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3, 2015

光子的能量便进入到原子或分子中,这些原子或分子称为色基(chromophore)。一旦光子被吸收后,光子就不复存在,而这时的色基变为激活态。激活态的色基可能会发生光化学反应(photochemistry),也可能以热或光(如荧光)的形式将能量重新弥散出来。色基是否发生光吸收,依赖其电子轨道的特异的转变或分子振动模式的改变。因此,色基分子对一定波长范围的光子便显示了一定的吸收特性。

光子与激光区别

(2014-12-27 21:54:20)

标签:

杂谈


光子与激光治疗

激光与光子的成功应用一方面在美容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他们的相互发展,这一变化正影响和促进着美容皮肤病学的发展,也使美容皮肤科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激光与强光
能够产生激光的物质(原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等状态)在特殊的条件下(电、光激发)发生离子数反转,通过谐振腔的作用反射出来的光就是激光,简单地说激光就是受激释放并放大的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Laser)。
激光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①单色性:激光与不同光及太阳光不同,他的波长是单一的,或波长范围很窄,呈单一颜色。激光的波长是由填充在激光腔内的激光介质所决定的。激光的单色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使得选择性光热作用成为可能,因为激光必须为特异的靶目标吸收,如黑色素或血红蛋白,才能发挥治疗作用。②相干性:激光的光波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统一性。③平行性:由于激光光波是在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这就使激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少发生弥散,而是平行地进行传播,这一特性使激光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光束仍然不发生弥散。④高能量和易于聚焦:由于激光波长较为单一,相干性好,所以激光能几乎聚焦成一点,并具有非常高的能量。
激光器依据激光产生的介质(激光腔内所填充的介质)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称,如介质为切CO2,则产生10600nm的激光,故称为CO2激光;如填充的介质为红宝石,则产生的激光波长为694nm,故也称为红宝石激光。
激光依据其释放能量的方式,可分为连续激光(continuous laser)、半连续激光或准连续激光(quasicontinuous laser)和脉冲激光。连续激光是以稳定的连续的光束释放其激光能量的,如CO2激光、氩离子激光、氪离子激光、氪离子染料激光等。与连续激光不同,脉冲激光的能量是以脉冲的形式释放的,即治疗剂量的激光能量能在一个固定的(有时也可以调节)时间内(脉冲宽度)释放出来(称为一个脉冲),而每个脉冲之间的时间是可控制的。依据脉冲宽度,这类激光又可分为长脉冲激光(其脉冲宽度为毫秒级)和短脉冲激光(脉冲宽度为纳秒级)。这类激光有:Q-开关激光((Q-开关红宝石激光,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Q-开关Nd:YAG激光),长波长的倍频Nd:YAG激光,脉冲CO2等。半连续激光也是以脉冲的形式来释放能量的,所不同的是每个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非常短暂,也不可调节,使得能量以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脉冲群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以其临床效果和连续激光的效果非常相似。如铜蒸气激光,由于在临床疗效上和连续激光非常相似,所以,有时也将半连续激光称为连续激光。
非相干性脉冲强光(Non conherent Intense pulse light,IPL)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技术。虽然它不是激光,但其工作原理与激光一样,在美容皮肤科治疗中,同样遵循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它是由闪光灯产生和发射的,是一种波长为500~1200nm的强复合光,依据临床不同的治疗要求,可采用不同的滤光镜(即治疗头或手具),滤掉短波长的光源,从而获得不同区间的光进行治疗。治疗设备通常配有相匹配的计箅机软件,使得光以特定的模式输出,来满足治疗要求,这一点不同于激光,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激光的输出模式是难以改变和调整的。其中滤光镜中的镀膜技术是一种复杂而具有神秘色彩的技术,这不但保征了光顺利地产生和释放,也保证了治疗头的使用寿命。10年前脉冲强光治这十分成熟,各种治疗的参数尚不十分理想,也存在很多争议,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这项技术在皮肤科广泛而成功的使用,逐渐成为美容皮肤科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转自可丽女性www.clier.cn)。
较早使用的脉冲强光治疗设备是PhotoDerm VL,它所释放的连续光,波长为515?1000nm。治疗头/滤光头有515,550,570,595,610,645和695等。这些治疗头的目的在于滤掉连续光谱中(510?1000nm)波长较短的光,来满足不同的治疗要求。如使用550nm治疗头治疗,就是将515?550nm的光滤过掉,而保留550?1000nm范围的光进行治疗。如果使用645nm的治疗头,就是将515?645nm的光滤过掉,而保留645?1000nm的光进行治疗,依此类推。一般来说,所使用的治疗头滤过的短波长光越多,保留的长波长的光就越多,光对皮肤的穿透就越好,作用也就越深。如695nm的治疗头与其他的治疗头相比,保留了长波长的光源,而波长低于695nm的光全部被过滤掉了,因此光线的穿透深度就比其他治疗头明显要深。脉冲强光的不足之处在于所输出的子脉冲中,其能量是递减的,如在选择3脉冲进行治疗的时候,通常第1个子脉冲的能量最高,第2个子脉冲的能量较小,而最后一个子脉冲的能量更小。由于治疗的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能量密度有关,因此在治疗的时候,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为了保证疗效,设置较高的能量密度,因此第1个子脉冲的能量可能过高,超出皮肤的耐受程度造成损伤;相反,如果出于安全的考虑,设置较保守的能量密度进行治疗,最后一个脉冲有可能出现能量过低而达不到治疗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最后一个脉冲便没有治疗作用。这是目前多数脉冲强光的缺陷。近来,光子的发展非常迅捷,新的强光治疗机采用了新的技术,如完美脉冲技术(OPT)、通过计算机控制发射光源的电流强度,达到控制光源发射的形状,从而使其释放的各子脉冲的能量保持均匀一致,这样不但提高了安全性,也增加了疗效,这是老一代的设备所不具备的。
了解电磁波的能量单位对了解激光-组织间相互作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量是以焦耳(J)来描述的。单位面积中的能量大小称为能量密度(fluence),有时也称为剂量(dose)、常用J/cm2表示。能量释放的速度称为功率(power),用瓦特(w)来描述,1瓦特就是每秒1J(即W=J/sec)。因此,每单位面积中的瓦特数就是每单位面积中能量释放的速度,称为辐射度(irradiance),常用W/cm2表示。辐射度在激光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不太注意,但当我们进行脉冲强光治疗时,辐射度的重要性便会显现出来,因为过高的辐射度意味着脉冲强光对皮肤的照射是过度的,有可能会引起明显的皮肤灼伤。激光的照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对脉冲激光来说就是脉冲宽度(pulse width),因为这决定了整个能量释放的时间。在皮肤病学中所使用的激光,其照射时间从数秒到纳秒(nanoseandsl,10的-9次方秒)均有。能量密度即是辐射度乘以照射时间。其他重要的因素还有澉光的光斑大小(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能量在皮肤内的强度),对光线是否会发生忙聚、发散或弥散以及在光斑范围内激光的辐
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一、激光-组织相互作用
当用一束激光照射皮肤时,可发生4种情况:反射、吸收、散射和传导,只有组织吸光能后才会发生作用。大约4%?7%的光会从皮肤上反射出来,这部分光和在組织中传导的光对组织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但反射回的激光对尤作人员的防护有意义。皮肤中的色基可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如果色基的吸收光谱是已知的,那么可以选择合适的波长的激光,对色基进行照射以得到理想的组织治疗作用。
调整激光波长使之与色基吸收波长相一致有时是非常困难的。例如血红蛋白,当波长为420nm时,吸收非常好,但是穿透很浅,仅有100nm深,只能勉强达到真表皮连接处,是不足以治疗深部血管的(如鲜红斑痣)。要想取得理想的生物学效果,必须选择穿透性更好的长波长的激光。因此,尽管577nm和542nm的吸收并不如420nm好,但由于其穿透更深,并且黑色素吸收较少,所以是治疗皮肤深部血管较理想的波长。
二、皮肤的光学
激光进入皮肤组织后起主要作用的是组织对激光的吸收。事实上有两个基本的要素决定了光与所有物质相互间的作用:吸收和散射。当物体吸收光能后,光子的能量便进入到原子或分子中,这些原子或分子称为色基(chromophore)。一旦光子被吸收后,光子就不复存在,而这时的色基变为激活态。激活态的色基可能会发生光化学反应(photochemistry),也可能以热或光(如荧光)的形式将能量重新弥散出来。色基是否发生光吸收,依赖其电子轨道的特异的转变或分子振动模式的改变。因此,色基分子对一定波长范围的光子便显示了一定的吸收特性。
当光子改变传导方向时会发生散射。由于散射,小的能量被分散,但是光子仍然会沿着不同的方向传导。所有从皮肤上返回来的光线都是散射光。当光线到达皮肤表面时,大约5%的光会反射回来。在皮肤内,余下的95%的光线或者被吸收,或者被分子、颗粒和组织中的结构所散射。颗粒大时散射与光的波长没有关系,正如我们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白色的或者是灰色的一样。当颗粒小于光线的波长肘(如小于100nm时),波长越短,散射越强,如天空是蓝色的,因为较短的波长被分子散射出来。
光线对皮肤的穿透能力取决于吸收和散射两个方面,从紫外线到近红外光,短波长的光线吸收和散射均较强。但是在血红蛋白的吸收段内是这样的:532nm光穿透真皮可能较577nm要深一些。但是一般来说,在光谱中的一个区间内,随着波长的增加,光线的穿透深度便逐渐加深。穿透最深的光线是波长为650?1200nm的红光和近红外光,这个区间的光通常被发展为光动力学治疗而用于肿瘤。穿透最浅的光是远紫外线(蛋白质吸收)和远红外线(水吸收)、例如,193nm出的准分子激光穿透角质层仅为Iμm,外科常用的CO2激光波长为10600nm,其水中的穿透深度仅为20μm,因此用于气化和切割非常理想(转自可丽女性www.clier.cn)。
在光线进入皮肤内的过程中光斑的大小也会对光能量密度的损失有影响。这一作用也是波长依赖性的。例如,你可能看到1064nm历光线在光斑大小(直径)等于或3mm时光密度会明显损失。从本质上来讲,当光斑的半径等于或小于光线在組织中自由弥散所需要的距离时,光斑大小便对光的穿透性有影响。另外一个原因是光线在真皮中的散射,但是至今缺乏各种光斑大小时皮肤内的能量密度或辐射度直接而精确地测量的资料。
三、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
激光只在吸收部位释放能量。在特定的光波长下,激光穿透进入皮肤并为一定的色基结构优先吸收,如血管或含色素的细胞,在这些靶目标内产生热。一旦热产生后,热开始通过传导而向周围邻近组织弥散或通过光辖射向周围传递。因此,在组织的热效应和不断泠却之间的竞争,便决定了靶目标的热效应是怎样进行的。当能量的释放高于组织的冷速度时对靶目标的加热便具有选择性。
1.热驰豫和热驰豫时间
在选择性光热作用中有时感到理解困难的概念是激光照射时间与热损伤的限制之间的关系。一个有用的名词就是所谓的热驰豫和热驰豫时间(thermal relaxation time)。
当组织靶目标吸收激光能量后,温度一定会升高,也必定会向周围邻近组织发生热的传导。那么靶目标的热向周围组织发生的这种热的传导的过程就是热驰豫,而衡量热驰豫速度的快慢就是热驰豫时间,热驰豫时间就是显微靶目标显著地冷却(温度降低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当激光照射的时间短于靶目标的热驰豫时间后,此时热量"没有时间"向周围扩散,因此可发生最大的热限制。在靶目标的冷却过程中涉及很多方式,包括热对流、热辐射和热传导。
热传导的热驰豫时间与物体大小的平方成正比,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及形状,大小减小一半,将使冷却时间减少4倍。如大小减小1/10,则冷却时间会减小100倍。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在选择合适的脉冲时间或照射时间以取得血管的选择性光热作用方面是很重要的。血管的大小可能是非常不同的,毛细血管热驰豫时间为10μs,静脉可能为几百个微秒,而成人的鲜红斑痣的较大血管,热驰豫时间可达数十个毫秒。因此,对于典型的鲜红斑痣来说血管呈现的热驰豫时间有很大的波动范围。因此认为血管只有一个单一固定的热驰豫时间是非常荒谬的。
2.选择性热作用理论
要取得选择性光热作用效应,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①透人到皮肤的激光波长必须为理想的靶目标优先地吸收;②激光的照射时间必须短于或等于靶目标冷却所需要的时间;③有足够引起靶目标达到损伤温度的能量密度。当激光满足这3个条件后,便可获得对数以万计的显微靶目标的绝妙的选择性损伤,而无需激光对每个细小目标进行逐一的照射。这一作用就相当于传说中的"神奇子弹"(magic bullets)能寻找到目标靶位,
在选择性光热作用中,靶目标的大小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决定了我们选择了合适的脉冲宽度(或照射时间),这样能使靶目标较为合适地吸收激光的能量。在鲜红斑痣中较大的血管是激光治疗的靶目标,因此治疗的激光脉冲宽度不应超过这些血管的热驰豫时间(例如,大约5饥幻。当激光照射时间超过靶目标的热驰豫时间,则对靶目标的加热将会变得无效。因此,要选择性治疗较大的血管,可能要选择超过毛细血管的热驰豫时间而短于鲜红斑痣中靶血管的热驰豫时间。在脉冲宽度为几百微秒时,毛细血管相对来说是:会受到损害的,因为在激光能量的释放期间,其冷却非常迅速,但有关这一理论目前还未进行仔细的探索和研究。
热驰豫时间也与形状有关。对于一个给定的厚度,球状体较圆柱形冷却得快,而后者又比碟盘形冷却要快。所有这些均与皮肤中结构相对应:色素小体是椭圆形的,血管是圆柱形的,而组织层是碟盘状的。物体的热弥散性(K)是用来描述其热弥散能力的。K等于热传导性和热容量比值的平方根。除脂肪外,软组织主要含有水分,其热的特性是由水决定的。水的K值为0.0013平方厘米/秒。这一K值与大多数软组织是相近的,正如前述的脉冲激光中使用的例子一样。但是,黑素小体的热弥散性目前尚不清楚。
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可应用一个简单的规则:当物体的大小以毫米为单位,热驰豫时间以秒作为单位时,该物体的热驰豫时间近似地等于该物体大小的平方。因此,0.5μm的黑素小体(0.0005mm),热驰豫时间近似地等于0.00000025秒,即250ns,而0.1mm的鲜红斑痣的血管的热驰豫时间为0.01日,即10ms。由于靶目标的大小常有变异,这赋予了其热驰豫时简更大的变化,因此,即使我们能够做到对热驰豫时间更为精确的计算,但在实际的临床中也可能是没有必要的。
血管性皮肤疾病的治疗
迄今为止,尚没有治疗皮肤血管非常理想的激光设备,我们仍然以血红蛋白惟为治疗的靶位,最终来消除血管内皮以达到治疗目的。理想的治疗光源应该具备以下特点:能顺利地穿透皮肤到达治疗靶位,能达到足够的能量密度来损毁病变血管。因此要求治疗光源不但能透人皮肤,而且必须有合适的脉冲宽度。目前应用的光源有532nm,577nm,585nm,595nm的激光器,理想的脉冲宽度应该是1?40ms。,当然,脉冲强光也能应用于血管病变的治疗,尤其是新的强光技术,如OPT技术的脉冲强光对表浅的血管性病变的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
一、鲜红斑痣
依据Anderson和Parrish等提出的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技术不断地获得改进。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想达到更高的治疗选择性、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什么祥的激光参数才是较为合适的呢?:;
很明显,光波长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要使激光的波长与靶组织的光吸收特性尽量一致才较理想。就鲜红斑痣而言,色基为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有3个吸收峰值,418nm,542nm和5.77nm。418nm是氧合血红蛋白最大的吸收峰值,如果我们只考虑色基对激光的吸收能力,这一波长的激光无疑将是最理想的。但是这一波长的激光波长过短,而且还能被表皮中的黑色素良好地吸收,穿透能力太差,所以和另外两个峰值的波长相比,尽管另外两个吸收峰值相对较小,但这两个波长的激光穿透性较好4而且黑色素吸收也不如418nm光那样多,故它们是治疗鲜红斑痣最理想的两个候选激光光源。激光波长在一定范围内,波长越长,穿透越深,因此577nm激光被认为是更理想的治疗光源。
第二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是脉冲宽度,也就是激光束照射血管的作用时间。激光治疗的目的就是要使靶血管有足够的时间暴露在激光的照射之下,形成理想的结构改变。但激光照射时间过长会使热传导到周围组织引起副作用。通过对鲜红斑痣的研究,看来脉冲宽度在1?10ms对血管的治疗是较为理想的。这一结论是通过对血管管径的形状和尺寸的分析以及对热驰豫时间的计箅而获得的。这一时间被认为是既能将热量限制在加热组织内部而又不使其发生热弥散的时间。
能量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很重要的因素。能量本身并不具备选择性,它必须巧妙地加以运用,否则就难以获得局限在靶血管中的光热效应。如果激光的能量太低,则不足以产生足够的热能使靶血管发生理想的结构性改变,这样将起不到治疗作用。激光能量如过太高,即使这一能量是在理想的时段内释放(小于热驰豫时间),仍可引起热的潴留,在激光光束撤除后,潴留的热能仍能引起后续的问题,产生副作用(原文刊自可丽女性www.clier.cn)。
曾对脉沖宽度为360μs的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进行过广泛的研究。激光的这一脉沖宽度较鲜红斑痣皮损中异常血管的热驰豫时间要短,这样激光照射后能使热能局限在血管内。但问题是这一激光所产生的能量是否足以引起血管内皮的损害。早期研究中,临床应用脉宽为1.5μs的脉冲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导致了血管的碎裂,原因可能是热的急剧扩张。但是碎裂的血管通过修复后可恢复到其原来的大小,所以疗效是非常有限的。尽管激光的脉冲宽度明显地短于血管的热驰豫时间在选择性治疗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能使热局限在治疗的血管内,但是现在看来,治疗血管并达到对血管结构的彻底和永久性的破坏,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这样可产生足够强的热损伤,不但使血管内血栓形成,更重要的是由于热的传导,使血管内皮组织乃至血管外膜组织受损并产生永久性的改变,这对鲜红斑痣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最初不知道是否把脉冲宽度增加到360μs是否便足够了。幸运的是,研究显示该脉冲宽度足以引起血管的损伤,并最终使鲜红斑疲的临床治疗出现了疗效,使皮损的颜色慢慢地变浅,研究的这一发现支持了激光选择性光热作用治疗血管的参数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而且在氩激光治疗中令人非常担心的副作用也戏剧般地减少了。
通常对同一皮损区进行多次的一系列的治疗能使病变获得最大限度的减淡,而仅仅治疗一次并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疗效。由于安全性的提高,使得临床医师有可能对病变区进行重复治疗,而且副作用形成的风险很小。在此之前,使用老式的激光是根本不可能的。疗效并非是在激光治疗后的当时就能看到,通常在2?3个月后才能获得最大疗效。据推测,治疗后皮肤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在这段时间内由于机体的修复机制,小的血管可更换受损伤的鲜红斑痣的异常血管。由于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的原因,这一过程看上去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他因素,如神经系统对管径大小的调节作用,或血管周围的结締组织及其排列方向等,可能是决定激光治疗后临床总体反应的部分原因。两次治疗间需要有一定的间歇时间。
由于新式激光能对同一皮损区进行反复多次的治疗,使皮损颜色不断地变浅,同时副作用减少,即便是儿童的鲜红斑痣,治疗也是非常安全的。儿童鲜红斑痣的血管管径较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地演变成熟,管腔变大。较大的血管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因而对激光治疗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靶位。但儿童鲜红斑痣的血管很小,它所含的红细胞少,作为靶色基的氧合血红蛋白不足以吸收足以引起疗效的激光能量。另外,血管壁的厚度也可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管壁越薄,血管扩张越明显,对激光反应越好。
尽管577nm激光与血红蛋白的吸收峰值相吻合,但为了提高激光的穿透性,对长波长的激光也进行了评价。研究显示,一些皮损对577nm反应较好,而另外―些皮损则对长波长的激光反应较好。因此对于鲜红斑痣而言,看上去似乎并没有最理想的光波。
脉冲宽度加长以取得对较大血管的热损伤的治疗作用。染料激光开始使用的脉冲宽度为350μs,现在已经有450μs,500μs以及750μs和1.5ms可供使用,同时也增加了一费临床疗效
光斑大小也是很重要的。光斑大小是指激光治疗时光束照射在皮区上的面积大小。光斑直径现已从3mm加大到10mm,这不仅使治疗的速度得以提高,更为有效,也增加了治疗后颜色的均匀性。词时由于光斑中央的光子密度较高而周围散射较多,与3mm光斑比较,用10mm光斑治疗时,治疗相同的皮损取得同样疗效需要的能量要少。
10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脉冲染料激光是治疗鲜红斑痣较为有效的工具。即使是儿童的鲜红斑痣也是一个较好的治疗选择。然而这一治疗方法仍有不少缺陷,尽管治疗后皮损的颜色能明显减淡,但并不理想,只有75%能获得50%的减淡。与成人相比,儿童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一些,当然这一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受到一定程度的怀疑。几乎所有的患者均需要一系列多次的治疗,一般而言,经历6次治疗后,大多数皮损会明显减淡。尽管进一步治疗通常是有益的,而且进一步的治疗也有可能使皮损进一步地减淡,但令人失望的是只有很少部位的皮损能获得彻底的清除。
治疗时的副反应包括疼痛,因此可应用局麻药或浸润麻醉加以解决。成人大多数部位对治疗的疼痛是能忍受的,但儿童常常难以耐受。其他不可预测的副反应是治疗区皮损变黑,而其他类型的激光系统不会引起这种反应,这可能是血管内的血液凝固引起的。在较大的儿童,这种反应通常需1?2周后消退,成年人更是如此。
如果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其他的副作用如瘢痕、纤维化、萎缩以及色素的改变则很少发生。其中瘢痕及纤维化的发生率少于1%,萎缩及皮肤塌陷和色素改变似乎也不多见。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是很低的,与新近报道的所有其他介入性治疗系统包括另外的激光治疗系统所引起的副作用相比较,这些副作用可能是最低的。
铜蒸汽激光是1980年左右另外一种应用于鲜红斑痣治疗的激光,释放578nm光,它很接近577nm这一血红蛋白的吸收峰值波长,和氩-泵染料激光一样,是一个连续激光,疗效和副作用方式也很相近,当然结合光敏剂进行光化学疗法,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过去也曾用Nd:YAG来治疗鲜红斑痣,这是因为1064nm激光对组织有良好的穿透性。但是氧合血红蛋白对这一波长的吸收较少,而且会产生明显的非特异性的组织损伤,因此,这种激光仅限用于结节和增殖性的皮损。诸如瘢痕、皮肤质地改变和色素改变等副作用较常见,但是在一些鲜红斑痣严重的病例中这些副作用是能接受的。、
KTP晶体激光(倍频Nd:YAG激光)能产生波长为532nm的激光,尽管穿透深度较1064nm浅,但更容易为氧合血红蛋白所吸收,所以也用来治疗鲜红斑痣。由Coheret公司推出的一种可调脉冲宽度的532nm激光对大多数的血管治疗有效,与其他激光系统不同,这种激光的脉冲宽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2?50ms)任意调节,以适应不同管径血管的治疗,其治疗参数基本上能满足临床要求,可能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激光治疗系统。
脉冲强光当合理设置参数时也能用于本病的治疗。老一代的光子技术由于能量的输出方式有缺陷,因此疗效和安全性均不理想。新一代的脉冲强光技术,如Lumenis公司推出的OPT脉冲强光技术,其能量输出方式比较理想,因此疗效和安全性明显升高。
CO2激光尽管很少使用,但在大多数增殖性的鲜红斑痣的病例中,仍具有一定作用,治疗后可形成扁平的或轻度增殖性瘢痕。
从以上这些有关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结果来看,很难推荐一种非常理想的激光系统来治疗鲜红斑痣,染料激光曾被认为是鲜红斑痣的标准治疗,尤其是儿童患者,但是对于血管管径较大的皮损的治疗可能需要脉冲宽度更长的激光系统,如可调脉宽532nm激光。可调脉宽595nm激光和长脉宽1064nm激光由于穿透深度较好,因此对深部的血管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价值。
二、血管瘤
对血管瘤的治疗有很多的争议,这些争论不仅仅包括什么治疗方法是最理想的,也包括是否需要治疗。这些病变的自然过程是增生和持久隆起,紧接着是自行消退,大多数能最终获得完全的消退,因此,一开始就要决定这种皮损是否有必要进行治疗。
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一般使用非激光的治疗方法,因为这些治疔方法具有系统的治疗作用。这两个治疗选择包括:皮质类固醇(皮损内注射或系统应用)和干扰素。对于幼儿,局部注射皮质激素通常也会引起系统吸收,其结果仍然是通过全身的作用达到的。激光相比之下要安全一些,其扩大了血管瘤治疗的适应范围。
使用激光来进行治疗已经有很多年了,最初使用的是氩激光,长期的治疗实践显示,其具有与鲜红斑病相同的缺陷,潜在的副作用是影响医生决定是否要进行治疗的重要因素。
另外一种激光——Nd:YAG也曾用于血管瘤的治疗,1064nm的激光具有更好的穿透性,尤其是对较厚的皮损。在有些病例联合外科切除及1064nm激光的照射治疗。胃样,由于激光-组织间作用的选择性较差,不希望的热损伤导致了明显的副作用,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原文刊自可丽女性www.clier.cn)。
一般来说经过氩激光及Nd:YAG激光治疗的血管瘤是会增加其消退的机会的,一些残留的部分可能会自行消退。自于激光治疗这些类型的血管瘤后形成永夂性皮肤质地改变、纤维化等变化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由氩激光和Nd:YAG激光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热损伤不可避免,因此,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有胃能使罾师做出放弃使用连续激光来治疗血管瘤的打算。
由于脉冲染料激光的发展并成功地应用于鲜红斑痣,尤其是这种激光治疗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使人们有使用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的考虑。该激光的血管选择性要强于氩激光和Nd:YAG激光,这使得它的安全性明显提高。使用这种激光治疗血管瘤具有较好的适应证,它不仅适合于那些容易形成永久性皮肤改变副作用的血管瘤的治疗,而且对一些不明显的皮损也可考虑进行治疗。是否要进行激光治疗的考虑包括:血管瘤位于口腔周围部位、血管瘤对所在部位的皮肤功能有潜在的影响、溃疡形成或形成溃疡的可能性较大的部位如尿布部位的血管瘤以及对未来美观有影响的血管瘤等等。
很明显,一些血管瘤对脉冲染料激光具有较快的反应,但另一些血管瘤仅部分有反应。有效的治疗反应通常发生在血管瘤相对表浅的部位,这些部位血管能较好地吸收激光能量。而深部血管组织由于激光穿透较困难,故反应要差些。厚度小于3mm或伴有赍疡形成的血管瘤,激光治疗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经激光治疗后溃疡的修复可能要比预料的要快,明显要比正常的自然恢复要快,皮损中部位较浅的血管瘤组织则停止增生并遂渐消退,那些较为平坦的血管瘤皮损,经过多次的治疗后有可能完全或接近完全消退。小面积的治疗无需麻醉,大面积的治疗需要进行有效的麻醉。有溃疡的皮损治疗一般均有疼醒感是需要麻醉的,治疗的年龄基本不受限制。
脉冲染料激光对深部血管瘤的疗效很差。即使枏对较为表浅的血管瘤,如厚度在3?4mm的血管瘤治疗的反应也较慢,多次治疗后可能会获得不完全的消退。对混合性血管瘤的治疗,当表浅的血管消退或停止生长后,深部的血管继续增生或增大的情况并不常见。
一些医师选择应用脉冲染料激光来解决混合性血管瘤的表浅部分,而用皮损内注射或口服皮质激素来解决混合性深在的血管组织。但也有一些争议,因为尤其是系统应用皮质激素,即使没有激光洽疗,深部和浅部的血管组织均会有治疗反应、因此有可能没有必要应用激光进行治疗。也有人认为,如果联合应用激光,表浅的血管组织会更快地消退或更快地愈合,而溃疡性皮损也加速愈合。
因此,重要的是明确哪些血管瘤皮损适合使用激光治疗。因为大多数血管瘤组织是会自行消退的,所以医师必须仔细地考虑哪些血管瘤是合适治疗的,哪些是需要观察并等待其自然地消退。然而,脉冲激光目前仍是治疗血管瘤的一种方法学上的选择,这并不是因为前面所述及的那些治疗鲜红斑痣非常有效的激光在治疗血管瘤时没有效果,事实上,这些激光治疗血管瘤都很有效果,而是因为儿童血管瘤完全有可能自行消退,因此,治疗的安全性要特别地予以重视和考虑。从安全角度来讲,脉冲染料激光是目前最安全的治疗激光。
基于这一观点,激光对血管瘤的洽疗主要是涉及相对增生或高起的那些血管瘤,对有消退趋势的血管瘤的治疗并不强调。当血管瘤消退时,大约有15%的血管组织会残留下来,多数情况下,这是由相对平坦的表浅血管组成,管径细小。有些病例,更深的血管瘤消退后,由深部的血管纤维-脂肪组织替代,如考虑到这种具有缺陷的结果,可考虑采用整形外科手术。
三、获得性血管性疾病
激光技术的发展使获得性血管性疾病的治疗获得了明显的进展。最初,激光主要是应用于先天性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如鲜红斑痣及血管瘤,这些激光在治疗获得性血管性疾病方面也非常有效,如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性毛细血管扩张、Civatte皮肤异色、假性肉芽肿、静脉湖以及其他血管问题。现今的激光技术已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不但疗效得以提高,而且与既往的治疗方法相比,安全性也大为提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