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1, 2014

所谓全同粒子就是质量、电荷、自旋等内在性质完全相同的粒子。在宏观世界中,可能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即使看起来一模一样,它们也是可以被区分的。因为根据经典力学,即使两个粒子全同,它们运动的轨道也不会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追踪它们不同的轨道而区分它们。但是,在符合量子力学规律的微观世界里,粒子遵循测不准原理,没有固定的轨道,因而无法将它们区分开来。量子力学中,有两种类型的全同粒子:玻色子和费米子。分别以玻色和费米两位物理学家而命名。它们分别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狄拉克统计规律

所谓全同粒子就是质量、电荷、自旋等内在性质完全相同的粒子。在宏观世界中,可能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即使看起来一模一样,它们也是可以被区分的。因为根据经典力学,即使两个粒子全同,它们运动的轨道也不会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追踪它们不同的轨道而区分它们。但是,在符合量子力学规律的微观世界里,粒子遵循测不准原理,没有固定的轨道,因而无法将它们区分开来。量子力学中,有两种类型的全同粒子:玻色子和费米子。分别以玻色和费米两位物理学家而命名。它们分别服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狄拉克统计规律


我不明白,什么叫“掷两枚硬币,‘正正’概率为三分之一”的那种错误呀?另外,两个粒子可区分或不可区分,会影响概率的计算吗?”
 
“当然会影响啊。”罗德说。
 
你先看在现实生活中计算概率的情况。如果我们掷两枚硬币,因为每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所有可能的实验结果就有四种情况: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如果我们假设每种情形发生的几率都一样,那么,得到每种情况的可能性,各是四分之一。
 
现在,想象我们的两枚硬币变成了量子硬币。也就是说,它们完全一模一样,而且不可区分。既然不可区分,‘正反’和‘反正’就是一样的,所以,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就只有“正正”“反反”“正反”三种情形。
 
这时,如果我们仍然假设三种可能性中每种情形发生的几率是一样的(尽管这好像不太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但不要忘记,我们考虑的是‘量子硬币’!),我们便会得出“每种情况的可能性,都是三分之一”的结论。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多个“一模一样、无法区分”的物体,与多个‘可以区分’的物体,所遵循的统计规律是不一样的。



我还想急于知道与今年诺贝尔物理奖有关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怎么回事,可罗德说那有点太专业了。不过,可以如此稍加理解……
 
因为玻色子喜欢大家同居一室,大家都拼命挤到能量最低的状态。比如,光就是一种玻色子,因此,许多光子可以处于相同的能级,所以,我们才得到了激光这种超强度的光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就是原子在冷却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别物态……
 
我脑袋中又闪出一个笨问题:“光子是玻色子,电子是费米子,原子是玻色子还是费米子啊?”
 
啊,刚才没说太清楚。原子是复合粒子,情况要复杂一点。对复合粒子来说,如果由奇数个费米子构成,则为费米子;由偶数个费米子构成,则为波色子。如为波色子的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降低温度到接近绝对零度,所有玻色子像是突然‘凝聚’在一起,那时会产生一些平常物质中观察不到的‘超流体’有趣性质,这就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通过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深入研究,有可能实现‘原子激光’之类的前景诱人的新突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