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 2013

人的感、知觉特征及错构和同构现象

一、摄影是在心理活动背景下完成的
摄影艺术是参天艺术大树中晚生的一棵新枝,同其他艺术一样,属于精神现象。摄影作的总体过程(包括摄影的后期制作)几乎全部都是在大脑制约下进行的,都是在心理活动下完成的。摄影与心理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罗丹说:“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布勒松讲:“对于摄影学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观察生活,怎样把对生活的感觉表现出来。”这里所说的:发现(美)、观察,属于人心理活动的哪一部分呢?
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人心理的分为:.一、基本心理活动:包括1、认识活动(感觉、知觉、注意、观察,记忆、思维、学习、智力等);2、情感活动(情绪、情感);3、行为、意志活动。二、个性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价值心理等。
除摄影技能外,人与人在以上心理两方面的差异,均会影响到摄影的观察、取材、审美......;包括摄影创作的唤起、冲动;前期,甚至后期处理;以及是否能持续地保持热诚的摄影创作活动(审美疲劳问题)等都与心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二、了解人的感、知觉特征及错构和同构现象
一切心理活动的起源是感知觉。人透过感官接受感知外界的信息,为进一步的心理提供原始资料,因为注意了,再而进入记忆,记忆中的东西提取出来,再进行想象(想象是在(充分的)观察后的心理活动)、从而对其中的内容再思考(思维: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进而产生和诱发出情绪、情感、想法或理念;再而是人的基本和高级的需求-动机-追求-达到目标、满足,(反之:失望);以致于去爱或恨;或升华为情操:或达到自我价值实现。摄影的过程也无外乎是如此。

人常常是以知觉的形式来接受事物的。总是对事物的各种个别感觉信息综合起来,并据经验来印证当前事物。一般知觉心理(包括生理)的4个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长(定)性)和复杂知觉(深度、运动和时间)无时不在影响着人对事物的感知和观察。
错构和同构在知觉中是普遍的现象,是产生视觉误差的重要因素。摄影艺术是视觉艺术,摄影人对知觉特性,错构和同构现象的了解是对视觉艺术的基础,也是可利用其规律,产生微妙的、千奇变化视觉效果的奥妙之处,或是使人百思不解之处!

美国第一夫人博德.约翰逊夫人与一议员夫人(1963)年两人共用一人头的照片;艾斯切尔不可能的盒子;《平凡而神奇花瓶》的秘闻,以及中国古时的《五子十童图》,都是趣味十足而又实在的知觉特性,是错构和同构以及光影作用现象的典型案例。
6.jpg

(美国第一夫人博德.约翰逊夫人与一议员夫
人(1963)年两人共用一人头的照片)

7.jpg

(平凡而神奇花瓶)
8.jpg

(五子十童图)
在人的更复杂知觉——社会知觉影响下,在整合心理定势(第一映像、近因效应、光环和社会刻板效应)影响下,在认识习惯影响下,通常人们将事物分成各种要素来记忆,记存的不是完整的影像,即便是有最敏锐眼光和记忆的人,也无法真正还原一个事物的完整印象。而照片能完整记录事物的形象。传统思维和利益,使人只看到有联系(利益)的事物。而照片记录却本身无利益性。摄影人应对一般感知觉和社会知觉特征与现实不一致或扭曲的认知,对知觉特征及其转换有认识,这样更利于进一步的摄影创作打下基础。
1)、摄影中的知觉心理特征及其转换:
1)、立体与平面观的转换.
人常习惯立体地去感知外界,即便是看图(照片)也是以三维(透视定势)的视觉、表象、思维等去观察平面图片。人脑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将(包括非现实)信息合理化。
而摄影完成的照片特征是:呈显在照片上的事物已是平面图型,不再是立体、三维的图像。需要摄影人转换大脑心理知觉图式(透视定势)。人眼(眼观),现实是立体的,而相机摄影作品是平面。
2)、人、机视角的转换.
人眼的视角与标准镜头的视角大致相同,但与广角镜头、远摄镜头就大为不同。相机视角的不同不仅涉及视场范围的大小不同,而且引起前后景物成像大小的透视比例不同,或压缩、或变形、或夸张等不同的照片效果。此法在摄影中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3)、人、机色彩感受的转换.
面对可见光、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高色温、低高色温,人眼有视觉限制。人眼视觉对景物色彩敏感,而黑白胶片对景物色彩只“看到”浓淡不同的灰调。人眼视觉对光线色温变化不敏感,而彩色胶片(相机)则对光线色温变化十分敏感。如:早晨、傍晚,低光线时,低色温,人眼难识别,但相机的色温性能却能识别,并能控制,可表现在照片上,当然人的大脑就色温知识能预测色温在照片上的效果。
4)、错构和同构,选择性的转换.
相机的“视觉”非人调控下对取景框中的景物无法再进行选择,总是在胶片上和盘托出,把所有景物压缩在二维平面通通呈现。而人眼对取景框内的景物,有强烈的选择性,人总是注视最感兴趣部分而忽视其他。原以为感兴趣、精彩的部分以被自己拍到,但没想到常会有错构和同构现象出现,而摄影人最初并不察觉。如:一些不适当的背景、难看、前后重叠的景物,一棵树正好从妙龄少女头上长出等错构和同构问题,照片并不是当初所想要的景像。多注意对拍摄对象上、下、左、右关系,是增强还是减弱了对象的效果,注意人、机选择性
的转换。相机可在人的调控下重新对景物进行选择,对焦,适当调整、避开错构和同构的可能,注意选择性的转换.
5)、综合与单一的转换相机摄影视觉是单一的,没有听觉、嗅觉、触觉,人对被摄对象的感觉,往往不是单一视觉感受,是综合的感觉。人的感官获得“印象是重新组合”,并且受其他感觉补充、加强或冲击、或削弱。人的接受传递信息通道,过程都会受到干扰。(有称之为“噪音”干扰)。
如:清晨公园里,清醒的空气,扑鼻的花香(嗅觉)、凉爽的微风(触觉);动听的鸟语(听觉)等,包括心情都会增强人视觉的美感。但是:鸟语花香时声音是不能直接出现在在照片上,是人在看照片时的联想,而在大脑呈现了“鸟语花香”。反之,当嗅觉、触觉、听觉等受到冲击、反感时,也会削弱人的视觉效果,美景也无味了。许多摄影人就能可因感官或心情的变化使得摄影活动加强或明显索然无味。在拍摄动人题材之前,应清晰察觉并抑制视觉以外的各种感觉,注意观察题材中有多少成分是相机可以记录下来的,特别需要注意视觉的成分与分布是否仍有意义,是否值得拍摄。
6)、局限性与能动性的转换
人眼有局限性:太近、太远、太亮、太暗看不清;无法选择景物清晰范围,无法客观“自动对焦”,但人眼睛在观看时都是“自动对焦”的(心理的层面)。而相机摄影视觉在人调控下能达到,有能动性,可记录到远处、人眼看不到、太暗(长时曝光)的微观在照片上。可选择清晰范围;可让从近至远的景物都清晰;可突出主要,虚化次要。可把景物在照片成像上拉近,推远,以致变形等。人眼却不能办到这些。
充分地认识人的感、知觉特征及错构和同构现象,认识人、机对景物感知的差异,是进一步摄影创作的基础。也可能是认识缺陷作品原因的途径之一。
三、看与观察的心理差异
审美心理差异亚当斯讲:"我接触摄影是基于我对环绕在四周的细微景观的信仰。"视力正常的人都会随时看身边之物,而不一定是在观察,对摄影人来说需要随时对身边的事物给予留意,留意就是观察
1)、看与观察心理差异:
看:可以是被动或主动去看(注意);如是被动去看,不具有观察的核心实质。
观察:首先是主动去注意,并是: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去注意(去看),去对事物仔细感知。还可能要进行比较,(或鉴别),已至进一步归类,分析,进入到人的高级思维活动。
观察是在感知、注意、产生知觉留下印象,并有记忆唤起、经验的再现下才能实现。观察受人的知觉、注意力、意志、情感、情绪、思维、想象力、人格的问题等因数的影响。可以宏观、微观观察;也可以科学、艺术观察(艺术观察有解释为:是对事物本质知觉、心灵上对生活事实的艺术性本质的把握)。
2)、摄影人的观察(知觉/注意)定势和审美差异
人的感官中视觉、听觉最具有审美感,特别是视觉,所有达芬奇说:眼睛是其他一切感官的统治者。摄影属于最典型的视觉艺术,是审美评价活动,是审美主客、体双向交流的过程。
大千世界的客体向摄影人提供各种生活信息,摄影人把许多生活画面印入心里,并把他、
她、它、记录在照片中,在这一活动中摄影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愿望、理想以及气质等外射到对象上面,用全部身心去观察、融合对象,最后达到物我无间的契合。正如罗丹的观点:“最纯粹的杰作是这样的,不表现什么的形式、线条和颜色再也找不到了,一切都化为思想和灵魂。”
摄影人看(注意)啥,拍什么,是同摄影人长期形成的、较稳定的审美意识、美学理念紧紧相连。不同文化、心理、审美注意决定了摄影人的观察(知觉/注意)定势。主要受摄影人个人因素的影响:如:早期经验、需要、动机、情绪、心境、价值心理(观)、信仰、文化、修养、人格等等。
人与人存在很大的审美差异,对美、丑评价的差异。自然中的美、丑,不等同于艺术中的美、丑。有时自然中越是丑的,可能在艺术中越是美。丑在艺术创作中有时有特殊的作用。如罗丹的雕塑:《年老的妓女》(欧米哀尔)表现的年老妓女象一束老干柴,干瘦的乳房、满是皱纹的肚子,干筋暴露的大腿,象一具木乃伊。显然她年轻时的美貌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是一幅几近骷髅像。然而法国艺术评论家葛赛尔赞赏这个作品是“啊!丑得如此精美。”《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摩多形象很丑,但他打动了无数观众。丑到极处,就是美到
极处。美、丑的应用摄影作品中也不少见,需根据表现目的而定,表现肯定:以丑反映美或间接肯定美,衬托美;表现否定:如贪官污吏...;表现瞬间丑(小孩子哭啼,流鼻涕,挤眼弄嘴等),表现表现幽默、滑稽、讽刺等特殊效果。
因审美选择角度不同、时段不同和选择关注不同,选择关注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解海龙:关注留守儿童/希望工程问题。王久良关注:《垃圾围城》,关注京城垃圾围城和拾荒现象。原创作《藏族新一代》的周春芽后来对绿狗系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创作。他们的审美选择和表现形式有明显差异,并且他们本身前后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人们倾向于看见以前看见过的东西,以及看见最适合人当前对于世界所全神贯注的和定向的东西。”(心理学家克雷奇(美)语)“人与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孔,实际上时长在自己的心灵上,只能看见各自心灵所给予他们的那个世界。”(作家.张洁《方舟》中语)。
摄影人常说的视觉中心、趣味中心其心理学实质是:摄影人心理中的知觉和注意定势;主体审美、注意指向性。每个摄影人都自觉、不知觉受知觉、注意定势内在引导,向既定方向运动。所以说:1、摄影不纯碎是现象记录,选择总是发生;2、知觉、注意定势具有恒长性、规律性;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可变性;3、需要就自身知觉、注意定势予提醒而顺势利导,发挥创作自由与主动性。
摄影人的知觉、注意定势和审美选择等(可统称为认识、观验)思想的变化不是一夜之间会巨变的,有一个渐变、积累的过程,正如姜胜利所言:“摄影的思想需要等待”。摄影的影像随处可拍,摄影的思想则需要等待,等待生活的积累和灵魂的酝酿。摄影最终是让观者看的,是表现你怎么看世界的。也就是摄影人个性的视点、独特的审美方式的再现。
3)、观察的心理影响及调试
1)、心理烦恼的影响:是观察的最大心理影响,也是最难克服的障碍。浮躁、情绪不稳也属于此。
2)、事物的各种刺激物因素太多的影响:首先是因素太多干扰观察,在摄影中常常会面对丛多的摄影因素(如人头涌动的车站,拥挤的市场)时,不知从哪下手;或是拍出照片后,发现并没有当初预感的效果,而是画面因素太多,无从找到所谓“趣味中心”。为了观察不得不除去大部分刺激,只选择一小部分刺激因素,并加以组织,取舍,而不是观察所有的东西。
3.人的定式心理影响:一旦人对生活有了固定的看法,便墨守成规地接受现实,很少努力再认识已被忽视的刺激因素所存在的价值,只要旧的刺激因素仍存在,就不太愿去发现新的刺激。有时定式心理是十分潜在的,原有的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分析等心理定式模式会在我们毫无察觉下已瞬间完成对当前的观察、选择,审美等,以致引发情绪的变化或已有行动的进行。摄影人需要审视自己原有的定式心理,对摄影活动的正、负性影响,如前所说:而顺势利导,发挥创作自由与主动性。
4)、熟悉心理的影响:熟悉无风景是很常见的现象,平时人们解释为审美疲劳。人的心理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平时生活中油盐柴米;上、下班;东方人一色的黑发;平淡的生活,......会使我们对自己身边的人、物、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偶尔休假、外出归来发现原有事物有些新鲜样,然而新鲜感多很快而过,又将一切如故。所以摄影人有时待不了几天,又被熟悉而无风景的心理状态而煎熬......
能有机会遇见和参与到重大题材的活动是人生的机遇,然而身边熟悉的,平淡的人、事、物,对有心或是独具慧眼的摄影人来说却同样是有创作价值、有意义的,或是产生有历史留存作品的重要源泉。君可见:于志新的《修牙》、《电器行》(第八届金像奖创作奖纪实类作品);宋刚明的《一条街的变迁》(历届金像奖优秀作品回顾展-纪实21世纪)等。
加拿大著名摄影艺术家弗里曼.帕特森讲:“要想观察和塑造完美形象的摄影师,必须认识到
常见事物的价值。观察的能力不会因为你离家的远近而有所提高。如你对每天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都熟视无睹,即便你到了摩洛哥的丹吉尔又能观察到什么呢?主题可以不同,但如你不能通过细心观察而领会主题的真谛,不会用照片表现它,无论你地处何方,也将一事无成。”
南方人和北方人都对对方的景物感兴趣,不正是“观察者身在其中,而旁观者身在境外”吗!
5)、文字概念心理的影响:成年后不再多用图画、想象、形象知觉去思维,而是用十分熟悉的文字方式,抽象知觉去思维。对能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急不可待的加以分类,使用事物的名称去思维,就很容易把原有固定的理验(定式心理)呈现在当前的主导意识中,从
而很难展开多道想象,从不同方位、不多角度,甚至完全新的形象知觉、形象思维去面对、审视、观察当前事物。
不用视觉观察,很可能很少、很难发现事物的多面性。
“为了观察,我们要忘记我们所观察的事物的名称”(画家莫奈语);“依靠这些定义,我们认识了每件事物,而不再是观察事物了。我们只相信酒瓶上的标签,而从不注意去品尝酒的滋味”(弗兰克语)。
摄影人需要留意原有的文字、概念心理的影响,照片所呈现形象知觉、形象思维才是最直接的,其他一切概念均只能内隐其中,延伸在外而已。观察,从最准确、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就是利用你的感官、智力和情感,用全部心身去观察主题。这样的名言是不都不提的:“善于观察并不能确保照片的完美无缺,但摄影的完美表现都离不开善于观察。”
6)、人眼和脑与相机对观察的影响:相机不能像人眼睛那样观察。因相机本身无经验可谈,也就谈不上选择,它将视野内的一切都拍摄下来,(纪录性无可指责)。然而多有人拍照后常惊奇的发现,相机表现的景物并非自己眼见、想要的景物,更准确的说并非本人原以为能看见的景物,加上了许多无关的景物。
人用感官和经验来观察景物、场面。人有概括力,人常不假思索的进行抽象、概括。人用眼看某一景物时,观察记录的仅是几个主要特征,实际是经脑调选出特征的那部分,呈现在人的意识心理中。人所意识到、需要的和重要的是挑选出的那一部分。但是有时人们以为我都看见了,我都记录下了,其实不然!此点与相机纪录性明显不同。
人对景物观察的心理目的是观察特征、而不是景物的全部。只有学会控制相机(包括其他器材和技巧),才可以拍摄出能够反映你所观察到的那一部分景物(再借使用相机的一系列技术,淡化、拉近、推进等等)的照片。此为摄影人需要了解的重要心理理念!
观察是获取感知的积极、主动、关键的环节,在进行拍摄前、拍摄时以及拍摄后期处理等先调整观察的心态(理)是摄影人必修课。调整情绪,清除心中杂念,使心情轻松一些,只有在此心态(理)下才能更准确的观察事物。
开拓思路,从多角度观察题材。要尽可能打破思路旧俗套。弗里曼.帕特森曾经使用:开拓思路摄影练习:让学生观察拍摄蜘蛛网;抛铁环定摄影范围:将铁环抛向空中,落地后铁环的圈内便成了每位学生研究自然和摄影的范围。他认为如不这样,自己选择地点,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原来认为合适的题材、概念来选择地点。就不能获得观察和拍摄事物经验的机会。让学生体会随机的价值。另安排拍摄熟悉物体如:拍鸡蛋;拍家中浴室等......
只有随观察能力提高,想象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向有效地表现主题,反映主题的拍摄目标靠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