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1, 2015

white01 brain01 qm01 qft01 light01 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是一个没提到质量的电磁场和光的连续理论。而牛顿的力学则是分立粒子的理论,它们唯一强制的性质是质量和电荷①。早期的量子理论沿着这种二重性的分叉向两个主要分支发展

狄拉克方程已成为基础物理赖以运转的支柱。在保持对其数学形式信任的同时,物理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方程中那些符号的意义。这是令人困惑的、伤透脑筋的重新审视,在其间,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在给他的朋友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的信中写道,“现代物理最可悲的篇章就是狄拉克理论和允许其存在”,并且“为了不会因狄拉克而烦恼,我决定改变一下去做作些别的事情……”。正是在这个时刻,真正的现代物理开始了。
一个引人瞩目的结果是对反物质的预言——更精确地讲,应该存在一种新的粒子,它具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和相反的电荷,并且能与电子湮灭成纯能量。1932年,卡尔·安德森(Carl Anderson)通过细心地检查宇宙射线径迹很快地找到了这种类型的粒子。
更为深入涉及的结果是我们将完全重写描述物质的基础。在这种新物理中,粒子只是瞬息存在。它们可以自由地产生和消灭;确实,它们的短暂存在和转化是一切相互作用的源泉。真正基础的东西是无所不在且具转换能力的以太:量子场。这些就是构成我们极其成功的现代物质理论基础(经常被毫无诗意地称为标准模型)的概念。尽管狄拉克方程本身被彻底地重新解释并广泛地推广,但它从没被抛弃,仍是我们理解自然的核心支柱。


狄拉克与相对论量子力学_文档大全

www.wendangdaquan.com/Wdshow.asp?id...
轉為繁體網頁
克莱因-戈登方程和狄拉克方程-黄鹏辉 · 狄拉克方程求解氢原子(含详细推导过程) · 狄拉克方程 · 量子场论通俗入门_狄拉克的方程游戏_上_[1 · 相对论量子力学.
  • 克莱因-戈登方程和狄拉克方程-黄鹏辉_文档大全

    www.wendangdaquan.com/Wdshow.asp?id...
    轉為繁體網頁
    量子场论通俗入门_狄拉克的方程游戏_上_[1 · 狄拉克方程求解氢原子(含详细推导过程) · 机械波、光波、物质波波动方程比较-黄鹏辉 · 二维狭义相对论-黄鹏辉
  • 量子场论_第3页_大桔灯

    www.dajudeng.com/量子场论-0-20.html
    轉為繁體網頁
    量子场论通俗入门_狄拉克的方程游戏_上_[1]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维尔切克写的科普东东译者的话:最近应科学出版社之约,我们翻译了2004 年诺贝尔奖得主、.
  • 量子场论讲义_乔从丰- 126文档分享平台 - 搜索

    www.126doc.com/1479029.html
    轉為繁體網頁
    2014年9月20日 - ... 4 • 4表象理论 · 5 • 第七章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与表象变换 · 6 • 量子场论通俗入门_狄拉克的方程游戏_上_[1] · 7 • 量子场论通俗入门狄拉克的方程 ...

  • 量子场论通俗入门_狄拉克的方程游戏_上_[1]





     

    译者的话:最近应科学出版社之约,我们翻译了2004年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维尔切克(F. Wilczeck)的一部高级科普著作《神奇的现实》(Fantastic Realities)。这本书是作者三十年来认真思考物理世界的产物,以丰富的内容、广博的知识、深邃的见解以及独特的视角向热爱物理的广大读者介绍了现代物理的方方面面。作者希望借此书拓展知识前沿,用美妙的现代物理概念丰富读者的生活,特别是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物理学的研究。
    译书即将出版了,但却留下了一些遗憾之处。这是因为考虑到篇幅和难度,出版社决定舍弃原著中的某些章节,而这几章对于普及和
    深化理解现代物理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得到了原作者的首肯,从舍弃的章节中挑选了部分章节翻译发表。现在刊登的这一部分,专门讨论了量子场论的发生与发展。按照原书中作者的建议,我们取名为《量子场论通俗入门》。
    狄拉克的方程游戏(上)
    维尔切克 著
    丁亦兵 乔从丰 李学潜 沈彭年 任德龙 译
    “不可否认:这些数学公式是独立存在的,并且有着它们自己的智能;它们比我们更聪明,甚至比发现它的人更聪明;我们从它们那里得到的要比原来赋予它们的多得多。”
    ——H. 赫兹,关于麦克斯韦的电磁学方程 “我做的大量工作只不过是用方程玩游戏,看看它们能给出什么。”
    ——P.A.M.狄拉克
    “它恰恰给出了人们所需要的电子的特性。这对我来讲真是一笔出乎意料的奖金,完全出乎意料。”
    ——P.A.M.狄拉克 关于狄拉克方程
    在所有的物理学方程中,狄拉克方程或许是最 “不可思议”的。它的推导最直截了当,极少受实验的约束,是一个具有最奇异和最惊人影响的方程。
    1928年初(原始论文的接收日期是1月2日),一个刚从电力工程转行到理论物理的25岁的年青人保罗·阿德里安·莫里斯·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推导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方程,这个方程后来一直被称之为狄拉克方程。狄拉克的目标非常具体,即瞄准了当时的热门课题。他想写出一个能比已有的一些方程更精确地描述电子行为的方程。因为那些方程要么只考虑了狭义相对论,要么仅考虑了量子力学,但从未两者兼顾。
    22卷第2期 (总128期)
    当时一些更有名气的和更有经验的物理学家也正在研究同样的课题。
    不同于那些物理学家,也不同于伟大的经典物理学家牛顿和麦可斯韦,狄拉克并没有从对实验事实进行详细的研究开始。他只是利用几个基本的事实和所谓的理论上的必要条件来指导研究工作,其中的一些条件现在已经知道是错误的。狄拉克试图用一个简洁的、数学上自洽的方案来具体表达这些原理。诚如他所言,通过“方程游戏”,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特别简单、优美的答案。当然,这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狄拉克方程的方程式。
    狄拉克方程的一些推论可与已有的实验观测数据做比较。它们很有效,解释了一些用别的方法都极难理解的结果。特别是下面就要说到的,狄拉克方程成功地预言了电子永不停息地自旋,因而它们相当于小磁铁棒。它甚至预言了自旋的速率和磁性强度。但有些结果似乎与显而易见的事实不一致。狄拉克方程明显地包含了这样的一些解,它们似乎描写常规的原子在一瞬间自发地消失成光猝发的方式。
    几年的时间里,狄拉克和其他物理学家都在与一个异乎寻常的佯谬奋争。一个方程因其能正确无误地解释很多精确的实验结果且又能极端漂亮地去

    引导物理而被认为是“显然正确”的——但又怎么
    ·
    3 ·
    会具有明显灾难性的错误呢?
    狄拉克方程已成为基础物理赖以运转的支柱。在保持对其数学形式信任的同时,物理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方程中那些符号的意义。这是令人困惑的、伤透脑筋的重新审视,在其间,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在给他的朋友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的信中写道,“现代物理最可悲的篇章就是狄拉克理论和允许其存在”,并且“为了不会因狄拉克而烦恼,我决定改变一下去做作些别的事情……”。正是在这个时刻,真正的现代物理开始了。
    一个引人瞩目的结果是对反物质的预言——更精确地讲,应该存在一种新的粒子,它具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和相反的电荷,并且能与电子湮灭成纯能量。1932年,卡尔·安德森(Carl Anderson)通过细心地检查宇宙射线径迹很快地找到了这种类型的粒子。
    更为深入涉及的结果是我们将完全重写描述物质的基础。在这种新物理中,粒子只是瞬息存在。它们可以自由地产生和消灭;确实,它们的短暂存在和转化是一切相互作用的源泉。真正基础的东西是无所不在且具转换能力的以太:量子场。这些就是构成我们极其成功的现代物质理论基础(经常被毫无诗意地称为标准模型)的概念。尽管狄拉克方程本身被彻底地重新解释并广泛地推广,但它从没被抛弃,仍是我们理解自然的核心支柱。
    1. 狄拉克的问题和自然的统一
    狄拉克发现的直接原因以及他考虑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调和两个成功的高级物理理论的需要,当时这两个理论已经有些不同步。到1928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诞生已有20多年,已经被很好地理解和完全地证实。(这里,描述引力的广义相对论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引力在原子尺度上非常微弱,可以忽略。)另一方面,尽管海森堡和薛定谔的新量子理论是个相当年轻的理论,它们已提供了对原子结构的深入了解,并且成功地解释了很多原先很难理解的现象。显然,他们抓住了原子中电子动力学的基本特征。困难在于,海森堡和薛定谔给出的方程不是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为基础,而是以牛顿的古老的力学作为出发点。对所有速度比光速小得多的系统,牛顿力学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近似,它包括了原子物理学和化学中的许多有趣的情况。然而,能用新量子理论处理的那些原子光谱的实验数
    ·
    4 ·
    据非常精确,以致对“海森堡-薛定谔预言”的微小偏离也能观测到。所以存在着强烈的“实用”动机去寻找一个基于相对论力学的、更精确的电子方程。不仅年轻的狄拉克,而且还有其他几位资深物理学家也在寻找这样的方程。
    事后,我们能察觉到更多的既古老又基本的二重性在起作用,如:光相对于物质;连续相对于分立。这些二重性为实现对自然界统一描述的目标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在狄拉克和他的同代人试图调和的理论中,相对论是光和连续的产物,而量子理论是物质和分立的产物。在狄拉克的革命按其规律发展之后,在思路拓展的观念混合物,即我们称其为量子场论中,所有的二重性都被协调了。
    光/物质和连续/分立这些二重性有着深刻的含义。最早的有感知力的原始人类就注意到了它们。古希腊人已经清晰地把它们表述了出来,并为此展开了辩论,但毫无结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把火和土作为初始元素——光相对于物质。他反对原子论者,赞同充满基本物质的空间(“自然憎恶真空”)——维护连续,反对分立。
    这些二重性并没有因经典物理的成功而消除;实际上,它们的矛盾更尖锐了。
    牛顿的力学最适合描述刚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牛顿本人在很多地方猜测过这些二重性的哪一面可能占首要地位,而牛顿的追随者们则强调他的“坚硬的、有质量的、不可穿透的”原子是自然的基本组分。甚至用粒子作为光的模型。
    19世纪初期,一个截然不同的光的图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基于这个图像,光是由波组成的。物理学家们都相信,应该存在一种连续的、充满空间的以太来承载这些波。法拉第(Faraday)和麦克斯韦(Maxwell)的发现改进和强化了这个观点,将光等价于电磁场的作用,而电磁场本身就是充满空间的连续实体。
    如同路德维格·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所做的那样,麦克斯韦本人还成功地展示,如果气体是由许多很小的、分立的、明显分离开的原子组成,且这些原子可在除去原子之外的空虚的空间中运动,那么所观察到的气体的性质,包括很多令人惊奇的细节,都可以得到解释。此外,汤姆孙(J. J. Thomson)从实验上,亨德里克·洛仑兹(Hendrik Lorentz)从理论上,都证实了作为物质基本组元的
    现代物理知识
    电子的存在。看来电子是牛顿所欣赏的那种不可消灭的粒子。
    这样在20世纪开始时,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特色的物理就不得不令人不舒服地共处了。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是一个没提到质量的电磁场和光的连续理论。而牛顿的力学则是分立粒子的理论,它们唯一强制的性质是质量和电荷①。
    早期的量子理论沿着这种二重性的分叉向两个主要分支发展,但有一些交汇的迹象。
    一个分支是处理光的,它始于普朗克关于辐射理论的工作,而在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中达到了顶峰。它的中心结论是光以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即光子的形式出现,光子的能量和动量正比于光的频率。当然,这个分支就确立了光的类粒子的一面。
    第二个分支始于玻尔的原子理论,而于处理电子问题的薛定谔波动方程处达到了巅峰。它确定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的稳定组态与波振动的规则模式有关。这个分支建立起了物质的类波特性。
    这样一来,基本的二重性问题就缓解了。光有点像粒子,电子有点像波。但鲜明的对比依然存在。特别是有两个差别将光和物质明确地区别开来。
    首先,如果光是由一些粒子组成的,那么它们必须是一些很奇特的具有内部结构的粒子,因为光可以被极化。为合理地处理光的这种特性,它的粒子必须具有某种相应的性质。若只说明一束光是由如此如此多的具有这般这般能量的光子组成,这些事实会告诉我们光束有多亮,是什么颜色,但不能告诉我们它是怎样极化的,因此这种对光束的描述是不充分的。要得到完整的描述,还必须能够说出光束有什么样的极化方式,这意味着每一个光子必须以某种方式携带能保持光的极化记录的箭头。这似乎使我们背离了基本粒子的传统观念。如果存在箭头,它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它不能与粒子分离开来?
    第二点而且也是更为深刻的一点,即光子是瞬时即逝的。因为当你打开手电筒时,光可被辐射;也因为你用手盖住了手电筒,光可被吸收。所以光的粒子可以被产生或消灭。光以及光子的这种基本的和熟悉的特性使我们远远背离了基本粒子的传统观念。物质的稳定性似乎要求不可消灭的组分,它们具有与瞬时即逝的光子根本不同的性质。
    狄拉克方程和由它引发的危机最终迫使物理学
    22卷第2期 (总128期)
    家去超越所有这些二重性。其结果导致了一个统一的物质观念,这当然是人类才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2. 早期的报偿: 自旋
    狄拉克力图调和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他认为——我们现在知道这是错误的——量子理论需要一类被数学家称之为一阶方程的特别简单的方程。不必介意他为什么会这样想,或者准确地说一阶意味着什么;他想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非常精确的、有可能最简单的一类方程。这就产生了压力,因为找到一个既在这种意义下简单又与狭义相对论要求相容的方程是不容易的。为构造这样一个方程,狄拉克不得不放宽讨论的措辞。他发现采用单个的一阶方程不能达到他的目的——他需要一个复杂关联着的四个方程的系统,实际上“我们所指的”狄拉克方程正是这样的一个系统。
    两个方程是最受欢迎的。而四个方程一开始就是一个大问题。
    首先,看看好的一面。
    尽管玻尔理论对原子光谱给出了一个不错的粗糙的解释,但仍存在着很多细节上的偏离。其中一些偏离与能够占据每一条轨道的电子数目相关,另一些则涉及原子对磁场的响应,显示于原子的谱线移动。通过对实验证据的仔细分析,沃尔夫冈·泡利证明了,只有严格限制占据任意给定轨道的电子数目,玻尔模型才能描写复杂原子,尽管只是粗糙的描述。这就是著名的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起源。今天我们知道这个原理的形式是“只有一个电子可以占据一个给定状态。”但泡利的原始提议没有这么简洁;它有一些使人烦恼的难懂的文字。可以占据一个给定玻尔轨道的电子数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泡利晦涩难懂地提到一种“经典上不可描述的两重性”,但——不用说——没有给出任何理由。
    1925年,两个荷兰大学生塞缪尔·哥德斯密特(Samuel Goudsmit)和乔治·乌仑贝克(George Uhlenbeck)提出了一种磁响应问题的可能解释。他们展示,假如电子确实是个微小的磁体,则偏离就会消失。他们模型的成功要求所有电子必须具有他们计算出来的相同的磁性强度。他们接着建议了一个电子磁性的机制。电子当然是带电荷的粒子。做圆周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所以如果电子由于某些原因永远绕自身的轴旋转,它们的磁性就可能得到解释。这种电子内禀自旋还会有一个额外的好处。
    ·
    5 ·
    如果旋转速度是量子力学所允许的最小值②,则泡利的“两重性”就可以解释了。自旋的大小不能随意变化,只有方向向上或向下方的选择。许多知名的物理学家都对哥德斯密特和乌仑贝克的观点持怀疑态度。泡利本人也试图劝阻他们不要发表他们的工作。一则,他们的模型似乎要求电子以极高的速度旋转,在电子表面,速度可能超过光速。再则,他们也没有给出是什么东西把电子维系在一起。如果它是电荷的延展分布,而且所有的电荷都同号,则它将会飞散开——而靠引入离心力,旋转只会使问题更糟。最后,在他们对电子磁性强度和自旋大小的要求之间存在着定量上的不匹配。这两个量的比率由一个称为回转磁比,记为g的因子所决定。经典力学预言g=1,然而为了拟合数据,哥德斯密特和乌仑贝克假定g=2。除去这些十分合理的异议,他们模型的结果与实验观测一致的记录继续顽强地保持着!
    进入到狄拉克的理论。在低速情况下,他的方程组有这样的一类解,在方程的四个函数中,只有其中的两个对方程的解有可观的贡献。这是一种不同的两重性。在这里,它是由于落实基本原理而自动出现的,并且确定无疑不是必须特别引入的。更奇妙的是,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假设,狄拉克就可以用他的方程算出电子的磁性,得到g=2。狄拉克写于1928年的杰作没有一个废字。在展示这个结果时,他简单地说道“磁矩正是在自旋电子模型中所假设的”。几页之后,他推演出进一步的必然结果,并简明地总结道“这样在一级近似下,目前理论给出的能级与C.G.达尔文(C.G.Darwin)所得到的能级相同,它们与实验是一致的。”他的这些结果有着强烈的说服力,用不着夸大。从那以后,就离不开狄拉克方程了。无论产生什么样的困难——有些困难挺大、挺明显——它们都将是争斗的场合而不是丢弃的机会。这种璀璨宝石般的深刻见解将是无价之宝。
    正如我所提到的,尽管他善于思维的出发点非常与众不同和更加抽象,狄拉克以哥德斯密特、乌仑贝克以及他们模型的实验成果开始了他的论文。只有在第二段,他确实显露他的才能。他所讲的完全切合我上面所强调的主题。
    “为什么大自然为电子选择这样一个特殊的模型而不满足于点电荷,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人们想
    ·
    6 ·
    要找出先前将量子力学用于点电荷的方法中的一些不完备性,当这些不完备性被移除后,整个二重性现象将成为不需要任意假设的必然结果”。
    因此,狄拉克本身不是在提供一个新的电子模型。恰恰相反,他是在定义一种新的不可约的物质性质,它是事物天生固有的,特别是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自洽地起作用时,甚至在无结构点粒子这种最简单的可能情况下,这种特性也能出现。电子恰好是物质的这种最简单形式的具体表现。狄拉克保留了哥德斯密特和乌仑贝克“自旋”中的一些有价值的性质,特别是它的固定大小和它的磁性行为,它们有助于描述已观测的事实,但却是在深刻得多的基础上。他们模型的随意性和令人不满意的特征都被摆脱了。
    我们正在寻找一个箭头,它将是物质基本组元的一个必要和不可分割的部分,比如光子的极化。情况就是这样!
    电子的自旋可推演出许多实用的结果。它是铁磁性的起因,并使通电线圈中心处的磁场增强,它构成现代动力技术(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核心。通过操控电子自旋,我们可以在非常小的体积内贮存并读取大量信息(磁带、磁盘驱动)。甚至小得多的和更不易使用的原子核自旋也在现代技术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用无线电波或磁场操控这样的自旋,并感知它们的响应,是医学上非常有用的磁共振成像(MRI)的基础。如果没有这种只能通过最基础的认识才能带来的对于物质的精妙控制,这种应用将是不可想象的(确实如此!)。
    通常的自旋,特别是狄拉克对磁矩的预言,在基础物理后续的发展中也有着巨大影响。波利卡普·库什(Polykarp Kusch)和他的合作者在20世纪40年代发现了对狄拉克g=2的结果的微小偏离。它们提供了一些最早的虚粒子效应的定量证据,这是量子场论的一个深奥而且典型的特征。对质子和中子来说,与g=2的明显偏离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观测到了。这是一个早期的迹象,它暗示:质子和中子不是与电子有着相同意义的基本的粒子。但是,我正在超前于我们的故事了……。
    3. 巨大的惊奇: 反物质
    现在是坏的一面。
    狄拉克方程由四个分量组成。也就是说,它含有四个分离的波函数以描述电子。正如我们刚才讨
    现代物理知识
    论的,两个分量具有诱人和直接的成功解释,它们描写电子自旋的两个可能方向。相比之下,额外的一对分量乍看起来是很有问题的。
    事实上,额外的两个方程含有负能的解(对自旋的任意一个方向)。在经典(非量子)物理中,额外解的存在会令人为难,但不一定是灾难性的。因为在经典物理中可以简单地不选用这些解。当然这样做回避了为什么大自然不选用它们的问题,但这是一个逻辑自洽的做法。在量子力学中,这种选择恰好是不能用的。在量子物理学中,一般地讲,“不禁戒的那些都是必须要的”。在手边的这个具体例子中,这一点是非常具体和精确的。在适当的情形下,电子波动方程的所有解都代表着电子的可能行为。在狄拉克方程中,从电子的其中的一个正能解出发,你就可以计算出它放出一个光子并跃迁到其中的一个负能解的速率。总体上,能量必须守恒,但那不成问题——它只不过意味着发射出的这个光子的能量会比放出它的电子的能量还要高!不管怎么说,这个速率快得离谱,比一秒短得多。所以你不能总是忽略负能解。由于从来没有观测到过电子异常地放出比它初始的能量还要多的能量,基于这一事实,狄拉克方程的量子力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
    狄拉克非常清楚这个问题。在他的原始论文里,他简单地承认道:“对第二组解W(能量)为负值而言。在经典物理中可以通过随意舍弃W为负的那些解来克服这个困难。在量子理论中则不能这么做,因为,一般地说,一个微扰会引起从W为正态到W为负态的跃迁。……所以这样得到的理论仍然只是一种近似,但它似乎在没有随意假设的情况下,已能足够好地解释所有的两重性现象。”然后就把问题放在那里了。这就是前面已经引述过的、激起海森堡向泡利发泄的环境。
    将近两年后的1929年年底,狄拉克提出一个建议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建议利用了泡利不相容原理,根据这个原理,不会有两个电子满足这个波动方程的同一个解。狄拉克所提议的是一个关于真空的全新概念。他提议我们所认为“空”的空间实际上被负能电子挤得满满的。事实上,按照狄拉克建议,“空”的空间实际上含有满足所有负能解的电子。这个建议最大的优点是解释了引起麻烦的、从正能解到负能解的跃迁。一个正能电子不可能跃迁到一个负能解,因为总是有另外一个电子已
    22卷第2期 (总128期)
    经占据在那里,而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允许第二个电子加入。
    我们认为的真空实际上已经充满了东西的这种说法,乍听起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进化把我们塑造成能够感知对我们赖以生存和繁衍的世界上的方方面面。因为那些几乎不会受我们影响的、世界上不变的方面在这里是不起作用的,我们幼稚的感知力觉察不到它们似乎不应该是特别奇怪的。不管怎样,我们没有理由去期盼:有关什么是怪诞的或不大可能发生的幼稚直觉会对构建微观世界基本结构模型提供可靠的指导,因为这些直觉起源于一个完全不同领域的现象。但是我们必须接受它的到来。一个模型的有效性必须根据模型结果的成效和精确度来判断。
    所以狄拉克对冒犯一般常识毫不畏惧。他十分恰当地将精力集中于他建议的可观测的结果。
    因为我们正在考虑这样的观点:“空”的空间的常规状态远非空虚,那么用一个不同的、比较含糊的字来表示它是有帮助的。物理学家喜欢用的词是“vacuum(真空)”。
    在狄拉克的建议中,真空充满了负能电子。这使真空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动力学特性的介质。例如,光子可以同真空相互作用。可能会发生的一件事是,如果你将光照在真空上,只要光子具有足够的能量,那么一个负能电子就可以吸收其中一个光子,跳到正能解中。这个正能解作为一个常规的电子将被观测到。但在末态的真空中也产生了一个空穴,因为原本被负能电子占据着的解不再被占有了。
    空穴的思想,就动力学真空而言,是惊人的创新概念,但并非前所未有。狄拉克利用了与含有很多电子的重原子理论的类比。在这样的原子中,有些电子对应于这样的波动方程的解,在那里,电子被紧紧地束缚在带大量电荷的原子核附近。要把这样的电子打出来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它们表现为原子不发生变化的一面。但如果其中一个这样的电子吸收了一个高能光子(X射线光子)从原子中被弹射出来,那么原子正常状态的变化就以这个电子的缺失为标志。相对比之下,提供负电荷的电子的缺失就像一个正电荷。这个有效正电荷会沿着失去电子的轨道运动,所以它具有带正电粒子的性质。
    基于这个类比和其他一些举手之劳的观点
    ·
    7 ·
    (hand-waving arguments),在这篇几乎没有方程式的短短的论文中,狄拉克提出真空中的空穴是带正电的粒子。那么,一个光子将一个真空中的负能电子激发到正能态的过程就可以被解释为一个光子产生了一个电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粒子(空穴)。反过来,如果事先存在一个空穴,那么一个正能电子就可以发射出一个光子并占据空的负能态。这被解释为一个电子和一个空穴湮灭为纯能量。这里,我涉及的是一个光子被发射出来,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还有可能发射出多个光子,或其他任意形式的辐射,它们带走了释放出的能量。
    狄拉克第一篇空穴理论论文的标题为《电子和质子的理论》。当时质子是唯一知道的带正电的粒子。所以试图把这种假定的空穴认定为质子是很自然的。但不久这种认定引起了十分严重的困难。确切地说,我们刚才讨论的两种过程——电子-质子对的产生和电子-质子对的湮灭——从来没有被观测到过。第二个过程更有问题,因为它预言氢原子会在几微秒时间内自发地自我湮灭——幸亏它们不是这样。
    把质子视为空穴的看法还牵涉到一个逻辑上的困难。基于方程的对称性,可以证明空穴必须具有和电子相同的质量。但是,一个质子当然应该具有比电子大得多的质量。
    1931年,狄拉克收回早先认为空穴就是质子的观点,接受了他自己的方程的逻辑结果,并提出了一个动力学真空的要求“一个空穴,如果存在的话,会是一种实验上尚未发现的新的基本粒子,它具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和相反的电荷。”
    1932年8月2日,一位美国实验家卡尔·安德森正在研究宇宙射线在云雾室留下的径迹的照片,他注意到一些径迹,它们如同所预期的电子那样的失去能量,但却被磁场偏转到相反的方向。他把这个现象解释为暗示着一种新粒子的存在,现在称之为反电子或正电子,它具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但相反的电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安德森完全不知道狄拉克的预言。
    在距狄拉克的房间几千英里之外的圣约 翰(Saint John),狄拉克的空穴——他的理论设想 及其修订版的产物——被发现了,是从帕萨迪娜(Pasadena)的天空降下来的。所以从长远的观点看,“坏”消息结果成为“更好”的消息。负能的青
    ·
    8 ·
    蛙成为正电子王子。
    如今正电子已不再是令人惊奇的东西,而是一种工具。一个著名的应用是拍摄正在活动的大脑的照片——PET扫描,即正-负电子断层摄影术。正电子是如何进入你头部的呢?它们是通过注射把一些特殊的分子偷偷地送入的,这些分子包含有一些原子,它的放射性核将衰变出产物之一的正电子。这些正电子走不了多远就会与附近的电子发生湮灭,通常会产生两个光子,它们穿过你的颅骨跑出,就可以被探测到。然后你可以重建原始分子的去向,映射出新陈代谢,也可以研究光子在出射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得到一个密度分布图,最后得到脑组织的图像。
    另一著名的应用是用于基础物理。你可以同时将正电子和电子加速到很高能量,并把两束粒子引到一起。然后正电子和电子会湮灭,产生高度密集形式的“纯能量”。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基础物理绝大部分进展都是基于世界各地一系列大型加速器上的这类研究,其中最新最大的是位于日内瓦之外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EP(大型电子-正电子)对撞机。稍后我会讨论这个物理的极具魅力的要点。
    狄拉克空穴理论的物理思想,如我提到的,具有部分早期重原子研究的根源,也大规模地反馈到固体物理中。在固体中,我们有一个尽可能低的能量的电子的参考组态或基本组态,在那里电子占据了上至一个确定能级的所有可能的状态。这个基本组态类似于空穴理论中的真空。也存在着一些较高能量的组态,在那里一些低能态没被任何电子占据。在这些组态中,有一些通常会被电子占据的空位或“空穴”——这是它们在技术上的称谓。这样的空穴在很多方面的行为都像带正电的粒子。固体二极管和晶体管都是基于对处于不同材料界面处的空穴和电子密度的巧妙控制。也有一种可巧妙地把电子和空穴引导到一个它们可以结合(湮灭)的地方的可能性。这使你可以设计出一个能非常精确控制的光子源,导致了诸如LED(发光二极管)和固体激
    光这样的现代技术支柱。
    在1932年后的若干年中,
    许多附加的反粒子事例被观测到。事实上,对每一个已经发现的粒子,其相应的反粒子也都被发现了。有反中子、反质子、反μ子(μ子本身是一个非常类似于电子的粒子,但
    现代物理知识
    是更重一些)、各类反夸克、甚至反中微子以及反π介子、反K介子③……。其中的很多粒子都不遵从狄拉克方程,有一些粒子甚至不遵从泡利不相容原 理。所以反物质存在的物理原因必须是很普遍的——比最早导致狄拉克预言正电子存在的论据要普遍得多。
    事实上,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论点:如果你同时运用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则每一个粒子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反粒子。这个论点的严密的表述需要高深的数学背景或者极大的耐心。在这里大概地说明为什么反物质是同时运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合乎情理的结果将会是令人满意的。
    考虑一个粒子,让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同时强调它可以是任何东西),不妨称之为一个什穆(shmoo),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向东运动。根据量子力学,它的位置实际上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所以你会发现这样的一些几率:如果测量什穆的位置,在初始时刻,它处在期望的平均位置偏西一些的地方,稍后又在期望平均位值偏东一些的地方。这样,在这段间隔内,它走得比你预期的要长一些——这意味着它走得更快。但是因为预计的速度基本上是光速,为容纳这个不确定性需要更快的速度,它预示着将违反狭义相对论,在该理论中粒子的速度不能大于光速。这是一个佯谬。
    用反粒子,你可以摆脱这个佯谬。这就需要精心策划,让一些怪诞的想法协调一致,这是人们想
    出的如何做这件事的唯一方法,它似乎就是大自然的方式。是的,其中心思想是:不确定性确实意味着,你能在狭义相对论告诉你不会出现什穆的地方发现它——但你观测到的那个什穆不一定就和你要找的那个一样!因为也有可能在稍后的时刻会有两个什穆,一个原来的和一个新的。为了使其自洽,还必须存在一个反什穆,用来平衡电荷,抵消可能与额外的什穆相关联的其他守恒量。能量的平衡又怎么样呢——是不是我们取出的能量比投入的更多?这里,常常就像在量子理论中那样,为避免矛盾,在考虑测量某物意味着什么时,你必须是明确的和具体的。测量什穆位置的一种方法是用光照射它。但是要精确测量快速运动的什穆的位置,我们必须使用高能光子,那时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这样的一个光子会产生一个什穆-反什穆对。在那个情形 下——封闭的什穆圈——当报告你的位置测量结果时,你可能论及的是别的什穆!
    (丁亦兵、乔从丰、任德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049;李学潜,南开大学物理学院 300071;沈彭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100049)
    ①这就是说:为了预言粒子的运动,就需要知道它的电荷和质量,不能多也不能少。电荷的值可以为零,此时粒子只有引力相互作用。
    ②在量子力学中,分立的自旋只允许有一定数值。这与对所允许的玻尔轨道的约束是密切相关的。
    ③有趣的事是光子是其自身的反粒子。这对带电粒子来说是不可能的,而光子是电中性的。
    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J
    类星体创造了星系吗
    类星体和星系哪一个形成在前呢?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们认为
    年轻的星系滋养了位于中心的黑洞,一直到黑洞变成类星体。类星体是质量极大、威力极强的能量源。但是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一颗没有挂靠主星系的类星体显然在大量地制造出新恒星。该发现表明,类星体至少创造了某些星系,或许并不是星系创造了类星体。“如果能够得到证实,这将是一项极为重大的成果,会导致有关早期宇宙新观点的诞生,”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天文学家克里斯托弗·雷诺兹(Christopher Reynolds)说。
    通常,一颗类星体位于比太阳系更小的区域里,所释放的热量和能量异常巨大,甚至比整个星系还要明亮。类星体的部分能量是以接近光速的物质射流形式释放的。巨型恒星发生爆炸而灭亡时被称为超新星,这时所释放的
    光线特别明亮而短暂;而类星体是不同的,它们会永久地
    照耀下去。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天文学家们观察到一个小型的伴星系,仅位于约2.2万光年之外,那里的恒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形成。该类星体的一道射流直接对准这个星系,因此研究小组认为这道射流将物质射入该星系,促进了恒星的形成过程。天文学家们还发现,HE0450-2958和这个伴星系正在慢慢地互相靠拢。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类星体和伴星系将会合并在一起。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类星体会被星系包围着:星系并没有形成类星体,相反,是类星体把星系吸引过来的。不久前,研究小组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杂志在线版上报道了这些发现。
    (胡德良编译自美国《科学》杂志网站1 December 2009)

    9 ·
    22卷第2期 (总128期)





    智悲佛网


    中观佛教和量子力学:对话的开始
    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存在着这个巨大的世界,它在我们面前像是一个巨大的、永恒的谜团,但我们至少可以部分地检查它。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一、导言
     
    在上述引言中,代表着经典物理学传统顶峰的爱因斯坦,表达了他经常重申的对独立的、客观的世界的信仰。从一开始,量子力学就否定具有独立于测量的确定属性的客体,因此爱因斯坦总是发现他在反对自己协助创立的学科的基础。他最著名的异议——EPR悖论,引发了一场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物理世界根本性质的旷日持久和精力旺盛的争论。多亏了约翰•贝尔在理论上和Aspect等人在实验上的出色工作,爱因斯坦的质问发展成了Abner Shimony称为“可诉诸实验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我们第一次能够用现代实验来真正解决重要的哲学问题。
     
    既然发生在这场物理学基础的巨大风暴所吹起的尘埃已开始落定,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实验的哲学意义。我将不去关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的话题,这方面已经写了如此多的内容。尽管在量子力学中有反实在论的倾向,然而量子力学现在似乎与经适当修正的非还原论的实在论是可以相容的。我将关注量子力学中有关不完备性和非局域性的论题,而不是实在论,在前一方面已有可靠的理论和实验工作。这一工作令人兴奋之处在于,感谢由爱因斯坦所引发的质疑,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独立于量子力学方程的完备性和局域性的哲学问题。Aspect等人所发现的对贝尔不等式的实验否定,告诉我们的是关于世界的信息,而不仅仅是有关量子力学目前的方程。
     
    伴随着物理学基础方面的变化,部分地是由于西藏佛教徒进入西方,西方对于中观佛教哲学内容的兴趣也在迅速增长。感谢许多学术成就,尤其是Jeffrey HopkinsRobert Thurman的学术工作,具缘中观派——藏传佛教许多人认为是佛教思想的顶峰——的哲学原理现在正被用西方语言在从未预想过的细致程度上讨论着。尽管对中观的兴趣与日俱增,我仍然同意David Loy的估计:“考虑到中观的历史意义,西方对中观了解如此之少,真是一种思想的耻辱。”
     
    本文试图利用中观研究的最近发展,并利用同一时期量子力学哲学基础上的澄清。我将把空性的核心教义和物理学中目前关于不完备性和非局域性的观点进行比较,然后把中观原理应用于对后者的理解。我要显示,在空性的中观概念与对贝尔不等式的实验否定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我希望这些比较和应用,能够激励在量子力学的哲学后果和关于解脱的古老教义的现代研究之间的对话。第2节讨论中观佛教中的空性,尤其是从具缘中观派的角度。通过严守当代西藏人关于具缘中观派的观点——它主要是依据宗喀巴的解释——我希望能避免目前关于早期中观的激烈争论。第3节简述贝尔不等式的哲学背景。第4节和第5节给出一个批判性实验的非技术的、然而是基本的讨论,它显示贝尔不等式的基本哲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第6节作出比较和应用。第7节包括概述与结论。
     
    最近的一些文章和专著,虽然其导向和焦点与本文不同,也都在现代物理学和佛教之间进行比较。为了尽量加强本文的可读性,我只要求读者具有最少的物理学背景知识,并给出中观理论的相当详尽的框架。
     
    二、中观佛教的空性
     
    佛教主要的兴趣在于将有情从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Sansara)的无明和烦恼中解脱出来。正如一名好的佛教医生一样,具缘中观派行者首先诊断出解脱的主要障碍——对固有存在的信念。然后他开出治疗这种瘟疫的处方——空性的哲学教义。在本节中我要简单描述具缘派治疗者眼中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具缘派声称,不管我们可能会主张什么样的思想立场,当我们检查我们在生存压力下的行为时,我们就会发现一种坚固的信念,相信客体和主体是根源其自身而存在的,是独立存在的,是像显现出来那样存在的;这些通过分析可以是发现的。(例如,假使一位学者的同行指责他剽窃抄袭,而他实际上是清白的,那么似乎是固有地存在的“我”就轮廓鲜明地站出来了。)独立于与其它客体关系或认知活动而存在着的客体,内在地非关系的客体,源自于自身存在的客体——这些对于除了深悟空性者之外的所有人来说都是实在的本质。这些描绘存在的不同方式,被交替地用来刻画具体的、独立的实在的原则,这种实在我们误认为是弥漫在我们生活中的。从这些哲学错误中产生了一连串的烦恼和局限,因为我们过高地估计了表面上非联系的和固有的存在客体(也包括了我们自己的心灵和心灵状态),将超出它们所包含的快乐和痛苦赋予它们。因此我们在烦恼的轮回中追求或逃避这些客体。
     
    通过全面吸收终极真理——具缘中观派空性的教义,可以医治这种疾病。这种医治使我们转变成佛陀——彻底落实普遍慈悲教义的治疗者,主要是为了其它人的缘故已获得了解脱。具缘派通常使用三种力量逐渐增强的论证方式,来确立现象缺乏固有存在或现象空性,它们分别是:现象对原因和条件的依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现象对心灵命名的依赖。建立这些依赖的方式,具缘派可以把缘起与缺乏孤立同一性等同起来(空性就是独立的和固有的存在的缺乏)。现象缺乏固有存在,或者说它们的空性蕴涵着缘起;反之亦然。为表达这些观念,我选取普通客体并分析之,它与经典的路线并非完全一致,但与之相容。在下面的段落中,我把在前一篇文章中的分析进行修改和扩展。
     
    设想一棵苹果树生长在我的窗外,并且为小鸟、蜜蜂和主人所珍视。有什么能比这棵树更算是固有的存在?当然它依赖于许多原因和条件,如肥沃的土壤、气候和树的栽培与嫁接。但是这些形式的依赖,似乎都没有夺走树的独立存在。是的,我宣称拥有它,我的孩子攀爬它,但是这些联系的属性,对于其作为独立存在的真实本质似乎是相当外在的或者偶然的。
     
    树由树干、树根、树枝、树叶和树皮等等组成。中观宗主张,树既非这些组成部分本身,也不是所有这些部分的总和。但是,尽管存在整体和部分的复杂的内在关系,普通人还是毫不怀疑,作为独立实体的树,可以在其组成部分和相互关系中找到。
     
    当风儿轻轻吹动树叶时,我的狗所听的频率比我听到的要高,而享受花蜜的蜜蜂可以看到我所看不到的紫外线,但是却看不到这些花朵后来所变成的苹果的红色。我们的感官机能对树的表象当然有所贡献。但是我们仍然坚定地相信存在一棵“真正的”树——一棵独立的、非关系的、固有存在的实体,它是这些感觉属性的基础,并且可以解释我们共同具有的树的经验。让我们仔细检查这一“实在的原则”——这种固有的存在。
     
    对于一个在一段给定时间内固有存在的客体,在这段时间的任何时段中都应当是同样内在存在的。客体在任何间隔(不管长短)都完全是其自身。按照佛教徒的观点,时间的瞬间被当作是原子式的,没有内在的转变或改变。时间的转变或时光之流就是瞬间的相继。
     
    固有的存在是一种基本的属性,一定是不受任何限制地永远适合于对象全体的。既然对象在任何时刻是完全充实的和自足的,按照定义,该对象在任何时刻与在任何其它时刻的任何其它对象都没有内在的和基本的关系。因为内在存在的对象与其它时刻都没有基本的关系,而同时又延续了不止一个时刻,它必定是内在的无变化的,既不可能产生变化,也不可能接受变化。它是不受影响的和不能产生影响的,封闭在其永不改变的自性之中。任何内在存在的固体必定会凝固在永恒之中。
     
    分析据认为是没有空间关系的对象,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论证。它们在一个限定的空间范围中也一定是完全地和自足地存在,和与其它范围的相互作用无关的。正如基于时间的论证一样,这一不可避免的推理导致无法接受的孤立化和不变性。
     
    对内在存在的非理性和根深蒂固的信念蕴涵了内在的无联系的实体。这种实体一定是自然的活力所无法触动的,因此不能变化,没有相互作用,也不能成为知识的对象。这种无联系的实体在我们流变的世界中不可能存在。虽然固有存在的客体确实不存在,习俗意义上的对象作为依存的和联系的客体则非常显著地存在着。空性并非虚无主义。存在着关于世俗意义上的实体和正确行为的有效知识。“我”作为对心灵和肉体的一种心智的命名,在世俗意义上确实存在。空性也不会落入常存的极端,因为对象缺乏内在的存在。对象既非作为不存在,也非作为内在的存在,而是作为缘起居于“中道”。
     
    这一论证或解毒剂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同意诊断。如果我们提炼正常的经验,是否会发现人们信仰引诱其堕入生死轮回的独立存在?我们头脑中可能会有疑问,但具缘派在这一点上是坚定不移的。正如Hopkins所指出的那样“空性修证和生起领悟空性的智慧的关键,在于确认对象显现出它们似乎是存在于自身和由自身而存在的。”或者随后他说:“然而,具缘派回答道,‘固有存在’或者‘存在的自我模式’术语本身就暗示了独立性。”这种独立的、非联系的性质,我们误认为它赋予对象如此实体性和现实性,恰恰导致固有的存在自相矛盾和自我废弃。如果现象是依存性的,那么它们依赖于什么呢?
     
    现象通过它们的相互联系而获得定义,并且依赖于这种联系。现象的本质是现象的联系性和依存性。内在的非联系性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属性。虽然我们错误地假定固有的存在是表象的本质,但是中观派主张,正是一个对象缺乏固有的存在、它的空性、它的依存性,才使得现象可能产生并发挥功能。
     
    那么现象为什么显现为固有存在呢?具缘中观派主张除了建立感觉知觉的细节之外,心灵会把将经验实体化和具体化,向我们呈现为主体和客体,它们错误地显现为固有的存在。换言之,固有的存在不过是概念的命名和增益——它从未存在过并且永远不会存在。然而我们却被深深地囚禁于不存在之中,囚禁于概念的命名和杜撰之中,这是我们本能地和被迫地所产生的思想的属性。从经验的模糊不清元素中,心灵杜撰出固有存在的客体,然后对此附加上贪恋和厌恶——这是生死轮回的两个脚镣。这种将经验实体化为独立存在的倾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的核心、痛苦的根源;对此可以用空性的教义驱除掉。
     
    但是,虽然增益是独立存在客体错误显现的根源,心灵在其命名活动中与对象的(与内在的意义相反的)世俗意义上的存在也有关联。换句话说,伴随着心灵对内在存在非法的增益活动,它在对世俗意义上存在命名活动中合法地发挥其作用。心灵及其客体相互依赖的习俗存在确保了它们彼此的空性。因此,具缘中观派说,缘起——理性之王——在其最强有力的形式中是:“一切现象因为受到依存地增益,都没有固有的存在。”所有其它证明没有固有存在的推理都起源于这一理性之王,它可以彻底地克服常见和断见两种极端。
     
    按照具缘派的观点,不仅没有通往独立于心灵的世界的道路,而且这样的一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然而必须立刻申明,这种观点不是在其对手佛教唯识宗中可以找到的那种观念论。具缘派鲜明地强调对象外在于心灵,但是这些对象缺乏内在的或独立的存在。如果没有这种与心灵联系的外在客体,则无论是心灵还是客体都不会有世俗意义上的存在,因为它们彼此依存。不仅如此,任何心灵都没有内在的存在。如果它们内在地存在,则我们黑暗无明的心灵就不可能转变为光明的标志和佛陀的觉悟。
     
    也许在中观阵营中最大的哲学竞争是具缘派和依自起派之间的竞争。近来由HopkinsThurman所撰写的最重要的专著全面地讨论了这种辩论。虽然论证经常是冗长和技术性的,我将简述依自起派的立场,并通过回答在这种辩论中可能产生的质疑来考虑一些批评的问题。依自起派同意具缘派的观点:在终极意义上,一切现象缺乏内在的存在,在最终的分析中找不到显现为内在存在的客体。但是,依自起派主张世俗意义上的对象确实内在地存在。他们在中观的两种真理的教义中作出他们的区分,宣称有两种互补的现象观:一种是终极的,认为一切都是空的,而另一种是世俗的,认为对象在日常生活的领域中具有存在、作用和效果。我们的普通生活和话语处于世俗真理的范围内,但是我们不幸地在世俗存在上增益内在的存在来玷污它。
     
    依自起派论证说,如果客体在世俗意义上不是内在地存在的话,那么就无法解释客体特殊的作用以及我们所经验到的主体间的一致。我的树上悬挂的红色球体,是叫做苹果的能吃的果实,而非致命的毒药。心灵的命名、增益无法说明苹果的营养价值与毒药。按照依自起派的观点,需要一些独立的存在以说明这一特殊的性质,尽管最终一切现象都是空的。
     
    具缘派对此立场进行了双重的否定:首先,以上的论证或者更加经典的论证显示内在存在的自我矛盾性。内在存在的不一致性在终极和世俗层次上都是平等的——仅仅为世俗层次保留内在的存在并不是将它恢复为一种有意义的原理。错误还是错误,不管是世俗意义上还是终极意义上。
     
    其次,客体的空性、它的缘起性、以及它的各种关联和联系恰恰赋予了它功用和效能。苹果依赖于原因和条件、整体和部分、以及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独立存在的缺乏——确保了其世俗的存在、特殊性、以及我们主体间的一致性。将自相矛盾的内在存在赋予客体只会使得它们不能活动、永恒不变以及不能发挥作用。
     
    最后,对于所有中观宗而言,空性是现象的终极真理。在内在存在的错误信仰之处,没有颁布任何更高的或更超越的原则。空性是无肯定的否定——仅仅现象中的独立存在。空性自身也是空的。
     
    伴随着空性的原则,治疗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普遍慈悲的修行。空性及其对我们彻底的相互依存和联系的确认蕴涵了普遍慈悲的教义。如果我们和每一种现象一样,是缘起的,那么痛苦和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都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纯粹个人的事情。个人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就不是目标。相反,认真的修行者发誓为了一切有情从轮回的无知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而勤苦修行。菩萨为了其它受苦的有情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空性和慈悲之间有一种协同的关系——慈悲加深对空性的理解,而空性则为长养无限制的慈悲提供理智上的支持。中观宗以空性和慈悲的巨大支柱建立起佛陀的全部教义——这里表现了它的祝福。
     
    三、贝尔不等式的哲学背景
     
    本节中,我说明量子力学的争论是围绕着中观宗称之为内在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把独立存在增益给现象的先天倾向,在经典物理学中发现了一个彻底的和量化的表达。另一方面,量子力学最革命的方面是其否认客体的某些属性具有独立的存在。这个侧面已经激发了许多批评和修正的尝试,尽管量子力学在实验和理论上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最著名的批评就是由爱因斯坦所发起的,在最近对贝尔不等式的实验否定中达到了顶点。
     
    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的伟大批评是从他在1927年的挑战开始的。批评的核心论文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PR)于1935年撰写。尼尔斯•波尔迅速反驳了这篇文章,基本上大多数物理学家都同意他,这在后来成为量子力学的标准解释。但是这一科学的某些最重要的创始人如薛定鄂和德•布罗依都同意爱因斯坦。从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的论文的分量和争论的激烈程度上看,所有的关键问题都还没有彻底解决。
     
    令人吃惊的是,尽管爱因斯坦是对量子力学进行批评的转折点,但直到最近几年学术界才澄清了爱因斯坦的批评和立场究竟是什么。EPR论文并没有包含爱因斯坦对这一问题上最清楚的表述。爱因斯坦的哲学立场最好的表达出自Dialectia。下面的引证出自Howard出色的翻译和评论:
     
    如果要问,独立于量子理论的物理观念领域的特点是什么,那么下面的一切首先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物理概念指涉一个真实的外部世界,即观念赋予号称独立于感知着的主体的“真实的存在”的事物上——这些事物的特点是被确定在一个时空连续统中。不仅如此,对于引入物理学的这种安排,最基本的似乎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中,这些事物号称彼此相互独立,从而这些事物“处于空间不同的部分” 。没有这种有空间距离的事物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假定——这种假定起源于日常思维,我们所熟悉的物理学思想就不可能。没有这种分离,就看不出物理学定律如何表达和检验。场论将这一原则推到极至,把彼此独立存在的基本元素定位于无限小的(四维)空间元素中,似乎是基本的定律对它们的要求。
     
    对于相对论意义上独立的有空间距离的事物AB而言,这种观点是有特点的:即在A上施加的外在影响对B没有直接的效果,这被称为定域作用的原则,只在场论中才有一致的应用。
     
    定域作用的原则恰好表示光速是一切物理作用传播速度的上限。局域性在本文后面还要扮演一个角色。尽管在本节中没有讨论,所提到的“基本定律”是严格决定论的——相似的条件总是导致同样的结果,这个观点在量子力学中必须作重大修改。
     
    对本文来说,比定域作用或决定论更为核心的是,“有空间距离的事物的存在,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这种假定源自日常思维。”Howard称之为爱因斯坦的分离原则。在空间中分离并且没有物理学相互作用的客体,被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具有内在的、确定的属性。正是在这种基本存在的基础上,关系才得以建立;但是与关系者“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的存在”相比,关系的实在性较少,基础性较弱。当然,这种“源自日常思维的”对独立存在的信仰,中观宗毫不惊奇,因为他们说对内在存在的信仰是我们最深厚的与生俱来的无明。爱因斯坦也相信,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存在是对不同于习俗的客体作出一致定义所必须的个体化原则。这在中观宗的立场上看也是自然的,因为他们主张,缺乏独立存在才使得我们可能通过我们体现于命名或语言的习俗确保客体具有相对的存在——这正是爱因斯坦所想要避免的情形。(在具缘中观派中体现于语言中的习俗的重要性,及其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关系,有关的详细讨论,参见Thurman
     
    有人尝试将爱因斯坦的观点构建不同于标准量子力学的理论。通过假定局域性(没有任何通讯超过光速)和隐变量(目前还无法测量)的存在,局域隐变量理论尝试在量子领域重新恢复决定论和独立存在。为了检验这些理论,约翰•贝尔正是假定一切局域隐变量的核心,即局域性和独立存在,从而推导出预测这些理论在一组实验中相关结果的一个不等式。我下面要考察一个实验。(标准量子力学不遵循贝尔不等式。)实验否定了建立在这些听上去如此有道理假定上的贝尔不等式,我将要说明,这对我们的世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实验与量子力学精确的一致强化了我们对于已确立的理论的信心。
     
    这种“相互独立存在”,或爱因斯坦的分离性,在贝尔不等式的语境中拥有一种严格的(逻辑和数学的)表达形式。Howard已经显示爱因斯坦的彼此相互独立存在与完备性密切相关——一切可测量的属性在独立于测量的理论中得到全面说明的观点。我不对这些严格的结果进行评论,而是使用对上面解释的分离原则更加直觉地理解,并在下一节中将此观念应用于贝尔不等式的一个简单派生物中。
     
    Paul Teller把这种对客体的孤立和独立存在的无所不在的信念称之为个别论,他确信这是我们在量子力学上遇到的许多困难的根源。他特别有效地指出,量子客体之间基本的联系性,以及要达到对量子力学的正确理解必须抛弃个别论。D.Howard1985年的论文也包含了类似的观点。
     
    我认为,彼此之间独立存在的观念——Howard称之为爱因斯坦的分离性、Teller称之为个别论——以及完备性的观念,在中观宗确定的内在存在中都是基本的成分。内在存在及其否定是比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更加宽广的一组问题。但是在现代科学哲学家和中观宗行者共同关注的领域中,他们所讨论的完全是同一个问题,不管你称之为内在的存在、分离性、完备性或者个别论。以下两节讨论实验和量子力学是如何否定内在存在的。
     
    四、相关性实验
     
    本节包含一个有关检验量子力学概念基础实验的非技术的讨论。虽然描述是经过调整的,但它忠于实验的物理学精神。感谢David Mermin,我们可以不受物理学和数学的技术限制而严格地表述贝尔不等式的哲学精神。在本节及下节中,我把他的著作中的内容抽提出来并予以扩展。
     
    这个实验包含了三个主要成分。图1显示一个产生相关光子对的光子源置于在两个同样的偏振检测器中间,成一直线。(相关意味着什么下面就清楚了。现在我们可以说一开始在一起的光子之间即使在分开之后也能保持某种确定的关系。)相关光子对同时由光子源发射,每一个朝向一个偏振检测器。
     
    贝尔分析的一个魅力是,它不需要描述或理解偏振性或检测器的物理性质。关于实验装置,我们所需要知道的是,每一次光子进入检测器都会记录下+或-。虽然如此,如果知道这点就会更好:即每一个检测器像偏振太阳镜一样作用,只会透过落到其上的某些光线。如果光子通过,检测器记录+,要是没通过,就记录-。正如偏振太阳镜一样,偏振检测器的效果随其围绕光子运行的路线旋转而改变。每一个检测器可以在ABC位置之间迅速切换,从光子源看过去方向依次相差120度。(见图1)一次只能有一个切换。任何一次切换每一个光子落在检测器上都只能记录+或-。
     
    实验以下述方式进行:相关光子对同时送往每一个检测器。在光子达到检测器之前每一个旋钮独立地和随机地重新调整。每一个偏振检测器独立和随机地调整意味着9种可能的组合将会平等地发生。它们分别是A-AA-BA-CB-AB-BB-CC-AC-BC-C,其中第一个字母代表左边检测器的旋钮,第二个字母代表右边的旋钮(例如B-C表示左边检测器定于B,而右边检测器定于C)。数量极多的光子对送往检测器,反应被记录下来。任何一次我们只可以测量到如下的检测器反应:++、+-、-+、和--;其中例如+-意味着左边光子通过了检测器而右边则没通过。这些就是实验的主要思想。
     
    与实际的实验一致,把距离和旋钮确定的准确时间安排成在旋钮确定之后,信号以光速运行传播也无法从左边检测器在右边被检测之前到达检测器。既然光速被假定为任何影响或信息传播速度的上限,这就保证了在不同检测器上旋钮确定和测量之间不可能存在通讯,一个检测器的旋钮确定和测量不会对另一个检测器旋钮确定和测量产生影响。例如,假设检测器相距一光年之遥,检测器重新随机确定1秒之后进行测量。检测器重新确定在一边,测量的事件发生在另一边,依照相对论在四维时空中具有类空(space-like)分离性,在类空分离的事件之间通讯行为不可能发生。假定光速是物质作用或通讯传播速度的上限,这是对局域隐变量理论和量子力学同样适用的普遍假定。这得到了理论和实验的压倒性支持。正如下面将清楚显示的那样,排除两次测量或旋钮确定之间的物理关联或“共谋”的能力在解释中是至关重要的。
     
    五、局域隐变量解释:贝尔不等式
     
    局域隐变量理论在物理实在论中有其根源——对应于一个独立于观察者的世界,一个具有确定的、在测量之外完全可以说明的属性的世界。这自然导致对于一个完备性理论的要求,即一个系统所有可以测量的属性在独立于测量的理论中可以得到完全的说明。或者用EPR的使用可以保证系统的属性独立于类空分离事件的局域性原则,来建立物理实在的要素。
     
    在眼下的事例中,完备性和局域性允许我们假定偏振性(它决定一个光子是否可以通过特定位置上的检测器,检测器是否记录+或-),对于光子是内在或固有的,是独立于类空分离的旋钮确定或事件的。换言之,我们是在体现爱因斯坦的要求“空间上有距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独立存在。”在一边的一个光子按假定具有一种确定的偏振性,它是先于并独立于在另一边的测量的。假定光子的这种内在属性独立于特定的旋钮确定和远处的测量结果,这自然得我们对此不加思考;但这种“起源于日常思维的”似乎清白无辜的假定,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正是局域隐变量理论的核心。
     
    在附录中,我提出了贝尔不等式的一个简单形式的非技术的变种,它仅仅假定了局域性和相互独立存在(确定的偏振性独立于测量)。虽然这个变种是严格的,它只要求基本的高中数学。这种简单形式的贝尔不等式预测至少1/3的光子应该记录为同样的符号,如果在两个检测器中随机设定的旋钮是不同的话。测量的结果准确地显示只有1/4的光子记录了同样的符号,当旋钮不同的时候。
     
    但是我们如何来理解实验对建立在这种似乎“不证自明”假定基础上的不等式的破坏呢?作为准备的尝试,我们可能会说,当对相关光子对中第一个光子进行测量时,第二个光子迅速变为相关的状态,从而改正了统计结果(1/4)。但是在实验中,时间的安排使得第二个光子的测量与第一个光子的测量之间具有一种类空的分离,因此有关什么是“合适的相关状态”的信息传播一定比光速更快——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严重的问题。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因为正如我在附录中所显示的那样,假定局域性和独立存在就蕴涵着第二个光子已经具有了完全确定的、与第一个光子同样的偏振状态。在这两个假定下,光子不能只是简单地像变色龙一样在最后时刻改变其偏振状态,从而改正统计结果。局域性或独立存在(或者二者)在自然中一定遭到了破坏。
     
    在下一节中,我检查更加精致的相关光子模型,但是结论仍然成立。在光子之间存在着神秘的关联性或非局域性。它们的表现不像分离的实体而更像相互联系的整体——但是我们在每一个检测器上测量粒子般的实体。正如我在下一节中所强调的,我们本能地把光子实体化为具有“相互间独立存在的”完全确定的实体。这使得要从我们在如此彻底投入了独立存在信念的世界的经验中建立一个相关光子的模型根本不可能。虽然如此,在下一节中,我尝试用空性的观点来详细阐明我们对这一神秘现象的理解。
     
    这里必须强调两点:首先,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并不依赖于量子理论,虽然对这种实验的考虑当然是由量子理论的特殊性质所激发的。其次,这些结果并非局限于亚—微观领域,因为检测器分离达13米之远。这里讨论的量子效应通常并不在宏观领域中出现,但是在原则上和在实际上,它们并非局限于微观世界中。
     
    对于局域隐变量理论及其局域性和完备性的假定,量子客体独立于类空分离的事件具有一个完全确定的性质,换句话说,它们内在地存在着。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要求对这些假定放宽一个或全部放宽。正如我下面所强调的,放宽这些假定其中之一就是承认量子客体具有根本的相关性或相对的相关性——这是对它们空性或缺乏内在存在的断言。
     
    六、比较与应用
     
    中观宗和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破坏二者,都向我们最珍视的实在性原则——独立的或者内在的存在——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但是物理学只研究物质领域,而中观则分析一切人类经验;所以比较能走多远呢?不仅如此,虽然局域隐变量理论及其完备性和局域性的假定是站不住脚的,但就实验对贝尔不等式否定的后果并未达到完全的一致意见。对于量子力学的哲学意义也还有许多争论。在我们对贝尔不等式破坏的理解这个阶段上,以及我们目前对量子力学本身的理解水平,我们可以有理由肯定什么呢?在本节中,我将部分地回答这些问题,强调这些事实依赖于我们目前对物理学的理解,开始将中观的空性教义应用于对贝尔不等式和量子力学的解释,并将其与由Paul Teller和其他人发展的量子力学的哲学结合在一起。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只提供反对决定论的局域隐变量的例子,正如贝尔在他1964年的分析中所做的那样。在这些理论中,假定光子离开光子源之后偏振性具有一种确定值。例如,附录表1中第一列显示光子8种可能的偏振性确定状态,光子完全决定了检测器对于一个给定的位置反应。在稍后的工作中,贝尔和其他人分析了更加普遍的局域随机隐变量理论。这些同样被实验所排除的理论,只给出了检测器反应的这样的概率,它们依赖于光子和检测器位置的一些更加普遍的状态。光子不是被看作携带一种偏振性的确定状态;所以我们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检测器反应的概率上来。现在完备性和局域性的概念变得更加微妙了,但是感谢JarretShimony,我们准确地知道在这些局域随机隐变量理论中独立性的假定如何进入了贝尔不等式。假定了三种型式的独立性:
     
    1、一侧检测器反应的概率独立于另一侧开关的位置。
    2、光子源发出的概率的统计混合独立于两侧检测器的开关位置。
    3、一侧检测器反应的概率独立于另一侧检测器的反应。
     
    分析显示,局域性只要求第一种和第二种独立性,这同样也为量子力学理论所遵循。但是结果独立性(第三种)却不为量子力学所遵循。考虑到局域性的压倒性证据,结果独立性是一种自然和量子力学似乎都破坏的假定。要将检测器反应的概率或者一侧结果的概率隔离出来,并认为它与另一侧的结果分离开来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两侧的测量之间不可能有物理或信息的关联。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神秘的。按照中观所激发的评论,这种神秘观可能会有所减弱。
     
    尽管在量子力学中,光子是最瞬时的实体,从幽灵般的概率中喷发出来接受测量,我们还是倾向于将它们当作沿着确定的轨迹在空时中旅行的具体的实体。我们太过经常地隐含地假定,它们是完备和自足的,独立于间隔的状况和事件。例如在教室、实验室、或者在目前这篇文章中,我们差不多总是这样来谈论贝尔实验:“两个相互关联的光子被送往相反的方向。”理智上我们完全知道,相互关联的光不可能严格地在这种分离的意义上来考虑,但是我们几乎总是陷入这种思维习惯中。我们经常实用地辩护说,这会使得特殊的应用更加容易。但是即使是关于局域性的讨论,也经常隐含地假定一个完全确定的粒子般的实体,其在轨迹上瞬间的位置与另一个事件是或不是类空(space-like)分离的。(施加局域性的限制并不一定牵涉这一概念上的谬误。)换言之,我们通过将光看成是一种在完全确定的轨迹上运行的粒子般的光子,积习难改地将内在的、非关系的存在增益给光。这种与生俱来的倾向就是Teller所说的“个别论”的毛病。这种思维习惯如此强大,以至于它甚至也体现在John Weller经常重复的唠唠叨叨命令中:“以今天话说,波尔观点(和量子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单一的、简单的语句‘任何一个现象,除非是一个被观察到的现象,否则就不是一个现象。’”虽然光除非被观察到否则不是一个光子,我们通常还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独立存在着的实体,具有完全独立于遥远的事件和结果的属性。
     
    虽然是我们器官活动正常通常模式的剧烈颠倒,中观断言现象的最高真理,其最基本的性质,是其内在的依存性和彼此的关联性。现象的基本性质是其关联和联系,而不是其孤立的同一性。通常的思维习惯承认对象的联系,例如相互联系,但是认为这些属性对于光的基本属性来说是偶然的。或者像Teller可能会说的那样,某些量子属性(例如相关光的性质)是内在联系的——其基本联系不会超越于其非联系的属性。Teller不会从全面的角度来考虑个别性与内在联系,即不会像中观应用类似概念——内在的存在与空性——那样。在他思维的这个阶段,他只把他的原则应用于解释科学哲学问题,而没有确定其可应用的范围。
     
    实验显示了,相关性对于光来说在最基本的意义上是内在的——一侧检测器测量的结果与在另一侧发现的结果精密相连。在现象的终极真理是内在存在的空性、其依存性和相关性这一意义上,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用试图通过各种(超出光之外的或其它的)联系使内在存在的实体发生关系来寻求对这些相关属性的解释。换言之,总是这么说是令人厌烦的:“本质上联系的实体在一边,它在测量时被命名为‘光子’,它与另一边的关系性实体的联系是如此本质性的,它们必须被整体性地考虑。”但是量子的形式化及其叠加的原则在数学上告诉我们的正是这种类似的内容,尽管我们在将其应用于我们正常的实体化或个别化思维方式时会感到困难,这种思维不加反思地将现象增益为内在的存在。
     
    如果局域性在未来的物理学中需要修改的话,那么这对物理学将是极端重要的,但是与我们今天的讨论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那时说检测器的反应是一个依赖性相关事件仍然是正确的,它将会是以类空分离的事件为条件的或者说瞬间依赖的。这种对类空分离事件的依存性将会是对其独立存在的断然否定。内在的存在,至少在贝尔类型的实验中,在未来的物理学中是不可能复辟的。
     
    尽管量子力学在过去60年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包括最近令人震惊的强、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量子力学目前的形式可能会比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还要短暂。即使如此,简要地描述量子力学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并将其与中观的分析联系起来还是值得的。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标准解释有两个紧密联系的核心原理。首先,量子对象不具有客观的或者具体空时的存在,即不具有独立于整个测量状态的完全确定的可测量的属性。永远必须要在进行测量的具体实验安排的背景下才能考虑对象。在上述实验中,一侧检测器的反应虽然与另一侧检测器的反应是类空分离的,必须要与它整合起来考虑。未经测量的对象,独立于其被观察的确切实验状态的对象,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确定的客观状态。观测仪器和被观测对象是一个按照量子力学所涉及的无形整体或系统的互相补充的组成部分。按照波尔的观点:“孤立的物质粒子是一种抽象,只有通过其与其它系统的相互作用才能确定并观察其属性。”在中观中类似的思想运动是确立所有对象都缺乏独立的存在。
     
    在上述的实验中,按照量子力学的标准观点,光子并不具有完全确定或外在的性质(偏振性组合如+-+或者-+-),即不具备先于或者独立于现实的测量事件的性质。在测量事件前,对象只有的抽象“存在”,即只有作为由波函数所描述的相互贯通的概率或者相关的潜在可能性,只有包含了有关量子体系的所有可能知识的量子力学的数学结构。虽然波函数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有关体系的最多的知识,但是它并不涉及到任何具体存在于空时中的物质的、客观的实体。相反,叠加原则是内在的联系在数学上的一种表现。虽然在检测器的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物理的或信息的联系,一侧检测器检测的可能性依赖于另一侧检测器的反应:内在的联系具有可测量的后果。
     
    即使在对量子力学的各种解释之间对有关量子测量过程的细节存在着争论,许多人(如在哥本哈根解释中)都断言:测量是量子事件向宏观世界中的事件的一次不可逆地放大。因此看上去具缘中观强调对存在的增益与量子力学是有矛盾的。当然,总是可以像许多人争辩的那样,说一切科学都是一种心灵构造的世界,它是从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但这不是现在的关键问题。量子力学根本不像中观派那样把意识置于核心位置。这种明显的分歧可以通过欣赏中观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观点的区别而得以缓和。认识论对于为什么对象表现出独立存在的解释是用增益的术语给出的,而习俗对象被理解为由心灵命名的;但是形而上学的真理却是:即使抛开心灵的作用,对象也是依存地相互关联的。对佛陀而言,世界被真实地看作是空的、依存地相互关联的,并且不存在施加于现象之上的独立的增益活动。事实上,传统宣称佛陀甚至连一个可以将名义上的存在增益于对象的概念意识都没有,尽管佛陀所感知的一切只是名义上的存在。
     
    这种量子力学的非意识解释的一位著名捍卫者,John Wheeler也清楚地理解心灵增益内在存在或(Teller可能会说的)个别化的倾向。Wheeler说,“我们称为实在的内容包含了几个观察的标竿,我们用一种精致的想象和理论的人为构造物填充于其中。尽管在日常的环境中说世界独立于我们而‘外在地’存在是有用的,但这种观点是再也站不住脚的。在这是一个‘共同参与的宇宙’说法中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这牵涉到哥本哈根解释的第二个原理:对象由测量活动本身带到了客观的存在。对象只有通过测量活动才能变成空时现象。或者,如Wheeler所说:“除非是被观察的现象,没有一个基本的现象是现象。”在中观的语言中,实体仅作为缘起的种属而存在。在中观中发现的空性与缘起的亲密关系,与量子力学中发现的很相像,解释中的这两个主要原则总是保持紧密相连。
     
    七、概括与结论
     
    量子力学60年来在权力、可应用性和优雅方面稳步地增长和加强。从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波尔、海森堡、波恩和其它人发展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以来,其哲学原理只经受了适度的修正。尽管如此,关于量子力学的意义仍然存在热烈的辩论,其中许多由这里评述的最近贝尔的分析所加强。量子力学缺乏合适的哲学框架确实是量子革命如此缓慢和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已尝试表明,对中观关于空性观点的同情理解可以帮助消化量子力学的意义。像Teller一样,我主张将我们的哲学立场从个别论或对内在存在的信念转移到基本的关系性,而不是修改量子力学的数学结构。
     
    一方面中观可能对理解量子力学有所帮助,同时量子力学也可以帮助理解中观。如果这种古代的教义要征服现代人,它需要更多的当代例证,而不是“龟毛的外套”或者将绳子误认为蛇。量子力学可以提供强有力的例证来说明中观的某些侧面。它也可以复活例如具缘中观派和依自起派古代的争论,后者主张在习俗意义上有内在的存在,这种立场在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面前更加难以坚持。
     
    然而,目前这篇文章决非要通过物理学来证明中观佛教的有效性。使用科学证明或者否定各种宗教或世界观的主张有一个命运不济的漫长历史。撮合一种世界观与科学婚姻的尝试注定会过时。相反,我所做的是尝试理解重要的和经实验证实的哲学论断,使得关于某些量子属性缺乏独立存在的个别化理论独立化,并将其与中观的空性原理结合起来。
     
    虽然许多哲学体系可以与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否定结合起来,我主张(中观的关键概念)空性,谈论量子力学的核心问题具有独一无二的直接性和力量。我已尝试应用空性来理解实验。然后我给出量子力学的标准观点,并因此建立与中观进一步的联系。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去获得对古代解脱哲学和现代物理科学结果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欣赏。考虑到科学技术世界观的压倒性主导地位,目前形式的比较工作当然是中肯的,如果它能避免将中观或任何其它类似的思想主体部分还原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的罪恶的话。
     
    附录:贝尔不等式的非技术性推导
     
    假定上述包括到第五节前两段的讨论,我们可以推导出贝尔不等式的一个简单形式。现在我给出一个非技术的推导,它只需要基本的高中数学。
     
    为方便起见,以第四节中描述的方式所收集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情形1,两个检测器具有相同的开关设置,情形2,开关设置不同。下面逐一探讨。
     
    情形1:两个检测器具有相同的开关设置。
     
    现在数据是在开关设置为A-AB-BC-C的情形下收集的。这是EPR1935年在挑战量子力学的论文中所考虑的实验的基本精神,尽管那时只是一个思想实验而已。其数据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1、两个检测器总是记录到以同样的概率随机产生的相同记号++和--。
     
    2、+-和-+从不产生。
     
    首先,必须确立两个关键的事实:在情形1中,对于三个检测器设置A-AB-BC-C中的任意一个,测量总是产生“+”“+”或“-”“-”而从不产生“+”“-”或“-”“+”。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出第一个关键事实:光子对的每一个成员在一个选定的方向上一定有相同的极性。如果在选定的方向上极性不相同,则可能会测量到+-或-+的结果,和情形1的结果相冲突。通过回忆一侧的开关设置与测量和另一侧的之间具有类空分离来确立第二个关键事实。它们之间不可能发生通讯,右侧粒子和检测器无法知道左侧检测器的位置和测量。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沿着BC测量右侧光子的极性,不会有充足时间将此信息通过任何方式传回给左侧光子来影响左侧的测量。例如说,我们用设于A的左侧检测器测量得+,设于B的右侧检测器测量得-。依靠着一对光子在一个给定的方向上观察到相同的极性,我们实际上测量了右侧光子的2个成分(沿A+和沿B-)。当然,这还利用了完备性或左右两侧光子存在彼此相互独立的假定。
     
    我们同样还可以选择沿着C测量右侧光子,从而获得沿着AC两个方向的两个值。这样我们推断右侧光子在ABC三个方向上一定同时具有完全特殊的极性,不管开关的设置如何。既然论证对于左侧和右侧来说是对称的,这就确立了第二个关键事实:两个粒子一定对于三个可能位置中任何一个都具有完全特定的极性。这两个关键的事实联系起来意味着,极性设置在三个方向上完全是特定的,并且它们与每一个光子对同一。情形1的数据连同局域性、彼此相互独立存在的假定,以及归纳推理的使用要求这一结论。
     
    在前述的分析中,标准的推广是从以相同开关设置测量相同极性光子对的案例到不同开关设置的案例。既然一侧的测量或者检测器不可能影响到另一侧的测量或者检测器,我们基于彼此相互独立存在推断所有光子对在三个方向上一定具有相同的极性,不管其开关设置如何。
     
    使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列举极性可能的不同种类,例如+--代表了一个光子在方向A上测量极性的结果是+(通过),在方向B上-(没通过),方向C上-;而+-+代表一个光子在方向A上+,方向B上-,方向C上+。有八种可能的极性组合:+++,++-,+-+,-++,---,--+,-+-,和+--。现在该考察开关设置不同时所收集的数据。
     
    情形2:两个检测器具有不同开关设置
     
    考虑一下开关设置为A-BA-CB-AB-CC-A,和C-B的情形。约翰•贝尔1964年的显赫成就是EPR思想实验的推广。正如下面所显示的那样,通过考虑开关设置不同的情形,实验可以直接与局域性隐变量理论对质。情形2的数据如下:
     
    1:在1/4时间中检测器记录到以相同几率随机产生的相同符号++和--。
     
    2:在3/4时间中检测器记录到以相同几率随机产生的不同符号+-和-+。
     
    情形12的数据的独特型式起源于成对光子间相关性——一侧检测器测量的结果相关于,或者说关联到另一侧检测器检测的结果。
     
    1列举了情形2的测量的可能性。8行对应于可能的极性组合。6列对应于可能的开关组合。表中每一条目或是“同”或是“异”,表示条目的极性组合对于特定开关设置时,光子对产生相同或不同的测量结果。例如,表中下划线的条目表示当极性组合为+-+而开关设置为A-B时,两个光子被检测为不同的记号(左侧光子在A方向上为+,右侧光子在B方向上为-)。表1显示除了+++和---的极性组合外,总是有2个开关组合产生相同的结果,4个组合产生不同的结果。
     
    相关表1
     
    A-B  A-C B-C    B-A    C-A    C-B
    极性
    +++                               
    ++-                              
    +-+                               
    -++                               
    ---                               
    --+                               
    -+-                               
    +--                               
     
    既然开关是独立和随机地设置的,我们知道对于一个给定的极性,6种开关组合发生的几率是相同的。暂时假定我们有一大群相同的光子——每一种极性组合都有相同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在一个相同的样本中光子+--的可能性会像+++或者任何别的极性一样。按照这中假定,表中的每一个条目都具有相同的统计权重。表中有同样数量的“同”和“异”,因此如果测量这一相同样本的大量光子,有一半时间会产生同样的测量结果。
     
    由于很快就会清楚的原因,接下来假定一个不一致的样本,其中的光子中没有+++或者---的极性,但是其它的极性表现是相同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去除那些对于所有开关设置总是产生相同结果的极性。现在对于所有剩余的极性有2个“相同”和4个“不同”,因此具有这些极性的光子(我们假定的不一致的样本)将总是只能记录到1/3的同样结果。对表1的思考显示任何极性的组合都将会产生至少1/3的相同的测量结果。换句话说,假定在一个测量样本的任意选择极性的混合,一定至少产生1/3的相同测量结果。
     
    以上简单的记数练习显示(假定局域性和存在是相互独立的)至少1/3的光子应该记录到相同的符号。这是一个贝尔不等式的简化形式。另一方面,实验的结果是1/4——这正是标准量子力学所预言的结果。
     
    上述结果如此重要而又优雅简洁,值得总结概括:情形1的数据显示当开关设置相同时(A-AB-BC-C),检测器的反应总是相同的。因为开关设置的时间安排,在局域性和相互独立存在的假定下,极性完全是特定的和等同于相关光子对的每一个成员。表列举了8种可能的极性及其对于6种不同的开关设置所产生的测量结果。它显示当开关设置不同时,没有任何极性组合所产生的测量结果中相同记号占检测器反应的比例低于1/3的;然而实验结果是1/4。实验对贝尔不等式的严格否定,上述记数的一种推广,迫使我们抛弃局域性隐变量理论。
     
    在这篇论文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在第5节和6节,我尝试了说明实验对于违反贝尔不等式的哲学和物理学意义。
     
    作者:维克多•曼斯菲尔德
    (原美国Colgate大学理学和天文学教授)
     
    译自International Philosophy Quarterly Vol. XXIX. No.4 Issue No. 116 (December 1989) PP371-387
     



    佛教与科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