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定理大意如下:一是非简并基态波函数是电子密度的唯一函数;二是电子密度确定了体系基态性质就唯一
确定了
http://www.academia.edu/6879064/%E8%AF%BE%E7%A8%8B%E5%90%8D%E7%A7%B0_%E5%8D%8A%E5%AF%BC%E4%BD%93%E7%89%A9_%E7%90%86_Semiconductor_Physics_%E5%85%88%E4%BF%AE%E8%AF%BE%E7%A8%8B_%E5%9B%BA%E4%BD%93%E7%89%A9%E7%90%86_%E9%87%8F%E5%AD%90%E5%8A%9B%E5%AD%A6_%E7%90%86%E8%AE%BA%E7%89%A9%E7%90%86_%E4%B8%80_%E7%9B%AE%E7%9A%84%E4%B8%8E%E4%BB%BB%E5%8A%A1
[PDF]7.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slxy.cqupt.edu.cn/admin/upload/.../1307591285.pdf
轉為繁體網頁
轉為繁體網頁
[DOC]CASTEP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原理 半导体、非线性光学材料 ...
bbs.sciencenet.cn/bbs/upload/10293第一原理.doc
轉為繁體網頁
轉為繁體網頁
内部势场和外电场作用的综合效果。但是,要找出内 部势场的具体形式并且求得加速度遇到一定的困难,引进有效质量后可使问题变得简单,直接把外力f和电子的加速度联系起来,而内部势场的作用则由有效质量加 以概括。因此,引进有效质量的意义在于它概括了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使得在解决半导体中电子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运动规律时,可以不涉及到半导体内部势场 的作用
有效质量的意义:在经典牛顿第二定律中a= ,式中f是外合力, 是惯性质量。但半导体中电子在外力作用下,描述电子运动规律的方程中出现的是有效质量 ,而不是电子的惯性质量 。 这是因为外力f并不是电子受力的总和,半导体中的电子即使在没有外加电场作用时,它也要受到半导体内部原子及其它电子的势场作用。当电子在外力作用下运动 时,它一方面受到外电场力f的作用,同时还和半导体内部原子、电子相互作用着,电子的加速度应该是半导体
内部势场和外电场作用的综合效果。但是,要找出内 部势场的具体形式并且求得加速度遇到一定的困难,引进有效质量后可使问题变得简单,直接把外力f和电子的加速度联系起来,而内部势场的作用则由有效质量加 以概括。因此,引进有效质量的意义在于它概括了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使得在解决半导体中电子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运动规律时,可以不涉及到半导体内部势场 的作用。特别是 可以直接由实验测定,因而可以很方便地解决电子的运动规律。在能带底部附近, E/d >0,电子的有效质量是正值;在能带顶附近, E/d<0,电子的有效质量是负值,这是因为 概 括了半导体内部的势场作用。有效质量与能量函数对于k的二次微商成反比,对宽窄不同的各个能带,E(k)随k的变化情况不同,能带越窄,二次微商越小,有 效质量越大。内层电子的能带窄,有效质量大;外层电子的能带宽,有效质量小。因而,外层电子,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获得较大的加速度
"凝聚态就是微观态有宏观占据的意思,因为宏观占据所以有效质量是无穷大的,所以即使SDW有动量,其速度仍然是0"
"
理想气体分子只有动能,没势能,当然也全是机械能。因为方向和大小无规,才称为内能
再说一遍,热能,在统计力学中,是个统计问题。温度的传递是个最基本的标准。所以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所谓机械能等等,已经变成宏观问题,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我们在微观尺度,就是讨论“机械能”也好,“电能”也好,是讨论统计(按杨振宁的说法,粒子数趋于无穷多)后的宏观统计量。"
薛定谔对基因性质的物理学分析及其思想影响#
———评介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生命细胞的物理学见解》
向 义 和= (清华大学物理系 北京 100084)
# 2001 - 11 - 14 收到初稿,2002 - 02 - 04 修回 = E-mail:xiangyh@tsinghua.edu.cn
《生命是什么?》是杰出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 谔(Erwin Schrödinger,1887—1961)根据他在 1943 年 对 Dublin 三一学院高年级学生的演讲而写成的,次 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予以出版.在本书中,薛定谔把 物理学和生物学结合起来,用物理学观点深刻地分 析了基因的性质,揭示了基因是活细胞的关键组成 部分,指出生命的特异性是由基因决定的,以及要懂 得什么是生命就必须知道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 基因概念的历史发展
1865 年,奥地利修道士孟德尔(Gregor Mendel, 1822—1884)在他的《植物杂交实验》论文中首次提 出,植物的各种性状是通过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的两 套遗传因子表现出来的.植物只将两套遗传因子中 的一套传给子代.子代植物从雄性和雌性植物中各 得到一套,即共接受两套遗传因子.孟德尔的遗传因 子后来改名为“基因” . 1869 年,瑞士生化学家米歇尔(Friedrich Miescher,1844—1895)在细胞核中发现了含有氮和磷的物 质,他把这种物质称之为“核素”,后来改名为核酸. 20 世纪初,德国生化学家科塞尔(Albrecht Kossel)开 始了对核酸的生化分析,发现了构成核酸的四种核 苷酸.核苷酸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碱基有腺嘌呤、 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这种核酸称为脱氧核糖 核酸(即 DNA) [1] .后来进一步弄清了 DNA 在细胞里 的位置,1914 年德国生化学家福尔 根(Robert Joachim Feulgen,1884—1955)用染色法发现 DNA 在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里. 最初的进展是弄清了遗传因子与染色体的关 系.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线状物质,在细胞分裂时才 能够观察到.多数高等动植物的每一个体细胞核中
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人的染色体数是 46 条,即有 23 对染色体.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裂后形成两个 新的细胞,即子细胞)时,染色体的分配机制使得两 个子细胞接受的染色体相同. 1902 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萨顿(Walter Sutton,1877—1916)提出,孟德尔假设的分离与显微 镜中发现的细胞分裂期间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一年之后详细的细胞学研究证实了他的观点,从而 表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可能是染色体或者是染色体 片段.1911 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homas Morgan, 1866—1945)提出,假如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 列,那么就应该有某种方法来绘制染色体上基因相 对位置的图.1915 年,摩尔根和他的两位学生出版 了《孟德尔式遗传机制》一书,他们认为基因是物质 单位,并位于染色体的一定位置或位点上,每一个基 因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它与其他相邻的基因 可以通过染色体断裂和重组过程而分离 [2] . 1927 年,摩尔根的学生缪勒(Johannes Muller,1890— 1968)用 X 射线造成人工突变来研究基因的行为,他 明确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有确定的位置,它本身是 一种微小的粒子,它最明显的特征是‘自我繁殖’的 本性”.1929 年,摩尔根的《基因论》问世,他坚持“染 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 进入 20 世纪 40 年代后,基因概念的一个重要 发展是对基因功能的认识,对基因与代谢和酶(即蛋 白质的催化剂)的关系的揭示.1945 年,美国遗传学 家比德尔(George Beadle,1903—1989)和塔特姆(Edward Tatum)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3] .这 一假说认为每一个基因只控制着一种特定酶或蛋白 质的合成.今天,人们一般认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
·417·31 卷(2002 年)11 期
说还不够完备,因为一个基因显然只编码一条多肽 链,而不是编码一个完整的酶或蛋白质分子.
2 薛定谔对基因性质的物理学分析
2.1 基因的最大尺寸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的第二章“遗传的机 制”中、“基因的最大尺寸”的一节里 [4],他把基因作 为遗传特征的物质携带者,并强调了与我们的研究 很有关系的两个问题:第一是基因的大小,或者宁可 说是基因的最大尺寸,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在多小的 体积内找到基因的定位;第二是从遗传型式的持久 性断定基因的稳定性. 在估量基因的大小时,薛定谔认为有两种完全 独立的方法,一种是把基因大小的证据寄托在繁殖 实验上.这种估量方法是很简单的,如果在果蝇的一 条特定的染色体上定位了大量的表示果蝇特征的基 因,我们只需要用这个数量的截面来分划染色体的 长度,就得到了需要的估量.显然这个估量只能给出 基因的最大尺寸,因为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将随 着基因分析工作的继续进行而不断地增加. 另一种是把基因大小的证据建立在直接的显微 镜检验上.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纤维, 你能看到穿过这条纤维的横向的密集的黑色条纹, 这些条纹表示了实际的基因(或基因的分立) .当时 的生化学家在果蝇的染色体上观测到的平均条纹数 目大约是 2000 条.这一结果与用繁殖实验定位在果 蝇染色体上的基因数大致有相同的数量级.用这一 数目划分染色体的长度就找到了基因的大小约等于 边长为 30nm 的立方体的体积. 接着,薛定谔在题为“小的数目”一节中,对 30nm这个数字作了分析,他指出 30nm 大约只是在 液体或固体内 100 或 150 个原子排成一行的长度, 因此一个基因包含的原子数不大于 100 万或几百万 个.从统计物理学的观点看来,为了产生一个有条理 的行为,这个数目是太小了,因此基因可能是一个大 的蛋白质分子(当时蛋白质被认为是遗传物质,而不 是 DNA),在这个分子中每个原子、每个原子团、每 个杂环起着一种不同于任何其他相似的原子、原子 团或杂环起的独特的作用. 1953 年,美国遗传学家沃森(James Watson, 1928—)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
1916—)发现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在他们发 表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结 构”中 [5]使用 X 射线衍射实验数据,两个碱基对之 间的距离(即现在所说的一个碱基对的长度)为 0.34nm,螺旋的半径为 1nm. 按照 2000 年 4 月人类 基因组计划测序的结果,果蝇基因的平均长度为
10kb (1kb 表示 1000 个碱基对) [6] .如果把螺旋的体 积简化为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来计算,则可以算出果 蝇基因的平均体积约为10.7 ×(10nm) 3,比薛定谔的 计算值小 2.5 倍,这个结果是合理的,因为随着时间 的推移,在染色体上发现的基因数就会增多,相应的 基因的平均长度就会减小,从而基因的平均体积的 计算值也会减小.这一结果说明薛定谔在当时不仅 具有基因定量化的思想,而且他的计算结果在数量 级上与现在是一致的.这对于人们定量地去研究基 因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2 基因的物质结构 对于基因的物质结构薛定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 “非周期性晶体结构”的科学预见.在第一章中的“统 计物理学、在结构上的基本区别”的一节中,他首先 提出生命物质的结构与非生命物质的结构完全不 同.他说:“在有机体的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内,原子的 排列和这些排列的相互作用,不同于物理学家和化 学家迄今为止在他们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所作的关 于这些原子排列的基本方式.”接着,他对染色体的 结构提出了科学的预见.他说:“生命细胞的最基本 部分———染色体结构———可以合适地认为是非周期 性的晶体.”他指出:“在物理学上迄今我们只涉及到 周期性的晶体.与非周期性的晶体相比,它们是既比 较简单又比较呆滞.”接着他生动地描述了这个对 比,他说:“结构上的这种差别就像普通的、周期性 的、一再重复着同样图样的墙纸和没有呆滞重复、而 是由大师描绘的、一幅精心制作的、连贯的、有意思 的图样,像拉斐尔(Raphael)挂毯一样的装饰杰作之 间的差别一样.” 生物大分子的非周期性晶体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呢?薛定谔在第五章的“非周期性固体”一节中阐述 了这个问题.他说:“一个小分子可以称为固体的‘胚 芽’ .从这样一个小的固体胚芽开始,似乎有两种不 同的形成越来越大的联合的方式.一种是在三个方 向上具有相同结构的一再重复的比较单调的方式. 另一种方式是形成越来越扩大的没有单调重复的聚 ·427· 物理
集体,这是越来越复杂的有机分子的情形,在这种分 子中每个原子或每个原子团起着独特的作用(像在 周期结构中的情形一样) .我们可以完全恰当地称为 非周期性晶体或固体,并用这种说法来表示我们的 假设:我们相信一个基因———或许整个染色体结构 ———是一个非周期性固体.” 薛定谔关于遗传物质是“非周期性晶体”的说法 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由于它的非周期性蕴涵着 分子排列的多样性,这就意味着遗传物质包含了大 量丰富的遗传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具有晶格结构,所 有的原子或分子都与周围的原子或分子连接在一 起,所以相当稳定.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们正 是在读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并在 DNA 已被证实为遗传物质后,才把 DNA 的具体的物质结 构作为研究方向的(具体实例将在本文第三节中详 述) . 2.3 基因的稳定性 薛定谔在第二章“稳定性”一节中一开始就提出 两个问题:我们在遗传中遇到多大程度的稳定性,因 此我们必须把什么归因于携带遗传性质的物质结 构? 他认为,从遗传性质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的 事实,说明遗传的稳定性几乎是绝对的.他指出,由 双亲传递给子代的不只是这个或那个特性,因为这 些特性实际上只是整个(四维)“表观型”的样式,体 现了这个个体看得见的、明显的性质在没有很大改 变的情形下被后代复制,在几个世纪中保持了稳定 性.那么内在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携带遗传性质 的物质承担者是什么呢?他认为,每次遗传都是来 自于结合成受精卵细胞的两个细胞核的物质结构, 也就是遗传特性取决于双亲的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 核内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结构,即取决于“基因型” . 薛定谔还利用他提出的分子的固体性说明了基 因的稳定性.在第五章中的“区分真实的物质”一节 中,他说:“其理由是这些原子形成了一个分子,无论 是少数原子还是多数原子形成的分子,都是由完全 相同性质的力结合在一起的,像大量的原子形成一 个真正的固体,即晶体一样.这个分子结构呈现出像 晶体一样的相同的固体性.” 薛定谔明确指出,要理解基因的稳定性,就要解 释使分子保持一定形状的原子间的相互结合力,在 此经典力学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依靠量子理论.他在
第四章中的“用量子理论可以解释”一节中说:“在这 种情形下经典物理学被量子理论代替了.”他指出, “化学结合力的量子理论———Heitler - London 理论 包含了最新的量子理论(即‘量子力学’或‘波动力 学’)的最精巧而又复杂的概念.”又说,“现在所有工 作已经做了,并足以澄清我们的思想.” 薛定谔在第四章“量子力学的证明”中,根据量 子理论的“分立状态”、“能级”和“量子跳跃”的概念 解释了稳定性问题.在第四章的“分子”一节中,他 说“:在一些原子的可供选择的一组分立状态中,有 一个未必需要、但可能是最低的能级,它意味着这些 原子彼此之间紧密地接近.在这种状态下形成了一 个分子.在此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个分子必定具有一 定的稳定性;除了外界提供了把它提升到较高的能 级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差以外,它的构型不会 改变.因此这个完全被限定了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定量地确定了分子的稳定性程度.” 他期望读者接受上述概念,因为大量实验事实 已经检验了它.他说:“依据化学事实已经彻底检验 了这类概念;在解释化学的化合价和关于分子结构 的许多细节中的基本事实,它们的结合能,它们在不 同温度下的稳定性等等,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这个概 念.” 2.4 基因的突变 薛定谔指出遗传特性的突变是由于基因的突变 造成的.他在第三章的“突变物种完美地繁殖纯种, 是完美的遗传”一节中说:“突变必定是在遗传的珍 藏中有一种改变,而且必须用遗传物质的一些改变 来说明.”虽然当时还没有可靠的实验证据,但是,他 仍然认为遗传形状的突变是由于染色体上基因的突 变引起的.他在第三章的“定域、隐性和显性”一节中 说:“我们一定会观察到某一突变是在某条染色体上 限定的地点产生的.” 他还认为染色体上一些相同原子的不同构型的 分子(即同分异构分子)表示不同的基因.他在第四 章的“第一个修正”一节中说:“在染色体上在不同的 排列中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将表示在同一地 点的不同的等位基因,而量子跳跃将表示突变.”他 在“第二个修正”一节中进一步指出“:不同构型的分 子,其能量也是不同的,它们表示不同的能级”,因 此,“下一个较高的能级必须理解为它意味着对应于 有关的构型改变的下一个能级”,“我们所说的量子 ·437·31 卷(2002 年)11 期
跳跃是从一个相对稳定的分子构型到另一个构型的 跃迁.对于这个跃迁需要提供的能量,并不是实际的 能量差”,“其理由是两种构型并不是相邻的构型,从 一个态到其他态的跃迁只有越过比它们两个中的任 一个的能量都要大的中间构型才能发生.” 薛定谔还从遗传突变的不连续特性出发,指出 突变是由于量子跃迁的结果.他在第三章“突变”的 一节“像跳跃一样的突变,自然选择的基础”中说: “所谓突变并不意味着这个改变是非常大的,而是因 为有不连续的改变,即在未改变和改变之间没有中 间物存在.”他认为这个有意义的事实是不连续性, 意味着在两个分立状态之间没有中间状态,在相邻 能级之间没有中间能量,表明生物遗传特性的突变 是由于在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跳跃造成的. 2 .5 基因的功能与作用 在上面我们已经指出薛定谔的一个重要观点, 基因是遗传特征,即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他又知道基 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的 事实,所以他认为染色体上包含了个体发育、成长的 全部信息,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密码原本的论断.在 第二章“遗传的机制”的“遗传密码原本(染色体)”一 节中,他说:“我们应该说染色体有两组,一组来自母 体(卵细胞),一组来自父体(精子) .这些染色体以某 种密码原本的形式包含了个体未来发展和它的成年 状态的功能的全部图画.每个完整的一组染色体包 含了完备的密码;所以在受精的卵细胞中有密码的 两个副本,它们形成了未来个体的早期阶段.”薛定 谔还认为密码原本术语的含义太窄了,它没有体现 染色体上基因的全部功能和作用.他用了下面一个 生动的比喻来形象地说明基因的多种多样功能,他 说“:它们好像是人类社会中的法典和行政上的权 力,也好像是建筑师的蓝图和建筑工人的技巧.” 薛定谔还从生物分子的同分异构性引起的原子 或原子团排列的多样性来说明遗传密码内容的丰富 多样性.他认为基因是一个生物大分子,它由很多同 分异构(指化合物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 构和性质)的小分子所组成,这些小分子的性质以及 它们的排列方式可能包含了遗传信息,决定了遗传 密码.他在第五章的“在这个小型密码中浓缩的内容 的多样性”一节中说:“这个物质的极小的微粒,这个 受精卵的核可能包含着有机体整个未来发展的复杂 的密码.一个安排得很好的原子的结合被赋予了足
够的抵抗力来永恒地保持它的顺序,看来像是惟一 可能得到的、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的(同分异构 的)排列.”为了说明小分子的种类和个数与排列数 的关系,他举了莫尔斯(Morse)电码的例子. 他说: “点和线两个不同的符号在安排得很好的不超过四 个一组的排列中有 30 种不同的排列.如果除了点和 线以外还使用第三种符号,每组不超过 10 个,就能 够组成 88572 个不同的字.”可见,在生物大分子中, 随着小分子或原子团的种类和数目的增加,它们排 列方式的数目就会大量增加,储存的信息量也相应 地增大. 薛定谔进一步说明每个基因、每个密码因子不 只是表示一个可能的分子,而且也可能具有操作分 子合成的作用.他说:“在实际情形中决不是每种排 列都表示一种可能的分子;而且每个分子的合成也 不是一个任意地采用密码的问题.这个密码原本本 身一定具有引起事物发展的操作因子.”他在第六章 “来自这个模型的值得注意的普遍的结论”一节中 说“:这个小型密码应该对应于高度复杂的、特殊的 发展计划,而且应当以某种方式包含了把操作引入 的意思.”
3 薛定谔科学思想的影响
1943 年,薛定谔在给 Dublin 三一学院高年级学 生作第一次讲课时,他高瞻远瞩地向年轻的学子们 提出了时代赋予的科学统一的任务.这也就是他在 《生命是什么?》的序言中所说的话:“我们已经从我 们的祖先那里继承了强烈追求统一而完整的知识的 传统.正是高等学府这个名字提醒我们,从古以来经 历许多世纪,凡是普遍性的观念人们都给予了充分 的信任.但是近百多年来,多种多样的知识分支在深 度和广度两方面的扩展,已经使我们面临着一个奇 怪的困境.我们清楚地感到现在我们才开始获得了 可靠的材料,有助于把我们的全部知识连成一个整 体;但是单个人想要完全掌握一个专门领域以上的 知识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薛定谔感到为了实 现知识统一的目标,除了我们应当继续坚持理论与实 验相结合,努力克服知识的局限性外,没有别的出路. 薛定谔在用大量的篇幅对基因的性质进行了物 理学分析,特别是用量子论分析后,他又在第六章 中,从热力学关于有序、无序和熵的观点,来说明维 ·447· 物理
持生命物质高度有序性的原因,首次提出了“生命赖 负熵为生”的名言.他在“依赖从环境中吸入负熵以 维持有机体有序”的一节中说:“有机体为了减少由 于生活产生的熵增加以保持低水平的熵和保持它自 身的稳定性,‘它以负熵为食’,好像负熵流流入它自 身一样.”他又说,“负熵本身是有序的测量.一个有 机体借助于从它周围的环境中吸入负熵的方式,以 便在高度有序(等于相当小的熵)的状态下保持它自 身的稳定性.” 全书快结束时,在第七章中,回答“生命是以物 理学定律为基础吗?”的问题时,薛定谔阐述了物理 学和生物学的关系.他首先从有机物具有与无机物 完全不同特征出发,指出虽然经典物理学在解释生 命现象时遇到了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对于 解决生命问题没有帮助.事实上,情况恰好相反,对 生命的研究可能会展示出在纯粹研究无机现象时无 法发现的全新的自然界景观,发现在生命物质中适 用的新型的物理学定律.他在第七章的“新的原理不 是与物理学不相容的”一节中指出:“对于生命物质 中包含的这个新原理,它名副其实地是物理学的一 部分,它再一次无异于是量子理论的原理.” 在 20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薛定谔的生物学 观点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年轻的物理学家影响 更大,他将一些物理学家引入到一个科学研究的新 的前沿,推动他们转入生物学的新领域,去探索物理 学的新定律. 自从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在 1944 年出版后,到 1983 年历经 40 年间,这本书在西 方世界各国重印了 12 版之多.他的这本书成为当时 分子遗传学的“结构学派”(应用物理化学定律来研 究生命物质的分子结构)的纲领,为 DNA 双螺旋结 构的发现者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美国遗传学家 沃森在芝加哥大学念书时,在读了薛定谔的《生命是 什么?》后,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后来他说,正是这 部书引导他去“寻找基因的奥秘” .前不久一位采访 沃森的记者向他提出问题:“薛定谔的波动方程使他 成为有名的诺贝尔奖(1933 年)得主,作为物理学 家,他试图用量子理论来谈生命问题,这在当时是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吧?”他说:“那本书对‘生命是 什么?’进行了提问,薛定谔对提问作出了回答.他叙 述了生命的本质,人类、虎、鼠等所具有的特性,指出 生命的特性是由染色体决定的.他还认为生命有说
明书,说明书肯定存在于分子上.分子上有非常特别 的构造,能利用某一方式将信息拷贝下来.” [7]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另一位发现者、英国生物物 理学家克里克曾于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在伦敦大学 获得物理学学位,后来又攻读物理研究生,打算从事 粒子物理研究.1946 年,他读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 么?》一书后,受到了该书的启发而想研究物理学在 生物学中的应用.书中提出的“可以用精确的概念, 即物理学和化学的概念,来考虑生物学的本质问题” 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读罢书后写道“伟大的事 情就在角落里.”他所说的伟大的事情指的是利用 X 射线法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 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的有三位诺贝尔奖得主, 除了沃森、克里克外,还有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金 斯(Maurice Wilkins),他 和 富 兰 克 林( Rosalind Franklin)都是伦敦金氏学院的研究员,通过摄制 DNA 的 X 射线衍射图为这一结构提供了实验证据. 威尔金斯也是在读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一书 后,转入用 X 射线衍射法研究 DNA 的结构的.他们 由于在思想上都受到了薛定谔的影响,所以,尽管他 们原来的工作领域不同,他们仍然以相似的观点和 不同的方式来探讨生物学问题.由于实现了生物学 与物理学的结合,理论与实验的结合,终于在这个科 学的交叉领域中获得了大突破,于 1953 年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 元. 自从 20 世纪 50 年代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 学科诞生以来,它已在研究生命物质的各个方面取 得了显著的成就.今天由于物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技 术已经达到纳米水平或分子生物水平,人们对生物 分子各方面的性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未来科学上 革命性的突破有可能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结合点上 实现.又由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接近生 命的本原,生物学将变得越来越数学化,物理学也将 会更接近生物学.无疑,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激动的 科学时代里.复杂的生物系统向物理学家展示出很 多有意思的现象,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值得物理 学家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新的物理学规律,实现 老一辈物理学家薛定谔的梦想:物理学和生物学的 统一. 致 谢 本文作者感谢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 系刘进元教授审阅了此文以及他提出的宝贵的意见
Everett (╮(╯▽╰)╭ ~(= ̄ U  ̄=)~) 2014-04-19 04:46:49
因为序决定激发,所以传播子既可以看成对序的描述也可以看成对激发的描述,这两种观点仅仅是视角的不同。狭义地说,人们倾向于把传播子的零频率分量称为序,而把有限频率分量称为激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