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核心部分,簡稱“核”。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對原子核的性質、結構和變化規律的研究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原子核的性質因其所處的狀態有所不同。下面著重敘述原子核處于基態時的主要屬性。
原子核的組成 目前一般認為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總稱為
核子。通常,原子核的核子數以
A表示,質子數以
Z表示,中子數以
N表示,
A=
Z+
N。
在
原子核物理學中,原子核用
表示,X是元素的名稱。例如,氫核記為
,氘核記為
,氦核記為
等等。有時也用更簡單的標記方法,如
或
AX。
Z與
N 都相同的原子核稱為某種核素;
Z相同
N不相同的原子核稱為同位素;
N 相同
Z 不同的原子核稱為同中子素;
A相同而
N及
Z不相同的原子核稱為同量異位素。
A為奇數的核稱為奇
A核,奇
A核又可分為奇中子核與奇質子核。
A為偶數的核可分為偶偶核與奇奇核。迄今所知,只有如
等少數幾個奇奇核是穩定的,其他的奇奇核都是
放射性核。
原子核的質量和結合能 原子核的質量不是諸核子質量的和,還同它們之間的結合能有關。
原子核的質量 人們實際上測量的是原子質量,規定以自然界中碳的豐度最高的同位素
12C質量的
為原子質量單位,并以u標記。1u=1.660565×10
-27kg。其他原子的質量總是接近于這個單位的整數倍數,如
中子
的質量=1.008665u,
氫原子
的質量=1.007825u,
鐵原子
的質量=55.934937u,
鈾原子
的質量=238.050816u。
原子核的質量應為原子質量減去原子中全部電子的質量(約為核的質量的幾千分之一)以及原子中電子的結合能(自由電子和原子核結合成原子時釋放出的能量,約為原子質量的幾千萬分之一),在核物理的許多公式中電子質量相互抵消,核質量都可用原子質量代替。
質量虧損和核結合能 實驗測得,原子的質量總是小于組成它的各個自由核子和軌道電子質量的總和。例如氘原子可分為一個中子和一個氫原子,但它們的質量和為
m=mn+mH=1.008665u+1.007825u=2.016490u,
和實驗測得的氘原子質量
mD=2.014102u不相等。二者相差0.002388u。這和質子、中子組成氘核時放出能量有關。這個能量的數值等于把氘核拆成質子和中子所必須花費的最小能量。例如要用能量大于2.224MeV的γ光子同氘核反應,才能使氘分離。通常把這個最小能量叫結合能,用
A標記。
A與上面提到的質量差(即處于自由狀態的氫原子與中子的總質量和氘原子的質量差 Δ
m)的關系符合相對論的質能關系式
E=(Δ
m)с
2。這里 с是光速。可得出一個原子質量單位(Δ
m=1u)相當于 931.50MeV。于是,(
m-
mD)с
2=0.002388×931.50=2.224MeV,也就是說,中子和質子結合成氘核時釋放了2.224MeV的能量,相當于減少了0.002388u的質量。
推廣到一般核素
,它的核由
Z個質子、
A-
Z個中子組成,核質量為
mX,則
,這個值叫質量虧損。把核的總結合能記為
A,則
。
核子的平均結合能 核的總結合能
A被質量數
A除,稱為該核每個核子的平均結合能,用
ε表示,
ε=
A/
A。核子平均結合能
ε同質量數
A的關系如圖1所示。表1列出了一些核的
A和
ε的值。
表1
由圖1和表1看出天然元素的平均結合能
ε有如下特點。
①質量數在30以下的輕核的平均結合能隨
A值增加有周期性變化,在
處達到極大值,在核子數為
的倍數時,核的結構比較穩定。總的趨勢是輕核的平均結合能隨
A的增加而增加,特別是由兩個
結合成
,會放出大量的能量。這是利用核聚變獲得核能的依據。
②中等質量數(
A為40~120)的那些核的平均結合能近似相同,數值也大,約在8.6MeV左右,核一般比較穩定。質量數
A更大時,核子的平均結合能逐漸下降,如
238U的平均結合能為7.5MeV。可見,中等質量的核結合得比較緊,很重的核(
A>200)結合得比較松。一個重核分裂成兩個中等質量的核時,平均結合能由小變大,有核能釋放出來,這是目前獲得核能的重要途徑。
③質量數在30以上的原子核中的核子平均結合能變化不大,原子核的結合能
A差不多同質量數
A成正比,這顯示了核力的飽和性。
原子核的大小 原子中的電子與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是庫侖力,它是長程力,所以隨著對核的距離的增加,電子分布密度逐漸減小,原子沒有明確的邊界層。和電子不同,核子間相互作用是
核力,是短程力,因此,核有比較明確的邊界層,顯示原子核有一定的大小。
研究原子核大小的最直接的方法,是用高能電子散射測定核內質子數分布(即質子數密度)
ρz(
r),圖2給出了對幾個球形核實際測定的
ρz(
r)。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核的內部,密度有一些漲落,但可近似地看成常數;在距邊界大約2fm的范圍內,迅速下降到接近零的值。核內的中子數分布(即中子數密度)
ρN(
r) 不可能用電子散射測出。根據其他一些實驗的分析,可以推測核的中子數與質子數分布的均方根半徑之差
大概小于0.02fm,因此可以認為
ρN與
ρz的分布基本相似。
為了使用方便,可忽略彌散的原子核的邊界層,甚至忽略形變,近似地把原子核看成密度均勻,半徑為
R0的球,
R0稱為核電荷分布半徑。取核內部平均核子數密度為
ρ,
R0表示為
有時人們感興趣的不是核物質的分布,而是核力的作用范圍,例如人們在研究快中子被核散射、重離子核反應(見
重離子核物理)或
α衰變時,表示核力作用半徑的
也可以近似地寫成
,
約為1.3~1.4fm(根據研究問題的不同而略有差異)。
原子核的自旋和原子核的磁矩 通常稱一個粒子的自旋為
I,就表明它具有內稟角動量
I,
為普朗克常數
h與1/2
π的積。例如說電子的自旋為1/2,就是說它的內稟角動量為
/2。自旋是粒子的一種屬性,和它的軌道運動無關。原子核雖然是由中子和質子組成的復合系統,總角動量是質子、中子的自旋角動量與它們的軌道角動量的矢量和,但習慣上仍把核當作一個整體,把它的總角動量稱為自旋
I(角動量
I)。同一原子核處于不同的能級時,自旋可以不同。習慣上把處于基態的自旋稱為核的自旋。由于質子和中子都有磁矩,質子的軌道運動對磁矩也有貢獻,因此自旋不為零的原子核都有核磁矩。核磁矩的單位是核磁子
μN
實驗上可從
原子光譜的超精細結構來確定核的自旋。由于核磁矩與電子產生的磁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能級劈裂,稱為原子能級的超精細結構,可從其譜線數目或相對強度定出核的自旋。也可用其他方法定自旋,特別是短壽命的放射性核素,往往要通過核衰變或核反應來確定核的自旋。實驗測定,所有偶偶核的自旋均為零,奇奇核的自旋是整數,奇
A核的自旋為半整數。也可以通過原子光譜的超精細結構來測定核磁矩,但不如用
核磁共振法測得的精確。一些核素的自旋和磁矩的測定值見表2。利用
核殼層模型,可從理論上計算核自旋和磁矩。自旋的計算結果,一般可與實驗相符;磁矩則差一些。
表2
原子核的形狀和電四極矩 各種原子核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同一原子核處在不同狀態時,形狀也有差異。一般說來,可分為球形、長橢球、扁橢球等。滿殼核(見
核殼層模型)的基態是球形的。兩個滿殼之間的核的基態一般是偏離球形的,例如稀土元素的核的基態為橢球形的。
16O的基態是球形的,但其某些激發態形狀有所改變。這種對球形的偏離叫作變形,這種核稱變形核。
實驗中可以通過中子或電子散射的角分布來測定核的形狀。因為不同形狀的原子核對散射中子或電子的角分布也不相同,根據理論計算就可以定出原子核的形狀。另外,變形核的形狀對它的電四極躍遷影響很大,因此也可以通過
庫侖激發等方法來確定。
變形核(圖3)的電荷分布偏離球形,這種偏離性常用電多極矩來描述,電多極矩可分為電偶極矩、電四極矩等等。原子核沒有電偶極矩,最重要的是電四極矩。核電四極矩
Q與其電荷分布有下列關系
。
其中
ρz(
r)為質子數分布密度,
e為質子電荷,
z軸取在原子核的對稱軸上。變形核的電四極矩是相當大的。自旋大于1/2的原子核的狀態,均有電四極矩,不過比變形核的電四極矩要小得多。例如,
2H的電四極矩為0.002875×10
-24cm
2,
的電四極矩為8.0×10
-24cm
2。
原子核的電四極矩同原子中的電子發生作用,引起原子光譜的超精細結構。利用原子光譜的這種超精細結構可測定原子核的電四極矩。另外,通過電子、質子散射,重離子的庫侖激發也是測量電四極矩的重要手段。
原子核的同位旋 最初引進
同位旋概念是為了描述核子的兩種不同的電荷狀態(質子態、中子態),核子的同位旋矢量的第三分量為1/2或-1/2,分別對應這兩種狀態。原子核的同位旋是核內核子同位旋的矢量和, 同位旋量子數用
T表示,同位旋第三分量用
T3表示。
具有
Z個質子、
N個中子的核,
。原子核的總電荷數為
T3+
A/2。在核反應中,系統在反應前與反應后的總電荷守恒,核子數也守恒,因此
T3也守恒。可以證明,在核反應中,同位旋
T也近似守恒。
核子數相同而質子數不同的原子核可能具有相同的同位旋
T(不一定都是基態),但
T3不同。
T3可取從-
T到
T的 2
T+1個不同的值。這些核組成同位旋多重態。對于兩個核子組成的系統,它們可以形成
T=1和
T=0的兩個態。
T=1的態為同位旋三重態,
T=0的態為同位旋單態。對于六個核子組成的原子核,如
形成
T=1的同位旋三重態,其中
可形成
T=0的同位旋單態。
對于輕核(
A<40),從實驗中觀測到的同位旋多重態的同位旋值一般都比較小,
T≤2,多重態的2
T+1個成分都能觀測到。對于重核,
T值可達25,但大多數情況只觀測到多重態中
T3=
T,
T-1的成分。
同位旋多重態中相鄰原子核的一些對應的能級具有類似的結構,這些能級稱為同位旋相似態。
原子核的宇稱和統計性 宇稱描述粒子在空間反演下的性質。宇稱和統計性是微觀粒子所具有的特性。原子核的狀態是具有確定的宇稱的。當人們把描述原子核內部運動的波函數進行坐標反演,即
則波函數的符號或者保持不變,或者改變(從正號變為負號)。前者稱為偶宇稱,后者稱為奇宇稱。一個原子核狀態的宇稱的奇偶,可通過核反應或核衰變來確定。同一個原子核的基態和激發態的宇稱可以是不同的。宇稱在
強相互作用(如核力)下是守恒的,在
弱相互作用(如
β衰變)下是不守恒的。
對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同的原子核的分子或凝聚態體系,交換一對完全相同的核子數為
A的原子核,
量子力學表明,體系的波函數或者不變(
A為偶數時),或者變號(
A為奇數時),前者稱為
玻色子,后者稱為
費密子。所有
A為偶數的核都是玻色子,所有
A為奇數的核都是費密子,因為核子是費密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