米爾頓量中是沒有質量的,這就引發了一個更重要的結果。沒有質量的費米子左手旋的部分與右手旋的部分是互相獨立的,因此左右手可以分別進行不同的Isospin SU(2)變換,而不影響核子的性質。這個比原來左右手一起變換的同位旋Isospin SU(2)對稱還大的對稱,就稱為Chiral SU(2)手徵對稱。在南部的劇本中,核子的漢米爾頓量,因為無質量,是遵守Chiral SU(2)手徵對稱,但它的真空卻引發一個質量般的效應,將左右手聯在一起,因而將Chiral SU(2)手徵對稱破壞(,留下一般的同位旋Isospin SU(2)對稱),這正是一個典型的自發對稱破壞。對稱破壞在低能處會出現無質量的Goldstone波色子,南部立刻認出來這就是相對非常輕的π介子,所以π介子正是這個自發對稱破壞機制的見證。π介子的這個身分,使被隱藏的手徵對稱對它的行為有非常強的限制,用這個辦法我們可以對π介子的實驗結果有非常完整的預測。這個質子中子的Chiral SU(2)手徵對稱後來進一步被分析,就是極輕的u,d夸克左右手獨立變換的對稱性。
南部的洞見除了闡明了π介子的真面目,更開啟了基本粒子物理學家將發對稱破壞機制引入高能物理的先河,1970年代成型的電弱作用標準模型,就是以希格斯場的真空期望值,來自發破壞電弱統一的規範對稱,這個模型大量精密的預測已經證實,未來的大強子對撞機(LHC)更希望進一步發現希格斯粒子。南部以特立獨行的思想模式,由看似不相關的凝態物理出發,卻解開了宇宙給我們設下極隱密的一個謎題。畢竟在研究的前端,要提出有突破性的洞見,或許就得先將自己的心靈放逐到主流之外,如此才能看到,那麼多的聰明才智還未曾注意到的,上天意料之外的暗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