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0, 2015

晶体的长程有序结构使其内能处于最低状态

玻璃化轉變是否是熱力學意義上的相轉變(参与讨论有奖)
作者: mengzhiyong  发布日期: 2006-6-30    查看数: 3191   出自: 网上读书园地


As yet, there are quite a lot debates for this issue. Is glass transition the first-order phase transiton, or the second-order phase transition, or just a simple kinetic phenomena(not a thermodynamic phase transition at all)? I believe it is just a simple kinetic phenomena, how do you think about it? I will give you my arguments if you provide your arguments for this issue.

到目前爲止,關於玻璃化轉變的實質還存在諸多爭論。有人認爲玻璃化轉變是一級熱力學相變,有人認爲是二級熱力學相變,還有人認爲玻璃化轉變不是熱力學意義上的相變,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動力學過程而已,即過冷液體的動力學鬆弛。我覺得玻璃化轉變就是一個簡單的動力學現象,你們認爲如何?

簡單說,一級熱力學相變中Gibbs自由能對溫度或者壓力的一階導數在相變點是不連續的,而對溫度或者壓力的二階導數在相變點是連續的。常見的例子很多,比如沸騰,熔化,升華,凝華,就屬於一級熱力學相變。二級熱力學相變中Gibbs自由能對溫度的一階和二階導數都是不連續的,比如水在三相點液態和氣態之間的轉變。

大家可以參考這個網葉簡單復習一下:http://www.udel.edu/pchem/C443/Lectures/Lecture22.pdf

小弟本意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湊湊熱鬧,絕非來此賣弄半吊子英文或者所謂高深學問。大家有興趣就湊湊熱鬧,沒興趣就當沒看見吧
【论坛浏览】 【我来说两句】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相关评论
作者: 长歌-废墟 发布日期: 2006-6-30
  mengzhiyong兄,对不起,我英语水平还不足以让我写出像你一样的流利英语,所以只能写中文,至于是一级还是二级相变或者不是thermodynamic phase transition ,让我先复习一下统计物理再表达我的观点吧,欢迎任何会员参加讨论
作者: mengzhiyong 发布日期: 2006-7-01
长歌-废墟, I am sorry, because now I am in my research laboratory, no Chinese input system available, so I have to input English. I hope we enjoy the discussion and build up our friendship in the forum. Enjoy reading and thinking!
作者: 草民一丁 发布日期: 2006-7-01
为什么要讨论玻璃的相变? 仅仅是兴趣, 还是有什么其它意义?



乡下人无知, 恕罪则个
作者: lkvc 发布日期: 2006-7-01

QUOTE:
引用第3楼草民一丁2006-07-01 07:59发表的“”:

为什么要讨论玻璃的相变? 仅仅是兴趣, 还是有什么其它意义?

不是玻璃的相变,而是玻璃态的相变,玻璃态与固态、液态、气态齐名,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作者: mengzhiyong 发布日期: 2006-7-01

QUOTE:
引用第4楼lkvc2006-06-30 19:02发表的“”:


不是玻璃的相变,而是玻璃态的相变,玻璃态与固态、液态、气态齐名,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多謝lkvc兄參與,和老兄的討論讓小弟受益匪淺。還請發表看法,一起討論。
作者: 草民一丁 发布日期: 2006-7-01
俺现在就是一张灰纸, 不再洁白, 却仍然可以往上写字. 玻璃态, 凝聚态, 的应用怎么个广泛法. 其应用与界定其相变的类别有什么重要意义? 哪位专家有空简洁明了地说说?
作者: mengzhiyong 发布日期: 2006-7-02

QUOTE:
引用第6楼草民一丁2006-07-01 09:39发表的“”:
俺现在就是一张灰纸, 不再洁白, 却仍然可以往上写字. 玻璃态, 凝聚态, 的应用怎么个广泛法. 其应用与界定其相变的类别有什么重要意义? 哪位专家有空简洁明了地说说?

老兄不必过谦,你这么说我不就成了一张鬼画符?:)玻璃态大概应该算是过冷的液体,其中的原子,分子,或者胶体粒子之类的微观或者介观粒子分布不存在长程有序,而可能只有局部有序,甚至完全无序。凝聚态相对比较简单,只要不是气态就算凝聚态。但不许和我提三相点是否是凝聚态,那你就是抬杠了:D
从咱们家的窗玻璃,到塑料盆,再到办公桌,几乎都是玻璃,这里是广义的啊,这够广泛吧。这么简单说吧,任何东西不是气态,晶态,液态,液晶态或者等离子态,那它就处于玻璃态,你想想你周围有多少玻璃态的东西吧,包括人身体就不严格的说也算是玻璃,或者准确点,有生命力的水凝胶。相变的研究,就是发现上述几种相态转变的条件和机制,晶态怎么转变成玻璃态,玻璃态怎么转变成液态,等等。通俗的说,这地球上一大批所谓物理学家,物理化学家的人就靠这个吃饭!
作者: lkvc 发布日期: 2006-7-02

QUOTE:
引用第6楼草民一丁2006-07-01 22:39发表的“”:
俺现在就是一张灰纸, 不再洁白, 却仍然可以往上写字. 玻璃态, 凝聚态, 的应用怎么个广泛法. 其应用与界定其相变的类别有什么重要意义? 哪位专家有空简洁明了地说说?

草民一丁兄提这么多问题,不好回答啊,我只好施腾挪大法,希望草民一丁兄经过熏陶后重新变回洁白洁白的大白纸。

聚合物的物理状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不同角度可分为相态和聚集态。

相态是热力学概念,由自由焓、温度、压力和体积等热力学参数决定。相态转变伴随着热力学参数的突变。相态的转变仅与热力学参数有关,而与过程无关,也称热力学状态。

聚集态是动力学概念,是根据物体对外场(外部作用)特别是外力场的响应特性进行划分,所以也常称为力学状态。力学状态涉及松弛过程,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聚合物在不同外力条件下所处的力学状态不同,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也不同。

聚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晶态、非晶态与液晶态。

聚合物晶态结构根据结晶条件不同,又可形成多种形态的晶体:单晶、球晶、伸直链晶片、纤维状晶片和串晶等。

聚合物非晶态结构是一个比晶态更为普遍存在的聚集形态,不仅有大量完全非晶态的聚合物,而且即使在晶态聚合物中也存在非晶区。非晶态结构包括玻璃态、高弹态(橡胶态)、粘流态(或熔融态)及结晶聚合物中的非晶区。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时存在一个突变区域,叫玻璃化转变区。玻璃态开始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emperature)。当温度继续升到足够高时,在外力作用下,聚合物完全变为粘性流体,其形变不可逆,这种力学状称为粘流态。高弹态开始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粘流温度,同样,也存在一个突变区域,称之为粘弹态转变区。

聚合物的液晶态是晶态向液态转化的中间态,既具有晶态的有序性(导致各向异性),又具有液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根据形成条件的不同分为:
  热致性液晶:受热熔融形成各向异性熔体;
  溶致性液晶:溶于某种溶剂而形成各向异性的溶液。

聚合物的各种形态的应用十分广泛,其晶态的典型应用为半导体集成电路,非晶态的应用见诸于各种已上市的新材料股份公司,液晶态的应用就更不用说了,什么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
作者: 草民一丁 发布日期: 2006-7-02

QUOTE:
老兄不必过谦,你这么说我不就成了一张鬼画符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楼主兄弟就别客气了. 既然老土接着回贴, 就是打算讨点儿真知卓见的. 你就当是个土财想投资材料产业, 需要些专业的咨询. (土财们是不大可能去啃教科书的. : ), 慷慨一回, 如何?

专业的水平怎么辨别? 深入浅出. 雅俗共赏. 俺所谓的"浅出"可不是模棱两可的泛泛而谈.

论坛里并不都是学理的, 如果兄们的理科贴既把概念说清楚了, 又没把学文的都吓跑....那可是......大大的公德.


两位的风格不同, 8过, 老学生不象小学生那么容易打发 :)

俺的问题是:"一級熱力學相變中Gibbs自由能對溫度或者壓力的一階導數在相變點是不連續的,而對溫度或者壓力的二階導數在相變點是連續的。常見的例子很多,比如沸騰,熔化,升華,凝華,就屬於一級熱力學相變。二級熱力學相變中Gibbs自由能對溫度的一階和二階導數都是不連續的,比如水在三相點液態和氣態之間的轉變。"
所讨论的是怎么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其意义的? 换种说法, 对于一级, 二级相变的严格届定在工程实践学中有什么用处?

.......这个问题是不是问的太外了? .........还是本着"没有愚蠢的问题"的态度, 多多包涵吧.
QUOTE:
聚合物的物理状态从热力学动力学不同角度可分为相态聚集态

相态是热力学概念,由自由焓、温度、压力和体积等热力学参数决定。相态转变伴随着热力学参数的突变。相态的转变仅与热力学参数有关,而与过程无关,也称热力学状态

聚集态是动力学概念,是根据物体对外场(外部作用)特别是外力场的响应特性进行划分,所以也常称为力学状态。力学状态涉及松弛过程,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聚合物在不同外力条件下所处的力学状态不同,表现出的力学性能也不同。

聚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晶态、非晶态与液晶态。

聚合物晶态结构根据结晶条件不同,又可形成多种形态的晶体:单晶、球晶、伸直链晶片、纤维状晶片和串晶等。

聚合物非晶态结构是一个比晶态更为普遍存在的聚集形态,不仅有大量完全非晶态的聚合物,而且即使在晶态聚合物中也存在非晶区。非晶态结构包括玻璃态、高弹态(橡胶态)、粘流态(或熔融态)及结晶聚合物中的非晶区。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时存在一个突变区域,叫玻璃化转变区。玻璃态开始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emperature)。当温度继续升到足够高时,在外力作用下,聚合物完全变为粘性流体,其形变不可逆,这种力学状称为粘流态。高弹态开始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称为粘流温度,同样,也存在一个突变区域,称之为粘弹态转变区。

聚合物的液晶态是晶态向液态转化的中间态,既具有晶态的有序性(导致各向异性),又具有液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根据形成条件的不同分为:
热致性液晶:受热熔融形成各向异性熔体;
溶致性液晶:溶于某种溶剂而形成各向异性的溶液。

兄的施腾挪大法是挺清楚. 只是, 老土已然一头扎进地里, 要挪出来, 难:)

现在想来, 对于'一级, 二级相变的严格届定"大概可以帮助在电脑里构筑模拟这一过程的模型. 除此之外, 俺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其它功用(当然, 不包括让物理化学家们有饭吃 )
作者: mengzhiyong 发布日期: 2006-7-03
关于草民兄的一二级热力学相变的实际应用问题,我还真没仔细考虑过,可能和我从来不重视应用有关吧 。我的感觉应该像牛顿第二定律,当年牛顿发表“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的时候,也没有预见到那么多后来的实际应用,比如加速度的计算,弹道的计算等等。我只是觉得,玻璃化转变本身在高分子领域尚是一个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看看各位都是什么看法?
共有评论数 27/每页显示数 10 <<  [1] [2] [3]





博文

物质的状态知多少?

已有 2708 次阅读 2011-10-15 04:5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物态 生命 信息 物质状态
物质状态(state of matter)
物质状态是指一种物质出现不同的相简称为物态物态变化称为相变自然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大量微观粒子构成的常见的物态有固态液态气态这里本人整理了一些已知的物质状态分享与此。


 
基本物质状态

固态solid state粒子(包括离子、原子或者分子)都是紧密排列,短程有序(short range order)。粒子之间有很强的吸力,所以只能在原位震动。因而令固体拥有稳定、固定形状和固定容量的特性,只有因施力而切断或打碎时才可改变它的形状。从宏观上讲,是指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的物体,从微观上讲,是指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则周期性、对称性地排列,在晶体固体中,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以三维空间的结构排列,而同一种物质可以排列成不同形式晶体结构
 

液态( liquid state在温度和气压是常数的情况下,液体的容量是固定的。内分子(内原子或者内离子)之间的力仍然不可忽略,但分子有足够的能量,因而可以有相对运动,结构亦是流动的。从宏观上讲,是指具有一定的体积,不容易被压缩,但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够流动的物体。从微观上讲,组成物质的微粒(以下简称为分子)相互间也有较强的作用力,分子的排列情况更接近于固体,只是它们的有规则排列局限于很小的区域内(约在107m的范围内),而众多的这些小区域之间则是完全无序地聚合在一起。
 
气态gas state分子拥有足够多的动能,因而内分子力的影响相对减少(对于理想气体会是0),分子之间的距离亦较远短程无序range disorder,长程也无序Long-range disorder。从宏观上讲,是指既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体,它总是充满整个容器,很容易被压缩。从微观上讲,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很小,除了在相互发生碰撞或与器壁发生碰撞以外,气体分子的运动近似地可以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直到与其他分子或器壁发生碰撞为止,因此气体总是充满整个容器。
 
field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能传递实物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形式的主要特征在于场是弥散于全空间的比如电场、引力场磁场等等。场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一些定义在全空间的量描述〔例如电磁场的性质可以用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或用一个三维矢量势A(X,t)和一个标量势嗘(X,t)描述〕。这些场量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描述场的运动。
 
真空态(vacuum):真空是一种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状态,是一种物理现象。在真空中,声音因为没有介质而无法传递,但的传递却不受真空的影响。目前在自然环境里,只有外太空堪称最接近真空的空间。


低能量物质状态 


晶态(crystalline state): 固态物体存在的占主导地位的形态,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长程有序(long range order ),并成周期性重复排列,具有各向异性(anisotropy)。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晶体的长程有序结构使其内能处于最低状态,晶态物质按其晶体结晶过程中的宏观聚集状况及晶粒粒径,有单晶、双晶(孪晶)、多晶(粉晶)、微晶等存在形态的区分。
 
准晶态(quasicrystaline state ,亦称为拟晶mimetic crystal ,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在准晶的原子排列中,其结构是长程有序的,然而又不具有晶体所应有的平移对称性,因而可以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宏观对称性。普通晶体具有的是二次、三次、四次或六次旋转对称性,但是准晶的布拉格衍射图具有其他的对称性,例如五次对称性或者更高的六次以上对称性。

 
液晶态(liquid crystalline state 又称介晶相(mesomorphic phase)拥有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有序排列的特征。介于结晶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形态,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既不同于固态、液态,又不同于气态的特殊物质态,它既具有各向异性的晶体所特有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由于液晶态物质特殊的微观结构,因而呈现出许多奇妙的性质,如光学透射率、反射率、颜色等性能对外界的力、热、声、电、光、磁等物理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
 
无定形态(amorphous state或称非晶拥有像液体一样的不规则结构,但由于分子间的运动相对不自由,因此通常纳入固体的类别。非晶态物质原子的排列具有近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状态非晶态固体宏观上表现为各向同性isotropy)。是其中的原子不按照一定空间顺序排列的固体,与晶体相对应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各向性。而非晶态固体由于长程无序而使其内能并不处于最低状态,故非晶态固体是属于亚稳相,向晶态转化时会放出能量。常见的非晶态固体有高分子聚合物、氧化物玻璃、非晶形玻璃(Amorphous glassy solid非晶形橡胶(Amorphous rubbery solid非晶态金属和非晶态半导体等。
 
非牛顿流体态(non-Newtonian fluid state部分液体属于非牛顿流体,黏度的大小受作用力和剪应力所影响。因此在某一个流动情况之下便变成无定形体。一个简单的示范是用玉米粉(在室温)的水下进行混悬,在静止的时候为液体状态,而受力时便好像固态的情况。这种性质称为剪应膨胀。相反的情况名为剪应收缩,水彩便有这种特性。
 

磁序状态(magnetic order state):在过渡金属的原子,因为有电子单独存在于原子轨域而且没有组成键,所以在净自旋不是0的情况下拥有净磁矩.有一部分固体,不同原子的磁矩都是有规则地排列,因此可以制造成亚铁磁体(ferrimagnetics)、磁铁(ferromagnet)和反铁磁体(antiferromagnet)
弦状网液态string-nets liquid state原子的这种状况显然是不稳定的排列,像液体一样,但仍有固定的总体格局,像一个固体。在正常的固体状态下,物质中的原子应以网状排列,因此对于任可一粒电子,它相邻的电子的自旋方向应与它自身相反。但在弦状网液态下,原子会以某种形式排列从而令到部分相邻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它的方向相同,因而出现一些独特的性质。有趣的是,这些特质对解释在基础情况下的宇宙中一些奇异现象有帮助。
 
软凝聚态(soft condensed state) ,或软物质,是指介于常见流体与固体之间的一类物质,涵盖了大量与日常生活和工业相关的各种不同系统,从聚合物到胶体,从液晶到表面活化剂,从肥皂泡到大分子溶液。软物质表现出与固体和液态不同的特性,它经常有更多丰富和多变的形貌,最突出的性质是它的自组织能力,理解这些体系的自组装和结构相变对新材料的制备和新结构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仅仅有相互作用还不能决定物质结构的最后状态。因此跟传统的流变学所研究的物质应该在很大程度上有所重叠,区别是流变学关注这类物质的力学行为,比如本构本构关系及力学表现,软凝聚态物质则更关注尺度效应、扰动/布朗运动对软凝聚态物质的影响和这类物质表现出的自组装(self-assembly)特性。
 
 

酯膜结构(Acetate membrane structure):是由台湾学者赵治宇在2004年所发现的新相态。是固态、液态、气态、液晶之外的第五种样态,酯膜结构和液晶一样具有柔性排列结构的特性,但分子间的连结程度又较液晶更小,与液体相同,因此物质可以像在液体中一样地通过酯膜结构的物质.
 
胶态(Colloid state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 dispersion)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另一种连续。分散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按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分为:气溶胶gasoloid如烟扩散在空气中液溶胶lyosolFe(OH)3胶体固溶胶solid sol 如有色玻璃、烟水晶
 

玻璃态(Glassy State:无定形态的一种,指组成原子不存在结构上的长程有序或平移对称性的一种无定型固体状态熔解时无明显的熔点,只是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软化,粘滞性减小,并逐渐过渡到液态。玻璃态也可以看成是保持液体结构的固体状态。
粉态(micromeritic state):粉体是无数个固体粒子集合体的总称。粒子是指粉体中不能再分离的运动单位。但习惯上,将≤100μm的粒子叫“粉”,>100μm的粒子叫“粒”。通常说的“粉末”、“粉粒”或“粒子”都属于粉体学的研究范畴。将单一结晶粒子称为一级粒子(primary particle),将一级粒子的聚结体称为二级粒子(second particle)。由范德华力静电力等弱结合力的作用而发生的不规则絮凝物(random floc)和由粘合剂的强结合力的作用聚集在一起的聚结物属于(agglomerate)二级粒子。
 
纳米态(nanometer state) 物质构成的过程中在纳米尺度下隔离出来的几个、几十个可数原子或分子,显著地表现出许多新的特性。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以及其特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纳米效应就是指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的尺度里,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内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技术,以控制单个原子、分子来实现特定的功能,利用电子的波动性来工作的,包括分子纳米技术、纳米级微加工技术、生物纳米技术。
 
超玻璃super glass超玻璃同时拥有超流体和冷冻晶体结构的特性,是一种新研发的物质状态。
塑性晶态(Plastic crystal固体分子有固定位置,但保留了组成分子自由的旋转。
 
 


超低温物质状态

超临界态(Supercritical state物质的压力和温度同时超过它的临界压力(pc)和临界温度(Tc)的状态,或者说,物质的对比压力(p/pc)和对比温度(T/Tc)同时大于1的状态称为该物质的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流体,在超过临界点的温度及压力时,出现液体,气体无法区分的物质状态,通常有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氧化二氮(N2O)、乙烯(C2H4、三氟甲烷(CHF3)等。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兼有气 液两相的双重特点,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其密度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且与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出成比例,故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改变物质的溶解度。超临界流体已用于药物的提取合成分析及加工。
 
凝聚态(condensed state ),指的是由大量粒子组成,并且粒子间有很强相互作用的系统。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凝聚态物质。固态和液态是最常见的凝聚态。低温下的超流态,超导态,玻色- 爱因斯坦凝聚态,磁介质中的铁磁态,反铁磁态等,也都是凝聚态。 凝聚态物理学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研究由大量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组成的凝聚态的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的一门学科。凝聚态物理是以固体物理为基础的外向延拓。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对象除晶体、非晶体与准晶体等固相物质外还包括从稠密气体、液体以及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各类居间凝聚相,例如液氦、液晶、熔盐、液态金属、电解液、玻璃、凝胶等。
 
超导态( superconductive State):超导态是一些物质在超低温下出现的特殊物态。在一定的临界温度(critical temperature)下失去电阻因为超导体拥有零电阻的物质,所以可以有完美的导电性。当它处在外加磁场中,会对磁场产生的微弱排斥力,这种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或者完美的抗磁性。超导磁铁在核磁共振成像机中用作电磁铁。超导现象是在1911年发现,在往后的时间只知部分金属和合金在绝对温标30度之下拥有这种特性。直到1986年,在一些陶瓷的氧化物中发现一种名为高温超导电性的特质,而这种物态出现的温度已提高到绝对温度164度。

超流体态(hyperfluid state当接近绝对零度时,部分液体会转变成另一种的液体状态名为超流体,它的特点是黏度值是零(有无限的流动性)。如果将超流体放置于环状的容器中,由于没有摩擦力,当容器中的超流体被搅拌后,它将永久地保持旋涡形状,永无止尽地流动。它能以零阻力通过微管,甚至可以沿着容器的一边向上蔓延并高出容器的顶端向上出而逃逸。这是在普通液体中无法看到的现象研究人员利用—4和氦—3首次发现两种超流体此时,氦气可以在容器中不断流动,并可对抗地心吸力。液氦在极低温下会形成一种完全无摩擦的流体。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ose-Einstein condensate 1924年玻色和爱因斯坦就从理论上预言存在另外的一种物质状态——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即当温度足够低、原子的运动速度足够慢时,它们将集聚到能量最低的同一量子态。此时,所有的原子就象一个原子一样,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质。当原子有非常接近或者一致的量子等级和温度非常接近绝对零度(-273开)时,所有的原子似乎都变成了同一个原子,再也分不出你我他了!这就是物质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些原子组成的集体步调非常一致,因此内部没有任何阻力。激光就是光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一束细小的激光里拥挤着非常多的颜色和方向一致的光子流。超导和超流也都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结果。
 

费米子凝聚态(Fermionic condensate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相似,但由费米子组成。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同费米子不能占据同一量子态,但费米子可以配对成为具有玻色子性质的合成粒子,从而占据同一量子态。
量子霍尔态 (Quantum Hall state): 这个状态发生于量子霍尔电压测量的方向垂直于电流的流动方向。

量子自旋霍尔态 (Quantum spin Hall state可能会为发展浪费更少的能源,产生较少热量的电子设备的理论阶段铺平道路。这是一个推导量子霍尔状态的问题。
 



超高压物质状态


简并态(Degenerate state 在极高压的环境下,常温物质会转变成一连串奇怪的物质状态,统称简并态物质。简并态是一种高密度的物质状态。简并态物质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叫做简并压力。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禁止不同的组成粒子占据同一量子态,因此,减少体积就会迫使粒子进入高能态,从而产生巨大的简并压力。随组成粒子的不同,分别叫做电子简并压力,中子简并压力,等等。简并态物质包括电子简并态,中子简并态,金属氢,奇异物质等。 这引起了天体物理学家的兴趣。因为他们相信在恒星中,当核聚变的"燃料"用尽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白矮星和中子星。
 

超固态super solid state140万大气压下,物质的原子就可能被压碎。电子全部被挤出原子,形成电子气体,裸露的原子核紧密地排列,物质密度极大,这就是超固态。一块乒乓球大小的超固态物质,其质量至少在1000吨以上。科学家们认为,由于地心的压强高达350万个大气压,那里的物质应该以超固态的形式存在。该状态下的物质为一种晶体固态,但能像滑润的、无粘性的液体那样流动。天文学家发现在离地球很远的大空中,有一种密度很大的白矮星,其内部也应该充满着超固态物质。超固态物质具有惊人的密度,其密度大致是水的三千六百万倍到几亿倍。

中子态Neutronium):如果在超固态物质上再加上巨大的压力,这时原子核被解散,从核里放出的质子会和电子结合为中子,这样的物质状态称为中子态。中子态密度大得惊人,一艘万吨的轮船上只能装芝麻粒大的一点中子态物质。已经确认,中等质量(1.442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发展到后期阶段的中子星,是一种密度比白矮星还大的星球,它的物态就是中子态

黑洞(black hole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当恒星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说它,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很无限小、密度趋向很大。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小于史瓦西半径Schwarzschild radius),一个有理论上无限密度组成的点组成重力奇点(gravitational singularity)。质量导致的时空扭曲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至于黑洞中的超高压作用下物质又呈现什么物态,目前一无所知。

电子简并态(Electronic degenerate matter:白矮星的组成物质,密度很大。电离的电子在被电离的离子能态上形成的简并态物质。

奇异物质(Strange matterQuark matter也被称为 '夸克物质 ,可能存在一些特别大的中子星,可形成稳定在较低的能量状态。是一种未在地球上发现的理论物质,具有极大引力负压的物质形态。奇异物质是物质的一门分类,也同时是一种极端的物态。奇异物质的引力负压大于它的能量密度(引力)。奇异物质周围的空间因此被奇怪地扭曲,其引力具有排斥性。宇宙产生(宇宙大爆炸)后引致宇宙急剧膨胀的力就正是奇异物质的极大引力负压的排斥性。说白了奇异物质就是具有负质量的物质.

 超高能物质状态

等离子态plasma state):温度加到几千摄氏度的时候或受到高强辐射之后,气体的原子就开始抛掉身上的电子。温度越高,气体抛掉的电子越多,这种现象叫做气体的电离化。科学家把电离化的气体叫做等离子态。等离子体就是一种被高度电离的气体,与普通气体不同之处在于它以电子和离子的形式存在,其整个系统为中性太阳及其它许多恒星是极炽热的星球,它们就是等离子体。宇宙内大部分物质都是等离子体。地球上也有等离子体:高空的电离层、闪电、极光等等。日光灯、水银灯里的电离气体则是人造的等离子体。

白洞(white hole又称白道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与黑洞(又称黑道)相反的特殊天体,是大引力球对称天体的史瓦西解的一部分。其性质与黑洞正相反白洞有一个封闭的边界。与黑洞不同的是,白洞内部的物质(包括辐射)可以经过边界发射到外面去,而边界外的物质却不能落到白洞里面来。因此,白洞像一个喷泉,不断向外喷射物质(能量)。白洞学说在天文学上主要用来解释一些高能现象。白洞外部的时空性质与黑洞一样,白洞可以把它周围的物质吸积到边界上形成物质层。只要有足够多的物质,引力坍缩就会发生,导致形成黑洞。如果白洞存在,则可能是宇宙大爆炸时残留下来的。有底称为洞,无底的称为道。

夸克-胶子浆quark-gluonplasma,简称QGP是一种量子色动力学下的相态,自由夸克存在于胶子海洋中的物质状态所处环境为极高温与极高密度。据信这种状态存在於大霹雳宇宙诞生後的最初2030微秒。由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简称CERN)2000年发现。因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而夸克能透过这种物质状态中释放出来,并能独立观察。

弱对称物质(Weakly symmetric matter大爆炸后10-12秒后,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时产生。

强对称物质(Strongly symmetric matter大爆炸后10-36秒后, 随着宇宙的扩大,温度和密度下降,强作用力的分离,这个过程被称为对称破缺。

里德伯分子Reed molecular里德伯态属于强力的非理想等离子的其中一种介稳定状态。当电子处于很高的激发态后冷凝而形成。当到达某个温度时,这些原子会变成离子和电子。在20094月的科学杂志《自然》中报道,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员成功由一粒里德伯原子和一粒基态原子中创造出里德伯分子(实验中利用极冷的铷原子。),并由此证实了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的物理学家克里斯格林(Chris Greene)的假设,他认为这一种物质状态是真正存在的。
 
 
能量相遇物质状态


虫洞(Wormhole)称为蛀孔或蠹孔,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虫洞也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达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也拥有“负质量”,可以吸去周围所有能量。简单地说,“虫洞”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未来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虫洞”,那么一瞬间就能到达宇宙中遥远的地方。

反物质(antimatter)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反物质和物质一旦相遇,就相互吸引、碰撞而100%转化为光并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这个过程叫做湮灭。湮灭过程会释放出正、反物质中蕴涵的所有静质量能,能量释放率要远高于氢弹爆炸。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宇宙大爆炸早期曾产生了数量相当的物质和反物质,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大部分反物质转化为物质。一些科学家提出,宇宙中存在由反物质构成的反星系,反星系周围存在微小的黑洞群。
 
 
波动与射线
射线(ray):由各种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流动粒子束。反应堆工程中常见的有的光线、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可以无限延长,不可测量长度。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是由源自外层电子引起。伦琴射线由内层电子引起。γ射线是由原子核引起。
波(wave)或波动是扰动或物理信息在空间上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扰动的形式是任意的。波的传播速度总是有限的。除了电磁波和引力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外,大部分波如机械波如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波根据振动源的次数可以分为脉波和周期波,脉波的波源只对介质作一短暂的扰动。波通过介质时,介质中的质点在短暂振动后,随即静止于原位置。而周期波的波源对介质作连续有规律的振动。
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辐射,波长大约在380至780纳米之间,称为可见光。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
 
无线电波(radio wave)或射频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其频率 300GHz 以下 ,波长从几千米到0.3米左右。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在天文学上,无线电波被称为射电波,简称射电。
 
微波(microwave;MW)波长为1mm到1m波段的电磁波之间,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微波量子的能量为1 99×l0 -25~ 1.99×10-22j。微波的具有很强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并可用于全天候遥感。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红外光(infrared ray)又叫红外线,是波长比可见光要长的电磁波(光),波长为1毫米到770纳米之间,光谱上面在红色光的外侧,肉眼看不到红外线,自然界任何物体都发射着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线辐射比冷物体强。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
 
可见光(light):波长在380~780nm范围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不同波长的光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770~622nm,感觉为红色;622~597nm,橙色;597~577nm,黄色;577~492nm,绿色;492~455nm,蓝靛色;455~390nm,紫色。光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由一种称为光子的基本粒子组成, 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或称为波粒二象性。在科学上,光可以指所有的电磁波谱。光是直线运行的,也不需要任何介质,但在其他物体的重力场的影响下,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最显著的就是黑洞的影响。
激光(laser)由受激发射的光放大产生的辐射,也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由于它方向性好,仅0.1°左右偏差,单位面积上亮度高,单色性好,能使生物细胞发生共振吸收,导致原子、分子能态激发或原子、分子离子化,从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变异。 激光光束的发散度极小,亮度极高,颜色极纯,能量密度。
紫外线(ultraviolet ray),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离辐射。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10^(-9)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核酸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后,呈激发态,使有机化合物加强活动能力,从而引起变异。
X射线(X-ray)也称为伦琴射线,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波长从2×10^-9米到6×10^-12米,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波长比γ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及γ射线。有危险,应屏蔽(几毫米铅板)。 
γ射线(γ-ray)由放射性原子核(如60Co或137Cs)在发生α衰变,β衰变后产生的新核往往处于高能量级,要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出γ光子,是波长从10^-10~10^-14米的电磁波。γ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穿透力强,射程远。
中子流(eutron current)在原子核受到外来粒子的轰击时产生核反应,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的不带电的粒子流。中子按能量大小分为:快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在原子弹爆炸时高速运动的中子,通常称为快中子,
α射线(α-ray由放射性物质(如镭)发射出来的荷正电氦原子核粒子流,α粒子的动能可达几兆电子伏特。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通过物质时极易使其中的原子电离而损失能量,所以它能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β射线弱得多,容易被薄层物质所阻挡,但是它有很强的电离作用。
β射线(β-ray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电子流0/-1e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电离作用弱。
质子流(proton flux):太阳出现大耀斑时,发射大量10~1000MeV的高能粒子外,还发射能量0.6~13MeV的质子流。这些高能质子到达地球附近后,引起一系列的地球物理效应。由于它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它具有较强的电离能力。
 
 






宇宙基本物质要素

物质(objective reality;matter;substance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是能够参与化合反应和放射性反应的一种波粒二象性现象狭义定义:物质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实物等客观事物;是能量的一种聚集形式。广义定义:物质就是自然存在。物质按其存在、发展形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能量类物质,如光,磁场,电场等,这些是最原始的物质;第二类是时空类物质,如黑洞等,这些是由于原始物质运动而产生出来的物质运动现象;第三类是形象类的物质,如石头,树木,水等,人们一般所认识的是指第三类的物质。
能量energy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对应于物质的各种运动形式,能量也有各种形式,彼此可以互相转换,但总量不变。物质运动有多种形式,表现各异,但可互相转换,表明这些运动有共性,也有内在的统一的量度,即能量。能量以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还有式能等各种形式,出现在不同的运动中,并通过作功、传热等方式进行转换。能量的单位为焦、尔格、千瓦时、电子伏(特)等。 

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是确定性的增加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信息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是反应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是数据加工的结果,信息是有用的数据。信息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

时间time):是指宏观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其有共同性质的连续事件的度量衡的总称。时间是人根据物质运动来划分的,不是本来就有的,宇宙中的本来是没有间的。一般事物都有其开始的一刻,也有其结束的一刻。但至少有一个事物除外,这就是绝对空间。绝对空间的存在过程——绝对时间就无始无终。而其它事物的存在过程都可对应于绝对时间的某一部分。当然,其它事物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相互对应。

空间space宇宙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空间至始至终都存在着,不受能量的变化和物质运动形式改变而改变空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表现形式,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是绝对抽象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元本体和元实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是存在于世界大集体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通个体成员。空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包括:一度空间二度空间三度空间(三维空间)四度空间(四维空间)和多维空间。



生命态

生命态(life state):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对物质、能量、信息处理的复合现象。是一种具有自主选择、自我适应、组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更新、自我记忆、自我复制的物质状态。
 

非周期性液晶(aperiodic liquid crystalline state)非周期性液晶态就是信息和负熵,生命体的有序化=非周期性液晶结构=巨量信息=负熵,生命与非生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非周期性液晶态”。非周期性液晶决定了生命复杂体系的高度有序性,非周期性液晶态是健康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存在于一切组织中,决定一切生命现象非周期性液晶态的相变决定了一切疾病的发生液晶态破坏导致熵增,熵增意味非周期性液晶结构的破坏,意味着病变、衰老熵值最大化生命消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0749-496951.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张磊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爱疯死哀思(iPhone 4S) 哀啼夕阳西——信息技术沦为夕阳产业
下一篇:新款HTC s610d手机五大蹩脚的“纵横设计”

4 杨华磊 刘艳红 倪鹏云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3]xiesulan  2012-5-10 00:51
我很想知道在“粉态”下,分子间也有很强的作用力吗,不能随意转动或移动吗?一些附着在富勒烯球体上的基团在溶液中是不断转动的,那么粉态下是不是就不能转动了?很想知道,帮忙解答下
[2]mirrorliwei  2011-10-15 08:25
从学习的线索上看,能成为一个体系。但有重叠的,比如玻璃态和无定形态的区别。有不足的,比如说粉态(体)。另外一个不足是文章只突出了“概念”的态,而没有说出这样分类背后的道理、技术的缘由。“凝聚态”的说法也应该在词条里面。
博主回复(2011-10-15 15:06)所言极是,感谢批评!将不断补充和完善
[1]daodezhenjing  2011-10-15 08:16
这是物质的多样性,但它们还有物质的统一性,它们无非的物质的有序形式和无序形式而已。
1/1 | 总计:3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科学网 ( 京ICP备14006957 )
GMT+8, 2015-4-11 0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14 中国科学报社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