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電特性與材料- 豆丁网
www.docin.com/p-3890568.html
會改變偶極矩或產生偶極矩,並吸收近紅外線
什麼是全球暖化?何謂溫室氣體?
什麼是全球暖化?何謂溫室氣體?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博士生王啟芸
近年來,「全球暖化」已是朗朗上口的詞彙,從網路搜尋結果有上百萬條的相關資訊的結果可窺知一二。為大眾常用的維基百科(Wikipedia)對全球暖化的定義為:「19世紀後,地球大氣和海洋平均溫度因人為排放溫室氣體增加而上升,並且預期會持續上升。」為什麼人為溫室氣體會提高大氣溫度?大氣溫度上升是指「整層」地球大氣溫度上升嗎?
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在對流層以及低平流層內,它們所造成的結果就像在對流層內蓋了床棉被一樣,把更多的熱(地表輻射)留在對流層內,較多的地表能量被留在對流層內,相對地平流層所接收到的地表輻射也就變少了,進而造成溫度下降。雖然由平流層往外傳的輻射量減少,但是地表和對流層溫度上升,增加直接往外傳的輻射量,所以還是符合輻射收支平衡─太陽光進入大氣的能量和頂層大氣所釋放的能量相同(圖一)。由此可知,全球暖化所指的是對流層與低平流層暖化,而非整層地球大氣暖化。圖二為使用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CESM) ,以及IPCC RCP4.5情境設定模擬人為溫室效應造成西元2100年與2000年之垂直溫度變化差異圖。
有了全球暖化的整體觀後,再來談談溫室效應的增溫機制吧!為什麼有些氣體稱之為溫室氣體,有些則不然?溫室氣體有─水氣、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亞氮、鹵素族(如氯氟碳化物、氯氟氫、六氟化硫) 等,它們會吸收地表輻射並增溫對流層大氣。地表所放射出的輻射波長大約介於5-50 μm (近紅外線波段),此波段的能量剛好能夠促使分子振動或旋轉。然而是否會有能量變化,亦即吸熱與放熱,則必須要符合量子力學的選擇律(selection rule)─當振動狀態會改變偶極矩時,才會發生。以水分子為例,總共有3種振動狀態(圖三左),其中只有2種狀態會改變偶極矩;而二氧化碳共有4種振動狀態,其中有3種狀態會產生偶極矩(圖三右)。因此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可以吸收近紅外線,造成對流層大氣增溫。會產生偶極矩的振動型態稱之為不對稱振動,反之則稱為對稱振動,像氮氣(N2)、氬氣(Ar)和氧氣(O2)的振動狀態都是對稱振動,因此不會吸收近紅外線。分子的振動組數是有公式可以計算的,線性分子(如二氧化碳),其振動組數為3N-5,而非線性分子(如水分子)則是3N-6,N為原子數。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博士生王啟芸
近年來,「全球暖化」已是朗朗上口的詞彙,從網路搜尋結果有上百萬條的相關資訊的結果可窺知一二。為大眾常用的維基百科(Wikipedia)對全球暖化的定義為:「19世紀後,地球大氣和海洋平均溫度因人為排放溫室氣體增加而上升,並且預期會持續上升。」為什麼人為溫室氣體會提高大氣溫度?大氣溫度上升是指「整層」地球大氣溫度上升嗎?
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在對流層以及低平流層內,它們所造成的結果就像在對流層內蓋了床棉被一樣,把更多的熱(地表輻射)留在對流層內,較多的地表能量被留在對流層內,相對地平流層所接收到的地表輻射也就變少了,進而造成溫度下降。雖然由平流層往外傳的輻射量減少,但是地表和對流層溫度上升,增加直接往外傳的輻射量,所以還是符合輻射收支平衡─太陽光進入大氣的能量和頂層大氣所釋放的能量相同(圖一)。由此可知,全球暖化所指的是對流層與低平流層暖化,而非整層地球大氣暖化。圖二為使用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 (CESM) ,以及IPCC RCP4.5情境設定模擬人為溫室效應造成西元2100年與2000年之垂直溫度變化差異圖。
有了全球暖化的整體觀後,再來談談溫室效應的增溫機制吧!為什麼有些氣體稱之為溫室氣體,有些則不然?溫室氣體有─水氣、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亞氮、鹵素族(如氯氟碳化物、氯氟氫、六氟化硫) 等,它們會吸收地表輻射並增溫對流層大氣。地表所放射出的輻射波長大約介於5-50 μm (近紅外線波段),此波段的能量剛好能夠促使分子振動或旋轉。然而是否會有能量變化,亦即吸熱與放熱,則必須要符合量子力學的選擇律(selection rule)─當振動狀態會改變偶極矩時,才會發生。以水分子為例,總共有3種振動狀態(圖三左),其中只有2種狀態會改變偶極矩;而二氧化碳共有4種振動狀態,其中有3種狀態會產生偶極矩(圖三右)。因此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可以吸收近紅外線,造成對流層大氣增溫。會產生偶極矩的振動型態稱之為不對稱振動,反之則稱為對稱振動,像氮氣(N2)、氬氣(Ar)和氧氣(O2)的振動狀態都是對稱振動,因此不會吸收近紅外線。分子的振動組數是有公式可以計算的,線性分子(如二氧化碳),其振動組數為3N-5,而非線性分子(如水分子)則是3N-6,N為原子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