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5, 2013

APNP 射流能够在周围大气中产生,且可直接与活体相接触而不会出现热感或电击感

大气压低温、甚至是常温等离

子体射流的出现

, 它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等离子体医

学应用的研究

. 因为APNP 射流能够在周围大气中产


, 不需要真空设备, 且可直接与活体相接触而不会

出现热感或电击感

. 这就使得等离子体直接处理活

体组织变为现实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第 41 卷第 10 : 1279 ~ 1298

www.scichina.com tech.scichina.com


中文版发表信息

: 熊紫兰, 卢新培, 曹颖光. 等离子体医学.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2011, 41: 12791298, doi: 10.1360/092011-717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论 文



等离子体医学


熊紫兰

, 卢新培*, 曹颖光

①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武汉 430074;

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

, 武汉 430030

* E-mail:

luxinpei@hust.edu.cn

收稿日期

: 2011-06-18; 接受日期: 2011-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10875048, 5107706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RFDP)(批准号: 20100142110005)和长江学者计划资

助项目


摘要

近年来, 等离子体医学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人们尝试着使用等离子体来取代

或者辅助药物和传统的医疗手段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对人体造

成的副作用

, 如化疗手段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 而且更加快速高效, 不会对人体产生

明显伤害

. 国际上许多课题组在等离子体医学的诸多应用方向, 如凝血、慢性伤口愈合、

癌细胞处理、牙齿根管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

从等离子体医学入手

, 首先介绍几种典型的用于等离子体医学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源,

然后简要介绍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机制、国际上等离子体医学的几
个研究方向

(病菌的灭活、癌细胞处理、正常细胞的处理、凝血等), 及等离子体医学的临

床应用研究情况

, 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等离子体医学目前的机遇和挑战, 并对等离子体医

学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等离子体医学
等离子体源
大气压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
医疗应用


1

引言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

(APNP)是近年来兴起的

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 由于其不需要真空系统, 大气

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在航天、环境、生物医疗、材料的
表面处理、食品杀菌、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了
诸多的关注

[1~15]. 此外, 人们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

APNP

的潜在新兴应用, 试图将其推广到更多的应用


. 等离子体医学就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个具有重

大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

. 国际上已经有许多课题组

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 并在多个应用领域, 如病

菌的灭活、血液凝结、皮肤病治疗、口腔临床应用、
癌细胞处理等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16~20]. 研究表


APNP 具有安全高效、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

APNP

取代或者辅助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它可以获得

更好的治病效果

, 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

正因为如此

, 等离子体医学从其诞生的那天开始就

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 且这些年来人们对其研究

的热情仍在不断地增加

.

自从

1996 年美国的Laroussi 博士[21]IEEE Trans

Plasma Sci

上发表第一篇关于大APNP 应用于灭菌方

面的文章以来

, APNP 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

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199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sma Science(ICOPS)


只有

3 篇关于该研究领域的论文. 而到了2010 年的

ICOPS

上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80


方面应用的分会收到的论文达到约

70 , ICOPS

大的分会

. 其他一些国际会议, IEEE International

Pulsed Power Conference (PPC), IEEE International
Power Modulator Conference (PMC), Bioelectromagnetics
Annual Meeting (BE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sma Medicine (ICPM)

等国际会议都相继增加了

APNP

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的分会

(

其中ICPM 则是专门针对该研究领域而举行的国际

会议

). IEEE Trans Plasma Sci 期刊还从2000 年开始每

隔一年出一期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
学方面应用的专刊

. 此外, 其他一些期刊, 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New Journal of Physics

等国际期刊也相继出

版专刊报道大气压等离子体在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
学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 等离子体医学命名

的期刊也于最近诞生了

. 由此可见大气压等离子体在

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方面应用——

等离子体医


这个新兴的学科已引起国际上的重大关注.

特别是最近几年

, 大气压低温、甚至是常温等离

子体射流的出现

, 它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等离子体医

学应用的研究

. 因为APNP 射流能够在周围大气中产


, 不需要真空设备, 且可直接与活体相接触而不会

出现热感或电击感

. 这就使得等离子体直接处理活

体组织变为现实

. 不过现在大多数的APNP 射流都采

用惰性气体

(He, Ar )或者惰性气体混有少量活性气

体如

He/O2 作为工作气体, 这就又使得它的应用受到

了一定的限制

. 可喜的是, 由于研究者的不断努力,

使得直接使用空气作为工作气体也能产生

APNP


, 这就使得其应用更加方便, 且降低了应用成本.

APNP

射流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是利用其所

产生的各种自由基、带电粒子、紫外线等的共同作用
来达到处理效果的

. 现在人们对等离子体医学的应

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辅助伤口治疗、血液凝结、牙齿根
管治疗、杀灭癌细胞、消毒等

.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

APNP 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几种典型的

APNP 等离子体射流装


.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在等离子体医学各

应用领域

(病菌的灭活、癌细胞的处理、正常细胞的

处理、凝血、质粒

DNA 及蛋白质处理等)的研究成果.

文章最后对等离子体医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2

几个典型的APNP 射流源

由于受到等离子体医学及其他

APNP 射流应用

的驱使

, 人们研制出了多种多样的APNP 射流源.

们这里就不对其做一一介绍了

, 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见

文献

[22~31]. 下面仅介绍几种典型的APNP 射流源.

2.1


单电极等离子体装置

这类装置只有一个电极

, 能够直接或间接在周

围大气中产生等离子体

, 如图1 所示. 这个装置称之

为单电极悬浮

DBD 装置[22], 它使用皮肤或者其他的

活体组织作为另一个电极

, 当人体接近高压电极时,

间隙被击穿产生等离子体

. 该等离子体装置由于本

质上是一种

DBD放电装置, 因此它只能用交流取得.

此外

, 由于它采用的是平板电极, 因而不存在场致

增强效应

, 所以该装置的放电间隙通常在毫米量级.

由于其上述特点

, 它对于面积较大的平滑表面的处

理比较有利

. 2 给出了一种直流驱动空气等离子

体针装置

. 该装置采用直流电源驱动, 不仅价格低


, 且直接使用周围空气作为工作气体, 当放电间

隙达

2 cm 时也可以放电[23]. 由于这个显著的优点,


1 (a) 单电极悬浮DBD 装置结构示意图; (b) 人手接触产生等离子体的照片[22]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10

1281



2 直流空气等离子体针[23]

该装置对于局部处理

, 特别是三维不规则表面的处

理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 此外, 该装置也可以采用空心

电极

, 从而可以人为控制工作气体. 3 给出了另一

种典型的单电极等离子体装置

[24], 该等离子体装置

用惰性气体作为工作气体

, 它可以产生几个厘米长

的常温等离子体射流

. 由于射流较长, 因此其操作非

常方便

. 此外, 由于它的工作气体是可控的, 因此对

于有些研究

, 如研究等离子体与细胞相互作用机理时,

研究者希望精确控制工作条件

, 利用这种装置就非

常合适

.

2.2


双电极等离子体装置

这类装置有

2 个电极. 几种典型的装置如图4, 5

所示

[25, 26]. 4 所示的装置也是一种变形的DBD

电装置

. 不过这种装置的电极结构设计使射流外部

也具有较高的电场

, 这对于产生长射流是非常有利


. 这也是为什么该装置可以产生如此长的大气压

常温等离子体射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 此外, 该装置

所产生的等离子体人体可以任意触摸

, 因此它非常

适合于等离子体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 5 所示的

装置也是类似于

DBD 放电装置, 但它有一个显著的

缺点就是

, 当被处理物体离喷嘴太近时, 就可能从

内电极与被处理物体之间直接放电

, 这是在应用时

必须注意的

.


3 (a) 实验装置示意图; (b) 等离子体照片[24]


4 (a) 实验装置示意图; (b) 电压为5 kV, 频率40 kHz, 氦气流速为15 L/min 时产生的等离子体喷流照片[25]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82



5 等离子体喷流装置结构示意图以及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的照片[26]

3

等离子体的各种活性成分及其各自所起

的作用

APNP

中含有多种不同的活性成分, 如紫外线

(UV),

带电粒子(电子、正负离子等), 化学活性粒子

(ROS

RNS ). 依其使用的工作气体及等离子

体源的不同

, 其成分和含量也各不相同[32~39]. 在等

离子体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

, 这些成分都可能

起到一定的作用

, 下面我们对这些成分的影响效果

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

3.1


紫外线

目前

, 人们对紫外线对生物体的作用从分子水

平、细胞水平和生物体水平分别进行了研究

, 研究表

明紫外线的波长和剂量决定了其作用效果

. 相关研

究表明

, UVC(200~290 nm)是造成伤害最大的紫外波


, 其主要作用于生物体的DNA 和蛋白质, 可以使

DNA

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 使蛋白质(骨架蛋白、酶


)变性, 从而失活生物体[40]. Soloshenko 等人[41]

的研究则表明在低气压下

160~220 nm 的紫外线在杀

菌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

3.2


带电粒子

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包括电子和各种正负离

. 相关研究表明, 这些带电粒子对病菌都有灭活作


. Dobrynin 等人[42]对正负离子的杀菌效果进行了对


, 研究表明正负离子的杀菌效率相差不超过10%~

15%.

此外, 不同的工作气体所产生的带电粒子各不

相同

. 如当使用He/N2 作为工作气体时, 主要的离子


He+, He2

+

, N2

+

; 而当使用He/O2 作为工作气体


, 除了He+, He2

+

, O2

+

和电子, 还有O2


离子, O2



在杀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3]. 再者, 当使用空气作为

工作气体时

, 除了电子和氧的各种离子(O+, O2

+

, O,

O

2


), 还含有大量氮的离子(N2

+

, N+)N 的氧

化物离子

(NO+). 而这些离子在杀菌消毒、凝血、

材料表面除垢

(如牙齿美白[44])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 但值得注意的是, 一般来说, 氮的氧化物对人

体是有害的

, 在临床应用的时候要避免产生过量的

NO

x, 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3.3


活性氧粒子(ROS)

通常

, 等离子体中所谓的活性粒子包括活性氮

粒子

RNS 和活性氧粒子ROS, 但一般认为活性氧粒

子对生物体作用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 不同的工作

气体所产生的

ROS 的种类和粒子浓度都不一样.

关研究表明

, 氧原子和含氧的活性粒子(O, OH, H2O2


)在杀菌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当工作气体中

混有少量的

O2 , 灭菌效果会大大地提高[43]. 当处

理物或工作气体中含有水分子时

, 等离子体就会产

生一定量的

OH, OH 具有较高的活性. 此外, 2

OH

相结合时将产生H2O2, 它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内部引起一些致命的效应

, 例如破坏细胞内部的

DNA

分子等[45, 46].

3.4


等离子体能量密度的影响效果

在等离子体的实际应用中

, 等离子体的能量密

度与处理的目的有很大的关系

. 一些研究表明: 低能

量密度的等离子体

(<1 J cm2), 能够有效地灭活细菌,

但此时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 中等能量密度的等离子


(2~6 J cm2)能够导致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 促进细

胞增值率和细胞迁移

, 并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凋亡;

高能量密度的等离子体

(>7 J cm2)则导致正常细胞的

死亡

; 当等离子体的能量密度特别高时(>10 J cm2)

引起细胞坏死

[42]. 在低温等离子体的实际应用中,

该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

, 选择恰当的等离子体能量

密度

, 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 例如进行皮肤灭菌处理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10

1283



, 就应当选择较低的能量密度; 而进行癌细胞处理

时则要选择相对较大的能量密度以达到促进癌细胞
凋亡的目的

.

等离子体是通过它的活性成分对生物体的综合
作用

, 从而使得细胞骨架的微观结构或者蛋白质等

大分子物质、遗传物质

(DNA, RNA )的结构或性质、

微生物体内的细胞质体等发生变化

, 从而使微生物

失活或者使其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 或者通过促使相

关的酶活性发生改变

, 使活体组织的新陈代谢发生改


, 从而达到相关的目的(如血液凝结、灭活病菌等).

APNP

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就是利用它们所产生的各

类活性成分的综合作用来实现的

.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

几个方面

: 等离子体灭菌(包括细菌和真菌); 处理癌

细胞

; 处理正常细胞; 血液凝结; 质粒DNA 及蛋白质

处理等

, 对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4

等离子体医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等离子体医学的诸多研究方向上

, 起初人们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等离子体杀菌、以及细菌被膜灭菌
方面

. 国内外研究者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工作

. 美国Old Dominion 大学的Laroussi 课题组是世

界上首先将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应用到灭菌方面
的研究团队

, 从此开创了等离子体医学的先河. 国际


, 在等离子体医学方面做了比较多工作的课题组

还有美国

Drexel 大学的Fridman 课题组, 荷兰埃因霍

温技术大学的

Stoffels 课题组,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

Kong

课题组,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

Coulombe

课题组等. 国内也有多所高校和研究所,

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西
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

,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灭菌消毒的机理方面作了一
些很好的基础性研究

. 下面我们对研究者在等离子体

医学各个应用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论述

.

4.1


等离子体对病菌的灭活及相关机理研究

将等离子体应用到医学领域最初的工作是等离
子体对细菌的灭活研究

, 这也是迄今为止等离子体

在医学上应用及研究最多的方面

, 如医疗器械的除

垢消毒、皮肤病的治疗、牙齿根管治疗、手术伤口消
毒等

. 在不同的应用中, 需要用到不同的等离子体源

以及不同的处理条件

. 研究结果表明, 等离子体对于

病菌

(革兰阴氏菌、革兰阳氏菌、细菌孢子、细菌生

物膜、真菌等

)都具有灭活能力.

1996

Laroussi 使用射频电源(RF)驱动的DBD

装置

, 通过通入He 气在大气压下产生等离子体并进

行了相关的杀菌实验

, 其所用的装置如图6(a)所示[21].

这是第一篇关于

APNP 灭菌方面的论文. 等离子体在

DBD

的两极板之间产生, 将涂满细菌浓度为

10

6 mL 荧光假单胞菌培养皿放置在下极板,

10 min

之内就杀死了全部的细菌. 同时, 该论文与

其他的杀菌方法如焚化法

紫外照射法电子束放

射法

以及过滤法进行了比较, 最后提出了利用大

气压等离子体进行生物医学应用所亟待解决的一
系列问题

, 如哪种等离子体放电模式具有最好的

效果

(均匀放电或者丝状放电)? 能够杀死微生物

的最小的等离子体功率密度

? 哪种物理过程在灭

活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 什么生化过程诱导了

细胞的死亡

? 在特定的应用中应使用何种工作气


? 这些关键问题的提出为后来的研究者指明了


6 (a) 大气压辉光放电装置; (b) 处理污染物示意图[21]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84


研究方向

. 随后他们进一步的从灭菌的物理机制

以及对微生物的形态学影响等方面研究了等离子
体的灭活机制

[47]. 研究表明, 等离子体对细菌的

形态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但对革兰阳氏和阴氏

细菌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 为了进一步研究等离子

体对细菌的作用机制和细菌抵制等离子体的作用
机制

, Laroussi 课题组还研究了等离子体对细菌孢子

的作用效果

. 他们发现细菌孢子夹膜上的蛋白质的

完整性在抵制等离子体灭活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
作用

, 且发现经一定剂量等离子体照射后仍存活的

细胞

, 其新陈代谢发生了变化[48].

Fridman

等人[49]使用了一种空气DBD 装置,

较了大气压非热等离子体对细菌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的影响

, 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直接作用的灭活率比

间接作用的灭活率要快

, 由此他们推断带电粒子在

细菌的灭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

Stoffels

课题组使用一个由射频电源驱动小尺寸

(1 mm)

的大气压等离子体针, 以生长在琼脂培养皿

上的大肠杆菌生物膜为模型

, 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功

率、处理时间及针尖距样本的距离研究了灭菌的最优
条件

[50]. 结果表明, 经过10 s 的处理后就可以杀死

10

4~105 个菌落. 此外, 他们还研究了温度升高对大

肠杆菌生存的影响

, 并与等离子体的热效应进行了

相关对比

. 在高功率和短处理距离的条件下, 样本表

面温度可高达

60°C, 而在低功率条件下, 热效应可

以忽略不计

.

Kong

课题组研究了2 种亚微秒量级的脉冲放电

对大肠杆菌突变体的影响效果

[51]. 研究发现32 ns

冲驱动放电等离子体对细菌细胞的失活不是由于细
胞膜的不可逆击穿导致的

, 而是由于细胞内的成分

(

DNA)降解引起的. 而在文献[52, 53]两篇文章中,

他们对非热等离子体对芽孢杆菌孢子失活的物理机
制进行了相关研究

. 分析了等离子体组分如活性氧

粒子

(氧原子和OH )UV 射线、热、带电粒子以

及电场等对生物体的作用效果

.

Lu

课题组[24]采用一种单电极室温等离子体射流

装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灭菌机理研究

. 他们

通过改变各种参数

(气体组分、处理距离、是否与样

本接触等

), 分析了带电粒子, 激发态的N2

*

, N2

+*


He

*粒子, 活性氧粒子, 温度, UV 等因素在细菌灭活

中起到的作用

. 结果表明当使用He/N2 作为工作气体


, 带电粒子在灭活过程中并没有起到显著作用,

使用

He/O2 为工作气体的时候, 带电粒子起到了明显

的作用

, 从而推断出O2


在灭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 同时, 活性氧粒子, 包括O3, 亚稳态的O2 O

原子等在灭活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43]. 同时

还采用该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对最常见的致病真菌白
色念珠菌做了相关的灭活研究

[54]. 并比较了在培养

皿上加盖与否的灭菌效果

, 发现在培养皿上加盖的灭

菌效果要远远好于不加盖的效果

, 结果如图7 所示.

通过分析

, 他们认为这是由于一些寿命较长的活性

氧粒子的扩散作用导致的

, 从而进一步证实文献[43]

一文中得出的结论

.

Cheng

等人[55]使用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对大肠杆


7 白色念珠菌培养皿加盖/不加盖的灭菌效果对比[54]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10

1285


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了灭菌实验

. 采用紫外吸收

光谱仪对实验中的臭氧产量进行了监测

, 并测量了

发射光谱

, 发现带电粒子和活性粒子在灭活病菌中

起到的作用大于臭氧

. Shi 等人[56]使用大气压DBD

置对白色念珠菌进行了灭活实验和相关的机理研究

.

通过透视电镜以及对细胞外液中蛋白质、核酸和

K+

的检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破坏了白色念珠菌的外部
结构

, 细胞质外漏导致白色念珠菌的死亡. 认为电场

的作用可以忽略

, 带电粒子和活性粒子在破坏真菌

的外部结构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

在实际的临床医疗应用中

, 许多疾病的引发均

是病菌的日渐积累导致的

, 病菌都是以生物膜的形

态存在于生物体中的

. 由于生物膜比研究者通常所

处理的病菌样本致密

, 因此对生物膜的处理比一般的

病菌失活要更加的困难

. 可喜的是, 实验研究结果表


, APNP 对病菌的生物膜也具有很好的灭菌效果[57].

Abramzon

等人[58]使用一种射频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

培养了

4 天的紫色杆菌生物膜进行了处理, 10 min

内就几乎可以杀死所有的病菌

. Lee 等人[59]则是在大

气压下使用微波诱导氩气等离子体对生物膜进行灭
活实验

, 发现革兰阴式和革兰阳氏细菌生物膜都能

在不到

20 s 的时间内被灭活.

当然

, 使用APNP 来处理病菌的研究还有很多,

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 详情请参见文献[60~69].

4.2


等离子体处理癌细胞

既然等离子体能够灭活致病菌

, 人们也自然地

想到使用

APNP 对癌细胞进行处理. 使用APNP 对癌

细胞进行处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

. 大气

压低温等离子体能有效地灭活癌细胞

, 并对人体不

会造成伤害和疼痛感

, 从而可以避免药物治疗对人

体造成的副作用

. 因此, 许多课题组都进行了相关的

研究工作

, 研究结果表明, 适量的等离子体处理能够

促进癌细胞凋亡

, 且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细胞产生明

显的伤害

. 细胞坏死通常伴随产生胞内酶的快速释

放和细胞破例的产物

, 这些都会导致周围的正常细

胞发生炎症

, 不利于临床应用. 而细胞凋亡即细胞的

程序性死亡

.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 细胞的细胞膜保持

完整

, 因此不会泄露导致细胞发生炎症的胞内物质,

也就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细胞组织造成伤害

.

Fridman

课题组[70]使用一种悬浮的单电极DBD

装置对皮肤癌细胞进行了处理

, 发现少剂量的等离

子体能促进癌细胞的凋亡

, 且不会杀死周围的正常

细胞

. Kim 等人[71]使用等离子体射流对仓鼠肿瘤细

胞、仓鼠正常细胞、仓鼠纤维原细胞分别进行处理并
作了相关对比

, 得到相似的结论. 结果表明大气压等

离子体射流可以诱导仓鼠细胞的凋亡

, 但是与等离

子体的剂量相关

, 且仓鼠肿瘤细胞对于大气压等离

子体射流更加的敏感

. Stoffels 等人[72]对等离子体处

理人肺癌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进行了相关研究

,

结果发现细胞

-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基底之间是由细

胞黏附分子

(CAM), 即钙粘蛋白和整合蛋白粘合在

一起的

. 等离子体处理破坏了细胞黏附分子, 使得细

胞可以从基底脱落或者细胞之间的黏附丧失

. 短时

间的等离子体处理并不会使细胞坏死

, 被破坏的

CAM

会在几个小时之内重新生成. 而由于细胞之间

的黏附力较强

, 细胞-细胞之间比细胞-基底更加容易

重新粘合在一起

. 他们认为这可能是由活性氮粒子

和活性氧粒子

(RNS/ROS: O, O2


, O3, OH, NO H2O2)

的作用引起的

. Zhang 等人[73]使用等离子体针对人体

肝癌细胞进行研究

, 发现肝癌细胞的杀死效果与氧


/氩气混合浓度有很大关系, 且紫外线, O, OH,

Ar

原子能够渗透到溶液底部直接作用于HCC 细胞.

Kim

等人[74]研究了等离子体的气体成分及功率对直

肠癌细胞的处理效果

, 结果表明氧气的加入和高的

等离子体功率增强了等离子体对癌细胞的作用效果

.

Lee

等人[75]使用射频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研究了等

离子体对

G361 黑素瘤细胞黏附分子的处理效果.

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导致细胞从基底脱落

,

导黑素瘤细胞的死亡、抑制整合蛋白

2, 4, 以及细胞

表面

FAK 的表达, 并使得机动蛋白纤维成为扩散状.

Yan

等人[76]通过使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对各种癌

细胞的处理发现

,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能有效地抑

制癌细胞的增殖

. 8 给出了等离子体对人肝癌细胞

和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曲线

. 从图8 中可以看到

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

, 等离子体对癌细胞增殖的效

果越明显

. 640 s 的处理, 对癌细胞的增值率抑制

达到约

90%. 为了获得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灭活癌

细胞的机制

, 对处理后的细胞进行了各种检测分析,

如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及各
凋亡基因所表达的蛋白量的变化、细胞内部环境的变
化进行了实验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 等离子体

处理后

, 癌细胞的周期被抑制在G2/M , 且这部分

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增加会发生凋亡

(9). 这可能是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86



8 (a) 等离子体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 (b) 等离子体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


9 细胞DNA 内容直方图(a)~(c)细胞分别被处理0, 240 480 s, 然后培养24 h;

(d)~(f)


细胞分别被处理0, 240 480 s, 然后培养48 h[76]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10

1287


由于等离子体使得细胞内外的环境发生改变导致的

.

Kim

等人[77]研究发现等离子体诱发癌细胞的凋亡并

导致

DNA 破坏和Mitochondria 的功能紊乱. 还发现

等离子体处理活化了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质

, 即细

胞凋亡蛋白

-3. 且处理过后的细胞积累了 gamma-

H2AX(DNA

双链裂解的标志)以及相应地出现了p53

肿瘤消除基因

. 其分析测试结果如图10 所示.

Vandamme

等人[78]使用等离子体对U87 神经胶

细胞瘤在小鼠身上作了活体试验

. 在处理过程中,

鼠皮下温度升高而皮肤的

PH 值降低. 等离子体处理

5

天后小鼠身上的瘤细胞数剧烈下降. 研究得出造成

此效应的

3 种重要参数分别是电场的存在、粒子的扩

散导致的皮下

PH 值下降、以及温度的少量升高.

4.3


等离子体作用于正常细胞

等离子体对正常细胞的影响也是等离子体医学
上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

, 它涉及到等离子体的生物

安全性问题

.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一方面希望等离

子体处理能达到所需的处理效果

, 另一方面要求等

离子体处理不能对正常细胞产生致命的伤害

. 如处

理人体癌细胞就希望等离子体处理导致癌细胞大量
死亡

, 同时对周围的正常细胞不产生显著的伤害.

多研究小组在这些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

Fridman

课题组[79]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进行了

等离子体处理

. 研究发现, 少剂量的等离子体(处理

时间小于

30 s 或者功率密度小于4 J cm2)对于猪主


10 (a) 蛋白质印迹; (b) cytochrome C 释放的细胞图片以及FACS 分析[77]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88


动脉的内皮细胞没有毒害

, 而处理时间高于60 s

者功率密度大于

8 J cm2 则会导致细胞死亡. 有趣的


, 他们发现处理30 s 的内皮细胞的增殖率比未经

等离子体处理的细胞的增值率要高出

1 . 纤维母细

胞生长因子

FGF2 在等离子体处理后3 h 达到峰值,

低剂量等离子体处理促进

FGF2 的释放, 从而加速了

内皮细胞的增殖

. 他们还对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乙

烯支架上的成骨细胞的黏附效应和细胞增殖进行了
研究

, 发现等离子体促进了细胞的黏附和增值[80].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细胞脱附和重新黏
附的行为

, Stoffels 课题组研究了非热等离子体对中

国仓鼠卵巢细胞的影响

[81]. 经等离子体处理之后,

胞立即从基底上脱落

, 且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

用减弱

, 脱落的细胞仍然是存活的. 而在所有的实验


, 等离子体对细胞的影响仅仅局限于亚毫米(所产

生的等离子体尺寸

)的区域内, 但对周围的细胞没有

任何影响

. 11 为等离子体处理典型照片, 结果表

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丧失生存能力的细胞仍然保持
原有的形状结构

, 但是细胞核内的DNA 分布却出现

了变化

. 文中还对细胞脱落后的长期行为做了相关

研究

, 结果如图12 所示. 还发现经处理后的细胞会

在几小时之后重新附着到基底上

, 且细胞之间的相

互作用也恢复了

[82]. 由此得出等离子体作用仅仅只

是局限于细胞表面

, 等离子体仅仅只破坏了细胞粘

附分子

, 即钙黏蛋白和整合蛋白. 而导致细胞分离的

可能机制也许就是等离子体破坏了钙黏蛋白和整合
蛋白

. 同时还对等离子体处理活的哺乳动物细胞进

行了相关研究

[83], 他们对哺乳动物的内皮和平滑肌

细胞进行了处理

, 并对处理之后的脱落和坏死的一

些参数

(细胞表面液体厚度、处理时间、输入电压等)

进行了测试

. 结果表明10 s 的等离子体处理就足以

使细胞脱落

, 但在高剂量的等离子体作用下会导致

细胞坏死

. 研究还发现细胞表面的液体厚度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因素

. 要想在短时间处理内使得细胞脱


, 液体层的厚度需远小于1 mm. 但是太薄的液面

层则会由于细胞脱水而导致细胞坏死

.

Stoffels

等人[84]还研究了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

以及它们与细胞、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

. 研究表明,

等离子体可以有效地灭活细菌

, 且修复非炎症组织,

因而可以应用到伤口愈合、皮肤疾病处理、及蛀牙处
理等医学领域上

. 13 给出了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

细胞在形态学上的变化

, 细胞从处理前的瘦长的贴


11 较高等离子体剂量(导致细胞坏死)处理后的典型照


. 实验中使用了双染. “”代表细胞坏死区域; “”代表等

离子体处理后的空白区域

; “”代表活细胞区域. 一部分活

细胞从基底脱落下来

[81]


12 0.1 W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细胞相差显微镜照片. 数小

时之后的观测发现脱落细胞发生重新附着

[81]

(a)

处理前; (b) 处理后15 min; (c) 处理后1 h; (d) 处理后4 h


13 CAP短时间照射后的细胞分离的形态学变化图示

(a)

没有处理的样本, 细胞为瘦长的贴壁细胞; (b) 处理过后的样本,

细胞表现为不贴壁的椭圆形细胞

[84]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10

1289


壁状态变为椭圆的不贴壁细胞

. 处理过后, 细胞对基

底的表面粘附力丧失

, 可以很容易地从基底上将细

胞洗下来

, 短时间的等离子体处理并不会影响细胞

的繁殖能力

.

Stoffels

等人[85]还对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过后的血

管细胞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长期行为进行了

相关研究

. 为了模拟静脉内的血管, 他们在处理的细

胞样本上覆盖了一层透气的薄膜

, 如图14 所示,

胞培养好后

, 被转移到一个处理腔中进行处理, 此处

理腔为一个

2 mm 厚的长方体, 两端均覆盖一层75


m 厚的透气膜(能透过气体和等离子体粒子, 但是不

能透过大分子如细菌

). 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时, 针尖

距膜的距离为

1 mm. 通过改变处理时间, 研究了抗

氧化剂添加物对于细胞的影响效果

, 培养基中富含

总浓度

3103 M L-抗坏血酸维生素C. 细胞在此

培养基上孵育

15 min 以充分吸收抗氧化剂. 经等离

子体处理后立即将一部分样本置于显微镜下

, 而另

一部分样本则经

PI 染色后置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

检测细胞的坏死情况

(15). 处理过后的细胞经几小

时的培养后对其生物学形态进行周期性的检测

.

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血管细胞、纤维母细胞、和黑素瘤
细胞具有不同的特征

. 在低剂量的等离子体下, 平滑

肌细胞呈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

. 试验中, 观察到

在所有类型的细胞中

, 细胞脱附都是即刻发生的,

等离子体的照射时间很短

(小于5 s), 细胞不会受

到伤害且可以重新粘附到一起

. 这说明()细胞的脱

附是物理过程而不是生物过程

; ()这是由某些寿命

很短的毒性不高的等离子体粒子引起的

.

4.4


等离子体对血液凝结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热平衡等离子体在血液凝结上的应用早已用于
临床

. 这种等离子体的凝血机制是通过高温使得组

织的蛋白质变性和使血液干燥

, 从而达到凝血的目


14 细胞处理示意图[85]


15 等离子体处理20 s 后的A7r5 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理后

10 h 观察所得. : 全部细胞样本和处理区域示意图,

显示等离子体针的位置、细胞坏死区和周围的凋亡细胞

. :

没有渗透的样本

, 显示受影响区域的边缘. : 渗透的样本,

显示凋亡细胞中的

DNA 分裂. 图中箭头表示照片区域在实

际总样本上的近似位置

[85]


. 然而使用高温等离子体来进行临床应用存在很

多不安全机制

, 且高温显然会对人体产生烧痛感.

年来相关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血液凝结上的研
究表明低温等离子体也能快速地促进血液的凝结

,

而等离子体对正常细胞的作用研究也使得低温等离
子体在临床凝血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

Fridman

等人[22]使用一种悬浮的单电极DBD

置进行凝血实验和对活体组织进行消毒

, 发现只需

几秒钟的等离子体处理就能使血液迅速地凝结

,

少了血液凝结所需的时间

. 这种单电极悬浮DBD

置产生的等离子体能在几秒钟之内完全杀死皮肤菌

, 且相关研究表明短时间(几分钟)的等离子体直接

处理对皮肤活体组织没有明显伤害

. 16 给出了凝

血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和处理结果图

. 16(b)为等

离子体处理后的凝结血块

, 16(c)为正常的自然凝

结的血滴

, 16(d)为活体动物实验对比照片. 从图

中可以看到

, 在相同的时间内, 经等离子体处理过后

的血滴迅速凝结

, 而正常血液此时并没有完全凝结.

在活体实验中

, 相同凝血时间下, 没有用等离子体处

理的伤口仍有血液不断地涌出

, 而使用等离子体处

理后的伤口逐渐愈合

, 没有血液继续涌出, 说明伤口

已经凝结

, 等离子体对伤口愈合有促进作用. 为了进

一步的研究凝血机制

, 还研究了不同处理时间5, 15,

30

60 s 对于血液凝结的影响, 测定了等离子体处

理后的血液

pH 值和Ca2+离子的浓度. 研究了等离子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90



16 (a) FDB 装置处理血液示意图; (b), (c), (d)分别为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血滴、自然凝结的血滴、动物的活体试验[22]

体对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等离子体处理时电
场对血液凝结的影响、和等离子体处理的平均热量对
于凝血的影响

. 还进行了血液凝结层形态学变化的

观测

[86]. 通过检测处理过后样本的PH 值和Ca2+的浓


, 发现这些参数并没有改变, 且热效应和电场效应

均可以被忽略不计

, 而通过对人体纤维蛋白原缓冲

液的处理发现等离子体加速了纤维蛋白原的聚集

,

由此推断出等离子体把纤维蛋白原直接转换成纤维
蛋白可能是大气压等离子体的凝血机制之一

.

4.5


等离子体作用于DNA 质粒及蛋白质

Deng

等人[87]研究了大气压辉光放电对于附着于

基底表面的传染性蛋白质的破坏和去除效果

. 使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诱导荧光显微镜等手段清晰地
看到了等离子体对蛋白质的去除和破坏效果

. 结果

表明

, 经等离子体处理过后基底表面的蛋白质数量

大大地减少了

. Yan 等人[88]研究发现大气压低温等离

子体可以使

DNA结构发生改变, 大部分DNA分子会

变为线性和开环构象

, 而当等离子体的处理时间增

加到一定程度时

, 质粒DNA 则会断裂成碎片, 结果

如图

17 所示. 进一步采用PCR 技术分析表明在适宜

的条件下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不会影响质粒

DNA


17 等离子体处理后的DNA 分子电泳结果

(a)

超螺旋构象; (b) 开环构象; (c) 线性构象; (d) 碎片构象[88]

基因

. Li 等人[89]研究得出化学活性粒子而不是热、紫

外、电场、或带电粒子使得

DNA 双链裂解. Yasuda

等人

[90]使用大气压DBD装置对DNA进行处理, 认为

等离子体对

DNA 的破坏对灭活几乎没有任何贡献.

5

等离子体应用于临床医疗

以上对国际上等离子体医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做
了回顾

. 低温等离子体最终成功地应用到实际的临

床上才是终极目标

. 实际应用需要考虑到临床上的

各个方面

, 比单一的上述研究情况要复杂的多. 国际

上多个课题组已经在实际应用

, 如口腔医学、皮肤处

理、伤口愈合等临床上作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 下面我

们就简要地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

.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10

1291


5.1


等离子体应用于口腔临床

最早将等离子体应用到口腔医学领域的文章之一
参见文献

[91], 从此, 低温等离子体在口腔医学中的应

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 此文中, Stoffels 等人[92]

究了等离子体对牙齿组织的作用

, 发现此装置对大

肠杆菌有很高的灭活能力

. 随后又使用大气压低温

等离子体成功高效地灭活了对口腔内造成龋齿的变
异链球菌

.

牙科器械的表面清洁包含了朊病毒的灭活、有
机物的移除、以及病菌的灭活和移除等

. Whittaker


[93]使用等离子体对牙科器械进行了清洁, 并使用

扫描电镜等手段来确定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器械表
面清洁度

. 研究表明, 器械表面的有机物被降低到仪

器能够检测到的极限值

.

Lu

课题组[94]在口腔医学应用领域做了大量的研

究工作

, 如牙齿根管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治疗等.

临床上

, 传统的根管治疗手段(机械清洁、药物冲洗、

激光冲洗、超声波振荡、以及使用一些抗菌药物等

)

并不能完全地杀死引起根管疾病的致病菌

, 90%以上

的根管治疗失败都是因为残留在根管内的病菌重新
感染而导致的

. 针对牙齿的根管治疗问题, 该课题组

依照牙齿根管的结构特点

, 研制了一种可以直接在

牙齿根管内放电的大气压等离子体针装置

, 如图18

所示

. 此装置由脉冲电源驱动, 依次串联一个36 pF

的电容和

80 k的电阻, 而放电电极则为医用不锈钢

针头

, 将其直接放入根管内放电, 所产生的等离子体

温度为室温

. 这样直接在根管内部放电, 就使得寿命

较短的活性粒子

(ROS)也能起到杀菌效果, 从而大

大增强了灭菌效率

. 且该装置放电时不会对人体产

生任何热或电击的伤害

. 最近, 他们还对该装置做了

进一步的改进

(19), 改进后的装置可以直接利用周

围大气作为工作气体

, 这就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它能

在几十秒钟的时间内杀死粪肠球菌

(导致牙齿根管治

疗的最常见的致病菌

)[95].

使用这些自主研制的等离子体源

, 该课题组口

腔医学的相关应用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 首先,

对牙齿的根管治疗

, 使用这些等离子体装置对导致

根管治疗失败的典型病菌进行了灭活试验

, 获得了

很好的灭菌效果

. 为了进一步地应用于临床, 课题组

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科合作

, 对根管治

疗临床进行了实际研究

. 如图20 所示, 20(a)为大


18 在牙齿根管内产生等离子体的实物图[94]


19 (a) 实验装置示意图; (b) 人手直接接触空气等离子

体照片

, 距离约为1 mm; (c) 实验装置的实物照片[95]

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处理牙齿根管模型

, 根管内

部已接种培养了

3 天的粪肠球菌生物膜样本; 20(b)

为工作气体通过

NaClO溶液的照片. 在此实验中,

了找到更好的根管治疗的条件

, 将等离子体直接处

理和载药等离子体处理牙齿根管作了比较

. 实验结

果证明

, 当工作气体中载有5.25%NaClO , 只需

12 min

就可以杀死牙齿根管内全部的粪肠球菌,

明等离子体和药物的共同作用具有最好的杀菌效果

,

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96]. 为了验证此试验的

可靠性

, 使用同样的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和条件, 对培

养在玻片上的粪肠球菌生物膜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

,

处理后将样本染色

, 并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

观察

, 结果与根管模型所得结果一致.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92



20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牙齿根管模型[96]

当进行口腔处理时

, 还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

是等离子体对于口腔正常皮肤的作用效果

. 许多研

究证明

, 使用合适的等离子体源和恰当的等离子体

剂量

, 不管在体外还是在活体上直接进行等离子体

处理

, 都不会对正常的人体组织造成伤害. 我们也进

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

, 结果如图21 所示. 该图为大气

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成骨细胞的照片、及激光共聚焦
显微镜拍照结果

. 21(a)为等离子体射流处理人体成

骨细胞实验照片

, 细胞生长在96 孔板底部. 21(b)


(c)分别为处理前和处理后细胞的荧光跟踪激光共

聚焦显微镜拍照照片

, 绿色表示正常存活细胞. 试验

组和对照组几乎都为正常的存活细胞

. 因此可以认

为正常细胞经合适的等离子体处理不会死亡

. 相应


, 对动物的活体试验也进行了研究. 22 给出的是

处理家兔口腔舌粘膜的实验照片

. 处理前, 家兔已被

适量的麻醉剂麻醉

, 处理时间为20 min. 处理后按分

组继续培养

1 5 , 取经等离子体处理位置的粘膜

作病理切片

, 并拍照进行观察. 可以看出试验组与对

照组上皮组织均正常

, 仅见少数几个炎症细胞, 这说

明等离子体对于口腔皮肤几乎没有损害

. 以上的各项

实验表明

,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能够有效地灭活口腔

内的典型致病菌

, 但对口腔皮肤和人体不会产生伤害.

在牙齿的美白应用中

, Lee 等人[44]进行了相关的

研究

. 他们将H2O2 的处理效果和等离子体处理过后

牙齿的美白效果进行了对比

, 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

了牙齿处理前后的表面蛋白的去除度

. 研究发现,


21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正常成骨细胞

(a)

实验示意图; (b) 正常细胞CLSM ; (c) 加一层DMEM 等离子体处理30 s 的细胞CLSM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10

1293



22 (a) 实验拍照, 家兔经麻药麻醉, 处理时间20 min; (b) 正常家兔舌粘膜病毒切片, 对照;

(c)


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家兔舌粘膜病理切片

仅使用

H2O2 对比, 将等离子体与H2O2 相结合时美白

效果提高了

3 , 且牙齿表面的蛋白被明显移除,

验结果如图

23 所示. 他们推断等离子对牙齿美白的

促进作用是由于等离子体去除了牙齿表面的蛋白以
及增强了

OH 的产量导致的.

总之

,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口腔医学应用领

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

. 但仍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设

计更加高效的低温等离子源、研究最佳的处理方法、
已经作用机理等

. 此外, 还可对口腔医学其他的一些

应用开展试探性的研究

, 如口腔日常护理、种植体周

围炎治疗等

.

5.2


等离子体应用于皮肤治疗及伤口愈合

等离子体在皮肤病治疗和伤口愈合方面也有相
关的临床研究

. 皮肤病的处理结合了皮肤表面病菌

的灭活、对正常细胞的作用效果、以及血液凝结等方

[97~101].

当然

, 等离子体的医学应用还有很多, 而且人们

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潜在应用

, 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见

文献

[102~106].


23 等离子体+H2O2 的处理效果与处理前和H2O2 单独处理效果的对比照[44]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94


6

等离子体医学的展望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在医学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
进行了回顾

, 包括等离子体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机

制、皮肤疾病的治疗、凝血、对正常细胞的影响效果
以及对癌细胞的诱导凋亡、口腔医学相关应用等

.

对于等离子体灭菌

, 将来主要应该是从分子生

物学角度来研究等离子体是如何实现其灭菌效果的

.

这个工作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 但走出现在的这种困


, 这方面的工作是必须开展的. 在等离子体处理癌

细胞的研究方面

, 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也是最关

键的一个工作就是等离子体能穿透多深的癌细胞组

, 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这也是关

系到等离子体医学应用将来能走多远的一个非常关
键的问题

. 至于等离子体与正常细胞的相互作用,

是关系到生物安全性的一个重要问题

, 我们不仅需

要研究被处理的细胞是否受到伤害

, 还需要研究其

基因是否有所改变

, 甚至是其下一代细胞的基因是

否会出现变异等重要科学问题

. 最后对于等离子体

医学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效

率问题

, 这就要求我们仍需对现有的等离子体射流

装置进行改进

, 并同时考虑采用与其他方法结合,

而显著改善处理效果

.

总之

,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等离子体医学的发

展可以说才刚刚起步

, 但是已经获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就

. 不管是对微生物的灭活, 还是与人体组织的相

互作用

, 使用适当的方法、在合适的条件下都可以达

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 但是迄今为止, 有关等离子体与

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机制仍然没有完全弄清楚

, 以至

于将等离子体应用于医学临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

这就要求研究者们必须进一步地研究等离子体与生
物体的作用机制

, 并研究适应于各种具体临床应用

的等离子体装置、最佳工作条件等

, 才能使等离子体

真正地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应用

. 总的来说, 等离子体

医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 但其在临床医学上的

应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

参考文献


1 Laroussi M. Low-temperature plasmas for medicine?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9, 37: 714–25
2 Laroussi M. Low temperature plasma-based sterilization: Overview and state-of-the-art. Plasma Process Polym, 2005, 2: 391–00
3 Boudam M K, Moisan M, Saoudi1 B, et al. Bacterial spore inactivation by 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UV
photons as obtained with the same gas mixture. J Phys D: Appl Phys, 2006, 39: 3494–507
4 Nie Q, Ren C S, Wang D Z. Self-organized pattern formation of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in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configuration. Appl Phys Lett, 2007, 90: 221504–21504-3
5 Walsh J L, Kong M G. Contra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near-field and cross-field atmospheric plasma jets. Appl Phys Let, 2008, 93:
111501–11501-3
6 Zhang J L, Sun J, Wang D Z, et al. A novel cold plasma jet generated by capillary atmospheric DBD discharge. Thin Solid Film, 2006,
506–07: 404
7 Dorai R, Kushner M J. A model for plasma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us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discharges. J Phys D: Appl Phys,
2003, 36: 666–85
8 Mariotti D. Nonequilibrium and effects of gas mixtures in an at mospheric microplasma. Appl Phys Lett, 2008, 92: 151505–51505-3
9 Chu P. Plasma-treated biomaterial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7, 35: 181–87
10 Dorai R, Kushner M J. A model for plasma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us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discharges. J Phys D: Appl Phys,
2003, 36: 666–85
11 Chu P. Plasma-treated biomaterial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7, 35: 181–87
12 Ostrikov K N, Kumar S, Sugai H. Charging and trapping of macroparticles in near-electrode regions of fluorocarbon plasmas with negative
ions. Phys Plasmas, 2001, 8: 3490–497
13 Ostrikov K. Colloquium: Reactive plasmas as a versatile nanofabrication tool. Rev Mod Phys, 2005, 77: 489–11
14 Babayan S, Jeong J, Tu V. Deposition of silicon dioxide films with an 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 jet. Plasma Sources Sci Technol, 1998,
7: 286–88
15 Mariotti D, Svrcek V, Kim D G. Slef-organized nanostructures on atmospheric microplasma exposed surfaces. Appl Phys Lett, 2007, 40: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10

1295


183111–83111-3
16 Lee M H, Park B J, Jin S H. Removal and sterilization of biofilms and planktonic bacteria by microwave-induced argon plasma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New J Phys, 2009, 11: 115022–15022-11
17 Chen C Y, Fan H W, Kuo S P. Blood clotting by low-temperature air plasma.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9, 37: 993–99
18 David B, MacNeil H S, Short R D. A cell therapy for chronic wounds based upon a plasma polymer delivery surface. Plasma Process
Polym, 2006, 3: 419–30
19 Monna V, Nguyen C, Kahil M. Sterilization of dental bacteria in a flowing N

22 postdischarge reactor.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2, 30:

1437–439
20 Kim G C, Kim G J, Park S R. Air plasma coupled with antibody-conjugated nanoparticles: A new weapon against cancer. J Phys D: Appl
Phys, 2009, 42: 032005
21 Laroussi M. Sterilization of contaminated matter with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IEEE Trans Plasma Sci, 1996, 24: 1188–191
22 Fridman G, Peddinghaus M, Ayan H, et al. Blood coagulation and living tissue sterilization by floating-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ir. Plasma Chem Plasma Process, 2006, 26: 425–42
23 Wu S Q, Lu X P, Xiong Z L. A touchable pulsed air plasma plume driven by DC power supply.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10, 38:
3404–408
24 Lu X P, Jiang Z H, Xiong Q. A single electrode room-temperature plasma jet device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ppl Phys Lett, 2008, 92:
151504–51504-3
25 Lu X P, Jiang Z H, Xiong Q. An 11 cm long atmospheric pressure cold plasma plume for applications of plasma medicine. Appl Phys Lett,
2008, 92: 081502–81502-2
26 Laroussi M, Lu X. Room-temperature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plume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ppl Phys Lett, 2005, 87: 113902–113902-3
27 Kolb J F, Mohamed A A H, Price R O. Cold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 plasma jet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Appl Phys Lett

, 2008, 92:

241501–41501-3
28 Honga Y C, Uhm H S. Microplasma jet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ppl Phys Lett

, 2006, 89: 221504–21504-3

29 Xu G M, Ma Y, Zhang G J. DBD plasma jet in atmospheric pressure argon.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8, 36: 1352–353
30 Herrmann H W, Henins I, Park J. Decontamination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arfare (CBW) agents using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APPJ). Phys Plasmas, 1999, 6: 2284–289
31 Lee M H, Park B J, Jin S C. Removal and sterilization of biofilms and planktonic bacteria by microwave-induced argon plasma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New J Phys, 2009, 11: 115022
32 Ayan H, Fridman G, Staack D. Heating effect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 for direct medical Treatment.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9,
37: 113–20
33 Erofeev M V, Kieft I E, Sosnin E A. UV excimer lamp irradiation of fibroblasts: The influence on antioxidant homeostasi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6, 34: 1359–364
34 Lerouge S, Wertheimer M R, Yahia L H. Plasma sterilization: A review of parameters, mechanisms, and limitations. Plasmas Polym, 2001,
6: 175–88
35 Soloshenko I A, Tsiolko V V, Khomich V A, et al.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products in low-pressure glow discharges. Plasma Phys Rep,
2000, 26: 792–00
36 Birmingham J G. Mechanisms of bacterial spore deactivation using ambient pressure nonthermal discharge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4,
32: 1526–531
37 Wang S, Schulz-von der Gathen V, Dobele H F. Discharge comparison of nonequilibrium atmospheric pressure Ar/O

2 and He/O2 plasma

jets. Appl Phys Lett, 2003, 83: 3272–274
38 Hury S, Vidal D R, Desor F, et al. A parametric study of the destruction of Bacillus spores in low pressure oxygen-based plasmas. Lett
Appl Microbiol, 1998, 26: 417–21
39 Philip N, Saoudi B, Crevier M, et al.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UV photons and oxygen atoms in plasma sterilization at reduced gas pressure:
The case of N

2O2 mixture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2, 30: 1429–436

40 Sosnin E A, Stoffels E, Erofeev M V. The effects of UV irradiation and gas plasma treatment on living mammalian cells and bacteria: A
comparative approach.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4, 32: 1544–550
41 Soloshenko I A, Tsiolko V V, Khomich V A.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products in low-pressure glow discharges. Plasma Phys Rep, 2000,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96


26: 792–00
42 Dobrynin D, Fridman G, Friedman G.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direct plasma interaction with living tissue. New J Phys,
2009, 11: 115020
43 Lu X P, Ye T, Cao Y G. The roles of the various plasma agents in the inactivation of bacteria. J Appl Phys, 2008, 104: 053309–53309-5
44 Lee H W, Kim G J. Tooth bleaching with nonthermal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 Endod, 2009, 35: 587–91
45 Imlay J, Chin S, Linn S. Toxic DNA damage by hydrogen peroxide through the Fenton reac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 Science, 1988, 240:

640–42
46 Henle E S, Linn S. Formation, prevention, and repair of DNA damage by iron/hydrogen peroxide. J Biol Chem, 1997, 272: 19095–9103
47 Laroussi M, Richardson J P, Dobbs F C.

Effects of nonequilibrium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s on the heterotrophic pathways of bacteria

and on their cell morphology.

Appl Phys Lett, 2001, 81: 772–74

48 Laroussi M, Minayeva O, Dobbs F C. Spores survivability after exposure to low-temperature plasma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6, 34:
12531256
49 Fridman G, Brooks A D. Compariso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non-thermal 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 on bacteria. Plasma
Process Polym, 2007, 4: 370–75
50 Sladek R E J, Stoffels E. Deactiv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by the plasma needle. J Phys D: Appl Phys, 2005, 38: 1716–721
51 Chalise P R, Perni S, Shama G. Lethality mechanisms in escherichia coli induced by intense sub-microsecond electrical pulses. Appl Phys
Lett, 2006, 89: 153902–53902-3
52 Deng X T, Shi J J, Kong M G. Physical mechanisms of inactivation of bacillus subtilis spores using cold atmospheric plasma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6, 34: 1310–316
53 Perni S, Deng X T, Shama G. Modeling the inactivation kinetics of bacillus subtilis spores by nonthermal plasma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6, 34: 1297–303
54 Xiong Z, Lu X P, Feng A. Highly effective fungal inactivation in He+O

2 atmospheric-pressure nonequilibrium plasmas. Phys Plasmas,

2010, 17: 123502–23502-6
55 Cheng C, Liu P, Xu L. Development of a new atmospheric pressure cold plasma jet generator and application in sterilization. Chin Phys
Soc, 2006, 15: 15451549
56 Shi X M, Zhang G J, Yuan Y K. Research on the inactivation effect of low-temperature plasma on Candida Albicans

.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8, 36: 498–03
57 Sladek R E J, Filoche S K, Sissons C H. Treatment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biofilms with a nonthermal atmospheric plasma. Lett Appl
Microbiol, 2007, 45: 318–23
58 Abramzon N, Joaquin J C, Bray J. Biofilm destruction by RF high-pressure cold plasma jet.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06, 34: 1304–309

59 Lee M H, Park B J, Jin S C. Removal and sterilization of biofilms and planktonic bacteria by microwave-induced argon plasma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New J Phys, 2009, 11: 115022
60 Birmingham J G, Hammerstrom D J. Bacterial decontamination using ambient pressure nonthermal discharges.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00, 28: 51–5
61 Cvelbar U, Vuj

ǒsevičD, Vratnica Z. The influence of substrate material on bacteria sterilization in an oxygen plasma glow discharge. J

Phys D: Appl Phys, 2006, 39: 3487–493
62 Boudam M K, Moisan M, Saoudi B. Bacterial spore inactivation by 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UV
photons as obtained with the same gas mixture. J Phys D: Appl Phys, 2006, 39: 3494–507
63 Raballand V, Benedikt J, Wunderlich J. Inactivation of Bacillus atrophaeus and of aspergillusniger using beams of argon ions, of oxygen
molecules and of oxygen atoms. J Phys D: Appl Phys, 2008, 41: 115207
64 Kylián O, Rossi F. Sterilization and decontamination of medical instruments by low-pressure plasma discharges: Application of Ar/O

2/N2

ternary mixture. J Phys D: Appl Phys, 2009, 42: 085207
65 Kuo S P, Tarasenko O, Popovic S. Killing of bacterial spores contained in a paper envelope by a microwave plasma torch.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06, 34: 1275–280

66 Goree J, Liu B, Drake D. Killing of S. mutans bacteria using a plasma needl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06, 34:

1317–324
67 Rice J K, Ewell M. Examination of peak power dependence in the UV inactivation of bacterial spore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1, 67:
5830–832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10

1297


68 Xiong Z, Du T, Lu X. How deep can plasma penetrate into a biofilm? Appl Phys Lett, 2011, 98: 221503
69 Xu L, Zhang R, Liu P. Sterilization of E. coli bacterium with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surface barrier discharge. Chin Phys Soc, 2004, 13:
914–18
70 Fridman G, Shereshevsky A. Floating 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in air promoting apoptotic behavior in melanoma skin
cancer cell lines. Plasma Chem Plasma Process, 2007, 27: 163–76
71 Kim J Y, Kim Sung-O, Wei Y. A flexible cold microplasma jet using biocompatible dielectric tubes for cancer therapy. Appl Phys Lett,
2010, 96: 203701–03701-3
72 Stoffels E, Kieft I E, Sladek R E J. Superficial treatment of mammalian cells using plasma needle. J Phys D: Appl Phys, 2003, 36:
2908–913
73 Zhang X H, Li M J, Zhou R L. Ablat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 in vitro by a plasma needle. Appl Phys Lett, 2008, 93: 021502–21502-3
74 Kim Chul-Ho, Kwon S, HoonBahn J. Effects of atmospheric nonthermal plasma on inva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Appl Phys Lett,
2010, 96: 243701–43701-3
75 Lee H J, Shon C H, Kim Y S. Degradat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of G361 melanoma cells by a non-thermal atmospheric pressure
microplasma. New J Phys, 2009, 11: 115026
76 Yan X, Zou F, Zhao S S. On the mechanism of plasma inducing cell apoptosi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10, 38: 2451–457
77 Kim G J, Kim W, Kim K T. DNA damage and mitochondria dysfunction in 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nonthermal air plasma. Appl Phys
Lett, 2010, 96: 021502–21502-3
78 Vandamme M, Robert E, Pesnel S. Antitumor effect of plasma treatment on U87 glioma xenografts: Preliminary results. Plasma Process
Polym, 2010, 7: 264–73
79 Kalghatgi S, Friedman G, Fridman A.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is enhanced by low dose non-thermal plasma through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release. Ann Biomed Eng, 2010, 38: 748–57
80 Yildirim E D, Ayan H, Vasilets V N. Effect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on the attachment and proliferation of osteoblasts
cultured over poly(e-caprolactone) scaffolds. Plasma Process Polym, 2008, 5: 58–6
81 Kieft I E, Broers J LV, Caubet-Hilloutou V. Electric discharge plasmas influence: Attachment of cultured CHOK1cells. Bioelectromagn,
2004, 25: 362–68
82 Kieft I E, Kurdi M, Stoffels E. Reattachment and apoptosis after plasma-needle treatment of cultured cells.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06,

34: 1331–337
83 Kieft I E, Darios D. Plasma treatment of mammalian vascular cells: A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05, 33: 771–75

84 Stoffels E, Sakiyama Y, Graves D B. Cold atmospheric plasma: Charged spec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cells and tissue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8, 36: 1441–457

85 Stoffels E, Roks A J M, Deelman L E. Delayed effects of cold atmospheric plasma on vascular cells. Plasma Process Polym, 2008, 5:
599–05
86 Kalghatgi S U, Fridman G, Cooper M. Mechanism of blood coagulation by nonthermal atmospheric pressur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07, 35: 1559–566

87 Deng X T, Shi J J, Chen H L. Protein destruction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s. Appl Phys Lett, 2007, 90: 013903–13903-3
88 Yan X, Zou F, Lu X P. Effect of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nonequilibrium plasmas on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of plasmid DNA. Appl
Phys Lett

, 2009, 95: 083702–83702-3

89 Li G, Li H P, Wang L Y. Genetic effects of radio-frequency, atmospheric-pressure glow discharges with helium. Appl Phys Lett, 2008, 92:
221504–21504-3
90 Yasuda H, Miura T, Kurita H.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DNA damage in bacteriophages inactivated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cold plasma.
Plasma Process Polym

, 2010, 7: 301–08

91 Sladek R E J, Stoffels E, Walraven R. Plasma treatment of dental cavities: A feasibility study.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04, 32:

1540–543
92 Goree J, Liu B, Drake D. Killing of S. mutans bacteria using a plasma.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06, 34:1317–324

93 Whittakera A G, Grahama E M, Baxter R L. Plasma cleaning of dental instruments. J Hosp Infect, 2004, 56: 37–1
94 Lu X P, Cao Y G, Yang P. An RC plasma device for sterilization of root canal of teeth.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9, 37: 668–73
95 Lu X, Xiong Z, Zhao F. A simple atmospheric pressure room-temperature air plasma needle device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ppl Phys
Lett

, 2009, 95: 181501–81501-3

熊紫兰等

: 等离子体医学

1298


96 Zhou X C, Xiong Z L, Cao Y G.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n atmospheric-pressure room-temperature plasma in a simulated root-canal
model infected with enterococcus faecalis. IEEE Trans Plasma Sci

, 2010, 38: 3370–374

97 Lloyd G, Friedman G, Jafri S. Gas plasma medical uses and developments in wound care. Plasma Process Polym, 2010, 7: 194–11
98 Nosenko T, Shimizu T, Morfill G E. Designing plasmas for chronic wound disinfection. New J Phys

, 2009, 11: 115013

99 Daeschlein G, Woedtke T, Kindel 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against relevant wound pathogens in vitro
on a simulated wound environment. Plasma Process Polym, 2010, 7: 224–30
100 Babaeva N Y, Kushner M J. Intracellular electric fields produced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treatment of skin. J Phys D: Appl Phys,
2010, 43: 185206
101 Haddow D B, MacNeil S, Short R D. A cell therapy for chronic wounds based upon a plasma polymer delivery surface. Plasma Process
Polym, 2006, 3: 419–30
102 Lianga H, Shia B, Fairchild A. Applications of plasma coatings in artificial joints: An overview. Vacuum, 2004, 73: 317–26
103 Gray J E, Norton P R, Griffiths K.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a biomedical poly(ether)urethane by a remote air plasma. Appl Surf Sci

, 2003,

217: 210–22
104 Griesser H J, Hartley P G, McArthur S L.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protein resistance of nano-scale polysaccharide coatings. Smart Mater
Struct, 2002, 11: 652–61
105 Raiser J, Zenker M.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for open surgical and endoscopic applications: State of the art. J Phys D: Appl Phys, 2006,
39: 3520–523
106 Baxter Helen C, Campbell G A, Richardson P R. Surgical instrument decontamination: Efficacy of introducing an argon: Oxygen RF
gas-plasma cleaning step as part of the cleaning cycle for stainless steel instruments. IEEE Trans Plasma Sci, 2006, 34: 1337–344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