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 2015

atom semi01 原子的结构总是原子核加电子 在金属或掺杂的半导体中,人们将这些外出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这 些自由电子可以四处游荡,不仅跑到附近别的原子核边上,到邻居家里作客,还有可能漂 流到千里之外,创造出丰功伟绩

原子模型的历史变迁 作者:张天蓉 
连小学生也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呢,又是由原子核和和电子购成的。原子 核中有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带着负电荷的电子绕着原子核层层旋转,永远不息, 这是原子结构的经典模型。 
事实上,原子结构的理论经过了数次历史的变迁。如同其它的物理理论一样,可以说,没 有一个描述原子的模型是永远完美没有错误的。科学在不断的进步,本来被认为是正确的 东西过一段时间就可能是谬误,原子模型也是如此。每一个模型在上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否定了它的前辈,然后,过不了多久,它自身又被另一个新的模型所替代、所否 定。新的模型总是比上一个更迷人、更接近真理。这正是推动我们孜孜不倦地去进行科学 研究的原动力。 
最开始给原子建立科学模型的,是英国的道尔顿,他把原子描述成一个不可再分的、坚硬 的实心小球。尽管这是一个错误的模型,但它首次将原子的研究从哲学引进到科学。历史 地看,仍然功不可没。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 年-1844 年)是个很有特色,鞠躬尽瘁、死而不己, 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他年轻时从一个名叫高夫的盲人哲学家那里接受了自然科学知识。 又由于道尔顿自己是个色盲,他从自身的体验中总结出色盲症的特症,给出了对色盲的最 早描述,发表了第一篇研究色盲的论文。并且,道尔顿希望在他死后对他的眼睛进行检验, 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他色盲的原因。道尔顿的献身精神激励科学家们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直到 1990 年,在道尔顿去世后将近 150 年,科学家对其保存在皇家学会的一只眼睛进 行了 DNA 检测,发现他的眼睛中缺少对绿色敏感的色素。 
道尔顿只为科学理想而献身、别无它求。他终生未婚、安于穷困,即使是英国政府给予他 的微薄的养老金,道尔顿也把它们积蓄起来,捐献给曼彻斯特大学的学生作为奖学金。道 尔顿是个气象迷,他从 1787 年 21 岁开始,连续观测和记录当地的气象,几十年如一日, 从不间断,一直到 78 岁临终前几小时,还为他近 20 万字的气象日记,颤抖地写下了最后 一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观测资料。 
1803 年,道尔顿基于实验的基础上,将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的原子猜想引入到化 学中,建立了原子的实心小球模型【1】。道尔顿认为所有物质都由原子组成,同种物质的 所有原子都相同,而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原子。此外,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他 还最先从事了测定原子量的工作,提出用相对比较的办法求取各元素的原子量,并发表了 第一张原子量表。 
继道尔顿的实心小球原子模型后,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Sir Joseph Thomson,1856- 1940),在用真空阴极射线管做电学实验时发现:从原子中射出了体积极小的、带负电的 电子,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神话。汤姆森并因此发现而获得了 1906 年的诺贝尔
物理奖。根据原子中存在电子的事实,汤姆森 1904 年提出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或称 为西瓜模型)。他将原子想象成好似一块均匀带正电荷的“蛋糕”,带负电荷的电子则像 葡萄干一样镶嵌在蛋糕里面【2】。    
葡萄干蛋糕模型的好景不长,很快就被汤姆森的得意门生卢瑟福否定了。  
图 1.原子模型,从经典的实心球到量子力学的几率波 
纽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对铀盐、钍盐及居里夫人所 发现的镭所放出的射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而发现了α粒子。通过观察α粒子在 电场和磁场中的表现,卢瑟福弄清楚了这种粒子的性质。由于研究α衰变对原子研究作出 的重要贡献,卢瑟福被授予 1908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发现α粒子带正电荷,数值是电子电荷数量的两倍。既然α粒子是从原子中跑出来 的带正电荷的东西,卢瑟福自然地联想到了老师的原子模型:α粒子是不是从那个模型中 分裂出来的一小块‘蛋糕’呢?看来又不像,因为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得多,大约 是电子质量的 7300 多倍。均匀分布着正电荷的‘蛋糕’,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质量密度。 
但是,蛋糕模型只是老师提出的假说,对错与否还需要实验的验证。于是,卢瑟福产生了 一个新奇的想法,何不就利用这种高速而又质量颇大的粒子,来探测原子的内部结构呢。 也就是说,把α粒子当作一个特务,打进原子去进行间谍活动,看看原子内部到底是怎么 回事?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汉斯·盖革博士,立即开始了实验。他们利用镭所发射的α粒子束,轰 击一片非常薄的金箔,经过金箔散射后的α粒子间谍,各自带着在金箔原子中探测到的情 报,被设置于各个方向的荧光屏记录下来。 
这些α粒子间谍的能量很大,跑得极快,速度约为光速的十二分之一!从原子旁边只能一 晃而过,要想让它们像真正的特务那样,‘潜伏’在原子内部是不可能的。不过,卢瑟福 和盖革进行实验的优越条件是能够以多取胜,他们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每次都派出了 大批大批的奸细,结果,他们发现: 
1. 大部分的间谍都能毫无阻碍地通过金箔,沿着原来的方向到达荧光屏; 2. 一小部分间谍穿过金箔到达荧光屏时,稍微受了点儿干扰,方向偏转了一个小角度;
3. 个别的间谍就惨了,好像挨了当头一棒,找不着北啦,方向被偏离了一个很大的角度, 甚至有时被直接向后反弹回去。 
从这些α粒子间谍提供的大量情报,卢瑟福脑海中构造出了一个与老师的葡萄干蛋糕或西 瓜图景不太一样的原子模型(行星模型)【3】。 
因为大部分的间谍都能通过金箔而到达荧光屏,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原子中的大部分地方 是空的。此外,少数间谍产生折射,甚至有个别间谍被打回入射方向,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卢瑟福对间谍返回的情形最感兴趣,幽默地比喻说:海军用巨炮射击一张纸,却发现有的 炮弹被弹射回来打中了自己!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中能将α粒子弹射返回的事实,卢瑟福提出:原子的中心一定有一个很 小很重的带正电荷的实体,姑且称它为‘原子核’吧。正是原子核将α粒子弹射回来的! 那么,那些带负电的、比原子核小得多轻得多的电子,一定是在原子的其余空间中绕核运 动,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转一样。 
不过,卢瑟福的行星模型,很快就遭遇到经典电磁场理论的当头一棒。电子毕竟不同于行 星,行星在引力场中的运动受到的是万有引力,行星的椭圆轨道被庞加莱等人证明是稳定 的。而当电子绕核运动时,受到的是电磁力。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如果电子是在绕着原子 核不停地转圈的话,这个运动电荷应该不停地发射出携带能量的电磁波。根据能量守恒定 律,电子也就会连续不停地损失能量,其轨道半径将连续地变小又变小,最后,所有电子 将会全部奔向原子核。如此一来,哪里还有什么行星模型呢?换言之,原子的行星模型不 稳定! 
另外,麦克斯韦的理论加上卢瑟福的模型,也难以解释实验得到的氢原子光谱为什么不是 连续的,而是一条一条分离的、线状的光谱。 
在原子行星模型诞生的同时期,诞生了量子力学。1904 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时,量 子理论的思想正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萌芽状态。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催生了这颗小芽, 但他们俩人却都不怎么喜欢它,都转弯抹角地想把它埋进泥土里。 
不过,玻尔来了,这个年轻人喜欢‘量子’这个新鲜玩意儿,他带领一伙青年,兴致勃勃 地迎接这一革命的新理论,物理学家们对此趋之若骛,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并且,波尔立刻看出了:在原子模型的尺度上,应该用量子理论来替代经典的电磁理论, 用量子的概念来改造卢瑟福的行星模型。 
所谓‘量子’的概念就是说,能量的吸收和发射,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量子化’ 了的。从以上对卢瑟福模型的叙述我们也可以看出,行星模型碰到的困难都和‘连续’有 关。第一个困难是:经典的电磁理论预言,原子将‘连续’发射电磁波而塌缩;第二个困
难:则是氢原子的光谱不‘连续’这个事实。这不正好吗,量子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不 ‘连续’,它就是专门用来对付这些因‘连续’而产生的困难的。 
于是,玻尔便用‘量子’的思想改进了卢瑟福的行星模型,1913 年,经由卢瑟福推荐, 玻尔接连刊载了三篇论文【4】,建立了波尔的原子理论,被称为玻尔模型的“三部曲”。 玻尔保留了卢瑟福模型中的电子轨道,但这些轨道不是任意的、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 这些电子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各自霸占着一条一条分离而特别的轨道。电子也不能随便 任意地发射或吸收电磁波,而是当且仅当它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可能的轨道时,才会 ‘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辐射或吸收能量。 
无论卢瑟福模型还是玻尔模型,原子的结构总是原子核加电子。如果我们缩小到微观去观 察一个原子的话,发现它有点像个大家庭,原子核比较重,体积大,好比一栋大房子。父 母和女人们留在了家里。电子呢,有的处于束缚态,在家园附近劳动,有的是自由的,出 外打天下,比如在金属或掺杂的半导体中,人们将这些外出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这 些自由电子可以四处游荡,不仅跑到附近别的原子核边上,到邻居家里作客,还有可能漂 流到千里之外,创造出丰功伟绩。 
玻尔量子化的原子模型成功地克服了卢瑟福经典模型的两个困难。不过,波尔虽然对‘量 子’情有独钟,当时却对它的行为还了解不深。所以,波尔模型还不是彻底的量子力学。 原子模型的真正量子力学描述,是在薛定谔建立了他的波动方程之后,被物理界所公认的 电子云模型【5】。 
根据量子力学中最令人迷惑的测不准原理和波动解释,原子的电子云模型摒弃了行星模型 的轨道概念,认为电子并无固定的轨道,而是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故称之 为‘电子云’。原子的电子云模型一直沿用至今。 
在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之前,原子是‘看不见’的。这种种原子模型,都是物理学家 们根据间接的实验数据,进行逻辑推论及发挥超常想象的结果。不过,大多数人仍然信奉 “眼见为实”,既然无法看见,你怎么知道就一定是你说的那个样子呢? 
在 1981 年,苏黎世(Zurich)的 IBM 实验室的科学家盖尔德•宾尼(Gerd Bining)和海 因里希•罗雷尔(Heinrich Rohrer)发明了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他们为此赢得了 1986 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图 2: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排列和观察原子
 1990 年,IBM 公司的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排列和观察原子,他们的结果让全世界为之 惊叹。如图 2 所示,那是在金属镍表面用 35 个惰性气体氙原子组成的“IBM”三个英文字 母。 
通过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我们不仅看到了原子,还能操控原子,只不过,上图中的原子 内部结构,显示结果还不是那么清晰。  
图 3:由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电子云和原子电影 
近年来实验技术的发展,到了堪称神奇的地步。科学家们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不仅 直接观察到了原子和电子云(见图 3 左图)【6】,还能操纵和控制原子。2013 年 5 月,IBM 利用坨冰冻一氧化碳,将环境冷到摄氏零下 260 度。然后,用 5000 个原子,拍摄了一个 世界上最小的电影:《一个男孩和他的原子》(A Boy And His Atom)。大家从中可以领 略到现代实验技术的神奇【7】。 
这些实验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原子电子云模型的正确性,也证明了量子理论的正确 性。尽管对如何诠释量子理论,物理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是,事实表明,量子理论至 今仍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电子云模型也仍然是迄今为止最精确的原子模型。 
科学探索无止境,原子的电子云模型,甚至量子理论本身,都一定不会是永远完美无缺的。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不会停止。事实上,对电子电荷及自旋的本质的研究,对原子核内 部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的强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相关的弱相互作用、引力作用等基 本粒子的研究,一直都在积极进行中。近二十年来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发展,纳米技术中奇 特性质的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成果斐然,令人鼓舞。这些研究结果都必将影响对原子结构 理论的更深入探索。物理研究的大门始终敞开着,等待年轻有志者的到来。 
参考资料: 
【1】Dalton, John (1808). A new system of chemical philosophy. ISBN 1-153-05671-2. Retrieved 8 July 200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